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要不要上2k看了這篇就有心中的答案

2021-01-08 數碼風潮

新年伊始就要開始給自己立不少flag,其中少不了大家都愛屯的數碼設備。其實我對於產品(或者型號)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這兩年才逐漸轉變的,要是在以前不出故障我都是懶得更新的。

我現在用的顯示器型號比較老,於是正好衝著想更新的勁兒趕緊做做功課。除了高解析度,我個人對於能升降、護眼比較有要求,一臺評價較好,型號熟知,使用舒適的屏幕成為了我的首選(因為是硬通貨啊)。最終,看了眾多評測後我選擇了BenQ PD2500Q。

1080與2K解析度差別在哪裡?

先來說說解析度的問題,FHD\QHD\UHD是目前可選的主流解析度。它們不僅對輸出設備(顯卡)和外設(滑鼠dpi)有一定的要求和影響,對日常使用其實也有不少的差異。當然這些差異因人而異,有的可以通過習慣改變,有的則無法適應。所以要選擇自己最能接受的才是最佳的。

通過這張對比圖不難發現(四張圖截取自普通的網頁中,其中2K屏採用125%倍率進行對比),2K可以帶來不少的硬指標提升。各類「視網膜」級的屏幕已經「寵壞」了我們,這不,現在大多數人唯一能接受鋸齒感的就是像素風了。

隨著桌面上圖標的「變小」,各種馬賽克效應都有指數級別的降低。相比圖片的放大,矢量級別圖形的「抗鋸齒」效果還是有一眼提升的感官差異。另外,解析度上去了也帶來更「寬廣」的視野,就比如WORD默認的三排顯示,到了1080上需要降到70%才能實現。

通過直觀對比可發現: 解析度提高後,即便是在較小的屏幕上也有明顯的感官優勢。對於瀏覽器或者軟體,2K屏要比1080屏收縮的更明顯,而圖片視頻等影音文件差別就沒那麼大了。

與解析度一同容易引起「糾結症」的就是尺寸問題了!個人認為,25寸和27寸在視角上並沒有明顯差距,對於長時間不間斷使用習慣的網友,如視距在60-70cm左右的建議使用25寸顯示。二來是我有雙屏(橫豎屏)的使用需求,選一款25寸的屏幕比較合適;影音娛樂偏多,不間斷使用的可以使用27寸的屏幕。單位裡一直用的是24.5寸的屏幕,在回家與公司兩者之間切換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不適應,或許就這就是習慣決定一切。相對敏感倒反是邊框的厚度,這也就是為什麼各大廠商經常主打這個作為賣點。

結合上述個人實際的使用體驗,總結為:2K很香,25或27均建議上2K;27寸大小是一個可攻4K可守2K的中軸線,實際參考書桌寬度或視距來預計。那麼至於是否要上4K?便會涉及到預算問題,還有主機、顯卡能不能帶的動,相信您應該有自己心中的答案。

護頸和護眼同樣重要

對於護頸,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顯示器支架。無奈的是前年開始種草網紅實木家具,目前自用櫻桃木書桌,由於櫻桃木和黑胡桃均比白橡一類的硬度低,所以早在去年初就無奈將愛格升支架出手回血了。

隨之而後出於對自己頸部的關愛,就入了一個鋁製的支架。事實證明視角依然非常局限,所以這次我選擇最最重要的就是只衝著有可調節底座作為首選。考量到顯示器的更新周期,有條件一定要上非固定支架。

PD2500Q多角度多姿勢的顯示器底座,加上本身IPS屏,有較好的可視角度。當多屏協作的時候,支架的多角度可以幫不少忙。加上25寸的豎屏模式,屏幕的可視面積可以達到一個非常誇張的地步。

說到護眼,現在正規大廠大多數均以防藍光、不閃屏入手,將其作為基礎指標在做了,點個讚。一直在「玩護眼」概念的明基,額外在PD2500Q下巴處還裝了一堆傳感器(距離傳感器、光傳感器等),以實現智慧調光功能。從護眼自動調亮度和人走熄屏的節能模式都算不花哨,有不錯的實用性。

通過底部的傳感器(外置下巴?)提供非常實用的自動調光和省電模式,居然還能開啟狀態提示。可以讓我很直觀的看到這兩者的即刻狀態,並且還能調整100檔靈敏度和3檔距離的調節。雖然這個不是黑科技,但貴在實用而應用恰當,好評!

