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接回家,洗澡的時候這4個部位要小心,過度清潔反而傷娃

2021-01-07 糖果的媽媽

在醫學上,將孕期計算為280天,按照28天是一個妊娠月,將整個孕期劃分為40周。一天天在媽媽的子宮裡茁壯成長,迎來出生後的第一次見面。

孕媽媽自從得知自己懷孕後,最盼望的就是分娩的那一刻了,能夠第一次跟寶寶正式見面。

不過很多作為過來人的寶媽最清楚,跟寶寶的第一次見面,並沒有期待的那麼美好,因為寶寶往往很醜。

接回家之後,在日常護理的時候,最難的就是洗澡,寶寶太小往往無從下手,而且有的地方很髒,太用力洗,可能會傷到寶寶。

給寶寶洗澡,媽媽一個動作被月嫂制止,氣得想換月嫂

糖媽前段時間收到網友的諮詢,一個新手媽媽覺得自己僱的月嫂有些不靠譜。

後來了解到,是出院後給寶寶洗澡,兩個人意見發生了分歧。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寶媽覺得寶寶耳朵看起來很髒,想要用棉籤給寶寶掏耳朵。

沒想到被月嫂眼疾手快的制止了,還很嚴肅的告訴她:「寶寶的耳朵是不能洗的,可能會傷害到寶寶。」

寶媽聽著月嫂的語氣就覺得很生氣,自己是孩子的媽媽,怎麼會故意傷害孩子呢?當時忍著脾氣沒有說話。

後來看到寶寶頭頂有一塊髒東西,洗完之後還有,看著不順眼就想伸手摳掉,結果又被月嫂教訓了一頓,還說那是寶寶囟門很脆弱,千萬不能摳。

當時脾氣就上來了,覺得這個月嫂事兒太多,就是故意針對自己,冒出了想換月嫂的念頭。

糖媽安撫了一下寶媽的情緒,從專業的角度看,這個月嫂不僅靠譜,而且很負責任。照顧新生兒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不要對月嫂懷有偏見,要多學習,才能照顧好寶寶。

給新生兒洗澡,看似很容易,但洗澡的時候,如果過度清潔真的會傷害到寶寶的。

給新生兒洗澡要這4個部分要小心,太愛乾淨容易傷到娃

新生兒通過三個產程脫離母體,成功被分娩降臨到這個世界上,離開母親溫暖的子宮,陌生的環境會讓他失去安全感,身體各項發育也不完善,需要媽媽更精心的呵護。

給新生兒洗澡,是每個寶媽的必修課,準媽媽們可以提前收藏一下。

耳朵不能洗,新生兒的耳道還處於發育期,比較狹窄脆弱,如果洗澡的時候用棉籤挖耳朵,可能一不小心就傷到耳道或者耳膜,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聽力。

其實寶寶的耳道中的耳屎有一種自我清潔能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自然脫落,不僅能起到清潔作用,還能保護寶寶的耳膜。

對於寶寶耳朵清潔,一般3歲前不需要特殊清理,寶媽在日常洗臉的時候,順帶的將寶寶的外耳廓擦拭一下就可以了。

鼻腔內部。新生兒可能會有很多分泌物,而且不會自己擦鼻子,有的時候鼻子不通氣,家長也會幫忙清潔,但清潔的方法過度,很容易損傷寶寶的鼻黏膜。

鼻涕也是一種幫助寶寶身體健康的屏障,能夠有效防止病毒、細菌、灰塵等進入肺部,還有滋潤鼻子的作用。

如果遇到寶寶鼻涕過多,寶媽可以在流出來之後及時清理,以免長時間損傷寶寶皮膚。如果鼻涕比較多,可以給寶寶噴一些生理鹽水,再用吸鼻器吸出來。

#新生兒護理#

頭頂囟門,新生兒的頭頂囟門還沒有閉合,如果寶媽洗澡的時候,過度清潔,可能因為用力過大傷到寶寶,很可能會導致感染。

如果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發現寶寶的頭頂有很多汙垢,正常清洗也沒辦法洗掉,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結痂。

