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產試驗所「超低溫液態氮儲存系統」,是採懸浮保存,已達國際級技術,一桶可儲存3萬多個動植物遺傳物質。
東南網3月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有座「種原庫」,可說是「現代諾亞方舟」,將臺灣2000多種動植物的遺傳物質凍存在零下196度的液態氮中,像是臺灣水牛、蘭嶼豬等都在保種「庫存」中,未來不怕滅絕。
「這是研究人員數十年來的辛苦成果」,畜產試驗所遺傳育種組長吳明哲說,早年研究人員得翻山越嶺到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找「純種」的雞鴨鵝等家禽,有時鈔票不管用,還得博感情,「蘭嶼豬就是用檳榔、米酒換來的」。
種原庫以存在臺灣300多年的本土物種為主,畜產類包括牛、豬、羊、鹿、雞,鴨、鵝等七大物種,最具代表性的「臺灣水牛」,研究人員當年到臺南善化牛墟,買下「第一名」的水牛,農友得知是「要保種的」,才「半買半送」割愛。
臺灣水牛現在剩不到3000頭,實際耕作約40多頭,吳明哲說,未來民間如果不再飼養,有了種原庫,只要養一頭母水牛,就可以利用「冷凍精液」復育水牛,讓後代子孫可以看到真實的水牛。
臺灣習俗嫁女兒的「帶路雞」,必須是「黑腳土雞」,一公一母,保佑女兒生產順利,所謂「黑腳」是「鉛」色,不能用「白腳雞」,吳明哲說,「純種的民間已沒有了,種原庫才有」。
還有「桃園豬」,是客家人早年飼養的比賽「神豬」,額頭上有像「王」字的紋路,但現在神豬只比體重,「桃園豬」也瀕臨絕種。
「蘭嶼快要看不到蘭嶼豬了」,吳明哲表示,因為蘭嶼人習俗,在公的蘭嶼豬還小時就吃掉,造成蘭嶼豬「性別失衡」,正和蘭嶼鄉公所研究,每個部落送回一隻公蘭嶼成豬,先以自然交配繁衍子孫,若不行再用「冷凍精液」進行人工繁殖。
吳明哲強調,「保種不只是物種延續更是文化傳承」,這座「現代諾亞方舟」,目標是將臺灣4萬6千種動植物遺傳物質,都能冷凍保存下來。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