PD2500Q細節賞析

接下來回到本期主角PD2500Q上。

對於這麼一款跑量的黃金型號來說,明基在配件上一點也不吝嗇。HDMI、DP、miniDP常見主流的線一應俱全,甚至還多了一個用於外聯的USB連接線(上行,供4個下行使用)。

簡單的安裝底座方式均不用工具的協助,防滑腳墊也無減配。

對於每一個設計師還是工程師來說都應該擁有的VESA快速拆裝接口

比較簡單的外形設計,與明基各款型號屬於同一個家族臉譜(難道和汽車一樣?設計師太省事了,偷笑)。底座支架中間的鏤空空間很大,直接穿過電源插頭也沒有問題(好評)。那麼對於一款非電競的顯示器,送的背部耳機掛鈎算是小小的福利嗎?

接口方面除了可做拓展的USB接口,可多屏輸出(MST)功能的加入,很好地滿足多屏使用者的需要。需要提一句的是至多4臺串聯加入並不支持最高解析度,這款三臺內可以實現兩臺的2K(60HZ)的輸出。

PD2500Q的0.862cm三邊窄邊框相信應該會成為不少用戶的購買亮點。一來變相讓感官看起來屏幕更大了,二來是多屏拼接使用會更加友好。

特色功能

PD2500Q擁有不少的顯示模式,這對於一款主打設計的顯示器來說尤為重要。其中很有賣點的就是與SolidWorks合作完成的CAD/CAM增強模式,高對比度可讓線條愈加明顯。不過在日常使用時不建議開啟這個模式。

Rec.709、sRGB、CAD/CAM、動畫設計、標準、低藍光、暗室、M-book、用戶這九種預設模式各有優勢和特點,從我連接MacbookPro的實際使用上看,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另一賣點的M-book模式正是往高飽和高對比的方向進行調校,在該模式下與MAC兼容性更好,可以長期掛此模式。

完全沒想到的是,明基居然還給顯示器配備了可快速調節的軟體Display Pilot,這可不常見。要知道再好用的顯示器OSD按鍵調節都沒有滑鼠拖點來得快,而這款軟體並沒有完全複製OSD中的功能,如「識別到豎屏,自動旋轉畫面」這樣的功能還只能通過軟體來開啟。與此同時文件夾中還能看到分區選項。為了偷懶、操作更便捷,需要多裝一個軟體,不知道你們願意不?

參數與功耗

PD2500Q硬參數:色深8-bit;色域覆蓋99%sRGB、77%AdobeRGB;色準△E<3;亮度350cd/m;靜態對比度1000:1;這樣的參數放在一款入門級的製圖顯示器已經非常不錯了,從其他網友的校色儀來看,△E有驚喜,實際測試後△E值<2。從我對比之前千元級別的普通顯示器來看,PD2500Q都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通過對比圖不難發現,PD2500Q整體飽和度比較高,色溫偏暖,屬於討好眼睛的那種。屏幕亮度高,明暗交接過渡自然,對比度較高,所以對比原圖看起來會更加濃鬱。(因拍攝為二次採樣,對比圖僅供參考。)

出於好奇,還對25QHD進行了能耗測試。發現在各個模式中更加傾向高對比高亮度的M-book和動畫設計模式擁有著更高的能耗,而暗房模式無疑是夜間專注黨們另一個好的選擇。

總體評價

從近兩周下來的體驗,PD2500Q算是一款很出色入門級專業顯示器。對於基礎熱門款,PD2500Q在外形、接口、參數都有著水桶般的成績,均衡的表現在附加功能的加入後更是覺得買了不後悔。

即便PD2500Q是一款主打設計、辦公、影音為主的顯示器,在MOBA類遊戲依然完全足以應付。

對於內置的音響為什麼不提,可能是我不怎麼剪輯視頻。加上已有桌面2.1音響,這個功能對我來說並不在意。不佳的音質表現也是正常(我就沒見過電腦顯示器內置音響做得澎湃的),不過接一下MAC快速試聽一下音效倒是我能想到最佳的使用場景了。

敲黑板啦!最後給各位一些購買結論:2K真的很好,與25寸搭配也是黃金搭檔(豎屏很贊);顯示效果表現很棒;BI+智慧調光、省電模式、Display Pilot很是加分,那麼外形、品牌、售後可能就是你要考慮的問題了。不足點的話,IPS漏光依然存在(不過不影響白天正常使用);內置揚聲器屬於了勝於無,要享受老老實實買音響;豎屏僅支持單向(順時針180度);USB接口應該側置會更佳。

