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翅八色鶇(學名:Pitta brachyura)

2021-01-08 桂榮說故事

藍翅八色鶇(學名:Pitta brachyura)是雀形目八色鶇科的鳥類。體長17-20釐米,體重類約48-70克,體型圓胖,尾短,腿長,以身體具有紅、綠、藍、白、黑、黃、褐、慄等鮮豔奪目,豐富豔麗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觀賞價值的鳥類。

主要棲息於海拔200 米以下的平壩和丘陵落葉很厚的各種類型的樹林中,也見於林緣溪流邊的灌叢和小樹上,田壩區的榕樹和村寨邊的小樹上,以及竹林等環境。常在森林底層或低植被中找食無脊椎動物。叫聲簡單哀婉。主要以甲蟲、白蟻、鱗翅目、鞘翅目的昆蟲和蚯蚓、蜈蚣等小動物為食。分布於中國西南部、東南亞;越冬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及婆羅洲。

藍翅八色鶇以身體具有紅、綠、藍、白、黑、黃、褐、慄等鮮豔奪目,豐富豔麗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觀賞價值的鳥類。實際它身上所具有的顏色不止八種色彩,頭部前額至枕部為深慄褐色,冠紋黑色,眉紋呈茶黃色,眼先、頰、耳羽和頸側都是黑色,並與冠紋在後頸處相連,形成領斑狀。

背部為亮油綠色,翅膀、腰部和尾羽為亮粉藍色。下體呈淡茶黃色,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都是猩紅色。在叢林之中,它身上的這些斑斕的羽色與陽光、綠葉、紫花、白蕊等大自然的色彩融合在一起,因而也成為一種特別的保護色。

藍翅八色鶇是一種小型的鳥,最強,長而側扁,頸部短,鳴管內肌兩對附著於支氣管半環的中部。尾羽很短,腿特長而堅強,表面平滑。

虹膜暗褐色或棕褐色,眼周皮膚藍色,嘴角褐色或黑色,跗蹠棕褐色或粉肉色。

大小量度:體重74-90g;體長190-207mm;嘴峰24-26mm;翅115-123mm;尾41-47mm;跗蹠39-42mm。(註:雄性-♂;雌性-♀)

主要棲息於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壩和丘陵落葉很厚的各種類型的樹林中,也見於林緣溪流邊的灌叢和小樹上,田壩區的榕樹和村寨邊的小樹上,以及竹林等環境。

生活習性

藍翅八色鶇多見10-20隻在樹冠下結群靜棲,或在相近的樹枝上活動。喜低地灌木叢及次生林。在地面跳動似鶇鳥。多在林下蔭溼處活動,是該科鳥類中分布最廣的一種。在中國屬夏候鳥,秋末經沿海一帶遷飛至南部熱帶越冬。鳥鳴聲是響亮清晰的笛音「tae-laew、tae-laew」,持續不到1分鐘;告警時叫聲為粗啞的「skyeew」聲。

主要以甲蟲、白蟻、鱗翅目、鞘翅目的昆蟲和蚯蚓、蜈蚣等小動物為食,取食多在密林落葉地面上,夜晚則棲息於樹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斯裡蘭卡、馬爾地夫。在中國分布於雲南、安徽、河南、河北、福建、上海、臺灣、海南、廣東和廣西等地。

藍翅八色鶇在繁殖期多成對活動,不斷發出婚鳴,鳴叫時,胸部、頸部和尾部上下擺動並互相嘻戲,時而站立枝頭,時而跳到地面用腳扒開地面枯枝落葉覓食,行動敏捷,十分機警,偶而有響聲時,雄鳥和雌鳥立即迅速分開活動。

交尾時雌鳥站於距地面高約2米的小樹上,雄鳥迅速飛到雌鳥背上,雌鳥不動,蹲下翹尾,雄鳥扇動雙翅,保持平衡並進行交尾,此時兩鳥都不再鳴叫。交尾後雌鳥仍站在原地不動,雄鳥則飛到另一枝上,各自整理羽毛,然後飛落到地面上覓食。

