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向「成人化」說不

2021-01-16 央視網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向「成人化」說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3日 11:16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八月四日,第二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雲南昆明閉幕,各個獎項花落誰家均見分曉,所有選手經過公開展示、封閉問辯、素質測評、技能測試等一系列過程,最終嚴格評審出一等獎七十項、二等獎一百五十項、三等獎一百九十二項。據悉,按中國教育部相關政策,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二等獎獲獎者高考可免試進行大學學習深造。內蒙古兩位高二女生合作完成的「野外活動多用組合裝備」項目獲一等獎,圖為她們向評委詳細介紹該項目。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當方興和餘浩遠舉起手中的中國科協主席獎證書時,兩個帥小夥笑得特別甜。他們沒有想到,被一些評委認為「很簡單」的作品居然會打敗那些「高、精、尖」項目,獲得此次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最高獎勵。

    8月4日在昆明落下帷幕的第2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一大批真正體現中學生水平的科研項目脫穎而出。

    「真正體現青少年科技創新水平的應該是由孩子們自己選題、自己設計和研究、自己製作或撰寫的項目。」大賽組委會委員、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蒙星說,「我們在評獎中有意識地引導,避免把太多成人的因素帶到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來。」

    質疑洗衣粉的去汙效力也是科學研究

    餘浩遠的參賽項目《晉域新農村節能民居模式構建研究》緣於一次旅遊時,觀察到許多住慣了山西舊式民居的人寧可搬回老房子也不願意住新式建築,便開始思考如何將舊式民居跟新樓的特點結合起來。而方興的《可引導自然風對流的不對稱型地下通道》也是從日常生活中萌生出來的選題。

    在許多評委看來,這兩個項目用到的原理都很簡單,科技含量並不太高,卻真正體現了原創性。

    西藏選手周佳嘉所在的學校經常停電,因為心疼來電後教室無人而造成浪費,他便發明了一種「微功耗停電自鎖開關」,設計電路用的都是中學物理知識,成本也不過幾元錢;澳門初三學生張諾文覺得化學課上用的酒精燈不好用,便設計出了一種能夠控制酒精燈火焰高度和大小的調節器。諸如此類源於生活、貼近生活的研究項目令許多評委感嘆孩子們的奇思妙想。

    評委夏五四說,中小學生的思維還沒有被固化,對他們來說,生活中處處靈光閃現,年齡越小往往越有創意。

    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上海選手範高潔製作的「拋物線規」:「這個女孩覺得畫拋物線麻煩,所以設計出了一種類似圓規的儀器來畫拋物線,成年人不一定想得出來。」

    廣西小選手吳天昊的課題是《對「奧妙99潔彩」所承諾的能去除99種汙漬的探究》。這個初一男孩介紹說,他發現這種洗衣粉號稱去汙力強且不傷手,便想試一試是不是真的有這麼神奇。在化學老師的指導下,他在白布條上染上99種汙漬,一一親手洗滌,並記錄下結果。

    這個項目獲得了今年廣西青少年科技大賽一等獎,並被推薦參加此次全國大賽。原本一直以為不過是「小打小鬧」的父親這才意識到,對於孩子來說,能夠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且敢於質疑就是「科學研究」,就是「創新」。

    「孩子們的項目越做越『高、精、尖』,成人代做的比例逐年增加」

    與「洗衣服」式的科研項目不同,部分參賽項目光是名稱就拗口難懂:「中華絨螯蟹4個Dmrt基因保守區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OCA患者TYR基因突變研究及OCA再發風險計算模式的探討」、「應用mRNA差異顯示法篩選糖尿病NOD小鼠腎臟新基因」、「擬環紋豹蛛對低劑量甲胺磷的生態反應及適應機理」,等等。

    來自香港的科技教師梁添對此感到驚訝:「我們覺得內地孩子的很多參賽項目已經達到了大學畢業論文的水平。」

    一名選手的家長說:「我們在展廳裡轉的時候,心裡就打鼓啊,這麼多深奧的項目,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相比之下我們孩子的發明就像是個玩具。」

