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德雲社風波」後,牆倒眾人推,王自健站出來力挺:「是誰讓中國說相聲的又能說相聲又能吃上飯?郭德綱。我愛郭德綱,我怕他完了。」然而才過了一年,王自健的態度卻180度反轉:「郭德綱就是小市民的目光和格局。」變臉速度之快,讓人始料不及。
相比專科出身的相聲演員,王自健則是半路出家。大學學的是新聞系專業,後來進入電視臺做編導,專業對口,前途光明,可他從小就有一個「相聲夢」。
就在事業穩步上升時,王自健卻突然在2008年辭去電視臺的工作,義無反顧投身摯友相聲社開始專職說相聲。當時,全國各地的民間相聲小團體層出不窮,發展卻很艱難,就在此時,德雲社異軍突起,嶄露頭角。
2009年,郭德綱發起了「德雲相聲聯盟」,旨在團結民間團體,壯大相聲事業。剛開始,同行無人理會,都處於觀望狀態,張伯鑫率先帶領「摯友社」加入後,其他社團才開始紛紛響應。
當時,北京相聲圈流傳一種說法:「北聽張伯鑫,南聽郭德綱。」王自健自然也跟著班主張伯鑫加入了德運相聲聯盟,成為「一家人」。
2010年,因為「李德彪打人事件」,德雲社經歷了創立以來最大的災難,不僅千夫所指,同行相攻,就連愛徒曹雲金、李菁、何雲偉也選擇在此時出走,自立門戶,德雲社被逼得修業整頓。
風口浪尖時,王自健和張伯鑫卻創作了一段名為《我愛郭德綱》的相聲,高調支持郭德綱。王自健說:「是誰讓中國說相聲的又能說相聲又能吃上飯?郭德綱。他對相聲的貢獻不可磨滅,我愛郭德綱,我怕他完了。」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自健更是毫不避諱地幫郭德綱說話,他不理解同行和媒體為什麼都要攻擊郭德綱,對此他感到很憤怒:「郭德綱在圈內人緣不好,但這不是他造成的,而是同行有人唆使的。」
說這話時,王自健已經和張伯鑫退出「摯友社」,成立了「北京第二班相聲大會」。儘管脫離了德雲相聲聯盟,王自健對郭德綱依然心懷敬意。採訪中,王自健說自己是普通天才,郭德綱是大天才,還將郭德綱比作「小蘑菇」(常寶堃)在世,對他的讚譽溢於言表。
2011年,王自健拜師侯耀華,走上了反三俗、反對非主流相聲的道路。當時,因為「侯耀文遺產風波」,侯耀華與郭德綱隔空對罵,作為侯耀華的徒弟,王自健自然而然戰隊師父,與郭德綱劃清界限。
王自健嘲諷郭德綱的相聲《屌絲青年》抄襲了馬伯庸的網絡段子,質問郭德綱成名人了說相聲也這麼容易了嗎?」郭德綱隨即回應:「因疏忽導致原作者不悅,在此鄭重道歉,馬上將所涉及的笑話全部摘除一字不用。」
本來事件到此應該了結,誰知王自健又要求郭德綱對於用過的段子應該給錢,聲稱自己絕不會免費使用。這下徹底激怒郭德綱,直接回懟:「罵人的拉黑,添亂的小心臉,我不回嘴罵你是為了給你留臉。」
後來,王自健開始主持《80後脫口秀》,郭德綱主持了一檔節目《郭的秀》。節目中,王自健諷刺郭德綱是「小市民的目光和格局」,暗指郭德綱抄襲他的節目。這次,郭德綱對於王自健的言論不再做任何回應,一心發展自己的德雲社。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相聲人的地方,江湖氣息更重。距離當年的「德雲風波」,已經過去十年,王自健對郭德綱的態度也一改往昔,截然不同。
如今,王自健已經退出了相聲的舞臺,與郭德綱的交集越來越少,想必二人之間的恩怨也早已隨時間淡去,相忘於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