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江西贛州9月12日電 (李韻涵)「以前出遊可能追求刺激,現在比較追求養生,畢竟身體最重要。在這裡親近大自然,可以讓我全身心放鬆。」12日,在江西贛州大餘丫山風景區內,來自南昌的遊客黃旭民正帶著妻兒在森林棧道中徒步。
隨著中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旅遊業全面復甦。在後疫情時代,旅遊業有何新趨勢?當日,2020江西森林旅遊節在此間開幕,一場關於森林康養旅遊的討論在此展開。
「2019年我國森林旅遊遊客量超過18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人民幣,森林旅遊已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林草支柱產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旅遊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健民在開幕式上表示,實踐證明,通過發展森林旅遊,實現了山更綠、水更清、民更富、公眾收穫快樂、林區增添活力的綜合成效。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朱虹在此次森林旅遊節主體活動之一《江西森林旅遊理論與實踐》新書發布會上表示,江西森林旅遊資源豐富,旅遊基礎和區位優勢凸顯,發展森林旅遊是契合江西省省情的最佳選擇,是滿足新冠肺炎疫情之後人民對健康需求的必然選擇。
作為此次森林旅遊節重要活動之一的第二屆江西省森林康養高峰論壇,吸引了上百位來自國內旅遊、健康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索森林康養旅遊新風尚。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處長喬永強認為,森林康養旅遊是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結合傳統醫學與養生文化,並以促進大眾健康為目的的一種旅遊方式。目前,森林康養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富民產業。
喬永強稱,森林康養旅遊可以促進各個年齡段民眾的身心健康,例如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以及部分青少年的肥胖、自閉等問題,可以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的解決。他建議,發展森林康養旅遊,應培育一個以休閒產業為主的旅遊目的地,當休閒產業延伸後,其中的一個業態是森林康養旅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