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編劇讓·阿努伊曾經說過 :生活是美好的,但它缺少形式,藝術的目標正是給生活某種形式。生命不應該只是快速的複製,更應該是創造與欣賞。
今天,DADA給大家推薦13部中外藝術紀錄片,希望父母與孩子一起,通過這些影片感受藝術的偉大,品讀藝術對美、對生活、對時代精神乃至文化的理解。
1
如果國寶會說話
豆瓣評分:9.4
《如果國寶會說話》共100集,分為四季播出,為拍攝該紀錄片,攝製組足跡遍布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
紀錄片沒有渲染獵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學術性敘事。在每集5分鐘的時間裡,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觀眾平等對話,「訴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傳奇。
文案和旁白通俗易懂又詼諧幽默,把枯燥的文物都講活了,看完後讓人特想去每一個博物館親眼看看。只有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過去的歷史、文化,我們才能大踏步,邁向未來的徵程。
2
中國手作
豆瓣評分:8.8
我們自古就對木材有著深刻的認識,其中「木材美」的觀點是在千百年的取材中形成的,是在中國文化的左右下形成的,也是經過千百年歷史積澱而形成的。
不論是建築房屋、家具、擺設、玩意兒、精良「木作」似乎是貴族商賈、文人雅士的不二選擇,更是塑造中國人靈魂和思維方式的物質基礎。如果說西方是石頭壘起來的王國,中國就是木頭搭起來的文明。
選取的手藝人也都是普通木匠或由木匠發展出來的匠人,通過「他們」和木作工藝,表現工匠精神、讓人們看到木作之美、了解中國人與木頭之間的情感和故事。
3
我在故宮修文物
豆瓣評分:9.4
作為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
片中重點記錄了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該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現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在。
4
像烏鴉一樣思考
Think Like a Crow
豆瓣評分:9.3
很多人都知道烏鴉喝水的故事,我們也會拿這個故事來告訴孩子,要動腦筋想辦法。日本NHK電視臺居然製作過一部很贊的紀錄片,名字就叫 《像烏鴉一樣思考》,每集時長10分鐘左右,用很多好玩的視頻,倡導「烏鴉思考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啟蒙和鍛鍊孩子科學認知的妙招。
紀錄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包括在觀察中思考、德德尼翁動畫、蒼井優的思考練習,教導孩子科學思考的四個步驟:觀察、假設、實驗和評估,啟發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還留有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時間。
5
啊!設計
Design Ah!
豆瓣評分:9.4
《啊!設計》是NHK一檔經典設計節目,雖是面向兒童,但視角獨特、充滿對思維的啟發,讓人讚不絕口。每一集更邀請重量級設計師講述設計的秘訣,深澤直人、仲條正義、祖父江慎、伊東豐雄……
這部片子其實是在教人如果觀察世界和生活。素描畫環節,是從外部的不同的視角觀察;拆解環節,是從內部結構上觀察。所有的物品都可以是設計的原料;從成品的拆解,能尋找到設計之道,從而拓展思維、豐富設計之道。
6
不了神話 宮崎駿
終わらない人 宮﨑駿
豆瓣評分:9.1
這部紀錄片如實呈現了宮崎駿在解散工作室並隱退許久之後,重新拿起畫筆,和時下最流行的動畫CG技術團隊一起合作,創作新的動畫短片。在這個新和老的碰撞過程中,攝製組將這個可愛老頭兒的執拗、洞察、審美、悲憫和匠心,一一記錄。
宮崎駿說:「與其什麼都不做的死去,不如在製作中死去的好,做點什麼總比惦記著動畫死強。」這是抱著人生最後一部作品的態度在拼。在工作室伏案繪製分鏡頭,他總是說自己沒有時間了,每次聽到他這樣的話就心酸的不行,偉大的人做的事情就是堅持了他想堅持的,從未放棄過自己熱愛的事。
7