寶媽先用嬰兒油塗抹一下,5分鐘之後正常用嬰兒的洗髮精清潔就可以洗掉了。

寶寶肚臍,這個位置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道傷口,寶媽一定要做好這個部位的護理,即使是臍帶脫落之後,洗澡的時候也不能用力摳。

如果寶寶的臍帶還沒有自然脫落,洗澡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沾到水,如果不小心沾到水,要立刻用棉籤沾75%的酒精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出現細菌感染的問題。

給寶寶洗澡也不是一個輕鬆的工作,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也挺多的。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的洗澡頻率最好一周不超過三次,如果不是特別髒,可以簡化洗澡。

愛乾淨的寶媽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還要注意洗澡的頻率,而且新生兒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超過10分鐘。

平時多久給寶寶洗一次澡,歡迎分享?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新生兒洗澡時要注意這4個部位,新手爸媽要掌握正確步驟
    01新生兒和嬰幼兒的洗澡要分開來呵護首先要根據寶寶不同的年齡,採用不同的洗澡方式,可以粗略地把寶寶分為新生兒與嬰幼兒:對於新生兒來說,在皮膚表面有殘留的臍帶與胎脂,這兩個部位切忌是不能碰水的。02對於寶寶來說,他們還是過於脆弱,在洗澡時,要注意這4個部位:1、肚臍部位寶寶出生時是要剪掉與母親連接的肚臍的,會在身上留下一段肚臍殘端,大約在一到兩周的時候,這殘端會徹底掉落,在掉落之前,肚臍部位都是寶寶身上的傷疤。
  • 建議:新生兒多久洗一次澡比較好?洗澡時儘量少碰這3個部位!
    ,很可能就會引起感冒腹瀉等症狀,因此在給新生兒洗澡時,我們儘量的是一周洗一次或者是兩次就足夠了,因為過度的清潔其實也不利於他們身體的健康!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局部的清潔必須要每天都做好,尤其是對於屁股而後或者是進步的褶皺處,這些地方更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儘量每天都清潔!
  • 寶寶洗澡有「講究」,這4個部位別亂洗,新手父母要掌握正確步驟
    01給新生兒洗澡,這4個部位別亂洗1、滷門孩子的滷門分為前滷門和後滷門兩處,但是一般我們比較容易關注的是前滷門,也就是孩子頭頂上的一塊跳動的部位。2、耳朵在給新生兒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有水流進他們的耳朵裡。但是很多新手父母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他們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會格外小心,想要避開耳朵的部位。由於剛出生的寶寶頭圍非常小,所以父母完全可以用一隻手從他們的頭後環住,然後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別按住寶寶兩邊的耳朵。
  • 新生兒該怎麼洗澡?有三種情況,再熱也不能給寶寶洗澡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新生兒和嬰幼兒的洗澡要分開來呵護新生兒洗澡:新生兒的皮膚結構一般比較獨特,皮膚表面會有胎脂和臍帶殘根,這兩者不可以接觸大量的水,所以要非常謹慎的對待。同樣的,臍帶殘根也會隨著發育而逐漸的脫落,所以在出生後的1~2周內,不建議讓寶寶洗澡,如果寶寶身體髒了,只擦浴即可。等到臍部完全癒合後,就可以根據寶寶的狀態來嘗試盆浴,保持室內溫度在26-28℃,水溫37-38℃。第一次盆浴時一定要小心,動作輕柔,最好選擇清水,或者對寶寶身體無刺激的新生兒專用沐浴露進行沐浴,浴後擦拭專用的潤膚乳,防止皮膚乾燥。