    一位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不願具名的評委認為:「有的項目的科研視野已經超出了一個孩子所能關注的範圍,有的研究方法非常先進,有的用的儀器是我們現在都用不起的,有的題目是研究生層次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做出來的。」

    「最近幾年孩子們的項目越做越『高、精、尖』,成人代做的比例逐年增加。」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蒙星直言不諱地指出。

    一些以「高、精、尖」項目參賽的選手並不否認老師、家長的幫助。一名小學組選手因父親的朋友介紹,得以進入大學實驗室做研究;有的參賽選手得到過「中科院的老師直接指導」;有的學生家長本身就是大學教授,「從小就在實驗室裡玩兒」。

    蒙星解釋說,由於目前國家的導向政策要求科研院所、國家級實驗室要在科研教學任務之餘,免費、無償地向愛好科學的中小學生開放,加大科普力度,所以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不一概排斥科學家對學生的輔導,只要學生能說清楚自己的收穫和創新點。

    但他承認,輔導到什麼程度比較合適,「我們還在摸索」。

    河北大學教授、評委劉?巖說,評委們並不喜歡「高、精、尖」項目,而是「哪怕它有一些缺陷,需要一些補充,但是讓人一看,確實是孩子自己做的。」

    但同時,評委們也不能過於主觀地懷疑選手:「我們也不能排除一些特別優秀的選手有自主從事『高、精、深』研究的能力」。因此,對於評委們來說,在一個項目中,學生自主研究的成分佔到多大比例,並不那麼容易辨別。有時候雖然能夠看得出來,但「無法舉證,還不能傷害小孩。孩子們是無辜的,功利的是我們這些大人。」評委夏五四說。

    成人「代庖」的原因在於獲獎就可獲得高考加分

    大人之所以「功利」,原因在於教育部規定,高中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二等獎的學生,可以獲得高考加分。在本次大賽上,一些大學專項獎的獲獎者,也同時獲得了該大學的錄取資格。

    加分政策的本意是鼓勵科技創新,使愛好科學的青少年有更多機會進入好的大學讀書。可是,一些學校和家長出於對孩子「揠苗助長」式的期待,過分關注大賽成績,一些成人「代庖」、代做的項目魚目混珠加了進來。

    「為了扭轉這種趨勢,本屆大賽組委會做了大量工作,在評審上儘量保證公正性,保證孩子們自主創新的作品受到肯定。」蒙星說。

    當了4屆評委的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周紅章研究員說:「我們今年評獎的時候很注意引導真正靠中學生的視野範圍、中學生的水平、中學生的思維、中學生的實驗條件能夠把握的項目。」

    蒙星副主任舉例說,在評選本屆大賽中國科協主席獎時,評委們爭執了3個多小時,原因就在於一些專家認為這兩個項目的科技含量不是很高。「但是我們想,作為最高獎勵,我們應該把一些最具有原始創新精神的項目推出來。基於這樣一種主導思維,我們今年有意識地不對『高、精、尖』項目給予最高獎。」

    「我們的科學教育基礎不行」

    「『成人化』學生作品是創新大賽發展過程中某一個階段中很難迴避的、很難立刻排除的一個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恩山說。

    作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生物學課程標準研製組負責人,劉恩山認為,「我們沒有大量的高水平的學生作品。換句話說,我們的科學教育基礎不行。」

    在本屆大賽上獲得「英特爾英才獎」的20個項目,將被選送至美國參加有50多年歷史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比較中美兩國的科技創新獎項,劉恩山說,「成人化」作品在美國幾乎不存在。

    「因為美國的學生從小學就被要求做『基於項目研究的學習』。這是正常課程中的一部分,是美國學生理科培訓的重要的方式。我在美國看到高中課程培訓的方案和要求時非常震驚,其訓練的嚴格程度可以和我國高校本科生相比。在這種機制下,美國的學生作品自然水平高,也不需要託親戚朋友搞一個作品來掛名。」劉恩山說。

