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好不容易從美國回來,咱倆想報個團去韓國遊,結果他竟然遭拒了!」7月23日,市民王先生憤憤不平地撥打瀋陽晚報新聞熱線96009反映。
據介紹,王先生朋友十多年前移民美國,如今回沈做生意,參團旅遊時卻被告知需交1000元左右的附加費用,否則無法參團。「都是顧客,旅行社的廣告上也沒說什麼人要多交錢,同樣報團,憑啥說多收費就多收費,說拒絕就拒絕?」
旅遊:「外國」朋友報團需另加錢
王先生告訴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他的朋友十多年前移民美國,如今已經加入美國籍,今年7月初,朋友回到瀋陽做生意。「這麼多年的朋友,好不容易回國,我們聊天時說起這些年的經歷,忽然想跟他去國外看看,旅遊散心。」王先生說,「說走就走,我們想先去韓國、日本,再去歐洲轉轉,可是有些地方語言不通,所以才想報團遊。」
王先生和朋友來到了瀋陽一家較大的旅行社諮詢,當得知王先生朋友是美國籍時,工作人員隨口說:「那就要多加錢了,看你報什麼樣的團,純玩的加600元,購物的加1000元。」王先生隨即詢問為何多加費用,工作人員稱是國外地接社的規定,如果不交這筆費用,他的朋友就無法參團。
「同樣是參團的顧客,地接社一樣接待,也不需要額外提高標準,憑啥多交錢?再說,旅行社的廣告上也沒說什麼人要多交錢,什麼人不能參團,這不是坑人嗎?」王先生很是氣憤。
調查:近半數旅行社收附加費
外國籍朋友參團旅遊,要交「附加費」嗎?記者走訪市內多家旅行社,近半數旅行社表示需要加收外籍人士的附加費,國內遊、出國遊,純玩團、購物團,費用不等,各家旅行社的收費標準也不同。總體來看,附加費在500元至2000元不等。
以韓國遊為例,收附加費的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會加收500-600元,根據選擇的團而定。「交正常團費,地接是接待內賓的標準,外賓會相對貴些。」同樣是韓國遊,一家不加收費用的旅行社則表示,只要外籍友人的籤證是多次入境籤證即可,否則容易出國遊後難以再次入境。「但需要顧客自己去使館詢問籤證到韓國是否免籤,一切籤證問題自己搞定。」
專家:附加費多為「購物提成」
為啥要收附加費?一名從事旅遊接待工作的專家介紹,這數額不等的附加費,多為「購物提成」。「雖然新《旅遊法》頒布實施,不允許強制購物,但一些購物團還是會安排自願購物的環節。」
為什麼外國人、年輕人參團有遭拒的現象?專家進一步介紹,「一是因為他們比較了解奢侈品、名牌商品的行情和質量,不是潛在購物人群,二是因為有些年輕人沒有購物能力,還經常脫團,不好管理。」另外,他還透露,收附加費的情況多出現在低價團、「零負團費」團中。
律師:旅行社不能無故拒絕客戶
遼寧登科律師事務所律師譚德明表示,旅行社打在廣告中的旅遊產品,屬於「公眾要約」,任何有行為能力的人都可參加,旅行社不能無故拒絕客戶。「就好像櫥窗裡的商品一樣,顧客可以選擇不買,但商家不能不賣或賣給誰,旅遊產品也是一樣。」
根據《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同一旅遊團隊中,旅行社不得由於下列因素,提出與其他旅遊者不同的合同事項:旅遊者存在年齡或者職業上的差異。但旅行社提供了與其他旅遊者相比更多的服務,或者旅遊者主動要求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