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手魚友養魚過程常見問題匯總及基礎養魚流程教程基礎篇

2020-11-29 見聞思想

大家好,這裡是見聞思想,每天分享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關於新手魚友在日常養魚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這裡進行了一下匯總,總共分為六個階段進行詳細解答,同時這六個階段也是新手魚友在日常養魚過程中一個初級階段養成的完整閉環。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六個方面:第一個方面:開缸養水階段的注意事項;第二方面:如何挑選健康魚;第三方面:新魚入缸需要注意的事項;第四方面:日常飼養過程中常見的問題;第五方面:水質的日常維護和管理;第六方面:魚病預防和治療

第一階段,開缸養水:俗話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萬事開頭難,接下來我將分為七步為大家介紹如何開好缸養好水。第一步確定所養觀賞魚的大小:這裡的大小指的是成年後魚只的大小。第二步:確定飼養觀賞魚的目的:觀賞為主還是繁殖為主。第三步:魚缸的選擇:依據上兩步確定45/60/1.2米大小的魚缸以及魚缸的數量(主缸,繁殖缸,治療缸,隔離缸/暫養缸/困水缸桶)。第四步:魚缸養魚的五大件:第一大件:過濾器材(水妖精/瀑布過濾,水泵/滴流盒/上過濾,底濾系統)其中「泵」是整個過濾系統的心臟,一定要注意:流量/量程/品牌。第二大件:加熱棒(主加熱棒/備用加熱棒)恆溫系統的建立,適當大一些,水溫的維持會比較恆定。第三大件:溫度計一般的即可,建議多備幾個。第四大件:增氧泵,關注氧氣量及瓦數,其次是靜音方面第五大件:魚缸燈,注意瓦數和色度。第五步:過濾形式的設計:一,濾材的選擇分為通用型和功能型濾材,棉類等物理濾材和陶瓷環細菌屋等生化濾材及活性炭屬於通用型濾材,麥飯石/火山石/沸石和珊瑚骨及欖仁葉等功能型濾材,後一種會影響到水的PH即酸鹼度。二,瀑布過濾/水妖精適用於低密度小型魚缸及草缸蝦缸幼魚缸;上滴流盒及上濾適用於中型魚和中密度小型魚/混養缸;底濾魚缸適用於大型魚及較大密度的魚缸。第六步:養水階段分為三段:一,困水階段:通過爆氧,過濾,添加營養液等方式一方面促進水中有害氣體的外逸,另一方面使水中的有害雜質經過過濾沉澱等方式去除,所以期間可以少量抽底排水在適當少量加入新水。二,菌群初步建立,水質有活性,不再是清澈無物的狀態,三,闖缸魚試水,飼養大型魚建議放少量該種魚或者其配魚創缸;小型魚則放養少量所要養的魚創缸。第七步:水質平衡狀態測試:1.魚只數量測試,少量加入魚只,水質短暫渾濁後恢復正常水色2.增加投餵量,水質依舊可以很會恢復。以上均證明水質穩定建立完成

第二階段,選魚階段:分三步走。第一步了解想要飼養魚只的生活習性(網絡,魚友,魚店等途徑)。第二步水族店選魚1.觀察整缸魚的狀態,魚缸有死傷病弱魚慎買/魚只外貌(遊姿/群遊/攝食/眼鰭鰓/魚體外傷等方面慎買)/魚店老闆實誠與否,是否聊得來,選中則裝袋充氧帶回。第三步魚友手中接魚,魚體正常/魚友飼養習慣,餵食,換水和水質(PH/溫度)

第三階段,新魚入缸:分為入新開缸和合缸兩方面。第一方面入新缸過溫,整袋(不要拆開袋子)放入魚缸半小時以上,以溫差為準,溫差大則時間延長/溫差小則時間可短些(20分鐘以上)。過水,打開袋子將魚蝦放入暫養缸內,使用主缸內水滴流緩緩加入,儘量緩慢就可以,待水體為原袋水體兩三倍即可,期間最好打氧。入缸,過濾增氧設備正常開啟,魚只撈出用手捂住魚網放入缸內,靜養停食兩天,第三天可試探性餵食,切忌一定要少量緩緩增加餵食量,每天定時定位少量餵食,一周左右餵食正常定量,每天可餵食一至兩次為佳。第二方面入老缸/合缸,過溫過水同上,老缸水接至暫養缸,新魚入暫養缸飼養,期間每日兩缸水少量互相添加,養至一個月左右,魚只狀態良好即可合缸

