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加強信鴿的戀巢習性,及千裡以外準確歸巢?

2020-09-05 鄉村徐哥

在我們平常飼養信鴿當中,有非常多的鴿友在比賽當中,拿到了非常多優秀的成績。但是其中也有很多鴿友,為了提高信鴿質量付出了很多心血,包括投資很大但是回報並不成比例,讓很多鴿友也是頭疼大失所望,同樣是一個品系的信鴿血統基因基本不分上下,而他們的信鴿在比賽當中,都拿到了非常多優秀的成績。再看看自己的信鴿在比賽當中,不是丟失就是拿不到成績,從側面能反映出並不是信鴿血統基因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是平時的管理方法不正確。



☆ 信鴿拿獎較少的管理概念

雖然也是花了高價錢購進的優秀種鴿,種鴿的品質確實不錯這點不得不承認,但是對種鴿的管理工作並不落實。很多鴿友買進種鴿以後立馬進行籠養,長年累月把種鴿關在鐵籠裡面孵化幼崽,雖然你的衛生工作做得確實是不錯,但是在籠子裡面空間狹窄,沒有足夠的活動量, 種鴿的體質必然下降。

總鴿在體質下降的情況下,種蛋質量自然下滑嚴重這點非常重要,孵化出來的幼崽肯定不佳。然雖你對種鴿的飼料配比,非常科學營養充足,但是鴿蛋的質量嚴重下滑,孵化出來的幼崽質量差,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雖然把種鴿飼養非常好,很多鴿友經驗不足覺得幼鴿質量絕對優,說簡單一點幼鴿在娘胎裡質量就不佳,後面永遠彌補不了幼崽的身體的欠缺。


從這點你就要明白一個道理,並不是說你種鴿的血統質量差,是你沒有注重種鴿的飼養環境。長期放在籠子裡面飼養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活動非常少的種鴿質體差很多,雖然種鴿在飼料營養方面還不錯,種鴿看上去也長得非常的健康,沒活動量種鴿身體質量並不好,種鴿產的蛋質量必然下滑。孵化的幼崽在體質上有先天性的缺陷,必然在幼鴿以後的比賽當中已經輸了第一步了,一但在遠程歸巢中體質跟不上,先不談能不能拿獎可以回來就不錯了。

要點:以上所講的只是信鴿第一步,幼鴿體質起步階段已經輸了。


☆信鴿拿獎較多的管理概念

同樣是外購種鴿對管理有經驗的鴿友,是不會選擇籠養的。因為他們在管理工作當中,心裡非常的清楚關養和散養的區別較大,所謂的散養並不是把種鴿放外面自由出進,如果那樣就直接飛走了,只是另外找一個鴿舍關在裡面進行散養。而且活動的空間非常的大,並不像鐵籠那樣空間有限,有一定活動空間的種鴿,在體質上比籠養的優秀很多,道理不言而喻產種蛋自然質量優。


在鴿蛋質量優的情況下,等幼鴿孵化出殼以後,對種鴿的飼料進行科學配比加強種鴿的營養,種鴿吃的好幼鴿身體體質就會更佳。因為這些幼鴿都是留用以後打比賽的,對身體的質量要求非常高,一但身體質量差遠程歸巢中沒有耐力,主要是身體的免疫力非常差,自然就沒有叫好的抗病性。對於質量要求高的信鴿來說是大忌,所以在娘胎裡就開始,一定要給後備軍把好質量關。

飼養管理得當對,對以後打比賽的信鴿至關重要,很多鴿友就是忽略了這一點,只是知道在幼鴿出殼以後,就立馬加強飼料營養供給,雖然這一點做的是不錯。但是忽略了兩個重點,絕對不能讓總鴿長期在籠子裡面關養,在種鴿沒有產蛋時候,一定要加強種鴿的飼料營養配比,保證種鴿身體每天所需的營養充足,種鴿產的蛋自然質量非常高,這就為以後的比賽打好堅實的基礎。

要點:幼鴿在娘胎裡已經為以後比賽打基礎,信鴿在啟蒙階段已經贏了第一步



加強信鴿的戀巢習性

信鴿血統基因優秀只是其一方面,信鴿在比賽當中拿到好成績,歸巢速度快跟後天的管理都是息息相關的。在保證了血統基因和體質前提下,才能訓練信鴿養巢習性了,戀巢習性對於信鴿的歸巢至關重要,戀巢性較好的信鴿在歸巢中,回家的速度非常快,這樣信鴿對鴿巢非常眷戀,一但離開了巢窩以後就想速度回家,這樣加快了信鴿歸巢的速度。