三色藝術史
A History of Art in Three Colours豆瓣評分:8.9
我們普通人在觀看一幅畫時,看到的可能僅僅是眼前的肖像,但是對畫家和藝術評論家來說,所有的畫作,都可以理解為一系列線條和色彩的組合。
這部紀錄片,便以色彩作為切入角度,講起歷史上很有代表性的3種顏色:
金色、藍色、白色
金色是好比太陽一般的高掛的權力,藍色代表夢幻的顏色,一種引領我們觸及地平線後世界的顏色;白色一度是遠古大理石的貞潔善良之色,卻體現了我們最黑暗的本能……
8
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Revolution
豆瓣評分:8.6
文藝復興昭示著西方藝術史上最輝煌年代的開端,它發源於中世紀晚期義大利中部的佛羅倫斯,後來擴展至歐洲各國。而在14到16世紀這段時期,西方藝術邁入了新的紀元。
1500年代左右,藝術家開始受到"天才"般的敬重,其中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婓爾、提普及達文西等,都受到宗教等人士的贊助,創作出舉世聞名的作品。這部紀錄片不單純是對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的介紹,更為重要的是,它更著重介紹了這場文化運動背後的歷史意義,比如「自由」的概念。
9
博物館的秘密
Museum Secrets
豆瓣評分:8.8
這部系列紀錄片目前已經出了3季,一共22集,每集講述一個特定的博物館,比如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在領略各大博物館的藝術珍品之餘,紀錄片還不忘向觀眾介紹藝術創作的知識。比如《梵蒂岡博物館》一集,就介紹了文藝復興時期一種常見的壁畫創作方法「撲粉法」...
10
漫遊世界建築群
Adventures in Architecture
豆瓣評分:8.7
我們旅行時,在不同國家最直觀的感受應該就是建築物的不同。應該有一部紀錄片為帶你走遍世界各地偉大的建築群,它做到了。通過和主持人週遊世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地方的建築是如何反應了人們的意願和信念的,當世界各地的建築被戲劇性的羅列在一起時,你更會有驚人的發現。
11
抽象:設計的藝術
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豆瓣評分:9.4
這部由Netflix公司出品的一部文化創意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4。紀錄片總共8集,每一集都探訪一位全球頂尖的設計師,涉及插畫、建築、汽車、攝影、平面、室內、場景、球鞋等領域,用詼諧的方式展示了設計師的設計過程,分享這些活躍於世界頂級設計領域舞臺的設計師所持的創意藝術理念。
此片由《連線》雜誌的主編 Scott Dadich 創作並擔綱製片。他還邀請來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 Morgan Neville加入製作團隊,使得紀錄片的每一集都擁有獨特的風格,以及電影般沉浸式的氛圍。
12
設計天賦
The Genius of Design
豆瓣評分:8.9
設計和藝術最大的區別也許是:設計解決問題。這部紀錄片共5集,分別是《機器之魂》、《民主設計》、《戰爭藍圖》、《革命材料》和《欲望之物》,看看你熟悉的福特汽車、可口可樂、SONY、IKEA等等,它們是如何進入生活、悄悄改變了你身邊的一切的?
13
攝影藝術百年史
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
豆瓣評分:9.1
影像幾乎是我們現在最最流行的信息傳達方式,當手機可以代替相機和攝影機,你還那麼容易體會的到「攝影」的魔力嗎?攝影術誕生不到200年,但技術日新月異,形式千變萬化,通過這套紀錄片你可以了解它的歷史、了解它在不同階段帶給人的時代記憶,更會重新發現它的魔力。
片中所選的攝影師都是攝影史上鼎鼎大名的,如果你不想看紙質的攝影史,那這片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關於達達學堂
達達學堂,「無邊界兒童藝術成長學院」,專注於2.5-9歲兒童藝術教育。獨創X+1多元媒介藝術課程,包括【自然藝術課】【旅行藝術課】【博物館藝術課】【繪本藝術課】等。線上每天提供優質藝術課程、藝術旅行、展覽演出諮詢及教育理念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