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從小就愛好「養魚」,從三十年前的小金魚,到二十年前的熱帶魚,再到十多年前興起的錦鯉,劉先生可謂一種不落。魚最多時,他家裡的魚缸就有四五個。可魚畢竟是個「活物」,照顧不好就會死。這幾十年裡,一次次看著心愛的魚死掉,劉先生漸漸摸出了點門道,但業餘畢竟還是業餘,他看書、上網想盡各種辦法,但各種招數用完了也還是常常束手無策。「別人家貓貓狗狗得了病還有寵物醫院,可這魚病了,我們魚友是真沒轍。」
「如今,觀賞魚得了病也有專門醫院了,並且完全免費。醫院裡,顯微鏡、光照培養箱、高溫滅菌鍋、無菌操作試驗臺等設備一應俱全。」北京首家觀賞魚魚病醫院對外服務的消息一經發出,就在很多魚友論壇裡得到了大量反饋。「各種規格的獨立進排水水族箱就有30多個,來醫治的觀賞魚入院手續好『高大上』啊,登記、暫養、問診、鏡檢、用藥……看上去好專業。」
這不,一條身體出現潰爛的錦鯉是醫院近期的重症「患者」,負責人何川與魚病專家馬志宏一起為錦鯉「會診」。工作檯上,在病魚潰爛處提取組織樣本,再對提取物進行細菌培養,再通過基因技術對細菌進行判別,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53種藥物敏感實驗,最終決定治療方案--頭孢吡肟。
「一條魚病了,往往一缸魚,一池魚都會生病,通過對病魚的治療,能有效地挽救其他魚。」何川還給魚開了治療的處方,「先提高水溫到25度,使錦鯉提高活力和攝食慾望,藥物拌飼料口服,也可先將藥物在水中施用一點,魚能少量地將藥吸入體內。」
魚病醫院試運行期間,不但北京的魚友們的電話不斷,來自全國各地的求醫問藥的電話也是接二連三。何川說,「對於很多不能將病魚送來的魚友,我們會詳細詢問病情後給出比較專業的治療意見,對於安排暫養治療的病魚我們也會不分品種,不分貴賤,以盡最大努力進行免費醫治。」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甘南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