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讀到這樣一首神秘的詩。
西江月·遣興
辛棄疾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ლ(・ิω・ิლ)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o゜▽゜)o☆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ω-)
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д<)╯
似乎沒有什麼不對?
( 辛棄疾:我什麼時候這麼萌的?)
這些「小符號」居然已經入駐詩詞了?
果然算是交流神器了。
對於許多經常線上聊天的同學來說,顏文字已經漸漸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交流神器:上可撒嬌打滾賣萌博一笑,下可化解冷場窘境防尬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使用過程中好奇過,顏文字究竟是怎樣被發明出來的,又是怎樣演變成為今天的樣子呢?
一說日本在江戶時代中後期已有利用假名來拼湊人臉的民俗遊戲,因此日本是顏文字的起源國家。
較為官方的說法是世界最早的顏文字誕生於1982年9月19日,美國人Scott Fahlma最先在電子布告欄上使用了:)的表情符號。
顏文字傳播至世界各地後逐漸形成兩大分類「西方式」和「日本式」。西方式」顏文字最大的特點是要將屏幕順時針旋轉90°後才能辨別出表情:
而「日本式」顏文字內容更加豐富,使用更廣泛。近年來顏文字的最主要發展方向是由簡到繁。不僅長度增加、使用的字符數量變多、表達的感情種類更加豐富,且正在融入越來越多不同國家和民族的語言特色。
(知乎有位答主說自從知道了ᕕ( ᐛ )ᕗ這個表情可以讀作 fi-waa-fo,和朋友每次都用「fiwafo」來打招呼了!顏文字其實也可以是有聲的哦ヘ(´ω`ヘ))
小編:請問二位對「٩(º﹃º٩) 」這個顏文字有何看法呢?
A:(毫不猶豫)想吃!
B:(託腮)……可能是無語?
小編:那麼二位如何看待「´_>`」呢?
A:(依舊毫不猶豫)無語!
B:(認真思考)大概是呆萌?
小編:二位眼中「ᕕ( ᐛ )ᕗ」代表什麼情緒?
A: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快樂的很動感的表情。就好像馬上要去做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有一種"一切準備妥當,馬上開動"的感覺,傳達出了一種積極的做事態度,讓人也感到熱情興奮開心。
B:這個顏文字給人感覺就是哈哈哈哈哈在下先走一步 一分鐘都不想跟你待,我跑路了!
小編:這真的是最後一個了!二位覺得「(゜-゜)つロ」
是在表達怎樣的心情呢?
A:(無比堅定信心滿滿)憤怒得想朝對方扔東西!
B:(某種程度上和該顏文字如出一轍的迷茫臉)真的分不清了……懵、迷茫?或者困頓?
採訪中對同一個顏文字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理解,源於顏文字作為符號本身並沒有意義,而是在人們的交流互動中被賦予了共同的、可接受的意義。顏文字的廣泛普及正是得益於這種表意的模糊性。
一個沒有實際情緒含義,只是「看上去很萌」的顏文字幾乎可以被放在任意句子的任意位置,用來柔化語氣,表達親暱,甚至只是用來避免刻意的標點符號。
甲方:才改到第八稿? 算了還是用初稿吧。
設計師:……好的。
甲方:你是不是對我的意見有什麼不滿?
……
甲方:才改到第八稿? 算了還是用初稿吧。
設計師:好的ヽ( ̄▽ ̄)و
甲方:年輕人好好幹 你認真做下一稿肯定能過。
(看!對比是不是很強烈!)