    「對於『成人化』作品,解決的良方是讓更多的學生對科學有興趣,更多的學生熱愛科學、去學習科學。當我們有更高質量的科學教育做保障的時候,人們就會唾棄這種成人代做的行為。」 (雷成)

責編:楊磊莎

相關焦點

  • 我縣榮獲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多個獎項
    近日,記者從從縣科協了解到,在第41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第41屆郴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我縣選送的參賽作品分別有13件和75件獲得表彰。其中獲得省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有3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7件,獲市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14件,二等獎26件,三等獎35件。同時,第42屆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賽作品選拔正在緊鑼密鼓開展,目前已收到來自全縣各中小學學生作品1000多件。
  • 實驗小學在全國青少年AIOT科技作品大賽中喜獲佳績
    近期,2020年全國青少年AIOT科技作品大賽落下帷幕,漳平市實驗小學選送的兩個作品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均榮獲小學初級組三等獎。在科技實驗室裡,熱火隊主創代表正忙著向大家介紹這次獲獎作品《智慧房屋》的設計思路和創作理念。
  • 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作品選錄
    圖文素材來源|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編輯整理 | STEAM在線申晴7月22日,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九部委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澳門大學拉開帷幕。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港澳臺地區的35個代表隊和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代表,以及領隊、專家、媒體等共1500餘人參加開幕式。作為亞洲規模最大、參賽國別最多的青少年科技類競賽活動,本屆大賽參賽規模再創新高,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 被質疑選手造假的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曾與高考加分保送掛鈎
    旨在「發現和培養一批具有科研潛質和創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卻頻頻被網友質疑參賽者存在學術腐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究竟是個什麼比賽?澎湃新聞發現,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曾與高考加分、保送掛鈎,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一、二等獎的學生向高校投檔時最高加20分。
  • 聊城一中學生榮獲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一等獎
    【每日科技網】   近日,聊城一中在第三屆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總決賽)中再創佳績,陳昕楠同學奪得全國一等獎;孫光震、趙雪楠、郭雨昕同學奪得全國二等獎,同時奪得「最實用作品單項獎」。
  • ...發明垃圾收集「神器」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一等獎
    周道鋒發明的「推式簡易型馬路垃圾快速收集器」榮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一等獎。(受訪者供圖)塑料布傳送帶上固定著一排排鐵片,架子底部的旋轉掃把就像一張「大嘴」……眼前這臺「推式簡易型馬路垃圾快速收集器」,是定安縣平和思源實驗學校小學六年級學生周道鋒的發明作品。
  • 設計模擬防疫城市,廣東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選手「腦洞大開」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醫療垃圾傳送帶上消毒、門禁測體溫、無人駕駛汽車運送隔離病患……日前,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創新思維及科技實踐大賽在廣州奧林匹克中學高中部落幕,大賽要求運用人工智慧、編程、科技工藝等能力,緊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設計模擬城市,中小學生們「腦洞大開」設計精彩紛呈,參賽師生達3300人次,參賽學校超300
  • 禪城學子在全市科技創新大賽上連獲大獎!腦洞大開發明科技產品
    珠江時報訊(記者/區輝成 通訊員/禪教宣)一款新穎的飲品機,可在冷熱狀態下通過自動紅外感應輸出飲品;採用槓桿伸縮杆壓榨式的原理,用新發明的西瓜切分器將西瓜切塊,方便省時……在近日舉行的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禪城學子斬獲多項大獎,成績亮眼。
  • 鎮巴縣舉辦少兒科幻繪畫暨青少年創新大賽評審活動
    12月5日,由鎮巴縣科協、縣教體局聯合舉辦了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審活動,全縣30所中小學校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共在5-14歲兒童中徵集科幻繪畫作品384幅、科技創新40件。此次活動,邀請了多次榮獲省、市大賽的優秀輔導教師組成評委會
  • 創新築夢,贏在未來,洪山區首屆青少年創客大賽終評活動成功舉行
    、共青團洪山區委員會、洪山區教育局主辦的2020洪山區首屆青少年創客大賽終評活動暨洪山區青少年科技展示活動在洪山區第一小學書城路分校成功開展,來自全區43所中小學、幼兒園的小「創客」大展身手,放飛創新科技夢。
  • 泉州五中高二學生林子涵榮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全省僅2人