訓練信鴿戀巢習性的第一步,就是不能讓信鴿長期散養。很多鴿友對比賽的信鴿管理不到位,並不加以控制讓信鴿多呆在巢窩裡面,首先信鴿除了早晚家飛的時間以外,其餘的時間要把信鴿關在鴿舍裡面,加強信鴿的戀巢習性。但是一定要記住早晚還是要進行家飛,長期在巢窩裡面的信鴿,對鴿舍非常的留戀,只要是在陌生的地方,信鴿的心裡永遠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歸巢,回到它自己的巢窩,道理很明顯必然加快了信鴿的歸巢速度。


反過來如果是經常散養的信鴿,成天在外面自由地飛行,對鴿舍自然沒有深厚的感情。因為像這樣的信鴿平常懶散習慣了,本根沒有較強的戀巢習性,對回家的觀念並不強烈,像這一類信鴿在比賽當中是拿不到優秀成績的。就算能歸巢但是速度不上去,因為信鴿並沒有迫切回巢概念,自然歸巢的時間就慢,如果是想拿到非常好的名次,問題可想而知是否定的。


信鴿千裡外準確歸巢

這就離不開信鴿的訓放工作,訓放工作是非常講經驗技巧的。很多鴿友開始訓放就拉50公裡,其實這種訓放是錯誤的,訓放工作要讓信鴿從零開始,只有這樣才可以加深信鴿,對一定區域的磁場特徵印象才會更深刻。在信鴿的歸巢中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第一步訓放距離拉的太遠,信鴿只是對這塊區域的磁場有印象但是不深刻,如果在上千裡的比賽,自然沒有較好的歸巢率,因為信鴿通過磁場導航的時候,並不能定位出大概方向,自然增加了丟失率。

50天的年輕鴿就要開始順放了,訓放要從10公裡開始起步,一步一個腳印讓年輕鴿打好基礎。正確的訓放距離:10公裡、25公裡、35公裡、50公裡、80公裡、110公裡、150公裡結束訓放工作。剛起步的三次訓放距離不要拉大,每順放一次讓信鴿休息15天,再進行第二次訓放工作,如果在150公內能快速的歸巢,說明信鴿已經初步注備了300~400公裡的比賽,400公裡能當天快速歸巢,後面的比賽距離會更遠。


什麼信鴿訓放要一步一步的來,要讓信鴿加深每個階段的磁場特徵和變化。只有這樣才更穩固更牢固的,加深這區域磁場特徵,只有按這個步驟慢慢的訓放,這種磁場特徵在信鴿的印象當中是非常的深刻。只要在比賽時候信鴿通過磁場,能快速的感應出它所熟悉的磁場方向,因為這種磁場在它的印象當中非常的深刻,所以60%以上是不會出現問題的。飛行當中會不斷的調整正確的方向,如果歸巢距離越來越近,這種磁場反應會更強烈,證明信鴿飛行的方向是沒有錯直至歸巢,希望這篇文章能給鴿友們帶來幫助。