  • 寶寶洗澡容易被忽視的幾個部位,新手父母要牢記,再忙都不能忘
    還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那麼小,每天都待在嬰兒床上,身上應該髒不到哪去,所謂的洗澡,無非是洗洗臉和四肢,稍微衝一下就好。其實這種想法都是不正確的,新生兒不僅要洗澡,下面這幾個部位還要重點清潔呢,即使父母忙,沒時間給孩子洗澡,這些部位也不能忘哦!
  • 新生兒不能勤洗澡,尤其3個地方不能亂洗,媽媽不要好心辦壞事
    在寶寶出生之後,很多媽媽都會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擔心孩子身上髒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於是忍不住給寶寶做清理,但是,寶寶身上有幾個部位是不能太乾淨的,過度清潔反而會讓寶寶的健康受到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生兒不能亂洗的3個地方,媽媽注意,不要好心辦壞事。
  • 洗澡的時候要注意哪些部位?一次性講清
    日常,寶爸寶媽在寶寶大小便的時候做好清潔,就沒必要天天洗澡。1歲以內的寶寶一周洗三次就好。對於寶寶洗澡的次數,家長也不必太糾結,像夏天寶寶比較容易出汗,渾身不舒服,就給寶寶一天洗一次。而冬天因為氣溫較低,且寶寶容易著涼,一周洗個兩三次正好。
  • 寶寶洗澡要不要用沐浴露?注意哪些?新生寶寶如何清潔?都在這
    李春芳醫生建議:新生兒臍帶脫落前,應當使用消毒紗布沾溫開水輕輕擦拭寶寶頭皮、耳後、面頸部及褶皺部位,小心去除汙物,會陰、臀部可用溫開水(燒開後的水放至水溫合適)清洗。新生兒皮膚屏障極為脆弱,頻繁清洗容易破壞保護層,所以寶寶出生3個月內一般不建議使用沐浴露。新生寶寶這樣清潔!
  • 新生兒洗澡講究多,專家強調這10個細節
    比如每天要面對的:給新生的柔軟粉嫩小人兒洗澡!相信粑粑麻麻們一定緊張勝過興奮。01洗澡的頻率和時間講究1、夏季每天可以給新生兒洗兩次澡(早晚分別一次);春秋季可每天洗一次;如果是寒冷的冬天,家長要創造暖和的室溫條件,每周給寶寶洗3~4次。新生兒為什麼要勤洗澡?
  • 寶寶耳朵、鼻子部位清潔很重要,但過度清潔要不得,家長鬚知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寶寶出生後,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們每天都會幫助寶寶們做清潔,以確保寶寶的個人衛生。但是有的爸爸媽媽自身潔癖比較重,在幫助寶寶清潔的時候過於追求乾淨,但效果確實恰恰相反的。寶寶的一些部位卻是需要注意清潔,一些部位卻需要爸爸媽媽「偷懶」才是對寶寶好。
  • 孩子身上的4個部位不怕「髒」,頻繁清潔反而不利,媽媽別太勤快
    但是,寶寶身體的一些特殊部位,並不是越乾淨就越好的,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反而會因為過度清洗給寶寶造成損傷,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今天就來看一下,寶寶身上的4個「不能太乾淨」的部位。1、肚臍:家長護理時一定要當心,寶寶出生後,醫生會把臍帶剪斷,殘端處會結痂,大概在半個月之後會自行脫落,在結痂脫落之前,家長要好好護理寶寶的肚臍。
  • 新生兒需要天天洗澡嗎?要注意什麼?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新生兒寶寶生長發育速度很快,新陳代謝也非常快,身上的「皮屑」產生的速度自然也很快。爸爸媽媽看了只想將寶寶洗個乾乾淨淨,更何況,給寶寶洗澡是件多麼開心的事啊。但是,新生兒需要天天洗澡嗎?新生兒洗澡該怎麼洗要注意什麼?
  • 夏季新生兒洗澡講究多多,謹記「6個注意、6個步驟、6個細節」
