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隱忍20年華麗綻放!《三體》令中國文化高價值輸出

2021-01-21 影劇八卦說

《三體》作為劉慈欣的科幻代表作、國內科幻小說的頂尖作品之一,其魅力和影響力已經不用大書特書了,其全球總銷量超過2000萬冊的數字就是證明。在前段時間,美國Netflix(網飛)宣布要將《三體》三部曲改編成劇集,而且將由《權利的遊戲》的主創親自改編,原作者劉慈欣也將擔任顧問。

這一消息也讓許多《三體》粉絲高興壞了,看來這次「《三體》宇宙」真的可以成功!

眾所周知,我國的科幻片還在發展當中,雖然《流浪地球》的成功讓大家看到了可能性,但和美國的好萊塢相比差距還是很大。而劉慈欣曾明確表示如果今後拍攝《三體》,並不會交由好萊塢來拍攝,原因是「好萊塢的價值觀和《三體》不符」。

但面對這次Netflix拋出的橄欖枝,劉慈欣也難逃「真香定律」,他認為《權利的遊戲》主創「有著崇高的信念」,非常期待三體迷們能在劇版之下重新發現這個故事。

不得不說,劉慈欣能有如今的成就太不容易了,其中的故事還得從20年前說起。

01、中國科幻的黑暗時刻

有人說,2019年是中國的科幻元年,其實不對,中國的科幻在改革開放初期就開始發跡,在90年代興盛,但卻在千禧年跌落。

中國最早的科幻片是1982年的《珊瑚島上的死光》,其中有一幕場景是爆炸的蘑菇雲讓人感受到了中國科幻蓬勃的生命力。

到後來各種優秀的科幻片百花齊放,比如《霹靂貝貝》、《大氣層消失》以及《瘋狂的兔子》等。而且其都蘊含各種寓意,或呼籲環保,或探討哲理,或荒誕不經,或充滿童趣,總之讓人回味無窮。

但在1999年後,中國科幻卻迎來黑暗時刻。

在將近20年的時間內,像樣的科幻片再也沒有出現過,即使是周星馳在2007年拍攝的《長江七號》,也被老搭檔吳孟達說是「偽科幻」。

但就在這黑暗的時刻,有一個人在奮筆疾書,在20年後華麗綻放。

02、「工程師」上班摸魚

他是山西娘子關發電廠的一名工程師,長相普通。

在90年代末期,這個傢伙總是推著一輛老式「二八」上下班,畏畏縮縮,走在街上你不會多看他一眼。在工作中,他也是典型的不務正業,經常利用工作的空隙摸魚寫作,多年後還被網友整理成「黑材料」。

在1999年,劉慈欣在《科幻世界》發布了兩部作品《鯨歌》和《微觀盡頭》,之後又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科幻世界》把2000元稿費寄到他的單位,於是他拿著這筆巨款躲著領導同事,請其他獲獎的作者吃了一頓火鍋。

而他獲獎的作品叫做《流浪地球》,他的名字是劉慈欣。

《流浪地球》獲獎後,劉慈欣迎來了創作的高峰期,02年到05年期間,他憑藉《朝聞道》、《地球大炮》、《贍養人類》等作品連續獲得中國銀河獎,不知不覺,他已經爬上了中國科幻的金字塔塔尖。

2006年,劉慈欣開始創作《三體》,這是大劉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目前為止中國科幻的最高峰。

《三體》一共三部,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分別於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出版,2014年被翻譯成英文出版,在亞馬遜上好評如潮。

2015年劉慈欣憑藉《三體》第一部獲世界科幻大會的雨果獎,在亞洲實屬首次,這也標誌著中國躋身了世界科幻強國之列。

復旦大學文學系教授嚴鋒評價:「在讀過《三體》後,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我相信每個人讀過《三體》這本書之後都會有自己的體會。雖然《三體》這本書比我們看到的更加深邃,但也正是這樣,這本書才會有如此大的魅力。《三體》全套共3本,一部比一部好看,我第一次讀《三體》也是一口氣看下來,感覺是從未有過的震撼,閉上眼睛滿腦都是宏偉、瑰麗的宇宙圖景。

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套書,我建議你讀一讀,因為《三體》不僅僅是一部偉大的科幻巨著,它對人性的揭露和解讀也值得每一位讀者深思。

這套89元的科幻巨著(全三冊),不到一頓飯錢,讓自己享受一次完美的精神盛宴,重新刷新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這錢花的值!