(o゚ω゚o)
最初用來書面交流的文字,是落在紙面上具有一定反覆閱讀價值的存在,但當網絡聊天越來越普及,人們開始習慣用書面性的文字來進行輕鬆隨意的口語化交流。於是很多標點符號失去了在這種聊天中存在的意義,例如逗號、句號、分號甚至問號。
並不熟悉的人在聊天時用「好的。」來回應你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此人高冷,不易接近?而「好的」看起來卻無比自然,毫無親疏遠近之感。只是一個小小的句號,卻影響了發信人性格給對方留下的第一印象。
如今有更多的人用空格來代替逗號,或者把每一短句分條發送。一整頁聊天記錄不出現一個標點符號對我們來說是常有的事。它們只有在出現表達強烈情感的需要時才會被使用。也許是習慣和本能使我們不得不選擇了一種標點符號的替代品:顏文字。
顏文字可被理解成一種進化的標點符號,不只能夠用來劃分句子,還在此基礎上增添了更加豐富的情感含義。帶有表意功能的標點符號使我們的語言更加豐富和生動。
當網絡上虛擬性抽象性較強的聊天方式取代了傳統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我們不再能通過觀察對方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傾聽對方的語調語氣變化來判斷一場談話進行的狀態和方向,因此勢必要有一種新的事物來填補這個缺失。於是顏文字異軍突起,成為了網絡時代交流的衍生品代表之一。
顏文字同時也展示和代表了一種強烈的個人風格,在線上聊天獲取對方信息的渠道較為單一的情況下,通過感受的簡略和模糊表達體現了發言者的性格特點。常用的*٩(๑´∀`๑)ง*、(*´・v・)、_(:з)∠)_等生動可愛的小表情可以給對方帶來愉悅幽默的觀感,為平凡的對話增添更多的人情味兒和親暱感,在不知不覺中拉近雙方的距離。
還有一些表意較為明確的的顏文字,如(╯‵□′)╯︵┴─┴表示生氣、Σ(°Д°;表示驚訝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顏文字可以將很多負面的情緒「萌化」, 如生氣、害怕和難過,通過形象生動的對負面表情及動作的模擬加工使得它們更加輕鬆幽默,消解嚴肅氣氛。
但顏文字在代際交流上的不足也是顯然的。父母長輩熱愛追問我們順手打出的顏文字究竟表達了什麼樣的情緒,他們可以從一個看起來也許不太開心的顏文字裡推斷出你現在餓了、渴了、還是心情不快,從而開始憂心忡忡,於是你不得不花更多時間去向他們解釋,這個短短的表情符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思。他們對待源自你的每一個字符都格外用心。
對於他們來說文字和符號似乎比我們眼中要更加莊重,它們的出現必定代表了某種存在的意義。而對於習慣了網絡文字信息狂轟濫炸的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一個流行的網絡口頭禪,一個順手甩出的顏文字符號只是一種交流習慣,並不值得反覆閱讀和分析。對於我們說話的根本目的來說,它們只是「不那麼重要」。
然而,如今越來越多的表情包攻佔了顏文字在聊天中的地位,畢竟比起顏文字,表情包更新速度更快,自製難度更低,與社會熱點關聯也更強。大家又如何看待顏文字的優劣勢呢?
「我覺得顏文字很可愛呀w如果別人用顏文字和我對話我會覺得對方很親切,就不太會緊張|ω• ) 不過嚴肅場合可能就不適合用啦(•̀ω•́)✧」
「感覺顏文字在目前好像還不是太普及,不像動態表情各種sticker那樣被年輕人所廣泛使用(至少我很少用)。而且感覺有些顏文字的設計略過複雜,表意不清。但其實也存在一些很可愛的顏文字,能為我們平常的信息在字裡行間增添一些shining point(๑• . •๑) 所以總體上我認為顏文字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啦。」
無論是想要表達如釋重負歡呼雀躍,還是疲憊不堪只想裹在被子裡冬眠;無論是看到有趣的段子忙著哈哈哈哈哈,還是因為追劇追番等更新長籲短嘆,顏文字都是各位小仙女小仙男們忠實的夥伴(ノ゚∀゚)ノ(ノ゚∀゚)ノ請在評論區為你最喜愛的顏文字投票吧,和大家一起分享賣萌的理由與可愛的小心情吧!ヽ(´∀`。)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