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的館藏大白菜,冬日必賞

2021-01-11 微水墨

齊白石 清白傳家 中國美術館藏

白菜,諧音「百財」,寓意財源滾滾,同時它的菜葉是青色,菜幫為白色,象徵清清白白,故成為文人畫家們喜歡表現的一個題材。

齊白石 清白家風 中國美術館藏

白石老人一生喜畫白菜,並且非常願意向大家告白他的農家身份,他曾在《白菜》上題詩句:「不獨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又題:「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何也?」可見,在齊白石眼裡,白菜的地位非同一般,畫家是將白菜視為「菜王」看待的。

齊白石 到頭清白 中國美術館藏

齊白石筆下的白菜特別的鮮活,處處都透露出旺盛的生命活力和濃鬱的生活氣息。老人用他那簡練的筆墨,詼諧有趣的畫面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飽含別樣情思的生動圖畫。可以說,把白菜畫出了名,是從齊白石這裡開始的....

齊白石 菜筍香 中國美術館藏

齊白石 白菜竹筍山菌 中國美術館藏

齊白石 清白傳家 中國美術館藏

齊白石 白菜蘿蔔 中國美術館藏

齊白石 蔬筍清香 中國美術館藏

齊白石 白菜 中國美術館藏

齊白石 白菜和小辣椒 中央美術學院藏

齊白石 清白傳家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齊白石 白菜蟋蟀 西安美術學院藏

齊白石 白菜小雞 首都博物館藏

齊白石 白菜螞蚱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齊白石 白菜蘿蔔 遼寧省博物館藏

齊白石《花鳥蔬果雜畫冊》中的白菜辣椒

相關焦點

  • 齊白石:27歲開始學畫畫,年過半百一幅畫換不來一顆大白菜
    一天,齊白石正在畫畫,聽到外面吆喝賣大白菜。他心想,要是一幅畫能換上一車白菜,也算解決好多天的下酒菜了。他將畫卷好,走出去跟賣菜老農說:「我拿我畫的白菜,換你這一車白菜,怎樣?」老農一聽急了:「你一張紙換我一車白菜,當我傻啊。換一顆都嫌多。」
  • 喬國強:《蛙聲十裡出山泉》 ——賞齊白石畫作
    《齊白石畫像》  蛙聲十裡出山泉   ——賞齊白石畫作  「蛙聲十裡出山泉」,聽到此句詩,便想起小時侯家鄉佛山順流而下的潺潺流水而本文重點不在回憶往事,描繪家鄉昔日的美景,而是欣賞齊白石的國畫作品《蛙聲十裡出山泉》(見圖),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幅作品進行賞析。
  • 遼臺文博互展頻繁 鴻禧美術館館藏東北首展
    原標題:遼臺文博互展頻繁 鴻禧美術館館藏東北首展  中新社大連4月17日電 (楊毅)齊白石的《波濤帆影圖軸》、吳昌碩的《書齋韓翔圖軸》、顧澐的《溪山垂釣圖軸》……來自臺灣鴻禧美術館的126幅(組)珍貴書畫17日上午在遼寧省大連市現代博物館開展。
  • 齊白石畫小蟲子,放大20倍之後,蜻蜓翅膀上脈絡清晰可見!
    齊白石草蟲局部放大我們先來欣賞齊白石蜻蜓放大20倍之後的效果,因為齊白石的工筆草蟲大多都是幾釐米大,如果不放大很難感受到其中技藝精湛。蜻蜓翅膀上的脈絡清晰可見,一條條細小的線條,來龍去脈一清二楚,形象真實堪比照片,所以說齊白石並不是沒有寫實功底,只是他的大寫意名氣很大,掩蓋了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詣。我們常見齊白石的作品應該是這樣的,寥寥數筆畫出大白菜或者其他花草樹木,其實仔細欣賞,你會發現在畫的中間部分有一隻草蟲,第一眼看上去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大白菜搭配草蟲,是生活中常見的題材,但是他的草蟲畫需要放大之後欣賞。
  • 少白湯發周分享:榮寶齋(上海)九周年齊白石書畫拍賣即將開始!
    齊白石與榮寶齋齊白石跟榮寶齋的交情匪淺,在齊白石還沒有成名時,王仁山慧眼獨具,將齊白石作品放在店中最顯眼的位置。齊白石成名後,對榮寶齋感激不已,凡是榮寶齋有求於他,他必定鼎力相助。5、《榮寶齋日曆2014館藏書畫珍品》八月廿五日頁,榮寶齋出版社,2014年。展覽:「榮寶齋珍藏藝術品展」,東京,1986年。說明:此件為榮寶齋資料室庫存作品。
  •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篆書寫齋號《康壽堂》!神品
    「康壽堂」三字筆力剛勁雄健,力透紙背,雖是篆書字體,但卻充滿隸書筆意,如橫畫,起筆處帶有明顯的隸書中「蠶頭」的特徵,篆書體貌圓轉,筆畫墨色勻淨,而這三個字則是筆畫行處時見飛白,轉折處將筆畫斷開以強化它「方」的效果,可見白石老人的篆書是「無論用筆、結體皆由圓趨方,隸書的筆意加重」(《齊白石的書法》,李松著)。
  • 大江南北開啟冬日看展模式
    原標題:大江南北開啟冬日看展模式   11月入冬以來,大江南北的藝術熱一陣陣來襲,可以說與驟降的氣溫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 新影像丨冬儲大白菜 蜂窩煤——寒冬裡的「溫暖」記憶
