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動物園重新開放

2021-01-08 新華社客戶端

6月15日,英國進入「解封」新階段。因疫情關閉數月的倫敦動物園採取限流措施,重新對遊客開放。

↑6月15日,遊客在英國倫敦動物園觀看貓鼬。

↑這是6月15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拍攝的火烈鳥。

↑6月15日,遊客在英國倫敦動物園觀看長頸鹿。

↑6月15日,飼養員在英國倫敦動物園給企鵝餵食。

↑6月15日,英國倫敦動物園的一名飼養員戴著老虎圖案的口罩。

↑這是6月15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拍攝的提醒人們保持社交距離的標牌,上面寫著「請間隔一頭獅子身長的距離」。

↑6月15日,一名兒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通過水下窗口觀看企鵝。

↑6月15日,一名兒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觀看企鵝。

↑6月15日,一名兒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觀看長頸鹿。

↑6月15日,一名男孩在英國倫敦動物園內與企鵝身形的標牌「比身高」。

新華社記者韓巖攝

相關焦點

  • 莫斯科動物園重新開放
    本文轉自【新華網】; 6月15日,工作人員在俄羅斯莫斯科動物園入口處進行清潔工作,為動物園重新開放做準備。 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10日表示,莫斯科將有計劃分階段回歸正常生活。繼9日莫斯科解除居家隔離和外出限制後,將從6月16日起允許開放博物館、展覽館和動物園。
  • 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重新開放
    因疫情關閉兩個月後,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宣布12月18日起重新向公眾開放,營業時間內限制同時在園內的參觀人數在1250人以內。因疫情關閉兩個月後,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宣布12月18日起重新向公眾開放,營業時間內限制同時在園內的參觀人數在1250人以內。
  • 南非約堡動物園重新開放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9月15日(外代二線)(4)南非約堡動物園重新開放這是9月14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約堡動物園拍攝的小火烈鳥。受疫情影響關閉的約堡動物園近日重新對公眾開放。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9月15日(外代二線)(8)南非約堡動物園重新開放這是9月14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約堡動物園拍攝的小火烈鳥。受疫情影響關閉的約堡動物園近日重新對公眾開放。
  • 重新開放的德國野生動物園(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4月22日 (外代二線)(13)重新開放的德國野生動物園 這是4月21日在德國施洛斯霍爾特-施圖肯布羅克的施圖肯布羅克野生動物園拍攝的獅子。 施圖肯布羅克野生動物園是德國在新冠疫情中首批重新開門迎客的動物園之一。
  • 倫敦親子遊必去景點——ZSL倫敦動物園
    親近自然和動物是孩子的天性,一場有趣的親子遊當然少不了動物園玩樂了。靠近倫敦市中心,擁有800多種千奇百怪的生物,以及眾多創意展覽的ZSL倫敦動物園,就是老少皆宜的英國首都一日遊最佳選擇。到訪ZSL倫敦動物園之前,你一定會好奇ZSL到底代表著什麼意思?
  • 中山紫馬嶺動物園改造後重新開放
    [摘要]目前開放的有長頸鹿園、猴館、食草部落、爬蟲地帶、鱷魚潭、狐猴谷、小熊貓館、鸚鵡館、猛獸山莊、兒童遊樂園,還設有海獅表演及鸚鵡表演兩個表演場。本報訊 經過一年多的升級改造,紫馬嶺動物園日前全新亮相,向市民重新開放。
  • 倫敦動物園遊記(1):倫敦城中的亞洲獅森林
    1828年,倫敦動物園開放,翻開了動物園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篇章,因為它不是為王室貴族獵奇享樂而建,而是倫敦動物學會給會員提供的科研場所,達爾文作為學會會員就曾在倫敦動物園觀察動物行為。190年來,倫敦動物園始終是引領動物園發展的一面旗幟,而在倫敦動物園朝聖遊記的初篇,我想與大家分享他們最新開放的「獅之國土」主題展區,看倫敦動物園如何「定義」時下流行的沉浸式展示。
  • 倫敦動物園裡的鳥舍要修,請來了當紅的設計事務所
    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倫敦動物園自 1828 年開幕以來一直由倫敦動物學社團(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ZSL)運營。這座歷經百年的動物園曾邀請過包括 19 世紀英國著名建築師 Decimus Burton、負責建造倫敦發電站的建築師 Giles Gilbert-Scott 等一眾大師設計園內建築。
  • 比利時天堂動物園重新開放,遊客最想念熊貓雙胞胎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比利時5月18日開始進入解封的新一階段,集市、博物館、動物園重新開放。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天堂動物園的開放,因為那裡生活著一對龍鳳胎大熊貓。熊貓雙胞胎在去年8月8日出生,去年10月29日,天堂動物園通過社交媒體邀請「粉絲」為大熊貓雙胞胎寶寶起名。經過近7.3萬名「粉絲」的投票,「寶弟」和「寶妹」最終勝出。動物園發言人表示,能夠重新開園大家都非常興奮。他說:「我們採取了很多安全和衛生措施,為了保證遊客,當然還有大熊貓的安全」。
  • Kumbuka:倫敦動物園隕落的名「猩」
    倫敦動物園「大猩猩王國」展區開放於2007年,是距離大門最近的主要展區,完全不會錯過倫敦動物園「大猩猩王國」展區內舍裡的Kumbuka,攝於2015年8月26日熟悉「鴉雀有生」的朋友應該都或多或少能感受到,我是一個動物園迷。
