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常飼養信鴿當中,有非常多的鴿友在比賽當中,拿到了非常多優秀的成績。但是其中也有很多鴿友,為了提高信鴿質量付出了很多心血,包括投資很大但是回報並不成比例,讓很多鴿友也是頭疼大失所望,同樣是一個品系的信鴿血統基因基本不分上下,而他們的信鴿在比賽當中,都拿到了非常多優秀的成績。再看看自己的信鴿在比賽當中,不是丟失就是拿不到成績,從側面能反映出並不是信鴿血統基因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是平時的管理方法不正確。
☆ 信鴿拿獎較少的管理概念
雖然也是花了高價錢購進的優秀種鴿,種鴿的品質確實不錯這點不得不承認,但是對種鴿的管理工作並不落實。很多鴿友買進種鴿以後立馬進行籠養,長年累月把種鴿關在鐵籠裡面孵化幼崽,雖然你的衛生工作做得確實是不錯,但是在籠子裡面空間狹窄,沒有足夠的活動量, 種鴿的體質必然下降。
總鴿在體質下降的情況下,種蛋質量自然下滑嚴重這點非常重要,孵化出來的幼崽肯定不佳。然雖你對種鴿的飼料配比,非常科學營養充足,但是鴿蛋的質量嚴重下滑,孵化出來的幼崽質量差,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雖然把種鴿飼養非常好,很多鴿友經驗不足覺得幼鴿質量絕對優,說簡單一點幼鴿在娘胎裡質量就不佳,後面永遠彌補不了幼崽的身體的欠缺。
從這點你就要明白一個道理,並不是說你種鴿的血統質量差,是你沒有注重種鴿的飼養環境。長期放在籠子裡面飼養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活動非常少的種鴿質體差很多,雖然種鴿在飼料營養方面還不錯,種鴿看上去也長得非常的健康,沒活動量種鴿身體質量並不好,種鴿產的蛋質量必然下滑。孵化的幼崽在體質上有先天性的缺陷,必然在幼鴿以後的比賽當中已經輸了第一步了,一但在遠程歸巢中體質跟不上,先不談能不能拿獎可以回來就不錯了。
要點:以上所講的只是信鴿第一步,幼鴿體質起步階段已經輸了。
☆信鴿拿獎較多的管理概念
同樣是外購種鴿對管理有經驗的鴿友,是不會選擇籠養的。因為他們在管理工作當中,心裡非常的清楚關養和散養的區別較大,所謂的散養並不是把種鴿放外面自由出進,如果那樣就直接飛走了,只是另外找一個鴿舍關在裡面進行散養。而且活動的空間非常的大,並不像鐵籠那樣空間有限,有一定活動空間的種鴿,在體質上比籠養的優秀很多,道理不言而喻產種蛋自然質量優。
在鴿蛋質量優的情況下,等幼鴿孵化出殼以後,對種鴿的飼料進行科學配比加強種鴿的營養,種鴿吃的好幼鴿身體體質就會更佳。因為這些幼鴿都是留用以後打比賽的,對身體的質量要求非常高,一但身體質量差遠程歸巢中沒有耐力,主要是身體的免疫力非常差,自然就沒有叫好的抗病性。對於質量要求高的信鴿來說是大忌,所以在娘胎裡就開始,一定要給後備軍把好質量關。
飼養管理得當對,對以後打比賽的信鴿至關重要,很多鴿友就是忽略了這一點,只是知道在幼鴿出殼以後,就立馬加強飼料營養供給,雖然這一點做的是不錯。但是忽略了兩個重點,絕對不能讓總鴿長期在籠子裡面關養,在種鴿沒有產蛋時候,一定要加強種鴿的飼料營養配比,保證種鴿身體每天所需的營養充足,種鴿產的蛋自然質量非常高,這就為以後的比賽打好堅實的基礎。
要點:幼鴿在娘胎裡已經為以後比賽打基礎,信鴿在啟蒙階段已經贏了第一步
加強信鴿的戀巢習性
信鴿血統基因優秀只是其一方面,信鴿在比賽當中拿到好成績,歸巢速度快跟後天的管理都是息息相關的。在保證了血統基因和體質前提下,才能訓練信鴿養巢習性了,戀巢習性對於信鴿的歸巢至關重要,戀巢性較好的信鴿在歸巢中,回家的速度非常快,這樣信鴿對鴿巢非常眷戀,一但離開了巢窩以後就想速度回家,這樣加快了信鴿歸巢的速度。
訓練信鴿戀巢習性的第一步,就是不能讓信鴿長期散養。很多鴿友對比賽的信鴿管理不到位,並不加以控制讓信鴿多呆在巢窩裡面,首先信鴿除了早晚家飛的時間以外,其餘的時間要把信鴿關在鴿舍裡面,加強信鴿的戀巢習性。但是一定要記住早晚還是要進行家飛,長期在巢窩裡面的信鴿,對鴿舍非常的留戀,只要是在陌生的地方,信鴿的心裡永遠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歸巢,回到它自己的巢窩,道理很明顯必然加快了信鴿的歸巢速度。
反過來如果是經常散養的信鴿,成天在外面自由地飛行,對鴿舍自然沒有深厚的感情。因為像這樣的信鴿平常懶散習慣了,本根沒有較強的戀巢習性,對回家的觀念並不強烈,像這一類信鴿在比賽當中是拿不到優秀成績的。就算能歸巢但是速度不上去,因為信鴿並沒有迫切回巢概念,自然歸巢的時間就慢,如果是想拿到非常好的名次,問題可想而知是否定的。
信鴿千裡外準確歸巢
這就離不開信鴿的訓放工作,訓放工作是非常講經驗技巧的。很多鴿友開始訓放就拉50公裡,其實這種訓放是錯誤的,訓放工作要讓信鴿從零開始,只有這樣才可以加深信鴿,對一定區域的磁場特徵印象才會更深刻。在信鴿的歸巢中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第一步訓放距離拉的太遠,信鴿只是對這塊區域的磁場有印象但是不深刻,如果在上千裡的比賽,自然沒有較好的歸巢率,因為信鴿通過磁場導航的時候,並不能定位出大概方向,自然增加了丟失率。
50天的年輕鴿就要開始順放了,訓放要從10公裡開始起步,一步一個腳印讓年輕鴿打好基礎。正確的訓放距離:10公裡、25公裡、35公裡、50公裡、80公裡、110公裡、150公裡結束訓放工作。剛起步的三次訓放距離不要拉大,每順放一次讓信鴿休息15天,再進行第二次訓放工作,如果在150公內能快速的歸巢,說明信鴿已經初步注備了300~400公裡的比賽,400公裡能當天快速歸巢,後面的比賽距離會更遠。
什麼信鴿訓放要一步一步的來,要讓信鴿加深每個階段的磁場特徵和變化。只有這樣才更穩固更牢固的,加深這區域磁場特徵,只有按這個步驟慢慢的訓放,這種磁場特徵在信鴿的印象當中是非常的深刻。只要在比賽時候信鴿通過磁場,能快速的感應出它所熟悉的磁場方向,因為這種磁場在它的印象當中非常的深刻,所以60%以上是不會出現問題的。飛行當中會不斷的調整正確的方向,如果歸巢距離越來越近,這種磁場反應會更強烈,證明信鴿飛行的方向是沒有錯直至歸巢,希望這篇文章能給鴿友們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