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72歲娭毑便血嚴重,醫生經陰道取腫物不留創口治癒直腸癌

2021-01-10 騰訊網

三湘都市報12月13日訊(記者 田甜 通訊員 梁輝 文俏程)湖南長沙72歲的王奶奶半年前開始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大便次數也明顯增加,每天最少兩三次,多則四五次,還感覺沒拉乾淨,以為是痔瘡,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患上直腸癌。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專家為她在腹腔鏡下施行中位直腸癌根治術(CRC-NOSES Ⅲ式),手術切除的腫物經陰道取出,沒在腹部留下任何手術切口。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肖志剛教授表示,這種手術方式主要適用於腫瘤略大的中位直腸癌女性患者。與常規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相比,該手術具有以下優勢:術後疼痛減輕,下床活動及排氣時間縮短;腹壁美容效果好,腹壁功能障礙減少;對術者來說,手術視野更加清晰。這個典型病例是在今日舉行的分享會上所分享的。

今日,第15屆全國結直腸肛門外科新技術新進展研討會、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分會肛腸疾病專家委員會學術年會、第7屆全國結直腸肛門外科青年醫生手術視頻大賽在長沙舉行。

「目前,全球結直腸癌新病例接近120萬、死亡63萬,分別比2000年增加27%和28%;在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於惡性腫瘤的第3位和第4位,每年發病遞增速度為世界平均數的兩倍,」會上,肖志剛教授介紹,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如上海市區男性腸癌發病率為48/10萬,女性為45/10萬,這一發病率已接近西方發達國家。

目前,治療結直腸癌主要採取結直腸癌根治術,常規開腹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療效較為理想,但創傷較大。隨著近年來微創技術在腫瘤根治術中的不斷發展,主流手術方案逐漸從開腹手術轉為腹腔鏡手術治療。隨著外科手術器械的不斷研發和微創理念的普及,機器人外科手術已在各外科領域迅速發展。在結直腸手術中,機器人手術系統的特點決定其在狹小空間能夠進行精細靈巧操作,特別是對位於盆腔的側方淋巴結清掃、盆壁神經的準確分離和對直杆器械可視而不可及部位的操作,展示出優勢,大大提高了結直腸疾病救治成功率,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患者的生命。

