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職業好像具有特殊性,那就是不同的人,在同一個職業名稱之下,所幹的活兒差異極大。
比如,同是做記者,有的走哪兒都有人迎來送往,如同貴賓;有的則如「過街老鼠」或「地下工作者」。有的寫一篇稿件用上十天半個月去調查,寫出來好不容易發表了,也因為「不主流」沒有多少人看;有的,幾分鐘就寫一篇稿件,迅速傳遍全國。
記者是一個日益尷尬的角色。
這個尷尬最近在某著名媒體機構記者廖某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大致的情況是是這樣的——據媒體3月8日報導,在截至3月7日的連續69天裡,廖某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5+2,白+黑,寫了500多篇「公開報導」,90多篇「參考報導」。
正因為身處一線並且如此勤奮,廖某被作為榜樣致敬。在那篇《向你致敬,逆行而上的女記者》的文章中,廖某是14位被致敬的女記者之一。同樣,在3月8日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她也作為疫情防控一線的「巾幗奮鬥者代表」發言。
尷尬之處就在於,如此一個受到致敬和讚揚女記者,卻在社交媒體上被罵慘了。
聲明一下,我寫此文絕不是要罵廖某,不過是想分析一下她為什麼會被罵。
為什麼被罵呢?
首先,大家不相信一個記者可以在69天的時間裡獨立採寫500多加90多篇報導;
其次,大家翻看了她的署名的一些報導,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比如,2019年12月31日,她報導了「武漢通報,病毒性肺炎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2020年1月1日,她報導了,「8人因散布武漢病毒性肺炎不實信息被依法處理」。
綜合來看,如果一個記者的稿件產量能夠如此龐大,那一定存在大量複製粘貼行為。多年前我也做過記者,一天能夠在報紙上採訪寫作並發表一篇文章,就很滿意了。對於一個記者而言,粘貼複製,然後署上自己的的名字,其實是可恥的,或者是有辱「記者」身份的。
以上面舉例的兩篇報導看,武漢衛健委通報什麼記者就粘貼複製什麼,武漢警方通報什麼記者粘貼複製什麼。這已經不僅僅是這份工作毫無技術含量的問題了,而是失去了記者職業的核心意義。如此事關公眾利益的信息,作為記者難道不應該進一步追問和採訪一下嗎?但是,翻看這兩篇報導,沒有採訪,就是單純的粘貼複製。也就是說,記者僅僅是做了信息通報者的傳聲筒,而並沒有真正履行記者的重要職責。
由於工作原因,我很熟悉媒體的運作情況。可以說,廖某的上述兩篇報導所反映的,倒不是個人有什麼「不稱職」問題。她背後還有所在的媒體機構,如果她粘貼複製的報導不合格,不應該被刊發,之所以刊發了,就說明是被其所在媒體機構認可的。這才是關鍵。也就是說,現在很多媒體機構是滿足於或樂於當傳聲筒的,可以說,粘貼複製政府的通稿,已經成為一些媒體的重要內容來源。這在一定程度是把媒體或記者的重要功能——追問真相給廢掉了。
以「8人散布不實信息」那篇報導而言,如果廖某能夠進一步追問下去,這篇報導會豐富很多,就會有很大的社會意義。然而並沒有。記者和她所在的媒體機構,都沒有做追問,而是象機器人一樣,把通稿複製一遍署上媒體的名字和記者的名字,有什麼價值呢?就是替人背書罷了。
重要的是,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警方發布的那篇通稿是一篇有問題的稿件。畢竟,「散布不實信息」的人如今已經被正名。這樣的粘貼複製,就不僅僅是製造文字垃圾的問題了,而是有可能淪為幫兇的問題了。
以這樣的工作方式當記者,「寫」的稿件越多反而越尷尬。若記者甘願當個機器人只埋頭幹活也就罷了,問題是她還被自己的辛苦感動了。
事實上,記者當傳聲筒這樣的情況並非是廖某獨有,或者根本就不算一個問題。一些記者現在就是這樣工作的——我前天跟一個在某省級日報剛剛工作了半年的年輕人聊天,他說想離職。我問為何?對比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崗位啊。他說他的工作就是對接某些部門,在「通訊員」名字前寫上自己的名字。一開始,他自己還改改稿件,後來看其他前輩根本都不用改,直接就發了。他也就懶得改了。他覺得這樣的工作沒有意義,覺得自己的未來就是那些前輩那樣。這位年輕人是一所重點大學的新聞學院畢業的,他能反思自己工作的價值,在於他還年輕,還沒有脫去「書生氣」。或許,他在這個單位再「適應」兩年,就對這種現狀完全「認同」了,甚至可能把在通訊員的名字前寫上自己的名字當做工作成就。
我總覺得這世界上有些工作雖然看上去很重要,但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是浪費生命。當然,一個人樂於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不介意浪費生命也是無可厚非的,底線應該是別做幫兇,哪怕是無意識地做幫兇。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一點都不願意責備或罵那些傳聲筒,而是有些同情他們,人活成了機器實在可惜——若干年後,面對寫著自己名字的那麼多的成千上萬篇報導,大量來自於粘貼複製,不覺得自己像個被操控的「機器人」嗎?如果發現那些自己粘貼複製的內容裡夾雜著一些私貨和顛倒黑白的信息,不覺得自己是幫兇嗎?
當然,我們知道,現實之中的每個人都處在大大小小的枷鎖之中。有些事情,可能是不得已去做,這個大家也都理解。為了謀生,打一份工,甚至應付差事,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做傳聲筒如果還做出了成就感、崇高感,自己被自己感動,甚至還要被致敬,那就實在是找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