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恨?為什麼這麼多疾病來自蝙蝠?

2021-01-10 中國搜索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5月6日刊文稱,科學家發現,與大多數其他動物相比,蝙蝠攜帶的能感染人類的病毒似乎特別多。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與解答,現摘編如下:

蝙蝠的何種特性使其能攜帶那麼多病毒呢?

研究人員找到了一些可能的解釋,儘管沒有任何一個解釋意味著,我們應該生活在對蝙蝠的恐懼中或責怪它們傳播了新冠病毒。蝙蝠攜帶可感染人類的病毒,光是這一點並不意味著,它們每晚在鄉下的夜空中掠過時傳播了疾病。

━━━━━

棲息密度極高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策展人布魯斯·帕特森說,蝙蝠擁有的一些獨特特點或許使它們能攜帶大量病毒。這種哺乳動物「極其喜歡群居」,大部分時間都聚集在一起。在夏季,全球規模最大的蝙蝠群會降落在德克薩斯州布拉肯洞穴,屆時會有逾1500萬隻墨西哥游離尾蝠聚集在那裡。在這個洞穴裡降生的小蝙蝠的棲息密度極高。

「我們都知道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及其在打破病毒傳播鏈方面發揮的作用——可是,當整個生物群體都擠在一起且這種非常……緊密的社群中的個體彼此照顧時,就很難做到這一點了,」帕特森說,「任何病原體或寄生蟲傳遍整個群體無需很長時間。」

━━━━━

免疫系統強大

帕特森說,由於像這樣採取群居生活方式,為了生存,蝙蝠進化出了強大的免疫系統。這種強大的防禦系統使得它們雖然攜帶很多病毒卻不會生病,或者至少抵禦狂犬病等致命疾病的時間比其他哺乳動物更長。

帕特森說:「蝙蝠很少患狂犬病,實際上感染了該病毒也能存活一段時間,而患上狂犬病的人類很快就會死去。」

只有當蝙蝠在冬季為保存體能而冬眠時,這種天生的保護能力才會下降。這正是這種小型哺乳動物非常容易感染會引發白鼻症候群的真菌的部分原因所在,白鼻症候群對冬眠期間的北美蝙蝠群造成毀滅性打擊。

━━━━━

新陳代謝很快

除了擁有非同尋常的免疫系統外,蝙蝠還是唯一能飛翔的哺乳動物。蝙蝠進化出的一些助其待在空中的能力也使得它們對病毒有適應力。

「飛行是最奢侈的出行方式之一,消耗的體能比遊泳、走路或跑步消耗的體能要多得多,」帕特森說,「為了待在空中,蝙蝠不得不非常努力。」

因為蝙蝠在飛行時消耗了很多體能,它們的新陳代謝率很高。不過,在動物代謝食物並將其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被稱為自由基的副產品,自由基對我們的DNA是有害的。帕特森說,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利用多種方式來防止DNA受損或修復受損的DNA,蝙蝠在這方面的效率格外高,這能幫助它們應對飛快的新陳代謝過程。

當病毒感染某種動物時,它們會侵入其細胞,並迫使它們製造更多的病毒,而不是在新細胞中複製自己的遺傳密碼。但是,病毒可能無法像襲擊其他哺乳動物一樣高效地「劫持」蝙蝠的遺傳機制,因為蝙蝠擁有卓越的DNA編輯和修復機制。

帕特森說:「這一特性轉化為蝙蝠異常長的壽命。」他說,一隻生活在你家閣樓上的小棕蝠或許可以存活30年以上,而房子裡的老鼠——另一種大小與蝙蝠差不多的哺乳動物——的壽命卻只有兩三年。

另一種可能性是,飛行令蝙蝠進行了驚人的鍛鍊,它們的體溫因而可以上升到使其足以在飛行時擊敗病毒的水平。這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兒類似發燒能幫助人類抗感染。

