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擼貓,90後動物育幼員:他是獅子老虎的「奶媽」

2020-09-05 陽光最正點

你知道動物園裡的獅子、老虎是怎麼長大的嗎?其實母老虎、母獅子在產下幼崽後很少會「帶孩子」,它們的幼崽大多是由育幼員,也就是「奶媽」來照料。22歲的雲南小夥楊應春就是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的一位「奶媽」,負責養育獅子、老虎、豹子等猛獸的幼崽,經他一手帶大的幼崽如今已有近30隻。

如果你以為飼養老虎幼崽就像養小貓、小狗一樣容易,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通常來說,老虎幼崽的飼養程序與嬰兒相似,初生幼崽需要育幼員溫水擦拭、結紮臍帶,並每隔兩小時餵一次奶,每天幫它們排便。楊應春和兩名同事最多時要同時照料十幾隻幼崽,少時也有五六隻,每一隻幼崽都是他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楊應春早就將它們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養育到三四個月大的幼崽需要轉交給飼養員,「奶媽」就要接手下一批「新生兒」。儘管在飼養的過程中,楊應春會被「孩子們」抓撓的傷痕累累,甚至還會感染奇癢難忍的貓蘚,但每當送走「孩子」時,他都會難過好幾天。動物育幼員這份工作看似有趣實則枯燥乏味,但喜愛小動物的楊應春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明年他想考取執業獸醫資格證,要把小老虎、小獅子養的更「精緻」。

他們「一把屎一把尿」把老虎幼崽拉扯大

在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的育幼區,我們見到了正在照料東北虎幼崽的楊應春。楊應春是雲南昭通人,今年22歲,雖然年紀不大,但說起兩隻東北虎的「飲食起居」小夥子卻頭頭是道。「這兩隻小老虎是一窩下來的,已經兩個多月大了,母虎生完以後不想帶,就交給我們餵養。」楊應春說,在母虎到了預產期後,飼養員就會24小時「緊盯」它,待它產下幼崽,就要觀察它是否願意「帶孩子」。「母虎生完以後不舔舐幼崽,不咬斷臍帶,也不哺乳,就說明它不想『帶孩子』,這時候飼養員就會聯繫我們把幼崽接走。」

接回初生的小老虎,第一步就是清潔工作,育幼員要在盆裡兌好溫度適宜的水,再扶住小老虎的頭,用毛巾輕輕擦拭它的身體,動作和手法就像照料剛出生的嬰兒。擦拭乾淨後,育幼員要用消過毒的手術線給小老虎結紮臍帶,這項工作需要絕對的耐心,因為小老虎不停地亂動,下手輕了結紮不了,下手重了會傷到它,最後擦洗乾淨並結紮過臍帶的小老虎要被放進育幼箱,再餵上15毫升的葡萄糖以確保營養。

忙完這些,楊應春的育幼工作才只是剛剛開始。獅子、老虎的幼崽,在最初一個月裡需要每隔兩個小時餵一次奶,晚上也一樣,這就需要楊應春和其他兩名同事輪流值夜,且通常情況下,育幼員的餵養任務很重,最多的時候他們要養十幾隻老虎,最少時也有五六隻,而且根據年齡段不同,它們的餵養時間也不一樣,「第一次值夜班的時候我壓根沒敢睡覺。」楊應春說,「我萬一睡過去了,它們可能會死,這些小傢伙可比我重要多了。」

都說拉扯孩子是「一把屎一把尿」,楊應春撫養小獅子、小老虎也是如此。剛出生的幼崽不會自主排便,作為育幼員,楊應春需要一隻手託住幼崽,另一隻手用尿不溼不停地擦拭幼崽的屁股,做出一種媽媽在舔舐它們的假象,慢慢刺激它們排便,有時它們憋得厲害了,糞便會一下噴到楊應春身上。如果接回來的幼崽多,那「把屎把尿」可是一項大工程,要每天早晚各一次,差不多一個月後,幼崽們才能學會自主排便。

第一次給小老虎餵奶 他卻一口都沒餵上

如此精細的「帶娃」讓楊應春成了名副其實的「奶媽」,但要說起入行,楊應春坦言他從沒想過自己還能養猛獸。楊應春畢業於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學得是野生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專業,去年7月他進入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獸醫院實習。在實習期快結束時,野生動物園會組織培訓,再由每個區域的主管挑選自己的「意中人」,楊應春憑藉紮實的專業素養和細緻耐心的工作態度被育幼區選中,成了一名動物育幼員。