相關焦點

  • 劉慈欣憋了20年這口氣咽下去了!《三體》令中國文化高價值輸出
    可是1999年之後,中國科幻卻迎來至暗時刻。之後的近20年裡,再也沒有誕生過像樣的科幻片,即使2007年周星馳拍攝了所謂的科幻片《長江七號》,也被老搭檔吳孟達笑言是「偽科幻」。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有人依然在奮筆疾書,等待20年後的一次華麗綻放。02、上班摸魚的「工程師」這個人是山西某發電廠的一名工程師,其貌不揚。
  • 劉慈欣作品《三體》火到了什麼程度?作者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
    2015年8月22日,在遙遠的美國,傳來了一個讓國內振奮的消息:"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憑藉長篇小說《三體》榮獲了有著"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共有三部,而獲得雨果獎的,是該系列小說的第一部。對於獲獎這件事,國內的科幻迷們興奮不已。
  • 文化反輸出,《三體》在日本賣得太火爆,銷量直逼村上春樹的作品
    中國作家劉慈欣《三體2》在日本只能預定,火熱度只有村上春樹才能與其媲美。日本科幻作家藤井太洋說:目前劉慈欣在日本讀者心中的印象是:優等生。作為文化輸出大國日本,像《七龍珠》,《奧特曼》這些動畫曾經影響了多少人。2015年,劉慈欣憑藉小說《三體1:地球往事》榮獲「科幻界的諾貝爾文學獎」的雨果獎,被翻譯多國語言,走出國門,成為近十年來中國最成功的文化輸出案例。
  • 網飛將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 9月1日,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
  • 劉慈欣《三體》榮獲雨果獎,卻被女權主義攻擊?網友:人紅是非多
    談到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更多的人會想到《流浪地球》和《三體》,《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無限潛力。雨果獎,可以說是「科幻界的諾貝爾「,在15年,劉慈欣也是第一次獲得這個獎項的亞洲人。而且《三體》更讓劉慈欣獲得了雨果獎。Hugo獎,被稱為「科幻界的諾貝爾」,在15年中,劉慈欣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 《三體》中的英雄類型與劉慈欣的絕望寓言
    科幻小說是一個天然造就各種極端情境的文類,但像《三體》這樣具有鮮明存在主義意蘊的作品卻不多。我們需要追問的是,劉慈欣為什麼在當下寫出這樣一部作品? 《三體》在當代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意味著什麼,對我們又有何啟發?《三體》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而當我們試圖從整體上把握劉慈欣的科幻創作時,更是不可能繞開「英雄」這個關鍵詞。
  • 劉慈欣:寫《三體》只為戒賭
    提起劉慈欣,在中外科幻迷心中那都是要挑大拇指讚嘆的人物。對於中國科幻迷來說,他的《三體》系列小說將中國科幻拉高到了世界級水平,在歐美、日本熱銷,堪稱是文化輸出。在一次通宵鏖戰之後,劉慈欣輸光了當月的工資,回到宿舍後開始躺在床上反思。還好當時單位提供食宿,所以輸光了錢對於單身的劉慈欣並不構成什麼影響,卻讓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還要繼續這樣下去麼?為了打發時間,更是為了戒賭,劉慈欣開始進行科幻小說創作。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寫作,直到1999年劉慈欣才發表了自己的處女座《鯨歌》。
  • 劉慈欣的《三體》,常常打破常規思維的人,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
    儘管離《三體》最後一本出版已經過去七年了,但《三體》的熱度卻仍在持續升溫。甚至在兩周前,歐巴馬來中國參加活動首次見到劉慈欣時,便迫不及待地當面"催更"。然而,這位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雨果獎"得主、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開創者,卻對每經影視坦言,他至今都沒想明白到底為什麼《三體》能達到這樣的影響力……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天文學家葉文潔在其間歷經劫難,被帶到軍方絕密計劃"紅岸工程"。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
  • 劉慈欣在《三體》提到的人性弱點,有一個人早在兩千年前就提到了
    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劉慈欣憑藉《三體》,一舉斬獲全球最權威的科幻小說獎項之一,雨果獎。中國科幻小說在世界範圍終於揚眉吐氣一番。權威獎項的名氣助推,讓《三體》這套書成為全球性的暢銷書,無論是歐巴馬這樣的國家元首,馬雲這樣的商業大佬,還是奔波於地鐵、公交的上班族,研讀《三體》仿佛一項不看就要落伍的必備功課。
  • 《流浪地球》和《三體》並非劉慈欣第一部成功作品,而是這部
    夢工坊青年成長與發展系列活動自2009年起已舉辦十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全球化智庫、中華文化促進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的支持和指導下,俞敏洪、楊瀾、阿丘等擔任導師,由夢工坊青年人才發展中心、東宇全球化人才發展基金會聯手全球百所知名高校和一流媒體及企業,為優秀青年學生搭建成長與發展的舞臺。