5月下旬營巢於高大的天然闊葉林內,也有少量選在人工杉木林內。築巢由雄鳥和雌鳥共同承擔,一隻親鳥將巢址用雙爪將地面雜草、落葉清除,形成圓坑,另一親鳥則在巢周圍30米左右的範圍內的地面上尋覓巢材。

先用楓楊、板慄等樹的枯枝在地面的圓坑上堆成一個平臺式的巢基,以保持巢的穩定,不使上面所築的巢順坡滾落,同時也有防水隔潮的作用,然後用雜草、苔蘚,嫩枝、細莖等混合盤繞,築成一個球形的地面巢,外徑20釐米左右,內徑約7釐米,深15-19釐米,巢內鋪墊更細的雜草、葉柄、松針及樹葉等,巢口的前方多有小灌叢或蕨類隱蔽巢口。

每窩產卵5-7枚,卵為乳白色,雜以紫褐色明暗相間有規則的斑點,銳端的較稀少,鈍端的較為濃密,大小為26×23毫米,卵重5-6克。卵未產齊時親鳥不坐巢,也不在巢的周圍活動,產完最後一枚卵後才開始孵化。

孵化由雄鳥和雌鳥共同承擔,它們都有很強的戀巢性。當一隻親鳥孵化時,另一隻就在巢附近的樹上或地上鳴叫及警戒。親鳥換孵時,先是相互鳴叫,然後坐巢的親鳥先從巢內飛出,另一隻親鳥間隔數分鐘後再進入巢中孵化。

孵化期為15天,出雛後,雄鳥和雌鳥還要共同育雛13天左右。它們覓食回來後並不直接入巢,而是站在離巢4米遠的小樹上觀望,見周圍沒有危險時才迅速入巢,將食物放入雛鳥口中。雛鳥剛出殼時只有5克重,體長46毫米,全身無毛,雙眼緊閉,嘴為黃色,腳爪為肉色,身上有明顯的羽區和裸區。到出飛的時候,雛鳥體重已經增至50克以上,體長也達到90毫米以上。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裡,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相關焦點