養獅子、老虎這事讓楊應春激動了很久,他本以為這會和養狗一樣簡單,但當他開始工作後才發現,養獅子、老虎遠比養狗難多了。「狗有狗糧,但老虎可沒有老虎糧。」楊應春笑著說,如果不是很講究,給狗餵什麼吃都行,但老虎、獅子可不能隨便喂。「這些小傢伙有專門的貓科動物奶粉,每個月齡喝多少都是有標準的。」說這些時,楊應春用奶瓶給育幼箱裡的非洲豹幼崽餵起奶來,喝奶間隙,小豹子突然嗆奶,發出嗚咽聲,楊應春立刻放下奶瓶,託起小豹子甩了幾下,「這樣可以讓它鼻腔裡的奶流出來。」楊應春說,果然,甩過之後的小豹子恢復了正常,又繼續喝起奶來。

雖然餵奶這項工作楊應春如今已是駕輕就熟,但說起第一次餵奶的經歷,楊應春卻坦言「一口都沒餵進去」。「那是個東北虎的幼崽,十幾天大,雖然之前演練過很多次,但臨上陣時我緊張的手抖,奶瓶都拿不穩,也按不住它,手上還被它撓出很多血印子,忙活了一頓卻一口奶都沒餵上。」楊應春說,後來在同事的幫助下,他才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給老虎餵奶的工作。

這次失敗的經歷對楊應春打擊很大,儘管同事們不停地安慰他,但他內心依然是滿滿的挫敗感,為此他不斷回憶餵養手法,反思自己需要注意的問題,並寫成工作日誌,之後每次餵奶他都把經驗總結下來,經過一個月的反覆鍛鍊,楊應春再餵奶時已是相當熟練。

被咬出血也被傳染過貓蘚 他對家人報喜不報憂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獅、虎的幼崽再小,也有猛獸的基因,撲咬是它們的天性,作為育幼員,楊應春和同事沒少被「攻擊」,儘管幼崽的殺傷力沒有成年獅、虎那麼大,但破皮出血也是常有的事。楊應春第一次被咬是在餵食東北虎幼崽時,40多天大的小老虎趁其不備一口咬在了楊應春的腳踝上。老虎捕獵的特點就是咬到後絕不鬆口,小老虎咬住楊應春的腳踝也是如此,為了讓它鬆口,楊應春不得不用力甩開它,好在幼虎年紀太小,牙齒還沒長全,楊應春的腳踝沒有破皮。

「如果是兩個多月的幼虎,肯定會給我咬出血的。」楊應春說,如果咬的傷口比較深,他們也要去打狂犬疫苗。但平時的抓撓傷傷口多數都比較淺,有時會有輕微出血,這種情況他們都是自己消毒處理。

與抓咬傷相比,育幼員更怕被傳染貓蘚,這是一種真菌感染的皮膚病,患病的貓科動物會因皮膚癢而磨蹭,繼而皮毛上會呈現圓形斑禿,這種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接觸患有貓蘚的幼虎、幼獅,如果皮膚上有傷口很快就會表皮潰爛,蔓延長出許多硬幣大小的包,奇癢難忍。」楊應春邊說邊指了指自己右手虎口上的圓形疤痕,「這是我第一次得貓蘚後留下的疤,那時候手上有被抓傷的傷口,所以變成了一個圓形的膿包。」楊應春說,「得貓蘚很癢,所以我現在比較注意洗手消毒,儘量讓雙手不要帶傷。」

離家鄉雲南2000多公裡,楊應春一年才能回一次家,平時他常和父母通電話,被問到最多的就是有沒有被咬到。「我是報喜不報憂的人,得貓蘚的時候他們知道了就天天打電話問,所以被咬這種事我就不和他們說了。」楊應春說,「咬的也不厲害,他們知道了反而會更擔心。」

每三四個月 他就要經歷一場「母子分別」

動物育幼員這個職業之所以被稱為「奶媽」,是因為育幼員將幼獅、幼虎養到三四個月大時,它們就要被轉去小動物飼養區,之後育幼員再撫育新來的幼崽,如此循環往復,育幼員充當的就是「奶媽」的角色。

當「奶媽」一年多來,經楊應春帶出的小獅子、小老虎、小豹子已有近30隻,經過幾個月的朝夕相處,幼崽早已把楊應春當成了「媽媽」,楊應春也把幼崽們當成了孩子,「母子」分別時楊應春經常難過的說不出話來。「養了那麼久有感情了。」楊應春說,他最喜歡的一隻東北虎叫胖胖,來的時候只有20天大,楊應春養了它3個多月,有一次楊應春外出工作,恰好那幾天胖胖被作為動物交換送到了其他動物園,母子倆分別前沒能見上最後一面,楊應春為此難過了好幾天。