  • 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重新開放 每日限接待1000名遊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6月10日,隨著馬來西亞宣布實施恢復性行動管制令,國家動物園重新開放,每日限接待1000名遊客。據當地一家媒體報導,10日一早,就有一些父母帶著孩子前往國家動物園,並且都戴著口罩,做好自身防疫措施;動物園管理者也在售票櫃檯、入門處貼好社交距離提示貼紙,並記錄遊客的體溫和資料。 國家動物園副主席羅斯裡表示,鑑於政府尚未就動物園營運提供標準作業程序(SOP),所以該動物園目前只能使用自己的標準作業,包括每日暫時只接待1000名訪客。
  • 【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倫敦動物園!(London Zoo)
    倫敦動物園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之一。該園於公元1828年4月27日成立。起初,園內動物為科學家的研究對象;後在1847年對公眾開放。想起北京動物園十五塊錢的門票......也難怪動物住的那麼憋屈了。倫敦動物園非常注重動物權,給他們餵的飽飽的,給他們非常大的活動空間,沒有投餵活動,遊客也沒有投食的。
  • 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重新開放大熊貓「香香」人氣依舊
    中新網6月23日電報導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23日,因新冠疫情臨時停業近4個月的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恢復營業,居住在該動物園的大熊貓「香香」人氣依舊頗高,在重新開幕當天就吸引了大批遊客。資料圖:旅日大熊貓「香香」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
  • 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重新開放 大熊貓「香香」人氣依舊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23日,因新冠疫情臨時停業近4個月的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恢復營業,居住在該動物園的大熊貓「香香」人氣依舊頗高,在重新開業當天就吸引了大批遊客。資料圖:旅日大熊貓「香香」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
  • 為了讓它們開心,倫敦動物園操碎了心
    把果子藏起來,或者把肉掛在移動的鐵架上模擬捕獵……倫敦動物園可謂煞費心機。7日,倫敦動物學會專家史蒂芬妮·佩斯做客長江文明館大河講堂,與武漢的小學生們分享21世紀的動物園怎樣在保護動物中發揮作用。  開心對圈養動物很重要  倫敦動物園是最早向公眾開放的動物園,它從屬於1826年成立的倫敦動物學會。
  • 東營人在海外|遇見倫敦動物園
    相比於大英博物館的空間、陳列,倫敦動物園有著更加舒朗輕鬆的氛圍,也更活潑地向到訪者講述著自然的故事。  第一次去倫敦動物園的時候,我便被它驚喜到。26英鎊的門票,與我之前去過的只要十幾至多幾十人民幣票價的動物園相比,確實不那麼友好(高票價是因為倫敦動物園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社會捐贈和門票收入),但倫敦動物園的觀覽體驗值這個票價。總體而言,倫敦動物園的體量不大,但展區眾多、內容豐富、分類明確,充溢著設計感與人性化。  倫敦動物園最有趣的場館莫過於熱帶雨林館。
  • 倫敦動物園:感謝醫護人員
    來源:【新華網】  4月29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一隻長頸鹿在圈舍內向外張望。感謝NHS(英國國民保健制度)醫護工作者的標識掛在外牆上。 因新冠疫情,倫敦動物園已關閉數周。 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來源:【新華網】  4月29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一隻長頸鹿走出圈舍。
  • 倫敦動物園進行動物年度盤點
    1月3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一名飼養員盤點雙峰駱駝。當日,英國倫敦動物園對園內飼養的600餘種動物進行一年一度的大盤點。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攝)這是1月3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拍攝的兩頭蘇門答臘虎。當日,英國倫敦動物園對園內飼養的600餘種動物進行一年一度的大盤點。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攝)1月3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一名飼養員盤點松鼠猴。當日,英國倫敦動物園對園內飼養的600餘種動物進行一年一度的大盤點。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攝)1月3日,在英國倫敦動物園,一名飼養員展示金絲蜘蛛。
  • 倫敦動物園面臨財困危機,多位明星為挽救動物發聲;英國永遠刷不完的橋——福斯橋
    目前,為了維持正常的工作模式,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正分為兩組單獨工作,如果其中一組有成員生病,另一組可以接替。多米尼克說:「許多人都認為像倫敦動物園這樣有歷史的機構會像自然歷史博物館一樣,得到政府的定期撥款,但事實並非如此。」
  • 「傳奇熊貓」重回倫敦動物園
    當地時間10月21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倫敦動物園收到了來自中國人民的一份特殊禮物——一尊象徵著中英友誼的雕塑。這尊雕塑雕的不是一位名人,而是一隻名聲遠播的大熊貓,它76年前來到倫敦,曾在納粹的狂轟濫炸中安然自若,她去世時像一個大人物那樣榮登《泰晤士報》的訃告欄。她在二戰中為鼓舞英國人民的士氣做出了特別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