  • 鳥的小知識:羽毛鮮豔有觀賞性的藍翅八色鶇,大家想了解一下嗎?
    它們身體顏色有紅色,綠色,藍色,白色,黑色等,它們羽毛鮮豔奪目,豐富豔麗的彩色,所以起名為藍翅八色鶇,是很有價值的觀賞鳥之一。它們身上不只有八種顏色,頭部前額至頸部深慄褐色,眉紋是茶黃色,它們的眼睛,臉頰和耳羽都是黑色,它們的背部是亮油綠色,翅膀和腰部是涼粉藍色,它們的下體是淡茶黃色。它們身上的這些斑斕的羽色,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是一種保護顏色。身上的羽毛比較平滑。
  • 神秘之客藍翅八色鶇現身北海,有「鳥友」等了20年未曾能見一眼……
    等我兜了一圈回來,發現它又回到人工生態水池附近,這次視野比較開闊清晰,我一下子就認出這個小傢伙不簡單,再拿起相機遠遠拍下照片後,發現果然是鳥類中非常罕見的物種,藍翅八色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梁元泉說,當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將照片發到朋友圈時,該照片立即傳遍國內多個觀鳥愛好者的微信群,大量鳥友紛紛表示要到北海一睹藍翅八色鶇的真面目,但都被梁元泉一一婉拒,以免驚擾到鳥兒。
  • 神秘之客藍翅八色鶇現身廣西,有「鳥友」等了20年未曾能見一眼……
    經專家鑑定後發現, 這是一隻在野外極為罕見的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藍翅八色鶇(dong)藍翅八色鶇事情是這樣的6月28日上午,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的鳥類監測員梁元泉在小冠沙園區內開展鳥類監測時,突然發現一隻小鳥在人工生態水池邊的三角梅叢中跳躍。
  • 神秘之客藍翅八色鶇現身廣西,有「鳥友」等了20年未曾能見一眼......
    等我兜了一圈回來,發現它又回到人工生態水池附近,這次視野比較開闊清晰,我一下子就認出這個小傢伙不簡單,再拿起相機遠遠拍下照片後,發現果然是鳥類中非常罕見的物種,藍翅八色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梁元泉說,當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將照片發到朋友圈時,該照片立即傳遍國內多個觀鳥愛好者的微信群,大量鳥友紛紛表示要到北海一睹藍翅八色鶇的真面目,但都被梁元泉一一婉拒,以免驚擾到鳥兒。
  • 藍翅八色鶇頭部前額至枕部為深慄褐色,冠紋黑色,眉紋呈茶黃色
    藍翅八色鶇以身體具有紅、綠、藍、白、黑、黃、褐、慄等鮮豔奪目,豐富豔麗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觀賞價值的鳥類。實際它身上所具有的顏色不止八種色彩,頭部前額至枕部為深慄褐色,冠紋黑色,眉紋呈茶黃色。眼先、頰、耳羽和頸側都是黑色,並與冠紋在後頸處相連,形成領斑狀。
  •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八色鶇
    玄武警方接到報警後,將這隻小鳥送到了紅山動物園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安置,經過鑑定,這是一隻八色鶇(dong),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當日上午10點,新莊警務工作服務站接到幼兒園老師孫老師報警,稱有一隻長相奇怪的小鳥飛進了教室,轉悠了幾圈也飛不出去,最後摔落在地,被他撿了起來裝進了紙箱中,需要民警前來處理。
  • 歐歌鶇(學名:Turdus philomelos)
    歐歌鶇(學名:Turdus philomelos,英文名:Song Thrush)屬雀形目鶇科鶇屬。中等體型(22釐米)的橄欖褐色鶇。下體白色,胸具黑色點斑而沾皮黃,腹部及兩脅多黑色點斑。歐歌鶇見於德國鳥類學家Christian Ludwig Brehm 1831年的記載,其原學名一直沿用至今。這種小名是以希臘神話中的公主菲洛墨拉來命名,菲洛墨拉的舌頭被割下但卻變成了一隻會唱歌的鳥。有一部份的歐歌鶇是候鳥,會飛到南歐、北非及中東過冬。它們也有被引進到紐西蘭及澳洲。外形特徵中等體型(22釐米)的橄欖褐色鶇。
  • 它的羽毛有八種顏色,羽翼世間罕見,稱為鳥中美女:仙八色鶇
    看到了一種鳥,這種鳥長勢非常的漂亮,它身上的羽毛有八種顏色,在鳥類世界中真是罕見之物,它可以說是鳥中美女。一聽到美女二字,我們對這樣鳥就充滿期待。下面我們來共同了解一下這種鳥:仙八色鶇。聽到仙八色鶇這種鳥,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講,對這個名字是比較的陌生,但是在愛鳥的朋友朋友那裡,它的名稱卻是比較如雷貫耳。
  • 宜章縣莽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仙八色鶇
    宜章縣莽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仙八色鶇近日,宜章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監測小組在轄區內用紅外相機監測時首次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仙八色鶇。據了解,仙八色鶇為雀形目八色鶇科中等體型的鳥類,全長約20cm,平均體重約為90.2克。