  • 《三體》不僅僅是科幻小說,還是劉慈欣對一種生活方式的詮釋
    一、劉慈欣 與「科幻小說」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政府加強「科技興國」宣傳、科技事業不斷發展,出現了諸多有利科幻創作的條件;同時以科技工作者為主的創作隊伍逐漸更新,一些從科幻迷中分離出的精英化讀者也成長為作家,而劉慈欣就是其中的一員。
  • 卡梅隆想拍,劉慈欣拒絕了!國人拍不了《三體》,為何不給好萊塢
    早在2009年,劉慈欣就把《三體》的影視改編權賣出去了。如今回頭看,這樁買賣就是個笑話,為啥啊?劉慈欣當時只賣了10萬塊錢。這個價格堪稱白菜價,鬧著玩兒呢?要知道,2009年在電影界科幻界還發生了一件裡程碑大事件,那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全球票房27.88億美元,時至今日,仍是全球票房榜第一。
  • 《三體》廣受好評,被問想得諾貝爾獎嗎?劉慈欣:拿到就「毀」了
    劉慈欣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第一人」,他的代表作《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不僅受到讀者和媒體的讚譽,也是第一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毫不誇張地說,他一個人就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科幻小說《三體》可以說是劉慈欣最輝煌的傑作之一。
  • 《三體》版稅1300萬,版權卻廉價讓出,劉慈欣:不轉讓書賣不了
    科幻世界雜誌社幾乎在一瞬間換了新的董事長,這位董事長的到來,結算了劉慈欣的全部費用,還將劉慈欣留了下來。2009年,劉慈欣開始不斷拋出自己手中科幻作品的版權。包括他一直給予厚望的《三體》版權。那一年,大劉已經46歲。已經半百之年的他,無奈的將《三體》版權轉讓給了張番番和其妻子宋春雨。2014年,張番番與遊族影業達成合作。
  • 要說中國科幻榜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
    要說中國科幻第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這部被視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的作品,在國內的銷量已突破2100萬冊。出版14年,被翻譯成 16 個語種,包攬 9 項世界頂級科幻大獎。歐巴馬評價《三體》太有想像力,背景宏大,非常有趣。
  • 劉慈欣訪談錄(中):《三體》有續集嗎?電影進展如何?
    《三體》不是那麼黑白分明,而且偏離主流價值觀。所以《三體》翻譯成英文拿到好萊塢,沒人感興趣。人家一看提要就覺得不行。最開始找過李安,幾乎所有大導演都給了,但人家首先考慮的商業,要考慮買不買座?《三體》違反了高成本電影的基本原則。《三體》電影遇到的問題比想像的多李召:目前《三體》電影進展怎麼樣?
  • 劉慈欣:敬畏頭頂的星空 探索未知的世界
    受到吳巖在《中國軌道》裡描寫人類不顧一切探索太空的啟發,劉慈欣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展開了關於「三顆無規則運行恆星的恆星系」的構思,將時代背景設定為20世紀60年代到500年後人類的一段特殊歷程,以恢宏的筆觸描述了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之間的衝突和戰爭。2006年5月,《三體》在《科幻世界》開始了長達半年的連載,同年,該作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
  • 我們拍不出《三體》,為什麼不能讓好萊塢來拍攝?劉慈欣透露真相
    三體文明星球(概念圖)因此,在中國,沒有哪個製片人敢拍這部電影。此前有報導稱,2016年的時候導演張番番已經啟動了拍攝,還邀請了馮紹峰、張靜初主演,但4年後一直沒有聲音。大概也是這個原因。三體''的主流價值觀是,人是渺小的,是虛妄的,是沒有價值的;;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是主宰。人類對自然的損害最終將受到自然的懲罰。地球和三體都是如此。為什麼三體星系死亡?因為他們像我們人類一樣,對自然的過度需求。這樣的價值觀是許多人無法接受的。我們為什麼要讀科幻小說?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拿多少錢?所以他沒拍《三體》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拿多少錢?所以他沒拍《三體》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改編而成,這部影片說的是2075年的故事,那時的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太陽也將要毀滅。
  • 劉慈欣:打麻將輸800塊錢,為戒賭開始寫小說,結果寫下《三體》
    說起《三體》,大家應該都聽過,2015年這本科幻小說榮獲第73屆世界科幻小說大會雨果獎。美國前總統看過《三體Ⅰ》後專門發郵件給作者催更,天體物理學家李淼專門針對《三體》寫過一本書《三體中的物理學》,中國科幻作家王晉康說「我看了不止一遍,我很喜歡。」還有小米品牌創始人雷軍、360董事長周鴻偉,包括騰訊集團老闆馬化騰等等國內著名人物都是「三體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