「如果是送到小動物飼養區的,平時我路過就會進去看看它們。」楊應春說,那個時候幼崽們的樣貌不會發生太大改變,他也能清楚的認出它們每一隻,如果有空他還會和「孩子們」玩一會兒。但傷感的是,老虎一歲多後,體貌就會發生很大變化,加上長時間不餵養,楊應春就很難再認出它們了。

明年想考獸醫資格證 他要把小老虎養的更「精緻」

動物育幼員這份工作看似有趣,實則枯燥乏味,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楊應春說,他打心底裡喜歡這個職業,因為他喜歡和小動物們待在一起。「我的同學都很羨慕我,畢業以後他們有的去養殖場有的去寵物店,只有我能來養老虎。」楊應春笑著說。

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地處黃島區小珠山上,楊應春每個月只有4天休息日,其餘時間他都過著歸隱山林的生活,這讓不少人擔心起楊應春的「個人問題」來。「女朋友是我的師妹,今年也會來這裡實習,應該是去小動物飼養區吧。」楊應春說。

喜愛小動物這個共同愛好讓兩人走到一起,楊應春成為動物育幼員後,女朋友曾打趣他「以後有了孩子,你絕對是個合格的奶爸。」對於未來的規劃,楊應春說他明年打算考取執業獸醫資格證,不斷提升自己,好把小老虎、小獅子養得更「精緻」。