    夏季新生兒要勤洗澡,不僅可以清潔寶寶皮膚,清除皮膚表面的有害細菌,還可以有利於寶寶表面的胎脂脫落,增加寶寶的散熱功能,在炎熱夏季有利於寶寶體溫調節。(請用溫度計試水溫)注意臍帶護理新生兒出院的時候一般臍帶尚未脫落,有的脫落還沒有長好,這時洗澡時要注意避免臍帶部位沾水,如果沾水要及時用棉籤蘸75%的酒精在肚臍周圍擦拭。注意給新生兒洗澡時修剪指甲新手父母在給新生兒洗澡時,記得修剪指甲,避免在洗澡過程中刮傷新生兒嬌嫩的皮膚。以上6個夏季新生兒洗澡,大家GET到沒有呢?
  • 新生兒洗澡八項準備,三個步驟,注意男女有別
    文/可馨育兒 為了維持新生兒的身體清潔,給其洗澡時進行護理是很有必要的,雖說給寶寶洗澡時不熟練。當寶寶面帶歡樂的表情時,新爸媽就會感到滿足。 新生兒洗澡八項準備,三個步驟,注意男女有別一、洗澡前準備 家長提前準備好沐浴用品、換洗衣物。別忘給新生兒說說話,進行互動,給其洗澡時注意動作要輕柔。
  • 新生兒每天都要洗澡嗎?洗澡有講究過多並不好,這樣洗更科學
    新手媽媽問:新生兒每天都要洗澡嗎?新生兒洗澡的問題是新媽媽非常關心的問題,新生兒洗澡的次數也沒有特別固定的標準,要根據天氣、所處的環境、新生兒的狀態決定洗澡次數。一般在新生兒出院後第 2 天就可洗澡,冬天每天1次,夏天每天1-2次。如果室內溫度非常合適,寶寶身上特別乾淨的話,也可以兩天洗一次澡,沒必要太勤快。
  • 新生兒要不要洗澡?家長可不要弄錯了,注意事項要牢記
    閨蜜家的寶寶剛剛出生,因為不習慣有外人住在自己家中,夫妻二人便商量把婆婆接來照顧寶寶,這樣自己還能好好休息休息,卻不想婆婆來了之後,自己反而更累。因為兩輩人的育兒理念不同,閨蜜和婆婆之間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爭執。前兩天,兩人再次因為寶寶洗澡的事情吵了起來。閨蜜覺得兒子從醫院回來已經好幾天了,現在天那麼熱,再不洗澡寶寶都臭了。
  • 新生兒護理:怎樣給寶寶洗澡?冬季洗澡三個法則,舒適保暖不生病
    在這樣的條件下,給寶寶洗澡、清潔,也成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冬天洗澡要記住三個法則,保護寶寶溫暖又安全,新手寶媽們快點收藏起來吧! 冬季要做好保溼,潤膚霜不可少。 乾燥的大浴巾:如果給寶寶擦浴,則需要準備兩條毛巾:一條過水毛巾、一條乾燥大浴巾。大浴巾最好可以完整包裹寶寶,做到保暖和擦乾兼備。 時間準備 寶寶冬季不需要每天洗澡,一般建議每周洗澡1~2次,新生兒可以選擇隔天洗澡,具體以寶寶實際情況來定。
  • 冬季如何給新生兒洗澡?4個準備3個注意,讓家長不再手忙腳亂
    在護理新生兒的工作當中,很多家長非常犯愁的一件事就是給新生兒洗澡。生怕一不小心弄疼了寶寶,或者是讓他著涼。那麼究竟如何給新生兒洗澡呢?其實,只要掌握要點也是非常簡單的。首先要做好給寶寶洗澡的準備工作,冬季給新生兒洗澡,要做好4項準備。1、環境準備。
  • 豚鼠雖然不用洗澡,但主人也要定期幫它們清潔這幾個部位!
    豚鼠雖然不用洗澡,但主人也要定期幫它們清潔這幾個部位!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不要洗澡。和大多數其他齧齒動物一樣,它們真的不喜歡水,當然,除非它們是飲用水!所以,沒有必要擔心洗澡,因為他們只是需要一個適當的梳理時間表。但是如果你的寵物又髒又臭,你需要一種安全、無味、無毒品的洗髮水和每隻豚鼠三條毛巾。
  • 新生兒寶寶身上這3個部位,洗澡時儘量不要洗,容易傷害到寶寶
    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給寶寶餵奶時應注意什麼,給寶寶餵奶前後是否有什麼禁忌,抱寶寶的姿勢怎樣才是正確的,給寶寶洗澡時應注意什麼等這類生活常見問題。父母照顧新生寶寶的過程中不光要細心,還得了解,要不就容易傷害到寶寶,容易給寶寶帶來傷害,父母為了能給新生寶寶更好的照顧,最好不懂就像身邊有帶娃經驗的寶媽寶爸問,要不就自己多做些功課,以免因父母的無知而坑了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