所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它們的超級群居行為、「渦輪增壓」式新陳代謝過程以及超強的免疫系統——形成了攜帶和傳播疾病的完美風暴。「蝙蝠的這些特性不僅使得它們非常擅長阻止病毒攻克它們的系統,也使得那些病毒在蝙蝠體內存活的時間比在其他動物體內更長,」帕特森說,「這增加了蝙蝠將病毒傳播給其他動物或人的可能性。」

━━━━━

蝙蝠種類繁多

不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病毒生態學家納德斯·莫倫茲通過電子郵件對美國《大眾科學》月刊記者說,在某種動物身上發現一種病毒只能表明,這種病毒能感染那個物種。這未必意味著,事實上是該物種將病毒傳染給了人類。實際上,莫倫茲的團隊發現,蝙蝠並不是最常見的能將具有傳染性的病毒傳給人類的動物,其他物種可能也會傳播此類病毒。

莫倫茲和他在格拉斯哥大學的同事丹尼爾·施特賴克最近創建了一個資料庫,匯集了在哺乳動物和鳥類身上發現的病毒。他們發現,關係密切、種類繁多的動物群體會攜帶更多可傳染人類的病毒。換言之,蝙蝠種類繁多,所以,我們會在蝙蝠身上發現那麼多人畜共患病毒就不足為奇了。

他們4月28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發表了研究成果。

「蝙蝠身上的人畜共患病毒肯定很多,但齧齒動物等其他種類繁多的群體也是如此,」莫倫茲說,「我們的數據表明,作為一個群體,蝙蝠傳播給人類的病毒不會比其他類似大小的哺乳動物群體更多,向人類傳播病毒的可能性也不會比其他任何群體更大。」

事實上,許多病原體是由其他動物傳染給人類的。與蝙蝠相比,臭鼬或浣熊讓你染上狂犬病的可能性更高;中東呼吸症候群通常是由駱駝傳播的;而引發2003年非典疫情的多半是果子狸。

(原標題:為什麼這麼多疾病來自蝙蝠?)