相關焦點

  • 硬核擼貓 90後動物育幼員:他是獅子老虎的「奶媽」
    你知道動物園裡的獅子、老虎是怎麼長大的嗎?其實母老虎、母獅子在產下幼崽後很少會「帶孩子」,它們的幼崽大多是由育幼員,也就是「奶媽」來照料。22歲的雲南小夥楊應春就是青島森林野生動物園的一位「奶媽」,負責養育獅子、老虎、豹子等猛獸的幼崽,經他一手帶大的幼崽如今已有近30隻。如果你以為飼養老虎幼崽就像養小貓、小狗一樣容易,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真實版「人猿泰山」,別人擼貓,他擼老虎,與動物交流無障礙
    迪士尼1999年推出經典動畫《泰山》,典型的泰山形象深植人心,不過最近美國也有一位堪稱「真人版泰山」的男子Kody Antle,因爸爸創立野生動物保護區,讓他得以從小跟猛獸們玩在一起。無論是從他的外貌形態,還是各種舉動,他儼然就是真實版的人猿泰山。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10大最萌動物盤點[組圖]
    3月5日16:10左右,一隻雌性小北極熊被順利地產了下來,媽媽歡歡為她咬斷了臍帶,約20分鐘後飼養員引導歡歡進了另一個籠舍。這個時候,孫欽寶就拿著一條毛巾衝進了籠舍。「這隻小北極熊只有30釐米左右,體重不到1斤,身上的毛稀稀疏疏的,身子仿佛透明似的,我用雙手託著,根本不敢用力,生怕傷到她柔弱的身子。」孫欽寶回憶道,「因為怕她著涼,我幾乎是一路小跑,將她託回了育幼室,放到了保溫箱裡。」
  • 直擊動物園飼養員的日常:獅子當狗玩老虎當貓逗,厲害了我的哥!
    寵物逗翻天丨直擊動物園飼養員的日常:獅子當狗玩老虎當貓逗,厲害了我的哥!-----------------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想著長大要是在動物園工作就好了,可以每天都和大老虎大獅子玩,可是那些大傢伙看著那麼兇,自己這小身子板真的架得住折騰嘛?所以對那些神秘的動物園飼養員的日常工作(操作)很是好奇。他們都是如何和動物們相處的呢?
  • 38種貓科動物3000萬年前是一個祖先,貓遇到獅子老虎會被吃掉嗎?
    有人問:貓和獅子老虎都是貓科動物,大自然裡它們是不是可以相處很融洽?家貓遇上老虎獅子,老虎獅子會吃掉它們嗎?乍一看到這個問題,腦子是有點轉不過彎來,是啊,貓和獅子老虎都是貓科動物,現存的38種貓科動物,三千多萬年前還是一家,有著一個共同的祖先。所有貓科動物都長得很像,生物學家甚至不能依據化石建立貓科的分類,因為不同貓科動物的化石看起來都太像了,只是大小尺寸不一樣而已。既然這樣,它們不是應該可以友好相處其樂融融了嗎?下面這些畫面看起來是不是很「溫馨」呢?
  • 德國狼犬有愛心 充當獅子奶媽
    圖/取自網路 俄羅斯一座動物園裡的一隻母獅子未能妥善照顧剛出生的兩隻小獅子,甚至咬傷它們。所幸有一隻當過媽媽的德國狼犬代勞當奶媽,它對這兩隻小獅子視如己出,猶如繼母一般。園方將這隻母獅子描述為「非常內向、冷淡」。它甚至還咬小獅子,造成其中一隻受輕傷。 為了小獅子的安全,飼養員將它們移走,交給一隻名叫「珊卓拉」(Sandra)的八歲德國狼犬飼養。園方對珊卓拉有信心,因為它最近剛生下自己的小孩。這隻剛出生的小狗比小獅子還小,但珊卓拉有足夠的奶水可以供應,因為它先前餵養過八隻小狗。
  • 愛吃草的貓科動物:除了家貓,還有獅子、老虎和雲豹
    貓科動物都是食肉動物,特別是對於獅子老虎等大型貓科動物而言,它們的食物中肉類佔了絕大部分。然而,去過動物園的人會發現,獅子和老虎等偶爾都會吃草。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飼養員不給它們餵肉吃,它們餓瘋了?圖:一頭老虎正大口大口地吃草,看上去它對草的渴求絕不亞於對肉的渴求。
  • 90後小夥將買房的錢用來開了一家貓主題咖啡館:又怕客人將貓擼禿
    最主要是當它的鏟屎官,如果貓掉毛特別嚴重的話,打掃起屋子來也是特別麻煩的。還有就是貓也需要主人的陪伴。在小編看來,很多養貓的人如果工作忙的話,就沒辦法一直呆在家裡照顧它們。小編也特別喜歡貓,所以小編想擼貓的時候。就只能去寵物店或者是朋友家去看看。但是寵物店的話,有很多其他的動物,朋友家也不能老去,所以不能安心的擼貓。這不有一位90後的店主他就開了一家貓主題的咖啡館。
  • 試問,哪只貓科動物逃得過被擼的命運
    養貓的兩腳獸都知道,養貓咪的目的就是為了無聊的時候吸上一口,孤獨的時候吸上一口,餓了的時候再吸上一口。其實,在大多數兩腳獸還在吸貓的時候,有些鏟屎官已經不再吸貓了,而是開始吸大貓!泰國帕郎塔布寺就養了很多的腦斧,而且還允許遊客們和腦斧近距離接觸,這可讓想擼大貓的遊客們開心壞了。因為養老虎而出名,這個寺廟也被稱為「虎廟」,廟裡的老虎們從小養到大,老虎也習慣了和兩腳獸玩耍,以及被擼。其實不光是人類擼老虎,連猩猩都會擼小老虎的。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處自然保護區內,猩猩就學習飼養員的樣子給小腦斧餵奶,而且擼的可起勁了。
  • 「一起讀科普雜誌」擼貓過敏,擼獅子會不會過敏?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假如一個對貓咪過敏的人,有一天想去野生動物園擼獅子,會不會對獅子也過敏呢?貓貓這麼可愛,為什麼會對它過敏?一般人都會認為是貓的毛髮引起了人的過敏,大家之所以會這麼想,估計是覺得把一根毛放到鼻孔裡會覺得痒痒的,想打噴嚏,和過敏的症狀很像吧。
  • 這種貓科動物屬於豹屬,卻不能和獅子、老虎、豹子、美洲豹雜交
