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華裔同胞的身影,因此中華文化被帶往了世界各地。世界原本是由一個個單獨的區域組成,由於人類活動不斷地打破地域的限制,人種也出現了遷移和更換。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開始出現集體意識,種族歧視便這樣應運而生,因此那些跨區域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人便深受其害。一個人在集體中長期經受他人或眾人蔑視、討厭及排斥的態度,這很容易讓人產生極其負面的心理情緒,長此以往將會出現大型的紛爭與不安。
說起黃英賢,熟悉她的中國人並不多,因為她出生於馬來西亞,成長期間又前往澳洲學習以及生活。她的父親是馬來西亞的一名華裔建築商,從小給她灌輸教育理念多是傳統的中國文化,而後在澳大利亞生活多年,可以說經受過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人。但是,她的成長經歷中存在著一段曾被其他人和群體對其進行種族歧視等觀念的攻擊。在澳大利亞的校園裡,她被無故辱罵、打擊,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都會看到房子被他人惡意破壞。她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即使白白受盡很多委屈,她也決不投降,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因此,她在學校十分努力提升自己,參加各種公開活動,培養自己的領導意識。大學畢業後的她,更是走向社會,後來還開始踏足政壇。如今,她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的金融部長,在此之前也在政壇從事著很多工作。
黃英賢作為華裔同胞,多次提到自己的血統,並且曾說「我很珍惜家庭和文化根基,我對我的華裔血統感到十分自豪和驕傲。」但是,她在澳大利亞的政壇之中,幾度譴責中國,替澳大利亞「聲張正義」。因此,她也讓國人非常失望,華裔血統終究只是血脈,她依舊會忘記民族文化的靈魂。有人說,黃英賢在種族歧視中成長,不怪種族歧視,卻憎恨自己的祖先血統,怨恨自己是華裔同胞而與眾不同。
其實,無論我們擁有著何種血統,我們都要感謝民族給予我們深藏在血液之中的動力,值得批判的是種族歧視,而不是自己的血統。正是由於種族歧視的打擊,她才從生活中擁有要比他人更強大的決心和力量,才讓她在從政的道路上重視種族的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