第四階段,日常飼養:一,大中小型魚分養成為主和繁殖為主,兩者同樣注意水質(PH/GH),水溫(大多是25度左右即可),日常餵食:定時定量定位(魚食最好多種營養搭配,葷素和活食相結合),繁殖為主還需要注意公母的比例問題(孔雀魚公母1:3,迷你鸚鵡魚自行配對等等)二,魚食選擇,分為活餌:豐年蝦/水蚤/紅蟲/線蟲/小魚蝦等注意食物來源即可,不用過度消毒殺菌,否則不如選擇冰凍魚蝦蟲。人工飼料:植物性餌料(螺旋藻/海藻/豆類/小麥等植物性飼料),動物性餌料(魚粉/蝦粉/骨粉等),礦物質元素(沸石等含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添加成分),以上依魚兒的生活習性選擇性餵食

第五階段,水質日常維護和管理1.換水:原則上以魚只狀態/水質/水溫為依據,其中若有一項不穩定可適當換水平衡。2.換水方式:抽底換水,滴流進水穩妥。3.季節換水:夏季每次1/3,每周2次,溫差不大可沿缸壁緩緩加入;春秋冬季每次1/4,每周一次,滴流換水穩妥。

第六階段,魚病預防和治療。魚病誘因;水質(沒有困水/水體過老),溫差過大,體質過於敏感,打鬥及意外傷,治療時最好治療缸單獨處理,如果整缸都有表現則以老三樣為先(可以升溫不換水,可以換水不加鹽,可以加鹽不加藥),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需要提醒,不要急,等待是最好的治療方案。常見魚病誘因及藥物如下:1.白點病,溫差多大引起,緩慢升溫,每天可緩慢升溫2度,維持28度以上觀察三天以上會有效果(藥物可使用白點淨及甲基藍,不建議使用該方法)2.打粉病,水體過酸引起,加入珊瑚骨等鹼性魚缸濾材,靜等一周可有療效3.水黴病,傷口感染,水質變差,低溫等等引起,致病因子至今無確切共識,可使用水黴淨/孔雀石綠/硝酸亞汞/亞甲基藍/二氧化氯等,輕微水黴病有一定療效4.腸炎,餵食量不定/食物不潔淨水質敗壞等,治療方法:改善水質,食物浸泡蒜汁/土黴素5.魚體外傷,病因:打鬥/跳缸/缸內有尖銳物/撈魚不當等等。治療方案:慶大黴素/黃粉塗抹傷口6.寄生蟲,病因:不潔淨食物/新魚帶入等,治療方案:腸蟲清/甲硝唑/大白片7.蒙眼,水質不潔,適當換水增強過濾8.炸鱗,冷水刺激/細菌感染/腸炎腹脹,相對應的方法是升溫維持水質/隔離殺菌藥物藥浴/減少餵食維持水質靜等

以上為本人在養魚過程中走過的溝溝坎坎,坑坑窪窪,還好有很多魚友不吝賜教,幫助我度過了這個最初的階段,沒有讓我在感情消耗完之前,就有了一定的養魚樂趣和成就感。最後我再次真誠的感謝他們,同時也真誠地對各位新手魚友說一句話:養魚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戒貪戒嗔戒痴,讓養魚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向上,更加豐富,更加美好,再次謝謝大家。