肖志剛教授提醒,早期大腸癌一般沒有症狀。轉化為結直腸癌的話,可能出現以下症狀:大便出血;反覆腹瀉或便秘、大便變細或者有殘留;腹脹;腹痛;貧血;原因不明的體重減少。確診最有效的檢查是大便隱血試驗和腸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腸癌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青島23歲白領女孩便血查出直腸癌 將被切除一段腸子
    原標題:23歲白領女孩便血查出直腸癌 被切除一段腸子     不久前,著名圍棋國手聶衛平患直腸癌的消息在國內引起了關注。目前,結腸癌和直腸癌在我國已經升至癌症前三位。而最近一兩年,青島直腸癌患者明顯增多,而且越來越年輕化。
  • 為什麼會便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便血 1 痔瘡非常多見 很多人並不把它當回事 所以出現便血也不引起重視 認為這是小小的痔瘡造成的
  • 間歇性無痛便血更可怕,切勿疏忽便血的「紅色警告」
    據不完全統計,近六成的肛腸患者因為疏忽了便血的「預警」,將其它肛腸疾病誤認為痔瘡,導致無法對症下藥,甚至有可能將直結腸癌誤認作普通的痔瘡導致延誤治療。臨床案例患者,男性,65歲主訴:間斷排便困難排粘液便伴便血1年加重3天。
  • 什麼是直腸癌 有哪些表現
    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癌症便成為了人們最為恐懼的疾病,在很多人心中,癌症和死神之間是一個等於號,在我國人最容易患上的癌症是肺癌、淋巴癌、乳腺癌及直腸癌,這些癌症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人忽略,被查出時往往到了晚期,無法治癒的地步,今天我們的話題便是人最容易患上的癌症之一直腸癌。小編將為您詳解什麼是直腸癌、直腸癌的早期症狀、直腸癌術後飲食及直腸癌能治好嗎?
  • 直腸病變不容忽視,提醒:早晚期直腸癌的症狀,一旦出現及早檢查
    如果自身突然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如便秘、排便次數增多,並有排便不盡等問題時,在排除了一些常見胃腸問題後,如拉肚子、腸胃炎等,就需要考慮直腸癌了。2、便血。便血很多人可能都遇見過,痔瘡、肛裂等都可引發便血症狀,不過若排除這些情況下出現便血,就需要考慮直腸癌了。
  • 便血就是直腸癌?醫生透露:大便帶血的原因都在這
    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其血液從肛門與糞便一同排出。隨著血液在消化道中留存的時間長短,便血的顏色可為鮮紅色、暗紅色或是黑色。很多人一看到自己排出了血便,就感到十分害怕,覺得自己得了直腸癌,實際上,便血不是直腸癌專有的,大便帶血還有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導致。
  • 便血的原因到底是痔瘡還是直腸癌?應該這樣辨別
    #直腸癌# 臨床發現,不少直腸癌患者在初期發現便血時,以為是痔瘡,沒加以重視,直到症狀嚴重才來醫院就診。在此,教大家一套簡單、快捷的初步鑑別痔瘡和直腸癌的方法。直腸癌患者排便次數較多,普遍是4次~5次,有些直腸癌中期患者每天排便可達到7次~8次,而且會持續幾年。注意排便後的自我感受。痔瘡患者排便次數多了或者時間長的話,會感覺到肛門很痛。直腸癌患者多次排便後還有排不完的感覺,這就是醫學上的「裡急後重」。分辨大便產生的氣味。痔瘡患者的糞便氣味和正常人沒有太大差異。
  • 為什麼便血需要引起重視?不可不知道的便血危害
    紅網時刻8月28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如果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那大概率表示有肛腸疾病的出現,但很多人在便血初期並沒有引起重視,總是一拖再拖,直到身體出現更大的異樣才去醫院就診。為了引起便血患者的重視,今天長沙東大肛腸醫院來科普一下關於便血需要知道的一些常識。
  • 直腸癌患者被診斷為混合痔並切除,上海安達醫院兩年6次因「無證...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同樣是便血症狀,患者張女士在某三甲醫院被確診為「直腸癌」,但此前不久,卻被安達醫院診斷為「混合痔」並動手術。由此,張女士與安達醫院產生了糾紛,但是,曾是該院「專利技術創新獎」的當事醫生離職半年多了,糾紛仍未了結。張女士前往醫院交涉。
  • 肛門檢查別怕羞 可以篩查直腸癌
