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責中國的華裔女政客!黃英賢:種族歧視中成長、卻憎恨祖先血統

2021-01-08 曼巴侃侃侃

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華裔同胞的身影,因此中華文化被帶往了世界各地。世界原本是由一個個單獨的區域組成,由於人類活動不斷地打破地域的限制,人種也出現了遷移和更換。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開始出現集體意識,種族歧視便這樣應運而生,因此那些跨區域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人便深受其害。一個人在集體中長期經受他人或眾人蔑視、討厭及排斥的態度,這很容易讓人產生極其負面的心理情緒,長此以往將會出現大型的紛爭與不安。

說起黃英賢,熟悉她的中國人並不多,因為她出生於馬來西亞,成長期間又前往澳洲學習以及生活。她的父親是馬來西亞的一名華裔建築商,從小給她灌輸教育理念多是傳統的中國文化,而後在澳大利亞生活多年,可以說經受過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人。但是,她的成長經歷中存在著一段曾被其他人和群體對其進行種族歧視等觀念的攻擊。在澳大利亞的校園裡,她被無故辱罵、打擊,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都會看到房子被他人惡意破壞。她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即使白白受盡很多委屈,她也決不投降,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因此,她在學校十分努力提升自己,參加各種公開活動,培養自己的領導意識。大學畢業後的她,更是走向社會,後來還開始踏足政壇。如今,她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的金融部長,在此之前也在政壇從事著很多工作。

黃英賢作為華裔同胞,多次提到自己的血統,並且曾說「我很珍惜家庭和文化根基,我對我的華裔血統感到十分自豪和驕傲。」但是,她在澳大利亞的政壇之中,幾度譴責中國,替澳大利亞「聲張正義」。因此,她也讓國人非常失望,華裔血統終究只是血脈,她依舊會忘記民族文化的靈魂。有人說,黃英賢在種族歧視中成長,不怪種族歧視,卻憎恨自己的祖先血統,怨恨自己是華裔同胞而與眾不同。

其實,無論我們擁有著何種血統,我們都要感謝民族給予我們深藏在血液之中的動力,值得批判的是種族歧視,而不是自己的血統。正是由於種族歧視的打擊,她才從生活中擁有要比他人更強大的決心和力量,才讓她在從政的道路上重視種族的公平競爭。

