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故宮御花園中大象的寓意後,你會愛上這溫和忠厚的生靈!

2021-01-08 愛智求智

逛過故宮的人都知道,故宮裡面有很多的銅像,但是你們知道這些銅像的含義嗎?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故宮中象銅像的寓意。

背負威嚴、禮儀與吉祥寓意的銅像

在故宮御花園的北部、承光門內, 有一對銅質跪象。跪象東、西各一, 相向而跪。銅象全身鎏金, 有著大象的顯要體型特徵。其雙目下視, 長鼻收卷, 極顯虔誠;四足二前二後跪曲, 似恭迎主人。

銅像的裝束, 具有濃厚的馴化特徵。《大清會典》曾對寶象有如下描述:「絡首、鉤膺、膺懸朱纓銅鈴各三, 白革為韉, 繪金龍彩雲, 周為花文。」其中, 「絡首」即頭部被套住;「鉤膺」即頷及胸上有革帶;「膺」為胸部;「纓」即瓔珞, 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 寓意為「無量光明」;銅鈴是佛教的重要器物, 可避邪、化煞、保平安;「韉」為象背上的墊子。御花園跪象的裝束, 與上述記載相近。

象為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亞洲象在我國大約有5000年的歷史, 古人早就有關於大象的描述。三國時期吳國丹陽太守萬震所著《南州異物志》, 對大象的體型有如下描述:「象身倍數牛, 而目不如豕。鼻長六七尺, 大如臂;其所食物, 皆以取之。」即象的體型比牛都大幾倍, 而眼睛比豬的眼睛還小, 不管吃什麼東西都要鼻子幫忙才能吃到嘴裡。

自古以來, 象因為氣大力強, 性情溫和, 安詳端莊, 具有「負重致遠, 行如丘徒」「形必端、履必深」等特點, 所以經常被人們視為吉物。另外, 大象在佛教中被尊為神獸。象的這些在傳統文化中被賦予的品質, 得到了封建王朝皇家的接納。

而且, 紫禁城御花園的跪象, 呈現出了集多種寓意於一體的情況。

大象作為戰鬥力的象徵

在故宮內, 象自身令人望而生畏的體態巨力, 首先作為戰鬥力的一種象徵, 備受青睞。

從殷商到明清, 有關象戰的事例屢見史籍。《呂氏春秋·古樂篇》有:「商人服象, 為虐東夷, 周公以師逐之, 至於江南。」這表明商人曾將大象用於戰爭。

明代雲南盛產大象, 官軍並置「馴象所」, 這就為象戰源源不斷地提供了軍需保障。《明史·雲南土司》中有關象戰的記載每每可見, 說明明代是我國象戰的高峰期, 大象充當戰士, 衝鋒陷陣, 保衛其主人及所統治的領域。象在戰爭中充當衛士的形象, 亦被塑於紫禁城的御花園門內, 加上其忠誠善良的品質, 寓意護衛紫禁城的主人, 即皇帝。

大象的禮儀指向

大象造型除了彰顯戰力之外, 還有強烈的禮儀指向。這一點在活體大象於故宮中扮演的角色方面體現得尤其明顯。

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提到:

元朝在元旦日和白節送禮時, 皇帝的象隊達五千頭, 全部披上用金銀線繡成鳥獸圖案的富麗堂皇的象衣一隊一隊擺隊, 每頭象的背上, 放著兩個匣子, 裡面滿滿裝著宮廷用的金屬杯盤和其他器具。象隊後面是駱駝隊, 同樣載著各種各樣必需的用具, 當整個隊伍排好之後, 列隊從皇帝陛下的面前經過, 蔚為壯觀

這說明, 元代已有使用大象於禮儀活動的情況。

明代的紫禁城曾經飼養著一群大象, 主要用於禮儀活動。

到了清朝, 從順治元年 (1644年) 開始, 即設置馴象所東、西二司, 以馴養「皇帝滷簿」 (儀仗) 使用的儀象。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 , 馴象所有「校尉二百零六名」。這些活的大象, 在舉行皇帝登基、皇帝大婚等重大儀式時會以「滷簿」形象出現在紫禁城內顯要位置 (一般在午門南) 。

而御花園內的跪象造型, 其裝束與記載中的皇帝「法駕滷簿」中的寶象相似, 所以我們通過這一對跪象立於御花園北門內的設定, 也能夠理解其蘊含的「接駕」禮儀寓意。

除了威嚴和禮儀的功用之外, 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吉祥、太平的象徵, 「象」與「祥」字諧音, 故象被賦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如以象馱寶瓶 (平) , 即寓意為「太平有象」。

大象作為吉祥太平的象徵

在古代傳說中, 五帝之一的舜據說是中國歷史上馴服野象從事耕田的第一人, 他死後陵墓前曾出現大象刨土、彩雀銜泥等所謂的瑞兆, 這應該是「太平有象」最早傳說的源頭。此後, 人們運用諧音、象徵等手法, 把「太平有象」用圖畫、雕刻等形式表達出來, 寓意天下太平、五穀豐登。御花園中的跪象, 其發音「象」與「祥」諧音、「跪」與「貴」諧音、「負」與「富」諧音, 因而御花園的跪象又可以解讀為「富貴吉祥」。