這裡是見聞思想,每天分享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相關焦點

  • 新手養魚最大的痛點——「怕魚養不活」!這篇攻略文或許能幫到你
    養魚人在問了很多飼養觀賞魚不久的魚友之後,得到了一個呼聲最高的結論「怕養不活」。而怕觀賞魚養不活的不僅僅只有才開始飼養觀賞魚的新魚友,還有那些正在考慮是否養魚的朋友也會因為自己能不能把魚養活而苦苦糾結。可以說這也就是觀賞魚為什麼至今還是一個小眾愛好的原因,觀賞魚養好了確實賞心悅目,但是遇到養不活丶養不好的問題之後,反而會讓心情更加的糟糕!
  • 為什麼很多養魚的新魚友,遇到問題,在網上不能有效解決?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養魚老道早就注意到,很多新魚友遇到的養魚問題,在網上不可能得到有效解決,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那是因為大部分新魚友提出來的問題,在很多老手們看來,都是小兒科,甚至於根本不值一提。如果想要說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從養魚老道的粉絲量談起。
  • 新手養魚需要注意什麼?做好這2個步驟,能把很多魚養好
    「養魚說」問答專欄8:新手養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這裡的答案也許不完美,但能解決問題!】圖文原創作者:瘋瘋人【堅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最接地氣的養魚經驗】特別聲明:允許轉載,請註明出處;請勿未經許可搬運,否則申訴維權這個問題是來自廣東的一位魚友,是一個女生來的。
  • 新手養魚,應該如何養水?
    大家好,我是小傑,歡迎各位閱讀「魚我所魚也」的本篇文章,將竭盡所能解答寵物飼養的常見問題。新手養魚無數條,活下來得有幾條?新缸養魚死魚是非常常見的事情,除了新買的魚本身有體質問題外,絕大多數死因是因為不適應水質造成的。也就是說養好水是養活魚的重要基礎,那麼如何養水呢?本篇文章將為大家講解。
  • 提醒新魚友,不要在養魚過程中,做這些自相矛盾的操作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近期養魚老道發現,很多新魚友在初期養魚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主次不分、自相矛盾的各種操作時有發生,包括了從魚友們詢問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而且有些時候,明明我已經做了適度提醒,新魚友們還是一去不回頭啊,那我也毫無辦法了。
  • 老魚友或養魚高手,之所以養魚水平高,原因不是新魚友想的那樣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他們養魚到底有什麼訣竅,是不是過濾就是很強大?魚飼料的質量就是好,或者都會治療觀賞魚的各種疾病呢?養魚老道今天簡單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看看是不是像新魚友們想的那樣。
  • 養魚需要知道的基礎知識,尤其是在家養魚,做好這些魚不再死
    相信很多人都養過魚吧,那麼大家養魚的時候有沒有經常遇見死魚的現象呢?反正小編以前經常羨慕別人家的魚缸裡小魚兒在歡快的遊玩,而自己花了大價錢去購買魚缸、過濾器、魚食等等,但還是避免不了死魚。一般來說最多一周,購買的魚就已經死完了,並且水也是非常渾濁的,那麼怎麼才能把魚兒給養好並且水保持清澈呢?
  • 養魚入門攻略之新手常見錯誤指南
    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一:圓形魚缸/不規則魚缸養魚水族市場上最常見的魚缸,莫過於圓形魚缸了,很多新手第一次養魚就是買的這種魚缸,但是這種魚缸對於養魚是個硬傷。錯誤原因:圓形、不規則形狀的魚缸不能裝置過濾器、加熱棒等必要的器材,導致魚缸裡面的水不能形成循環及生化作用,成為死水。
  • 新手養魚,如何能夠擺脫不斷死魚的煩躁,這篇文章告訴你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怪不得養魚老道在自媒體發文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在這近萬篇的文章中,哪篇文章能出爆文,哪篇文章閱讀量高,哪篇文章能中獎,我自己心裡那可是一清二楚的,通過這麼多文章的閱讀量來分析的話,我得出了以下結論:為什麼最實用的文章,閱讀量反而低?
  • 新魚友在養魚過程中,碰到的各種糾結問題,其實根本不必去糾結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平時養魚過程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大多都是模稜兩可的,這樣也行、那樣也可,所以說碰到大部分問題,我們難以決策的時候,都會感到很是糾結,這種情況我也經常會遇到。