相關焦點

  • 進入澳大利亞工黨影子內閣的首位華裔女性黃英賢
    端莊美麗、年輕有為的黃英賢,以勇氣與才智聞名政壇,她以自己的實力成為澳大利亞首位華裔女參議員、工黨影子內閣就業部部長。   作為第一位進入聯邦議會的華人女性,黃英賢的成功經歷一直受到澳洲主流社會和華人區的關注。
  • 澳洲華裔議員黃英賢談從政:種族歧視令我更堅韌
    中新網2月21日電 據澳洲新快網報導,南澳參議員黃英賢(Penny Wong)近日罕有地談及自己遭受種族主義的經歷,她說那些面對種族主義時保持沉默的「好人」實際上是同流合汙,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工黨議員黃英賢出生在馬來西亞,於1970年代中期來到澳洲,她說她遭受的公然種族主義迫使她變得更加堅韌。
  • 澳首位華裔女財長黃英賢:經歷備受主流社會關注
    中新網12月22日電 全國青聯機關刊《中華兒女》雜誌推出年終專稿《海外華人2010》,共有12個代表人物。本網今日刊發代表人物之一黃英賢的故事。  文章如下:  2010年9月11日,年僅42歲的華裔參議員黃英賢被任命為澳大利亞新一屆政府內閣的財政部長,成為本屆澳大利亞大選中最出乎人們意料的任命。
  • 美政客歧視準王妃血統 將其PS成"黑皮膚藍眼睛"
    海外網2月13日電 近日,一名美國政客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哈裡王子與未婚妻梅根·馬克爾的合照,照片中梅根的臉被替換成了藍眼睛、黑皮膚的「切達人」(Cheddar Man),也就是最新發現的英國人祖先。該名美國政客的舉動被視為歧視非裔,引發輿論批評,其推特帳號也因此被永久註銷。
  • 華裔女演員改姓氏 汪可盈稱好萊塢中存在「種族歧視」
    視頻中,章子怡談到了中國演員在好萊塢拍戲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並控訴好萊塢對亞洲演員的不待見和壓榨。31日,曾經在《神盾局特工》中出演角色的美國華裔女演員汪可盈,在回應有人質疑其改名動機時現身說法,稱好萊塢中存在「種族歧視」問題。
  • 亞洲「狐狸眼」成歐美潮流,但依舊擺脫不了種族歧視
    在這些美妝視頻教程中,重點基本可總結為:運用眼影、眼線筆跟假睫毛提升眼睛美感,技巧性修刮眉毛尾部,緊緊扎高馬尾必要的話使用膠帶輔助可以起到向上拉高眼尾的效果。甚至在拍照時雙手直接拉伸眼部向上提。不過這對亞裔群體而言,怎麼看都跟傳統歧視動作太過相近。遙想艾瑪張伯倫(Emma Chamberlain)那張涉嫌種族歧視而被亞裔抗議批評的照片,可以體會一二。
  • 澳反對黨領袖黃英賢:莫裡森抬槓中國之前,想清楚了沒?
    當地時間12月6日,澳參議院工黨領袖兼反對黨領袖、影子內閣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華裔澳大利亞人)再次就中澳關係發聲。但這一次,她一改之前無端指責中國的態度,將矛頭直接對向莫裡森。 對於莫裡森近期一系列「騷操作」,黃英賢很是不滿。她質疑澳政府缺乏應對「更加自信」的中國的總體策略,在外交回應上也欠缺考慮,最後導致兩國關係處於「非常困難和具有挑戰性的境地」。
  • 美媒:全球反種族歧視浪潮下,巴西人種族認同正「由白轉黑」
    【環球時報記者 甄翔】據《華盛頓郵報》15日報導,過去許多有非洲裔血統的巴西人往往聲稱自己是白人而非黑人,但在全球掀起反種族歧視的浪潮下,近期越來越多巴西人的種族認同正在「由白轉黑」。巴西地理和統計研究院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自認為屬於白人種族的巴西人比例從48%降至43%,而自認為屬於黑人或混血人種的巴西人比例從51%提升至56%。有趣的是,近期許多參加選舉的政客的自我種族認同也在發生轉變。近來巴西舉行市級地方選舉,在參加過2016年選舉而今年再度參選的16.8萬人中,有超過1/4的人修改了自己的種族信息。
  • 黑人被歧視是因為工作不努力?是時候解決這種華人圈謬誤了
    渴望選票的政客們不斷向處於加拿大邊緣地帶的、膽大妄為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們吹響狗哨。所有機構都正暴露在虐待和忽視種族言論的風險之中。甚至連國會都不能逃過審查——加拿大人都看到了棕色皮膚、戴著頭巾的新民黨領袖辛格因為大聲斥責種族主義而被趕出眾議院的視頻。 但問題並不僅僅存在於白人之中。
  • 兩名中國男子在美國機場遭種族歧視!工作人員謊報危情引機場恐慌
    今年29人的薛涵涵(音譯,Han Han Xue)和20歲的羅純一(音譯,Chunyi Luo),被工作人就他們的亞洲血統提出了尖銳的問題。這位女工作人員首先是找到了20歲的上海學生羅,她問,「你害怕嗎?你緊張嗎?」羅說,「他很緊張,因為飛機晚點了」,隨後由於這名員工站得離他「太近」,羅走了幾英尺遠保持距離。隨後,這名員工找到了29歲的薛。
  • 又見種族歧視 澳洲的哥問中國女留學生蝙蝠好吃嗎 女生頓時驚呆
