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驗血報告單你會看嗎?有沒有發現超出了參考區間,有時候醫生說沒事兒,有時候卻要進一步檢查。這又是為什麼呢?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我國兒童驗血指標參考值沒有「兒童版」,報告單上的參考值是成人標準,孩子的病情得聽醫生結合臨床做出診斷,自己別輕易下結論。
嬰兒白細胞高出「0.75」
被拒打疫苗
常女士很鬱悶,孩子9個月該打疫苗了,好不容易請了半天假卻被醫生拒之門外。海澱區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告訴她,「您孩子的白細胞數高於參考值,可能有炎症,按規定我們不能打,過幾天再來吧。」
記者在這份檢驗報告單上看到,白細胞計數為10.25×109/L,後面標註著上升的箭頭。按照參考區間,白細胞計數的正常範圍應該在3.5-9.5×109/L。根據疫苗接種安全規定,有炎症、發燒、感冒等症狀,不宜接種疫苗。但另一家醫院的兒科醫生告訴她,「這個參考值是成年人的,兒童高點沒事的。」
一份檢驗報告單,兩個截然不同的答案,令常女士徹底蒙了。
對此,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兒科醫生坦言,「有經驗的大夫會根據參考區間並結合臨床做出判斷。但用這一點來要求所有兒科大夫不太現實。」
照搬成人標準
可能造成兒科疾病漏診
由於我國沒有兒童驗血指標的參考區間,兒科檢驗報告單上顯示的大多是成人參考區間。但對於一些特殊項目來說,直接用成人標準是與兒童的生長發育相悖的。
比如,反映腎臟功能的血清肌酐。根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健康成年(20-59歲)男、女的參考區間分別為57-97umol/L、41-73umol/。「但新生兒的肌酐值超過成人的參考下限,就可能已經意味著腎衰了。」北京兒童醫院檢驗中心主任宋文琪稱,照搬成人標準,若趕上臨床醫生經驗不足,可能導致兒童腎臟疾病的漏診。與此類似的,還有反映骨骼和肝膽代謝疾病的鹼性磷酸酶、反映血液病的血小板計數。
受到成人標準「驚嚇」的家長不在少數。作為全國知名的兒童專科醫院,北京兒童醫院每個月都會遇到一些家長帶著沒病的「患兒」前來諮詢。為了不讓家長跑冤枉路,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兒童醫院在院內調整了兩個檢驗指標的參考區間:血小板計數調整為100-400×109/L(成人:125-350×109/L);血清鹼性磷酸酶調整為5-350U/L(成人:男45-125U/L;女(20至49歲)35-100U/L、(50至79歲)50-135U/L)。
「這兩項指標是根據實驗室數據結合臨床分析做出的調整,更加適合兒童。」宋文琪告訴記者,其他省市也有部分兒童醫院對一些檢驗指標做出調整,但因為沒有建立全國的兒童標準,有些化驗指標仍存在採用成人標準的情況。
全國部分參考標準
「高低」難分
中國兒童檢驗指標的參考區間,除了參考衛生行業成人標準、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外,還有檢驗學、兒科學等教科書,國外研究成果等。再加上自主調整的標準,從全國兒童檢驗指標看起來,的確「參考」得有點亂。
記者了解到,北京、西安、鄭州、武漢、廣州、重慶、四川、上海、南京等地兒童醫院的部分檢驗指標參考區間有所不同。其中,肌酐的參考區間下限從14-59 umol/L不等,上限有的僅為35umol/L、有的高達111umol/L。這種結果可能意味著,同一個孩子在不同醫院將陷入腎功能有無問題的爭議。
差異最大的是新生兒的血紅蛋白數,有醫院的參考區間下限是180g/L,而另一家醫院的上限是185g/L,「上限」和「下限」非常接近。此外,標準不一的檢驗項目還有白細胞、紅細胞、中性粒細胞百分率、淋巴細胞百分率等。
所以,不賴家長草木皆兵,我國兒童檢驗指標參考區間的應用有待於進一步規範。採訪中,不少兒科臨床醫師和檢驗醫師也對此深有感觸。
31項驗血指標
將有兒童參考值
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他們的代謝水平以及疾病的臨床特點不同於成人。兒科專家表示,無論引用國內成人或國外兒童的標準,都缺乏中國兒童的數據支持,存在一定的醫療和用藥風險。
記者獲悉,國家衛計委已組織啟動「建立中國兒童臨床常規檢驗指標參考區間項目」,並委託北京兒童醫院牽頭,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提供技術支持。據項目負責人、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介紹,該項目聯合了東北、華北、西北、華南、華中、西南、華東7個地區的11家省、市級兒童醫院,開展多中心兒童檢驗數據採集和參考區間的研究。「參考標準」預計2018年年底出臺,涉及31項兒童常規驗血指標,包括全血細胞分析(18項)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總蛋白、白蛋白、肌酐等。
項目組專家宋文琪介紹,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有些檢驗指標需要根據年齡和性別分組。「參考標準」將覆蓋中國0至18歲兒童,並細分為0到28天、29天到1歲,以及1歲到18歲間的多個年齡段。
新聞延伸
兒童檢驗「國標」為何難產?
近年來,國家衛計委頒布了一系列成人臨床常用檢驗指標的參考區間,但適用於兒童的相關標準仍是空白。在國外,兒童檢驗參考區間的研究也遠晚於成人。目前,只有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有研究成果應用於兒童臨床檢驗。
業內人士透露,究其根本原因,無非是兒童實驗數據的收集難度太大。因此,項目組專家希望,家長和兒童在自願的基礎上,能夠積極支持項目的數據採集工作。記者詢問得知,明年初,兒童31項常規驗血指標的參考標準研究將徵集志願者。參與項目的兒童只需抽取3至5ml靜脈血,相當於做一次免費體檢。
兒童檢驗指標的參考區間出臺後,會提高兒科疾病診斷的正確率,並且可以藉此建立我國兒童健康狀態的評估標準。「這是件功在千秋的事,最終將惠及全中國所有的兒童。我們真心希望得到更多家長和兒童的支持。」宋文琪說。(記者 汪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