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一件事情是80後的人小時候最喜歡幹的,那就是下雨後摘木耳。那個時候在農村大家的條件都還是很差的,能吃上一頓炒木耳也算是開了一次葷。那個時候大家都是不會去買木耳的,都是下雨之後去樹林子裡摘新鮮的木耳然後拿回家裡洗乾淨了炒著吃。這種東西現在已經有人去找了,大家都覺得他費盡,還不如去超市裡買點去吃的。
隨著城市人口不斷的要求吃綠色食品,在農村裡的小夥小周就發現了一個商機。他發現自己小時候經常採摘的這種木耳就是一種最好的天然食品,既不需要什麼成本也不需要管理,自然生長是最好的。於是小周說幹就幹,開始搞起了他的木耳純天然養殖。
在農村木頭是不用花錢的,他從自己家裡找來了很多爛木頭。然後在木頭上撒上菌種,這樣木耳也就算種植上去了。小周種植的是一種一年可以採摘3季的菌種,這種菌種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種植一年可以採摘3年。剛開始小周養殖木耳的時候,村民們都笑話他,說他就算養出來了木耳也很難賣出去。因為大家都知道木頭上長出來的木耳品質不是很好,有點木耳厚有的木耳薄。小周都不聽他們的,他相信自己種植的天然木耳肯定能賣出好價錢。
小周其實也有他的算法的,他計算過種玉米的話一畝地一年下來最多收入是1000元。如果種植木耳的話就算一畝地產500斤按市場價20元一斤也能收入1萬元。刨去各種開支,一畝地的淨收入在4000元是沒有問題的,而養殖木耳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可以囤貨。如果你覺得今年市場行情不好了,你完全可以把木耳曬乾等著來年再賣。你只要保持庫房乾爽完全不用擔心木耳會壞掉。
第一年小周種植了2畝的木耳,小周收入了一萬多元。根據第一年種植的情況,小周第二年有承包了20畝土地全部種上了木耳,他相信自己的判斷第二年肯定能獲得大豐收。在得知小周開始種植木耳之後,很多收購商也紛紛找上了門要收購他的木耳。小周一點也不慌,目前他還沒有跟收購商談價格,他想再等等看市場的變化,也許在過幾天價格還能再上漲一點也不是沒有可能。這就是種植木耳的好處,不用擔心他沒有市場,很多人都在等著收購你的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