    在很多西方國家,種族歧視已經成為根深蒂固的社會毒瘤。最近美國發生的紐約中央公園白人女子假報警、明尼蘇達黑人男子被跪壓致死等一系列事件,讓人無法對隨處可見的種族歧視做到視而不見。而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後,針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激增,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 據外媒報導,一位留學澳大利亞的中國女學生近日對媒體講述了自己在澳期間收到歧視的一段經歷。一天,她搭乘計程車,卻意外遭到計程車司機提問:「蝙蝠好吃嗎?」
  • 奢侈品涉嫌歧視?娃娃掛飾或涉歧視黑人,遭譴責不懂歷史被迫下架
    奢侈品涉嫌歧視?娃娃掛飾或涉歧視黑人,遭譴責不懂歷史被迫下架   種族歧視一直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值得「引起重視」的問題,若沒有歧視,那後續的事情和意外將不會發生。近日,一奢侈品娃娃被指疑似歧視黑人,遭到了眾多網友們的譴責,引起了網絡上部分網友的共憤!具體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
  • 孫興慜為反受種族歧視發聲:曾因此受辱 最無視是最強的蔑視
    騰訊體育4月9日訊 最近,國際足壇深陷種族歧視風波,斯特林、丹尼-羅斯等人先後發表宣言,韓國天王孫興慜也為此發聲。孫興慜在英超也經常被種族歧視孫興慜在2015年從勒沃庫森加盟熱刺,現在已經成長為亞洲第一球星
  • 華裔女星稱被好萊塢潛規則:不用中國姓,才有工作機會
    日前,因出演漫威電影《神盾局特工》的為人所知的美國華裔女演員汪可盈回應粉絲,自己改姓正是被好萊塢的「種族歧視」所迫。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8月30日,汪可盈在Instagram上稱讚白人演員艾德·斯克林(Ed Skrein)辭演《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在原著中,斯克林角色本(Ben Daimio)是日裔混血,斯克林出演被批評將亞洲角色「漂白」(由白人演員扮演非白人角色的行為)。
  • 澳軍在阿富汗犯下暴行,莫裡森卻要求中國道歉,華春瑩霸氣反擊
    從澳大利亞對中國的一系列挑釁行為可以看出,澳大利亞國內確實有一部分政客對中國的態度已經幾近瘋狂,日前,這個無端抹黑中國的大軍又添加了一位新成員,澳參議院工黨領袖兼反對黨領袖黃英賢邏輯清奇的發言,惹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怒問,譴責戰爭中的暴行難道也有錯嗎?
  • 澳前駐華大使:都怪中國,把我們「好名聲」搞臭了
    【文/觀察者網 齊倩】澳大利亞「華裔忠誠度測試」風波仍未停息。在一句「你們能否會無條件譴責中國」惹怒該國華裔後,澳大利亞參議院舉行聽證會就此展開辯論。然而,現場發生的事讓人匪夷所思。「還有比膚色和種族更重要的因素要考慮……你們能否告訴我,是否願意無條件譴責中國?」 這段對話隨後在微信和其他社交媒體廣泛流傳,徹底激怒了澳大利亞華裔社區。不少人表示,該問題毫無疑問帶有種族主義色彩,這種逼迫他人「譴責他國政府」的方式,與「麥卡錫主義」無異。 為平息爭議,當地時間10月29日,澳大利亞參議院在一次聽證會上就此事展開討論。
  • 八卦郵報丨除種族歧視還有單身歧視:大齡青年單身稅?
    招攬童兵的問題,在緬甸北部、鄰近中國雲南的撣邦最為嚴重。當地父母為了保護兒子,不惜舉辦「假喪禮」,或將兒子送往中國暫避,以免兒子成為叛軍和捲入戰爭。即便離開軍隊,這些少年也不大可能有讀書的機會,為了家庭的生計,他們很可能又要加入童工大軍的隊伍,在黑心工廠裡消逝掉最後一抹童年的色彩。
  • 美國人想破頭也不懂:全世界都「種族歧視」,咋就中國沒有?
    反而瘋狂地向國際社會輸出不好的言論,現在全球大多數地方的疫情都已經出現了拐點,只有美國還在持續惡化中,這讓所有美國人感到不安。我們再說回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黑人暴亂,其實在美國這種事情屢見不鮮,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歸根結底是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
  • 出"蝙蝠炒飯"服裝歧視華裔?加拿大品牌:個人行為
    今天,有網友在微博曬出一款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名為「蝙蝠炒飯」的T恤,指責Lululemon的設計師設計侮辱華裔的衣服。有網友認為,這是妥妥的種族歧視。↓  美國「Nextshark」網站:Lululemon藝術總監發帖出售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蝙蝠炒飯」T恤  據介紹,這款名為「蝙蝠炒飯」(Bat Fr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