相關焦點

  • 如何強化信鴿歸巢率,減少丟失機率加快歸巢速度
    如果不重視強化信鴿這方面的訓練,作為專業的養鴿人來說已經是輸了第一步,想讓自己的信鴿歸巢速度快,要加強信鴿的戀巢習性是非常重要的,而有一部分鴿友忽視了這一點。要打比賽的信鴿千萬不能進行散養,有些鴿友就是這方面的原因,把打比賽的信鴿完全當普通的鴿子一樣進行散養,這種做法是完全不正確的。
  • 自帶導航系統的信鴿是如何實現千裡歸巢的,鴿子到底有多聰明
    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家鴿,家鴿經過人工馴養之後可以得到信鴿,主要用於通訊和競翔,常做和平的象徵。鴿子伴隨人類的發展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在古代通信極度不發達的時代,信鴿就是當時最快的溝通工具,其實人類很早就發現鴿子有歸巢的特性,在遙遠的距離它們都能依靠一種自身導航系統回到家中,也正因為這種特性造就了信鴿的誕生,那麼信鴿到底是靠什麼技能來實現從幾千公裡的地方回到家中的呢?
  • 利用信鴿的飢餓需求 引導信鴿快速歸巢
    在愛好中大家不單單只喜歡信鴿,有愛好就想去試一試比賽,看看自己養出來的信鴿,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想去比賽就會想信鴿比賽的結果,不比賽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這個裡面學問大了去了。信鴿的比賽裡面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什麼天氣條件、賽制、賽程、比賽鴿的狀態,司放地和目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
  • 信鴿是通過什麼方法歸巢?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原來它自帶導航
    說起信鴿的歸巢雖然不算神秘,也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信鴿到底是通過什麼方法?能在千公裡外可以正確歸巢。信鴿的歸巢科學家做了很多試驗,且其中有幾種說法,信鴿可以通過河流和道路進行歸巢,也包括太陽的移動軌跡進行定位歸巢。在眾多的說法當中,比較靠譜的還是通過磁場進行導航,因為科學家曾做過實驗,如果在它的鼻子部位有磁鐵的幹擾,信鴿將無法準確的回到老巢。
  • 為什麼鴿子能在上千裡外準確飛回家?它到底有什麼「超能力」
    經過訓練的信鴿,可以在上千裡外的地方準確傳遞消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甚至還通過飛鴿傳書和朝廷取得過聯繫。鴿子到底有什麼超能力,可以在這麼遠的距離外找到回家的路呢?直到2013年,科學家們才在信鴿的頭部上喙處找到了一個晶胞,據說它可以感應地球磁場的變化,從而準確辨別方向。但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 對地球磁場的辨別,其實很多種動物都有這種能力。但是地磁場是一種準確度很低的導航,因為它時刻處於變化當中,但信鴿似乎並未受到這種變化的影響,還能準確找到回家的路。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這跟對信鴿的嚴格挑選和訓練有很大的關係。
  • 談信鴿「起源」,做好新手小白的賽鴿初認識
    信鴿縱橫立足於賽鴿運動領域,專為廣大鴿友提供賽鴿資訊。在大自然的環境下,鴿需要出巢覓食生存,再回巢繁衍後代。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逐漸使鴿進化出獨特的能力——戀巢欲和歸巢力。鴿的這些能力在被人們圈養後也並沒有退化,逐漸被發現。人們從此開始馴養鴿,利用鴿歸巢的這個特性,把信件綁在鴿腿上,以此來傳遞信息,使其擔任了最重要的通信員的任務。
  • 信鴿不能言語,又不能告知地址,它是怎麼找到收信人在哪的?
    古代戰爭或者武俠大片中總是能看到這樣的橋段:主角頂著光環走出房間,從袖子掏出一隻信鴿,塞進去一卷密文,然後往天上一拋,鴿子飛走了,接下來不是信鴿被射下就是成功到達收信人家裡,帶來了救兵,信鴿圓滿完成任務!看到這裡,相信大部分朋友都看不明白了,這信鴿咋就知道對方的地址,而將信件準確無誤地送到目的地址的呢?什麼樣的鴿子才能算信鴿?