    日前,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這一代表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領域最高榮譽的大獎,全國各地100名青少年學生獲獎,其中福建省有2名,泉州五中高二學生林子涵位列其中。  在父母眼中,林子涵從小就是個聰明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愛問「為什麼」。生活中別人看不出的問題,在他眼中都成了大問題。
  • 安徽青少年科技發明大賽舉行 100件作品現場展示角逐
    「可攜式太陽能蒸煮器」「新型多用途頭盔」「智能溫控教室風扇」「基於實時通訊的可攜式水質監測設備」……5月23日,第六屆「皖新教育杯」安徽青少年科技發明大賽決賽在合肥現代科技館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100件青少年科技發明作品,現場展示角逐。
  • 浙江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看懶漢床怎麼掀小兔下床
    浙江在線04月19日訊用紅豆和綠豆做成的天然「暖寶寶」、集照明和滅蚊功能於一體的垃圾桶、能吸附脫落頭髮的梳子……昨天,全省近200位小發明家齊刷刷出現在杭州第十四中學——第23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幕了。記者發現,孩子們的「小腦瓜」,不能小看。
  • 長沙第十一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
    楊豔 攝  本報4月27日訊 手機防塵塞能防輻射;「偏心」傘不僅增大了遮擋面積,還有警示功能……今日上午,「比亞迪杯」長沙市第十一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舉行,來自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駐長20所高校的150多名參賽選手參賽。
  • 凝聚科技力量 服務創新發展 江蘇省科協助推科技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
    、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創新資源加速聚攏、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全民科學素質不斷提升,助推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   前不久,第32屆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在南京正式落幕,本屆大賽吸引超過153萬名中小學生參加比賽。作為全省歷史最悠久、參與人數最多的科技競賽活動之一,金鑰匙科技競賽在廣大青少年中營造出濃厚的學科學、愛科學氛圍。
  • 山東大學生物理科技創新大賽舉行學生自製聲波滅火器
    齊魯理工學院院長常翠鳴表示,科技創新水平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大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大學生是富有創新力的群體,物理科技創新大賽搭建起了大學生參與科技文化活動、實現創業理想和省內各高校物理實驗教學合作的平臺,對於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業實踐能力的提高,推動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 2020浙江省科技體育創新大賽,娃娃們...
    本次「浙裡智造」2020浙江省科技體育創新大賽以普及推廣為主,項目的設置也選擇了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車模、海模、建模,能讓更多的老百姓觀摩和體驗。海模帆船400級別、建模比賽、車模比賽,為主要項目。大賽既是浙江省青少年科技體育的一次盛會,也讓科技體育進一步融入了社會生活。「浙裡智造」2020浙江省科技體育創新大賽是科技體育面對公眾一次非常好的普及推廣。
  • 第五屆「熊博士」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進入投票階段
    2014年第五屆「熊博士」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已於5月28日在北京正式啟動,經過專家評委的一輪評審,選出65項優秀作品,下一步將進入網絡投票階段,9月20日-10月20日期間登陸第五屆「熊博士」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活動官網(casvf.cyscc.org)即可投票。入圍優秀作品將於今年11月上旬在河南鄭州舉辦展評活動和表彰獎勵。
  • 2012第27屆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獲獎名單
    合肥奧數網訊:2012第2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名單: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獲獎名單。其中:一等獎64項;二等獎140項;三等獎181項。 11 CH123007 湖北省 地溝油製備不飽和聚酯樹脂及其在複合材料中應用的研究
  • 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揭曉 91名科學小達人獲獎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王鵬)記者從共青團中央了解到,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獎名單16日晚揭曉,91名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創造力的科學小達人獲獎。  據悉,獲獎者中,既有製作小發明、小創造的小學生,也有做出一定技術性、創新性發明創造的中學生,還有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在國內外科技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大學生,他們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少年的風採。  當晚,91名獲獎者在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網絡主題直播活動中正式亮相。活動還重點發布了「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