由此觀之, 御花園跪象的寓意吉祥, 亦是封建王朝時代紫禁城中皇帝期盼國泰民安、江山穩固長久的心理反映。

相關焦點

  • 鄧倫等人好奇的故宮大象的真正用途?和還珠格格裡的大象截然不同
    故宮故宮禮儀用象-更顯皇家威儀事實上,兩者的用途截然不同,故宮裡面的大象是禮儀用象,有著威嚴,禮儀和吉祥的寓意。 這裡面的大象代表著皇家的尊嚴,不僅能夠彰顯戰力,還能夠用於禮儀活動。因為大象自古以來就具有氣大力強,性情溫和,安詳端莊,忠誠善良等特點,所以被人們認為是吉物,在佛教裡還被尊為神獸。也怪不得皇家會如此重用大象了。在下面種種場景都重用了神獸。
  • VR重現故宮御花園盛景
    昨天,故宮博物院推出VR作品《御花園》,通過VR技術,觀眾可以看到已經消失或尚未開放的御花園區域。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呦呦鳴未已,林外每呼群——消失許久的故宮御花園盛景,昨天通過VR技術再次重現。參觀者不僅能欣賞盛景,還能登臨現實中無法賞玩的堆秀山等區域。
  • 講不一樣的大故宮-故宮御貓
    不少去過故宮的朋友,除了被紫禁城那數不盡的殿宇和各種珍貴的展品所吸引之外,還會為一群「喵星人」而著迷。故宮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貓?其實宮廷裡養貓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唐朝,那時候養貓還只是為了宮殿防鼠,同時給後宮嬪妃們娛樂。
  • 《上新了故宮》開播,鄧倫好奇的眼神,乾隆的秘密花園,御貓魯班
    今天我們要侃的是《上新了故宮》開播,鄧倫好奇的眼神,乾隆的秘密花園,御貓魯班這個話題,有想說的話你可以在文章下方評論。我的第一期觀後感:首先,這片子沒有炒冷飯,確實都是新的東西,看了那麼多故宮相關,第一次見到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物件。我很牢固地記住了乾隆的秘密花園,不像以前看紀錄片,很快就忘了。竹香館,符望閣,倦勤齋,相連相分,密門相通成圈,寓意深遠。
  • 故宮的御貓你知道嗎?
    近日,北京故宮神武門附近的故宮淘寶體驗館門,成為了一處新晉打卡勝地。原因就是這幾隻生動可愛的巨型御貓雕塑,吸引周圍的遊客紛紛前來拍照合影。為了防止遊客過於熱情,故宮的工作人員甚至在御貓雕塑上掛上了「科學擼貓,請勿攀爬」的牌子。但是你知道嗎?
  • 和御貓一起了解故宮,《故宮御貓夜遊記》讓你秒懂故宮文史
    在生活中,孩子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為一件事情難過,而放棄去做其他的事情。但是胖桔子的媽媽很聰明地告訴胖桔子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胖桔子的境遇,孩子們可以聯想到自己。像這樣的成長小智慧書中還有很多,希望每一個閱讀《故宮御貓夜遊記》的小讀者都能在御貓胖桔子的成長故事中,與胖桔子一同收穫勇氣、樂觀、願意社交、積極表達等成長好品質。
  • 故宮現巨型御貓,你瞧瞧那貓屁股就知道它們是
    巨型御貓雕像不僅肥大,還有的爬在城牆上,貓屁屁還撅的老高。你瞧瞧那貓屁股就知道它們是多麼的可愛噠、萌萌噠。每隻貓咪都是肉嘟嘟的、肥肥圓圓的,各個形象生動、惟妙惟肖,萌翻眾人。看看這架勢,神情很有正義感,可愛極了。不過可不要看它們可愛就「欺負」它們哦!上面還寫著俏皮的警示語:科學擼貓,請勿攀爬~這傲嬌的小表情,萌翻了吧。
  • 新書| 故宮御貓夜遊記:讓孩子秒懂故宮文史,超有趣!
    白天的它穿梭於600年的故宮,帶孩子認識猶如自家後花園一樣大故宮。  夜晚,他總能在神秘的故宮奇幻夜裡,遇上「活在傳說中的」怪獸們。  通過御貓胖桔子和神獸之間真實生動的對話,讀這樣的故事會讓孩子感到好像自己就在胖桔子和神獸的身邊,聽他們說話,被他們逗得開懷大笑,從心理上就有代入感。
  • 故宮窗戶解密,這 7 種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一、三交六椀菱花 這種窗戶的花紋一般裝飾在比較牛的宮殿中,比如太和殿、文華殿之類。太和殿就是皇帝登基或者大婚的場所。 象徵正統的國家政權,內涵天地,寓意四方,是寓意天地之交而生萬物的一種符號。
  • 御貓小崽兒,告別了看守多年的故宮,回它的故鄉喵星球了
    故宮御貓小崽兒走了。據工作人員說小崽兒今年大約10歲,這些天就不太精神,上周二一天都沒看到蹤影,昨天找到了它的遺體,應該是正常的生老病死。老人們都說貓走的時候是悄悄的離開家,自己找個地方安靜的走,為的是不讓愛它的人傷心。懂事可愛的小崽兒,我們會想念你的。
  • 拍貓達人教你在故宮看毛茸茸的真「御貓」