    這種貓科動物屬於豹屬,卻不能和獅子、老虎、豹子、美洲豹雜交貓科豹屬的動物一共有5種,按照體型從小到大的順序分別為雪豹、豹子、美洲豹、獅子、老虎。其中體型相對較小的雪豹,因舌骨基本骨化,不能像獅子、老虎、美洲豹那樣發出吼聲,只能發出嘶嚎,所以曾被單獨歸為一個屬,即雪豹屬。雪豹曾不被歸為豹屬,還有一個原因是它不能和獅子、老虎、美洲豹、豹子這4種大型貓科動物雜交並產生雜交種,而獅子、老虎、美洲豹和豹子之間都能夠進行進行雜交,並能生出後代(後代一般認為是不可育的)。
  • 「大貓」也喜歡貓薄荷?老虎豹子都中招,就獅子穩得起!
    那麼除了一般的寵物貓,其他的貓科動物,比如說老虎和豹子,會不會貓薄荷也是同樣的反應呢?科學家們用老虎和豹子以及獅子做了試驗,他們用一張裝過貓薄荷的包裝紙分別只給老虎、獅子和豹子,來看看他們對貓薄荷的反應,當老虎和豹子拿到這張紙的時候,就開始用自己的嘴使勁的去舔,去咬,有的豹子甚至在上面摩擦下巴,或者翻身並在身上摩擦,但是並沒有表現出流口水甚至顛倒的狀態,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老虎和豹子都是非常喜歡貓薄荷的,但是作用效果沒有對貓咪那麼明顯,也就是說貓薄荷對老虎和豹子也會起到使他們產生幻覺的作用
  • 同為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單打獨鬥,獅子群居,捕獵的還是母獅子
    貓科動物中,實力頂尖的兩位:老虎和獅子。不要說什麼老虎和獅子捕獵成功率也不高,還沒有一些小型食肉動物捕獵率高。你要看人家捕的是什麼,人家去追斑馬、長頸鹿、野豬、狍子這樣的,中大型食草動物。這些動物站起來比它們還高。捕獵成功率最高的黑足貓,那麼小一隻,成年後也就跟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家貓差不多。
  • 同為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單打獨鬥,獅子群居,捕獵的還是母獅子
    你要看人家捕的是什麼,人家去追斑馬、長頸鹿、野豬、狍子這樣的,中大型食草動物。這些動物站起來比它們還高。捕獵成功率最高的黑足貓,那麼小一隻,成年後也就跟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家貓差不多。單憑體型上看,一隻黑足貓也不可能厲害得過獅子和老虎。這種大型食肉動物,捕食的也是中大型食草動物。它們不是不能吃野兔、小鳥,實際上一些獅子幼崽或者老虎幼崽會自發地去撲捉一些鳥類。但是成年後的它們去捕捉這種體型小、渾身上下沒幾兩肉、跑的還賊快的動物,是得不償失的。
  • 還記得兒時和老虎當發小的貓?以為自己是老虎,放回貓群後怎樣了
    把小貓當老虎養,長大以後放回貓群後,這個小貓怎麼樣了?擼貓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了年輕人的新的生活方式,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為了緩解自己壓力太大,孤單寂寞的焦慮情緒,往往會把情感寄托在人身上,但是現在的感情也越來越不靠譜,所以大家就選擇了把情感寄托在動物身上,以往像養狗這種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家受傷的內心了,然而貓咪柔軟細膩的外形卻收到了大家的喜愛。聽過擼貓能夠溫暖人們內心。
  • 還記得兒時和老虎當發小的貓?以為自己是老虎,放回貓群後怎樣了
    把小貓當老虎養,長大以後放回貓群後,這個小貓怎麼樣了?擼貓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了年輕人的新的生活方式,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為了緩解自己壓力太大,孤單寂寞的焦慮情緒,往往會把情感寄托在人身上,但是現在的感情也越來越不靠譜,所以大家就選擇了把情感寄托在動物身上,以往像養狗這種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家受傷的內心了,然而貓咪柔軟細膩的外形卻收到了大家的喜愛。聽過擼貓能夠溫暖人們內心。
  • 為什麼有餓死的獅子,卻沒有餓死的老虎?
    我們知道老虎和獅子可以說是最硬核的動物,前者是森林之王,後者是草原之王,都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戰鬥力不分上下。而似乎很少聽聞老虎和獅子打鬥的消息,所以「獅虎之爭」才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其實在現在的自然界條件下,二者的地理分布相差甚遠,沒有可能會相遇,更別說當面打仗了!
  • 同樣是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獅子體型大,家貓體型卻很小?
    貓科動物的演化 貓科動物是一個大家族,我們熟悉的老虎、獅子、豹、以及家貓都是貓科動物。然而我們熟悉的貓科動物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家貓只是貓科-貓亞科-貓屬-家貓種的其中一個小小分支,它們還有許多親戚是我們平時不熟悉的生物。
  • 老虎屬貓科動物,如果我們抓住老虎的後勁肉,它是否和貓一樣溫順
    貓科動物因為常獨行,因此需要佔據一定的草場,母獸也需要為了保護領地而努力,尤其是老虎這樣獨居的物種,在母獸外出後幼崽是相當危險的。在非洲草原,雄獅會在領地內不斷地巡視,遇到其它貓科動物(主要是獵豹)的幼崽,它們會痛下殺手,為的是保證自己領地內資源的充足,列保雖然是獨居,但依然會威脅獅子的統治,尤其是對於幼年的獅子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