特別推薦

來源:參考消息

監製:劉 鋒

編輯:徐驍驍

校對:何 豔

關注轉發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這麼多疾病來自蝙蝠?
    原標題:為什麼這麼多疾病來自蝙蝠?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5月6日刊文稱,科學家發現,與大多數其他動物相比,蝙蝠攜帶的能感染人類的病毒似乎特別多。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與解答,現摘編如下:蝙蝠的何種特性使其能攜帶那麼多病毒呢?
  • 為什麼這麼多疾病來自蝙蝠?答案在這裡
    新華社北京5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5月6日刊文稱,科學家發現,與大多數其他動物相比,蝙蝠攜帶的能感染人類的病毒似乎特別多。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與解答,現摘編如下:  蝙蝠的何種特性使其能攜帶那麼多病毒呢?
  • 為什麼這麼多造成人類大疫情流行的病毒都來自蝙蝠?
    原標題:為什麼這麼多造成人類大疫情流行的病毒都來自蝙蝠? 前言: 近日,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備受關注。蝙蝠與病毒確實有著緊密的聯繫: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鑑定,25個病毒科能夠感染脊椎動物,其中10個科與蝙蝠有關;在感染脊椎動物的16個RNA病毒科中,至少有9個科的病毒可感染蝙蝠。 可以說,蝙蝠就是一座自然界的活體病毒庫。為什麼蝙蝠這麼「毒」? 蝙蝠帶來死亡的陰影 據食性不同,蝙蝠有食蟲、食果、食肉、雜食和吸血之分。
  •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世界上有超過1200種蝙蝠,幾乎佔所有哺乳動物物種的五分之一。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蝙蝠會飛,它們可以進行長途「旅行」,遷移到不同的地方,地理上的隔離使它們有更多機會進化成不同的種類。而在2011年,一個由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等多個院校和機構的進化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收集有關蝙蝠的飲食、咬合力和頭骨數據等信息,來研究蝙蝠的進化速度和種類變化。結果發現,蝙蝠的多樣性可能是因為不同蝙蝠種類的食物高度專業化。
  •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世界上有超過1200種蝙蝠,幾乎佔所有哺乳動物物種的五分之一。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蝙蝠會飛,它們可以進行長途「旅行」,遷移到不同的地方,地理上的隔離使它們有更多機會進化成不同的種類。
  • 伊波拉捲土重來,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狐蝠屬於大蝙蝠亞目我們平時常見的蝙蝠,還有出現在各種文學、影視作品中的吸血蝙蝠,則都屬於小蝙蝠亞目。這個亞目的成員一般以肉為食,對它們而言,昆蟲、魚、青蛙、蜥蜴、小鼠、其他蝙蝠、動物血液等皆可果腹。中國古代把蝙蝠視為良藥,蝙蝠糞便被中醫稱為「夜明砂」,據說有清肝明目的功能,民間還傳說吃蝙蝠肉可以治療哮喘。很遺憾,事情的真相是:蝙蝠及其排洩物非但不能治病,反而會致病,說它們是瘟神也毫不為過!其實,蝙蝠是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而且因為它們具備飛行能力,所以它們對人類傳播病毒的能 力比其他哺乳動物都來得更強。
  • 新冠繼續,伊波拉捲土重來……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北京的恭王府曾是清朝重臣和珅的住宅,府中到處都裝飾著蝙蝠(Chiroptera)圖案,據說數量多達1萬。不過,和大人用這麼多蝙蝠圖案進行裝飾並不是覺得蝙蝠模樣可愛,而是因為蝙蝠的「蝠」和福氣的「福」同音,民間認為蝙蝠是福氣的象徵。對於出身貧寒卻能平步青雲位極人臣的和珅來說,他的大半生都被福星所眷顧,「福」字對他來說格外珍貴。那有著萬隻蝙蝠圖案的府邸也被人稱為「萬福 之地」。
  • 神奇的大自然:為什麼蝙蝠身上有這麼多病毒還能活蹦亂跳?
    剛開始傳出病毒帶原者是竹鼠之類的生物,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最初的病毒帶原者可能是「蝙蝠」,但目前還在研究確切的傳染給人類的途經為何。巧合的是,2003年SARS肆虐全球,病毒帶原者也剛好是蝙蝠!到底為什麼每次都是蝙蝠?而蝙蝠身上有滿滿的病毒,為何牠們卻能相安無事、與之共存?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1 SARS病毒的蝙蝠起源猜想  關於SARS病毒源頭的追溯,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病毒來源是「野味市場」上的果子狸。情況危急,在僅得出初步猜測且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有關部門就對市場上販賣的果子狸進行了大規模的撲殺。