  • 信鴿歸巢視頻合集,長見識了
    賽鴿歸巢,所有養鴿人都願意看到的場景,最後一隻你怎麼冒泡了信鴿比賽之後,賽鴿快速進棚,鴿舍監控拍下這一幕!500公裡信鴿比賽,冠軍賽鴿歸巢精彩瞬間!真是好鴿子!信鴿比賽,賽鴿進棚,賽鴿歸巢,冠軍賽鴿,鴿子。實拍頂級信鴿歸巢,每一隻鴿子都很漂亮,飛姿矯健!
  • 天落信鴿容易養家嗎?血統到底怎麼樣?
    天落是一種比賽丟失的信鴿,基本上都統稱為天落鳥和天落。等於養鴿子的人來說,每一年至少收到兩三次天落信鴿,天落信鴿丟失基本是三種情況,第一種:確實是不能回家了,找不到歸巢的正確方向。第二種:實在太飢餓的情況下,被人下套給捉住了。第三種:在歸巢途中又餓又累,導致身體虛弱被病毒感染,病情得不到及時控制導致不能飛行,嚴重的時候會導致死亡。
  • 玩家丨信鴿,另類的飛禽(四):信鴿的「競賽觀」(上)
    每當我們看到隱隱約約從遠方俯衝過來、在近距離收著翅膀猶如秤砣似地砸過來、咫尺鴿巢而展翅著陸時的信鴿歸巢情景,那種正宗的喜從天降的喜悅心情,真是享受至極,難以形容。我們只有高興地輕輕地跺跺腳、拍拍手,念叨著「回來啦、終於回來啦!」連聲音大一點,恐驚辛苦了的「運動員」,怕它不會馬上進巢報到,影響歸巢時速成績。
  • 信鴿優秀血統基因是怎樣訓練出來的?
    信鴿大家都知道,是打比賽用的鴿子,血統強大的信鴿,有很好的歸巢習性,和遠距離的飛翔能力。但是同樣都是鴿子,有的鴿子歸巢能力特別強,但是有的鴿子就不行。證明不是所有的鴿子都有這個能力,有的鴿子智商確實很高,有的智商確實很低。在比賽當中有些信鴿非常的優秀,400~2000公裡從來都沒有丟過,有一些信鴿300~400公裡都丟了。這真的是無法去比較,所以鴿子智商確實有很大的區別。
  • 馳騁千裡 不死必歸 乃是鴿子的天賦本性
    鴿子有鳥類無可倫比戀巢性,若是不遭我們人類或天敵之禍害和驚擾,它們就會在此安穩的久居一生,與伴侶相依相偎,同覓共飲,比翼齊飛,直到生老病死。鴿子的的靈性,不僅在於它識別方向的能力,而且能夠千裡歸巢不懼艱險,遇困而不屈,遇飢更不撓。風雨兼程歲月中,磨鍊毅力,頑強本領。與天敵鬥智鬥勇,赤血歸巢的決心,永無止境,更是無可阻擋。
  • 800羽信鴿歸巢比賽 飛越500公裡最快只需7小時
    近日,宿遷市的不少信鴿愛好者攜帶自己的愛鴿來到信鴿協會,準備參加歸巢比賽。在現場,技術人員給每個參賽的信鴿腿上綁上事先準備好的定位設備,通過GPS定位系統,能夠實時監測信鴿的飛行速度和飛行時間。
  • 對於信鴿的開家,掌握這些技巧非常重要.
    現在很多是一些外購的信鴿,對於熱愛信鴿的鴿友,只要看到質量比較中意的信鴿,肯定就想外購進來要它的後代。但是對於比較了解信鴿的人都知道,質量非常優秀血統比較純的信鴿,想正常開家肯定是比較困難的。血統比較純正的信鴿,戀巢的習性非常強烈,而且對磁場和方向感非常敏感,一旦開家的時候發現是陌生的場景。
  • 六旬老漢養信鴿,榮獲冠軍30多次
    現年65歲的昌樂縣寶都街道東西王村村民王西春養殖信鴿20年,自繁自育擴繁到200多隻,靠信鴿競翔比賽、慶典放飛和拍賣種鴿,最多時年收入超過10萬元。「玩著」賺錢,讓他成了三五鄰村的致富明星。信鴿 瓜農出身的王西春,平時喜歡在家裡養些雞鴨鵝等小動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朋友處買來2隻信鴿養著玩。後來參加濰坊市信鴿協會組織的競翔比賽,沒成想連年獲獎。
  • 新民周刊:揭開信鴿比賽亂象
    從李香足環號160460972的信鴿於16點36分14秒歸巢,到第四位序張耀青足環號160461257於16點39分30秒歸巢,前後相差不到4分鐘。接下來,排在第五位序的趙其軍足環號160463996,則要到17點27分59秒歸巢。換言之,第五位序鴿子歸巢時間比第四位序足足慢了近50分鐘。   「太不可思議了。」5月23日下午,記者採訪到一位鴿友如此說。
  • 鴿種的概念與育種,培育信鴿的幾個步驟
    一、鴿種的概念目前在養鴿界中,有許多同志很講究信鴿的血統,這是德國種、那是比利時種等等,我認為信鴿的血統關係在交配過程中佔有一定的地位,但也不能太神秘了,如:兄弟姐妹或上一代以及上代有著良好的血緣與競翔史,就認為此鴿一定是大將,我說這不能絕對的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