  • 新手養魚,如何解決魚缸換水的難題?我把這些方法告訴你
    新手養魚,如何解決魚缸換水的難題?我把這些方法告訴你養殖觀賞魚是要去經營的,所謂有付出才會有收穫,養觀賞魚也是,在養魚的過程中你也能體會快樂。不管你用多貴的水族箱養它們,養魚要有的這幾個步驟是不能少,如餵魚、換水、觀察。
  • 養魚新手,怎麼快速變成老魚友
    養魚圈裡的人大多水平相差不大,但也有少數高手跟不正經養魚的人。從不正經養魚到養魚老手並非不可跨越,更多的只是態度問題。我有個很有意思的朋友,當初他養魚的時候各種粗心大意,被迫細心養魚後,反而成了養魚高手。
  • 一位老魚友總結出,新魚友養魚的10大錯誤行為,可以對號入座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在養魚老道昨天的一篇文章中,和大家談到了,關於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偏聽偏信的理論問題,很多老魚友對此表示紛紛贊同,因為文章的篇幅有限,某些理論也未必完全能夠把正反兩方面的問題全部解析的那麼透徹。
  • 新手養魚,需要準備哪些裝備?
    大家好,我是小傑,歡迎各位閱讀「魚我所魚也」的本篇文章,將竭盡所能解答寵物飼養的常見問題。上一篇文章說過了如何挑選適合新手飼養的觀賞魚種類,本篇將告訴魚友們養魚前,需要準備哪些設備。雖然古法養魚可以只通過換水就能養好魚,但是殊不知缸裡的魚 植物 底泥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生態鏈了。對於家庭魚缸飼養的觀賞魚,很難達到這個境界。所以有一套完善的過濾系統很重要,常見的過濾分為兩種,一種是上慮,一種是底濾。基本上大家買到的成品缸都是上慮的,底濾新手暫時不推薦。
  • 水族觀賞魚市場常見觀賞魚品種對水質要求,養魚不再擔心水質問題
    最近幾位魚友溝通交流,發覺大家其實對水族市面上常見觀賞魚的一些品種,關於它們對水質的要求不是很清楚。所以導致在混養的時候,一些對水質要求不同的觀賞魚品種卻被混養到了一起,最終因為這樣而導致水質無法讓所有觀賞魚適應,所以有所損失。
  • 一位老魚友的養魚經驗之談
    以下是一位魚友飼養觀賞魚的經驗總結,我們可以借鑑一下:十、所有魚類中沒有吃魚便的,別被坑了,種好水草,養好硝化細菌,搞好過濾這都不是問題!十一、一個過來人的經驗!養魚老道在此也十分感謝這位魚友,能夠把自己的寶貴經驗分享給大家
  • 魚友都說「養魚先養水」,怎麼知道水養好了?必須出現這兩種情況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查看400餘篇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喜歡養魚的朋友們都知道,水對於觀賞魚養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人們常說的老水、新水又是怎麼回事呢?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看一下養魚人對老水的詮釋。「老水」從詞面上理解就是使用較長時間的水,這也是相對於「新水」而言的。在養魚用水中除了「新水」,就是「老水」的範疇了。老水中一般經過了養水、各種微生物等的淨化和改造,往往具備很高的「肥水」特徵。而目前自然界中肥水的特徵是偏綠色,營養豐富、更適合生物的生長、發育、繁殖。
  • 新手養魚的3種方法,掌握好了,養魚不是問題
    琪哥三農家,養魚知識教大家,很多人喜歡養魚,很多朋友都想感受一下養魚的樂趣,養魚就需要我們去準備一些養魚的設備,去挑選合適的魚,想要養魚成功,養魚的一些方法是應該知道的,那麼新手養魚都有什麼方法呢?今天琪哥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養魚的經驗,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新手養魚的3種方法!
  • 老魚友習以為常的養魚操作,新魚友不屑一顧,所以養不好觀賞魚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養魚老道發現,由於飼養觀賞魚各種高科技產品的發展,使得新魚友們是越來越懶,懶到了明明三五分鐘就可以輕鬆搞定的一些小問題,我們也要去藉助某些所謂的現代化工具。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老魚友們不經意的一些習慣性動作,在新魚友們看來,竟然是不可思議,為什麼不用這個?
  • 魚友為養魚的小問題發生爭吵,但雙方觀點又出奇一致,為什麼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今天養魚老道遇到了兩位魚友因為養魚中的一件小事而發生爭論的問題,請各位魚友來幫他們評評理,到底是誰對誰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