    小時新聞記者 葉晨 部分照片由「喵嗚不停」提供提到故宮,你可能會想到文物、文創,或是想到火到不行的紫禁城火鍋、冰激凌,但很多遊客不知道,現在故宮還是一個擼貓勝地!近期,巨型「御貓」以明代錦衣衛、清代御前侍衛形象被放置在了故宮神武門外的宮牆邊,隨即這裡便成為故宮「新晉」打卡地。
  • 為什麼紅木家具喜歡用「大象」? 有何寓意?
    什麼是「大象」紅木家具?主要是指外表造型是大象,或紅木家具雕刻的圖案為大象形體,比如市場上最為常見的「象頭沙發」、「象頭餐檯」等。傳統的紅木家具中已經形成了一股濃厚的「象」文化。傳統紅木家具中如此廣泛地使用象的形象,實則反映了中國人追求吉祥、幸福、平安等美好的願望,通過一些吉祥的圖案來求得好兆頭和好運氣,「象」文化本質上是人們對於美好事物虔誠的嚮往。一、大象力大無窮,卻性情溫和,憨態可掬,又誠實忠厚,且能負重遠行,被視作吉祥、力量的象徵,也被人們稱為獸中之德者。
  • 古代玉器中動物題材的寓意內涵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漢代玉闢邪(局部)螭龍:傳說中無角的龍,又叫螭虎。甲蟲:寓意「富甲天下」。壁虎:諧音「必福」,寓意必得幸福。蟬:由於蟬鳴非常響亮,因此玉蟬有「一鳴驚人」的寓意,同時,蟬又叫知了,寓意知道了,讀書一聽就會,功課進步。蟬掛胸前,一鳴驚人。蟬掛腰間,腰纏萬貫。蜜蜂:寓意工作勤奮、生活甜蜜。
  • 《上新了·故宮》開播 「御貓」加盟趣味十足
    一直作為別人鏡頭裡的「麻豆」的故宮如今終於主動出擊當上了「設計師」——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出品方身份打造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上周六正式開播。節目中,演員鄧倫、周一圍擔綱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跟隨故宮專家、品牌設計師一起進宮識寶、穿梭古今。首期節目向觀眾展示了神秘的乾隆花園,探尋暫未對公眾開放的倦勤齋的故事。
  • 《上新了,故宮》之我是一隻叫魯班的御貓,嘿嘿嘿
    《上新了,故宮》是故宮博物院新推出的文化季播節目,由鄧倫和周一圍作為新品開發員帶領每一期來的嘉賓跟隨專家尋寶,探尋故宮文化的節目。不過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是我們的小御貓,魯班了。魯班作為一隻御貓,秉承著作為御用寵物的高貴冷豔,每天頂著一張厭世臉,蔑視的看著周圍的吃瓜群眾。
  • 故宮御貓也在做年終總結?看看胖桔子「曬」出的成績單
    2019年已進入尾聲,隨著新年倒計時的開啟,不少小夥伴都開始了對這一年的總結:年初立的flag還有多少沒有完成?    有1%的家長表示,自己已完成很多年初立下的flag,比如每天給孩子讀故事,假期帶孩子短途旅行,做到即使火冒三丈也要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話......     餘下的家長則表示,明年可以繼續努力。
  • 把大象放進玉雕……
    「象」的冷知識今天的歷史不說那些大象曾經幫助打仗,大象還會起舞這些內容,今天說兩個冷知識!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河南這個地方,河南的簡稱是「豫」。「豫」字有一種解釋為「牽象之地」,河南省的官網叫大象網。河南又沒有象,為什麼與象息息相關呢?
  • 攜手過「六一」,有「鄂」也有你—— 《故宮御貓夜遊記》「書香送...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聯合全國家庭親子閱讀活動辦公室(中國兒童中心期刊總社)、湖北三新文化(300336,股吧)傳媒有限公司等機構,為包括武漢市長春街小學在內的武漢市19所小學的近300個班級,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六一兒童節禮物:《故宮御貓夜遊記》「書香送暖」湖北武漢「童聲故事會」公益活動。
  • 故宮巨型御貓的背後,是步步維艱後的曙光,是故宮文化的自我救贖
    故宮內突然擺出了很多巨型御貓雕塑,每一隻都穿著大內侍衛的衣服,加上雕塑本體的貓造型非常可愛,這個創意受到全國各界的盛讚。故宮博物院在得知這個消息後, 應該會鬆一口氣。畢竟,故宮文化創新重塑戰略終於站穩腳跟了。
  • 故宮御貓「書香送暖」 湖北武漢「別樣六一」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珺)六一兒童節前夕,包括武漢市長春街小學在內的武漢市19所小學近300個班級的小學生得到了一份特殊的六一兒童節禮物:原創繪本《故宮御貓夜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