    便血是直腸癌常見症狀,由腫瘤快速增殖後血運障礙引起,因腫瘤組織壞死潰破形成潰瘍而造成,便血多為鮮紅色或暗紅色。二是直腸刺激症狀。這是由病變刺激直腸而導致的一系列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與腹瀉交替),便意頻繁、肛門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老想去廁所,但每次排不淨)。三是腸腔狹窄症狀。
  • 直腸癌有那些前兆和症狀?
    4.腫瘤 侵犯膀胱、尿道、陰道等周圍臟器時出現尿路刺激症狀、陰道流出糞液、骶部及會陰部疼痛、下肢水腫等。 血便為結腸癌的主要症狀,也是直腸癌最先出現和最常見的症狀。由於癌腫所在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狀各不相同。
  • 重視大便出血或是是直腸癌作祟
    一出現便血,好多人就聯想到痔瘡,「便血就是痔瘡這個小問題在作祟」。從而忽視治療,其實這可能是結直腸癌悄然來襲的信號。數據顯示,有關數據顯示,大約8成的早期腸癌患者,因大便帶血被誤診為痔瘡,以至於失去最佳治療時機,給自己和家人留下終身遺憾。
  • 直腸癌和痔瘡症狀那麼相像,怎麼區分?
    痔瘡兩個最明顯的症狀,一是便血,二是內痔脫出。痔瘡多數不需要治療,當出現痔核脫出,肛門不適或腫痛等症狀,才真正需要治療。 如何區分直腸癌和痔瘡 由於痔瘡和直腸癌的發病部位相似,最常見的症狀都是便血,因此當有些症狀交叉或不典型時,臨床診斷常常混淆。尤其是兩種疾病並存時,檢查發現有痔瘡後,就局限於痔瘡的治療,有可能延誤直腸癌的治療。 那麼,痔瘡和直腸癌有哪些不同呢?
  • 便血、腹瀉當心是直腸癌,4大症狀需早知
    直腸癌發病率很高的一種疾病,但生活中直腸癌早期是很難發現的,畢竟其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的痔瘡等腸道疾病很類似,想要早早的發現直腸癌問題,就必須要對相關的早期症狀有足夠的了解,下面一起來看看文章對此的相關介紹。
  • 子宮脫垂還是陰道腫瘤,這些相似的婦科疾病醫生該如何鑑別?
    一旦出現子宮脫垂,子宮會隨著陰道進行性下垂。嚴重的情況下,整個子宮都會脫落至陰道外,並引起各種不適,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不得不進行治療。子宮脫垂的診斷雖然不難,但有些要點需要臨床醫生注意。本文將總結子宮脫垂的臨床診斷與鑑別診斷,並簡要介紹其治療方式。檢查診斷子宮脫垂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症狀和體徵。
  • 長沙娭毑修包25年 30多萬的外國包自造零件修好(圖)
    曹娭毑正在專心致志地維修箱包。長沙晚報記者 王斌 攝  長沙晚報記者 王斌 實習生 顏夢婷 何旖旎  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大古道巷是有名的「箱包一條街」。  自造英制螺絲修好外國名包  從步行街南段東側進入大古道巷一兩分鐘,就能找到曹娭毑的攤位。只見路邊的一個小攤位上,擺著一臺電動縫紉機、一臺補鞋機、一臺磨鑰匙機,69歲的曹娭毑靠著這幾臺機器和一雙巧手,成了遠近聞名的修包專家。  「三十幾塊錢的山寨包包我修,30多萬元的外國包包我也修。」
  • 病例分享 | 局部進展期直腸癌TNT模式治療:病理完全緩解1例
    病史及初治情況患者,女性,61歲主訴:間歇便血1月餘。患者於2018年3月起,無明顯誘因出現間斷便血,量不多,排糞便成形,便後伴裡急後重感,無噁心嘔吐,無腹痛腹瀉。同年4月為進一步診治來筆者醫院就診。子宮萎縮,局部後壁與直腸病變分界欠清,餘未見明確異常,雙側附件區未見異常信號腫物,盆腔未見積液。雙側輸尿管及膀胱充盈可,走行通暢,腎盂、輸尿管、膀胱壁光滑,形態正常,未見充盈缺損。MRI診斷意見:直腸局部佔位性病變,對比前片病變範圍縮小。經直腸腔內超聲提示:直腸癌放化療後,考慮有腫瘤殘留。
  • 體檢時最容易被放棄的這項檢查,可以篩出直腸癌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便血是直腸癌常見症狀,由腫瘤快速增殖後血運障礙引起,因腫瘤組織壞死潰破形成潰瘍而造成,便血多為鮮紅色或暗紅色。二是直腸刺激症狀。這是由病變刺激直腸而導致的一系列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與腹瀉交替),便意頻繁、肛門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老想去廁所,但每次排不淨)。三是腸腔狹窄症狀。
  • 切除卵巢腫瘤不留疤,醫生採用新術式「另闢蹊徑」
    廣州荔灣區的29歲劉女士在今年年初查出畸胎瘤,但由於擔心手術後留下疤痕,一直沒有進行治療。半年後,發現腫瘤在繼續長大,劉女士徹底坐不住了,經多方打聽後慕名來到我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