    在2020年的這個冬天,我們帶你去重溫那些冬日裡的溫暖記憶。大白菜,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人們稱作冬季裡的「當家菜」。每逢立冬,搶收搶種農作物都是農家人最忙碌的事情。與此同時,購買冬儲大白菜也成了中國北方老百姓過冬的一件大事。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齊白石的《鷹》真偽鑑賞
    一幅這幅真跡是1950年齊白石送給他的老鄉毛澤東的,並且上面寫著「毛澤東主席 庚寅十月 齊璜」。1950年的時候,齊白石曾經和毛澤東有過一段佳話。因為都是湖南湘潭的老鄉,毛澤東有一次請齊白石到中南海的豐澤園吃飯、賞海棠花。一塊兒作陪的還有朱總司令和大學問家俞平伯。在這個時期,齊白石送給毛澤東一些作品,表達自己對這位偉人、老鄉的尊重和敬意。
  • 齊白石吃蟹,怕阿姨偷吃,數清楚再蒸;齊白石畫蟹,一幅800萬
    如果畫蟹能被視為單獨一科,那齊白石必是那「畫蟹之王」,古今之畫蟹者可謂無人可及齊白石,他對於畫蟹之痴迷絕不亞於其畫蝦。其好蟹之名甚大,令不少前往跨車胡同叩訪的人,往往都提著一溜草繩串著的大螃蟹作為「敲門磚」,而迎進門之後,齊白石往往是先樂不可支地接過那串螃蟹,然後再安排來者落座。或許是因為對蟹有著不可抵抗的口舌之欲,齊白石對蟹也有著超乎細緻的觀察。
  • 大器晚成齊白石
    1951年中央文史研究館成立伊始,87歲的耄耋老人齊白石先生即被聘為館員,成為了中央文史研究館最早的館員之一,這是齊白石先生晚年獲得的無數榮譽當中又一項重要榮譽。中國書畫界曾普遍認為,如果齊白石只活到六十歲,那麼中國藝術史上將不會這麼鄭重其事地記錄下他的名字。齊白石先生也認為,自己七十歲前後的畫「方可一看」。
  • 齊白石:八哥解語偏饒舌,鸚鵡能言有是非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齊白石晚年大概是深受人間閒言碎語之苦,所以他有詩道: 八哥解語偏饒舌,鸚鵡能言有是非。 省卻人間煩惱事,夕陽古樹看鴉歸。
  • 國家大劇院「冬日之約」系列音樂會:賞「貝小奏」獨特魅力
    預告 國家大劇院「冬日之約」系列音樂會:賞「貝小奏」獨特魅力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齊白石與佛門弟子瑞光
    齊白石的門人瑞光和尚究竟是誰?圖1 息肩圖 王妙如 尺寸不詳 收錄於:齊白石全集《齊白石全集》裡記載了雖然北京畫院收藏有好幾件瑞光的作品,翻閱齊白石的詩稿,也能覓出十餘首為瑞光而作的詩歌。可是,瑞光是誰?翻遍畫史,卻鮮有記載。帶著這個問題,筆者開始於故紙短箋中尋覓,瑞光與齊白石交往的始末開始越來越清晰。
  • 為啥齊白石畫的一隻蟬值八億人民幣?放大鏡下放大30倍,我懂了
    齊白石,乃我國最為著名的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的畫作精準傳承中華文化,將「留白」的高超技巧表現於畫作之中,待有心人細細品賞。先生的畫作蘊意幽深,一幅畫中常留下多處細節亮點,供人賞玩。而這些細節均是能以放大鏡放大觀賞的,《清明上河圖》為何能成為千古奇畫?
  • 齊白石畫的這隻怪鳥 據說賣了4.2億
    齊白石在上面寫道:己未六月十八日與門人張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間話,忽見地上磚紋有磨石印之,石漿其色白,正似此鳥,餘以此紙就地上畫存其草,真有天然之趣。齊白石所說的法源寺,是他北漂時常常借住的一座廟舍。法源寺位於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東側,建於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剎。
  • 羅元欣:齊白石畫呆萌小鳥所藏的真意
    文/羅元欣春節期間,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了「何要浮名——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其中有這樣一幅呆萌的小鳥,你來展廳的時候看到了嗎?它就在四層展廳,復原的齊白石畫室的畫案之上。2010年舉辦「真有天然之趣」展覽時,這幅畫稿也是放在一進展廳最重要的位置上。
  • 「心頌至美」第三屆齊白石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白石真跡尋蹤」活動...
    (以下簡稱「齊白石大學生文化藝術節」)隆重開幕。下午,齊白石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白石真跡尋蹤」「蓮城歷史尋跡」活動分別於湘潭齊白石紀念館、湘潭窯灣老街順利開展。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團委書記曾思妍、大賽獲獎學生以及志願者等近三十餘人共同參與本次活動,走進大師故裡,共承藝術遺風。
  • 「人罵我,我也罵人」——關於齊白石的諷世畫
    後來見到北京畫院藏齊白石作品中的一件水墨魚蝦條幅上的題字,才算是明白了他的意思。在這件與齊白石常見的水墨魚蝦十分雷同的條幅作品上,有著十分不同尋常的題字: 魚蝦負劍。餘六十年來畫魚蝦之工夫若磨劍,心中不平事必無今日之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