相關焦點

  • 1080p顯示器與2k的差別究竟有多大?該如何選擇?
    1080p顯示器與2k的差別究竟有多大?該如何選擇?但選擇2k甚至4k顯示器真的有必要嗎?1080p顯示器真的處於淘汰邊緣了嗎?其實不然。解析度的選擇還是需要結合預算、顯卡和實際需求來考慮。  1080p與2k顯示器差別究竟有多大?  所謂解析度,即顯示器能顯示多少個「像素點」,如1080p顯示器則有1920*1080個像素點。
  • 顯示器2k和4k哪個好?有必要上4k嗎?
    顯示器2k和4k哪個好?有必要上4k嗎?其實在相同尺寸下,2K和4K顯示器的區別主要是兩點:畫質和顯示畫面大小。首先,談畫質。2K和4K解析度都有不同的規格,一般2k顯示器的主流規格是2560*1440像素,4K則是3840*2160像素。
  • Retina屏外接2k顯示器效果差?程式設計師實測2K屏開啟Hidpi畫質逆襲
    壓力大啊因為看慣了Retina屏幕,外接的顯示器除了屏幕大一點外,也需保持高解析度和不錯的畫面品質,最終瞄準了這臺顯示器—明基PD2500Q。這款顯示器網上有不少數碼達人曬過單,看起來各方面性能都挺贊的。
  • 4k顯示器推薦 2K與4K顯示器有什麼區別?
    其實在相同尺寸下,2K和4K顯示器的區別主要是兩點:畫質和顯示畫面大小。首先,談畫質。2K和4K解析度都有不同的規格,一般2k顯示器的主流規格是2560*1440像素,4K則是3840*2160像素。從2K升級到4K,你會發現顯示器界面上文字變小了、圖標變小了、點擊按鈕變小了,一切元素都「變」小了,這是高解析度的特性。
  • 顯示器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之間有啥關係?
    大家選購顯示器時一般都會看到27英寸2k解析度這樣的詞彙,很多人對此都是似懂非懂。購買顯示器時,去網上看攻略發現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27英寸必須買2k解析度,還有人說1080P解析度也夠用。面對眾多尺寸和解析度不知該如何選擇,頭都大了還沒選好。今天就為大家解釋清楚這些詞彙的意思,讓大家明白顯示器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之間有啥關係,做到清楚選機不迷茫。
  • 看完這篇你就知道顯示器買多大尺寸
    【中關村在線顯示器頻道原創】華麗的巨屏,清晰細膩的視覺質感,再輔以唯美大氣的工業設計元素,這是有品位有追求的用戶所熱切追求的。毫無疑問,包括手機、顯示器、電視等的顯示行業已經進入了「大屏時代」。別糾結了!
  • 2020年千元內高畫質電腦顯示器如何選?七款高性價比顯示器推薦下
    #十一數碼好物推薦官#本文更新日期:2020.9.27,續上文:2020年千元內高畫質電腦顯示器如何選?七款高性價比顯示器推薦上之前已經寫過關於顯示器如何選擇的文章,這裡就不贅述了,具體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2020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顯示器?
  • 哪款顯示器做MacBook Pro外接顯示器用,是最合適的?
    專為rmbp15買的 Dell P2715Q,感覺還不錯12年款mbp,非retina,剛已入手lg 29um58-p,21:9的2k顯示器,可同時看三個文檔,工作效率瞬間提升,不過用這個顯示器需要一點點的折騰,因為Mac 原生不支持21:9雙屏還是方便,不用一直轉來轉去,本人長期看大量EXCEL文件,應該同答主使用相同,安利一波自用屏幕 LG32UD99+
  • 看完本文你還不會買遊戲娛樂向的顯示器,你就來打我
    優點:性價比很高,入門款144hz顯示器 缺點:屏幕雖然是京東方的屏幕,但是背光是sanc自己做的,這一部分降低了成本的同時,也導致屏幕有機率出現漏光嚴重的問題
  • 幼兒園大班孩子要上幼小銜接班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有答案了
    答案:解析:幼兒園大班孩子要上幼小銜接班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有答案了再過半年時間,大班的孩子就要讀小學了。每年到這個節點前後,不少家長都會選擇讓孩子退園去上幼小銜接班。近年來,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這個現象越來越普遍。但家長還是要清楚一點,熱門並不能代表幼小銜接班就好。那麼,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呢?