  • 鳥的王國:綠胸八色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家見過嗎?
    哈嘍,小編又來和大家見面了,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鳥的王國,我是小編大牙妹,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認識一種常見的鳥類,它在我國分布的地區十分狹小,它的名字叫綠胸八色鶇。它們性格溫順,一般都結群生活。今天要說的這個鳥的品種是綠胸八色鶇(dōng)。
  • 崇明救護一隻珍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崇明救護一隻珍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2020-06-03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瀕危候鳥仙八色鶇被困小區,廈門觀鳥愛好者救助放生
    臺海網9月15日訊 據廈門廣電網報導 9月13日,廈門市觀鳥協會的觀鳥愛好者們救助了一隻在遷徙過程體力不支,被困我市居民小區的的瀕危候鳥——仙八色鶇,經過近一天的悉心照顧,昨天早上,在五緣灣溼地公園,大家放生了這隻仙八色鶇,讓它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
  • 野保部門快速收容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原標題:野保部門快速收容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看看新聞網記者獲悉,日前長寧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接到滬西高校派出所電話,滬西派出所警官反映有學生在大學校園裡撿到一隻彩色的鳥。經長寧區野保人員前往現場比對辨別,發現該鳥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 寧德首次發現珍稀仙八色鶇 堪稱鳥中「美女」
    寧德網消息(鄭成輝 林愛玉)11月23日,市林業局收到市民送來的一隻色彩斑斕的小鳥,經鑑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仙八色鶇,系寧德市首次發現。當天下午,市林業局工作人員將這隻仙八色鶇帶到郊區的一個山澗中將其放生。據了解,仙八色鶇為雀形目八色鶇科中等體型的鳥類,全長約20cm,平均體重約為90.2克。棲息於平原至低山的次生闊葉林內,在灌木下的草叢間單獨活動,以喙掘土覓食蚯蚓、蜈蚣及鱗翅目幼蟲,也食鞘翅目等昆蟲,分布於日本、朝鮮、中國東部和東南部,越冬在婆羅洲。
  • 這隻受傷鳥兒不一般 崇明救護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圖說:崇明救護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昨天,崇明區林業站接到市民求助,在崇明區城橋鎮怡祥居小區內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鳥。接到求助後,崇明區林業站工作人員立即來到該市民家中進行處置。
  • 這隻「高顏值」小鳥叫仙八色鶇,全球不足10000隻
    被發現的仙八色鶇民警接到求助立即趕到現場,發現在綠植的包圍下,這是一隻身披八色羽毛,光彩豔麗「高顏值」的小鳥,小鳥不知是累了,還是被嚇到了,站在花壇裡始終一動不動。羽毛顏色這麼鮮豔的鳥兒並不常見,民警懷疑這隻小鳥很有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於是小心翼翼地將這隻漂亮的小東西放入紙箱帶回了派出所。
  • 身披八種顏色 全球僅有不到一萬隻 廈門一小區驚現八色「仙」鳥
    身披八種顏色,名字當中帶個「仙」,資料顯示全球僅有不到一萬隻。近日,這隻名為「仙八色鶇」的罕見小鳥飛進廈門一小區,熱心市民與物業將其轉交給市觀鳥協會。經過四次補液救治,這隻「小仙鳥」於昨天上午在五緣灣溼地公園成功放飛。
  • 撿到「高顏值」小鳥,竟是「仙八色鶇」
    民警上網查找和諮詢後,發現這隻堪稱「鳥中美女」的小鳥來頭不簡單——它的學名叫仙八色鶇,因其羽毛有8種顏色而得名,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不足10000隻。據了解,仙八色鶇喜歡單獨在林、灌叢中活動,跳躍式行走,主要取食昆蟲、蚯蚓等,是一種非常機敏、膽小的地棲鳥類。 民警立即聯繫了常州淹城野生動物園,將仙八色鶇轉交了動物園。
  • 臨泉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臨泉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2020-09-10 15:26:38   來源:阜陽日報
  • 南通邊防啟東連興港邊防派出所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法制網訊(劉暢 韓坤洋)9月11日,南通邊防支隊連興港邊防派出所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  當日上午,該所接到報警稱,在啟東恆大海上威尼斯商業中心,發現一隻疑似國家二級保護鳥類,請求民警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