  • 海賊王:正派比反派更招人恨,赤犬可以原諒,桃之助必須死
    結果在海賊王之中,偏偏就有那麼一些角色,披著正派的外衣,偏偏比反派更招人恨。比起卡塔庫慄,多弗朗明哥,克洛克達爾等反派,他們反而更讓人討厭。赤犬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按照海賊王的設定,赤犬代表的是正義,草帽團代表的是邪惡的海賊。當然草帽團只是有海賊的名號,實際上並未做過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情。反而是每到一處,就幫助當地人脫離困境,是海賊之中少有的正義海賊團。
  • 蝙蝠為什麼這麼「毒」?3分鐘英文動畫帶你了解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他們對生活在洞中的蝙蝠進行了長達5年的監測,收集新鮮的蝙蝠糞便和肛拭子樣本。終於在雲南省的一處洞穴內找到類似於人類版的冠狀病毒毒株。他們對來自這些蝙蝠的15株毒株進行基因組序列分析,發現它們共同包含構成人類版病毒的所有基因組組分。儘管無單個蝙蝠包含與人類SARS冠狀病毒一模一樣的毒株,但是分析表明這些毒株頻繁重組。這一發現基本證實了袁國勇教授的蝙蝠起源猜想。
  • 蝙蝠身上有許多病毒,為什麼蝙蝠不會死亡?
    那蝙蝠是如何抑制炎症的? NLRP3炎性小體作為固有免疫的重要組分在機體免疫反應和疾病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於能被多種類型的病原體或危險信號所激活,NLRP3炎症小體在多種疾病過程中都發揮了關鍵作用,包括最初被確認的家族性周期性自身炎症反應,到2型糖尿病、阿爾茲海默症和動脈粥樣硬化症等
  • 這位科學家曾在7年前預測,10年內會有一個來自蝙蝠的烈性病毒出現
    2013年,又有人問我是否會暴發大規模傳染病,我說幾乎可以肯定,未來10年內會有一個來自蝙蝠的烈性病毒出現。」日前,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教授、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王林發,在未來論壇做了演講。他在蝙蝠來源的新發傳染病領域已工作了25年。
  • 為什麼有人吃蝙蝠:真的營養又美味?蝙蝠入藥有奇效?
    為什麼有人吃蝙蝠:真的營養又美味?蝙蝠入藥有奇效?,這麼個奇醜無比的恐怖東西,怎麼有人下得去口?美女主播一臉無辜:我咋知道這果蝠居然會有這麼多病毒啊,不是說養殖的嗎?蝙蝠到底有什麼營養?野味的營養價值到底有多少,菜媽先給大家說一說。在亞洲和環太平洋地區,人們有食用蝙蝠的習慣。主要是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關島等地區,人們都有食用蝙蝠的記載。
  • 蝙蝠為什麼這麼可怕
    翼手目可以分為兩個亞目: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又被稱為食果蝠和食蟲蝠。正如名字,前者體形較大,多以水果為食;後者體形遠較前者為小,除了食蟲外,還有食肉和血,不過也有與大蝙蝠亞目食性相同的成員。 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
  • 蝙蝠有什麼用
    內容來自於微博《荒野拾遺錄》,原作者:亞子,部分有刪改。受西方吸血鬼形象的影響,蝙蝠在現代人心目中已經成了邪惡的代名詞。其實在古代中國,蝙蝠由於長得又像鳥又像獸,非常符合中國「大一統」的文化傳統,再加之蝙蝠的「蝠」字與幸福的「福」字諧音,因此蝙蝠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一種福澤祥瑞的動物。
  • 感染過那麼多病毒,蝙蝠自己為什麼沒事?
    作者:文樂樂蝙蝠一直在感染與新冠病毒相似的病毒,卻沒有任何已知症狀。現在,對橫跨蝙蝠家族樹6個物種的基因組測序顯示了它們在6500萬年裡是如何戰勝病毒的。7月22日,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這一成果是研究蝙蝠超級免疫系統的一個極好起點。」未參與該工作的研究蝙蝠進化的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後Laurel Yohe表示。
  • 為什麼「花舌頭」的狗狗,這麼招人喜歡呢?
    很多人在挑選狗狗之前,都喜歡掰開狗狗的嘴巴,看是不是「花舌頭」,是的話就要,不是就放棄,那麼為什麼「花舌頭」的狗狗,這麼招人喜歡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精力也是十分的旺盛,可以長時間跑步和狩獵,所以相對其他的狗狗來說,抗病能力會相對好些,如果主人飼養這麼令人放心的狗狗,是可以節省很多開支。這種狗狗自然就會非常受歡迎。
  • 蝙蝠這麼可愛,為什麼有人要吃它?
    這樣的超級英雄挽回形象,但吸血鬼仍然是孩子最害怕的傳說之一… 其實蝙蝠的種類非常之多那麼有沒有一種蝙蝠長得不那麼嚇人,甚至還有點兒可愛呢?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