8月16日,2017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16日拉開帷幕,中信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500多家參展單位攜15萬餘種精品圖書參與了本屆書展。在往年的書展期間,讀者朋友們常常把關注點聚焦在各種文學對談、主題演講、讀者見面會等各類實體書展活動上,而今年,上海書展環球影音世界館倒是吸引了不少讀者駐足參觀,人氣絲毫不亞於各實體書店展覽區。
與實體書店展區不同,環球影音世界館是唯一一個可以用耳朵和心靈同時感官的展館。在館內,音樂、戲曲、休閒、教育、影視、文學等各類電子產品和音像製品錯落有致地擺放在展架上,書迷們可以挑選喜愛的唱片、唱盤或者視盤,也可以帶上特製的耳機,拿起一張體驗唱片,用耳朵和心靈飽受一次音視的美妙體驗,感受文化與科技相碰撞的無限魅力。
音頻給人們開闢新的閱讀路徑
毋庸置疑,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今天,書籍不再作為唯一的一種實體文化而存在,閱讀的方式也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模式。越來越多的紙質書開始通過動畫、聲音、視頻或其他交互式的傳播方式來表現,「讀書」在當下,已經不是單純使用眼睛的行為,而是多維度的內容體驗。
「對於我來說,每天雙眼面對爆炸式的信息已不堪重負,靜下心來讀書充電已經成了我的一種奢望,」已經有兩年年聽書習慣的王女士說,現在我更樂意在碎片化的時間裡去聽出一本完整的書,這能使我寶貴的時間在堵車、路上或者睡前的無聊和疲倦中產生最大的價值。
聽書已經成為眾多80、90後公認的在休閒之餘一種更為輕鬆的學習、娛樂和消遣方式。在有聲書節目中,有聲讀物通常會經過專業主播的演繹加上背景音樂、音效等藝術元素,不僅使得聽眾在收聽時的聽感更為豐富和多樣,還能帶來藝術上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鳴。
書商、影視、綜藝節目製作方也敏銳嗅到了這其中潛在的商機,例如去年中央電視臺傾心製作的《朗讀者》就以「聲音」的方式打開文學作品,一經播出,廣受好評。與此類似,為你讀詩、十點讀書等音頻節目也應運而生,在音頻平臺蜻蜓FM、喜馬拉雅FM上均收穫了數以「億」計的收聽量。
文字作品有聲化還表現出了足夠強力的商業附加價值,其中,以富有感情色彩和個人魅力的「說書」類節目反響最為強烈。在蜻蜓FM上線的精品付費類節目蔣勳《細說紅樓夢》售價99元,已取得2.2億+的傲人收聽量。
此外,蜻蜓FM曾仕強解密《道德經》、費勇《33堂金剛經修心課》、張大春《細說三國》,喜馬拉雅FM李山教授解《詩經》、紀連海說《西遊記》、姜鵬品讀《資治通鑑》等同類節目同樣獲得了不菲的成績。
在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不受時間、行動限制的聽書為人們的閱讀生活開闢了新的閱讀路徑,恰恰滿足了人們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中求美、求趣、求知、求便和一心多用的需求。因此,與近兩年銷售漸顯頹勢的電子書市場相反,有聲書市場近兩年一直是高歌猛進。國內各大音頻平臺都正致力於移動聽書的發展,打造耳朵經濟產業鏈。
有聲書產業已成為下一個「出版業重點」
2016年全球有聲書產業估值在 28 億美元 ( 約合人民幣193 元 ),2017 年更是到了 3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1 億元),市場一片大好,除了出版界傳統大鱷蘭登集團、亞馬遜集團等有聲書業發展迅猛,其他一大批創業型公司也投身有聲書業,並取得了成功。可以說,有聲書業正在改變出版。
反觀國內局勢,整個有聲書市場披荊斬棘,市場規模逐漸擴大。
中國出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下稱中版數媒)2012 年起就開始發力有聲書,成立有聲圖書事業部,開發集團優質有聲讀物。2015 年,中版數媒正式推出「去聽」聽書 APP。今年5月,《三聯生活周刊》新媒體產品「中讀」APP在蘋果商店和各安卓市場上線。
以電子音像類出版社為代表一些傳統出版社,主要選擇自主研發有聲讀物。除了自主開發一些有聲讀物之外,出版機構非常重視與音頻平臺的版權合作,通過建立版權戰略合作關係,為有聲出版創造新的發展空間,與版權方、有聲書製作方充分合作的音頻平臺也藉此開始收割「聽書」紅利。
去年八月,音頻平臺蜻蜓 FM 就宣布與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視角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金庸漢語有聲作品全球獨家發行公司朗銳傳媒聯合發布戰略合作,共同打通有聲書市場的原創文學創作、有聲內容創作、網際網路上下遊渠道傳播,攜手開拓網絡文學音像出版即有聲書市場。
如火爆網絡小說《鬼吹燈》、《盜墓筆記》自2016年1月上線蜻蜓FM以來,累計收聽量分別達32.2億+和45.8億+,遠超於其實體書銷售冊數過千萬的傲人成績。
(蜻蜓FM小說頻道)
而喜馬拉雅FM引入全球最大中文數字閱讀平臺閱文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已獲得閱文集團旗下海量網絡文學作品的有聲改編權。據喜馬拉雅FM官方透露,在其平臺上,有聲書已經成為最熱門的收聽品類之一,熱門有聲書的累計收聽人次一般能達到2000萬以上,最暢銷的能達到8000萬至 1.5億人次。
(喜馬拉雅FM有聲書頻道)
在去年,隨著有聲讀物的點播量越來越高,用戶對有聲書的付費意願也越來越強,蜻蜓FM開始進行精品有聲書的付費模式開發,應時而推出了《金庸全集》經典有聲書,令無數金庸迷大呼過癮。雖然有人擔憂對於付費可能會帶來用戶下降,但企鵝蘭登中國區數字部主任李夢琦認為,新一代的用戶已經意識到好的內容就是要付費的,網際網路上稀缺容的價值正越來越被認可。基於此,有聲書的消費基礎越來越被鞏固。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對於內容生產者來說,也會反過來促進整個社會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