  • 遊戲玩家看過來!2K高刷電競顯示器型號推薦
    目前這款顯示器正在眾籌中,眾籌結束最快也要到七月份才能上手,所以這款顯示器的分析,只能基於目前的信息進行。在屏庫網進行多項參數篩選之後,得出最相似面板應該是這一款:友達M270DAN06.6。面板原始響應速度就達到了5 (Typ.)(G to G) ms;官方宣稱的8bit無抖,也算很實在了,並沒有因為消費者肉眼看不出來,就硬給加上一個10bit的噱頭。
  • 顯示器該怎麼選,看完這篇就夠了
    但是 尺寸越大就越舒服嘛 ,也不是的 隨著尺寸的加大,像素點越發的在眼前放大,這時又要加入第三個概念:解析度 理論上,解析度越高,顯示的效果越細膩。所以建議24吋一下的用 1080P 27吋以上的 用 2K 及以上。有人會說:我24吋以內的不能上 4K 嘛?
  • Kopin開發7000尼特彩色OLED微型顯示器
    Kopin Corporation於2020年1月宣布,開發了一種新的雙堆疊OLED架構,該架構可實現更長壽命的更明亮的微型顯示器。今年早些時候,Kopin宣布了由松下和Lakeside Optoelectronic合作開發的新型1.3英寸2560×2560 OLED微型顯示器,該顯示器採用了新的雙堆疊結構,亮度超過1000尼特。
  • 2020電腦顯示器排行榜-電腦顯示器質量排行
    缺點是戴爾低端IPS顯示器的漏光情況比較普遍,換貨都無法避免的那種。2、明基 BL2480T尺寸:23.8明基顯示器以護眼為賣點多年了,技術比較成熟,有TUV萊茵認證。DC調光,沒有頻閃煩惱。控制漏光上要比戴爾的好,但也沒到完全沒有的情況。缺點是色彩方面,色域只有90%sRGB,色彩上沒有戴爾P2319H好。
  • 犯罪大師心中的惡魔答案分享 心中的惡魔兇手是誰
    犯罪大師心中的惡魔是最新的一期突發案件,那麼到底兇手究竟是誰呢?要怎麼破案呢?希望下面這篇犯罪大師心中的惡魔答案分享能幫到大家。
  • 比較測評惠普顯示器27mq和27qi哪個型號好?區別是什麼?
    一、外觀方面對比:1、惠普顯示器27mq:這款顯示的外觀顏色為銀白色,解析度為2560*1440,採用超高清屏幕;2、惠普顯示器27qi:這款27英寸顯示外觀也是也為白色,解析度也是2560*1440,採用超高清屏幕,從外觀方面看,這兩款惠普顯示器沒有區別,如下從價格方面進行對比下:二、價格方面對比:1、惠普顯示器27mq
  • 這才叫高性能顯示器,玩遊戲、做設計兩不誤,網友:性能全面
    IPS面板的顯示器色彩性能十分出色,顯示色彩比較精準,一般家用辦公顯示器都會選擇IPS面板的顯示器。這才叫高性能,玩遊戲、做設計兩不誤,網友:性能全面不過因為IPS面板由於技術原因,響應時間最好的能達到4ms左右,而一般的電競顯示器要求1ms的響應時間,IPS屏的顯示器達不到要求,所以很少有IPS屏顯示器作為電競顯示器。所以說IPS面板的高刷新頻率顯示器很少見,就算有價格也貴的離譜。
  • 買顯示器還只看尺寸解析度?這些參數你也要知道
    【PConline 科普1分鐘】大家買顯示器的時候,基本都只看品牌、尺寸、解析度,玩遊戲的可能會多注意一些144Hz、1ms之類的,但是顯示器的門道其實很多,想買到中意的顯示器,可不僅僅只是看尺寸和解析度這麼簡單。
  • 顯示器什麼牌子好?挑顯示器必看防坑指南!
    顯示器選擇要理性,與其到手後怎麼看都不順眼反覆退換,不如買之前多花點精力摸清自己的實際需求,再結合參數、品牌一起考量。  主要玩遊戲還是辦公?  有專業色彩需求還是普通觀影娛樂?  事實上,顯示屏對視力的損傷主要有幾種:藍光輻射、屏幕閃爍、光線太強或過暗。針對這一現狀,主流的顯示器廠商均開發出眼部友好的低藍光模式、不閃屏技術等。而在所有顯示器品牌中,明基應該可以算得上對「愛眼」很執著的廠商了。
  • 起底作弊產業「一條龍」:橡皮、紗巾偽裝成「答案顯示器」
    起底作弊產業「一條龍」:橡皮、紗巾偽裝成「答案顯示器」 原標題: 表面看來是用於修改答案的橡皮,翻過來卻是「答案顯示器」;系在脖子上的紗巾,仔細檢查,裡面卻隱藏著微型顯示屏;只有黃豆粒大小的無線耳機,藏在耳內成考試答案傳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