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南湖區新興街道明月社區有位「毛毛阿姨」,今年72歲了,是遠近聞名的「拖鞋大王」,偏癱近30年間,她編織了上萬雙毛線拖鞋,靠一雙巧手,硬是撐起了家庭的半邊天。她的故事不僅詮釋了殘疾人的自強不息,更詮釋了一位母親的榜樣力量。
「毛毛阿姨」名叫吳文萍,目前和丈夫住在吉明裡17幢1樓的老房子裡,她個子高大,性格爽朗,走進他們的家,窗明几淨,還是個毛線拖鞋的「大本營」——家裡擺著許多雙已經編織好的拖鞋,有些是客戶訂購的,有些則需要自己拿出去售賣。
在她家的小客廳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面巨大的「照片牆」,從天花板到地板,密密麻麻貼著家庭成員的照片,其中孫子的照片最多,「照片牆」對面掛著一幅油畫,是孫子8歲時的作品。在客廳桌上,擺著一束鮮花,是兒媳婦送來的,每年的母親節,兒媳婦都會以這樣的方式向婆婆致敬。
「我現在生活得很幸福。」「毛毛阿姨」告訴記者,幸福因為兒女們有出息、很孝敬,兩個小孫子也很聰明可愛。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家庭能有這樣的「溫馨景象」,「毛毛阿姨」付出了很大心血,雖然她是個殘疾人,但她照樣把家庭經營得很出色,把孩子們教育得很優秀。
據了解,「毛毛阿姨」的殘疾源於20多年前的一場「勸架」。混亂之中,她的頭被砸了兩個大洞,昏迷了半個月,醒過來時就半邊偏癱了,遭遇這樣的事情,「毛毛阿姨」沒有絕望。那時,她還是40歲出頭的年紀,兒女們還小,家裡不能僅靠丈夫一點微薄的工資過生活,輪椅上的她開始編織毛線拖鞋,由丈夫騎著自行車或三輪車出去賣,20多年來,拖鞋的價格從幾元錢一雙上漲到了如今的四五十元一雙,10000多雙拖鞋總售價達幾十萬元,為家庭正常運轉貢獻了極大的力量。
隨著毛線拖鞋的流行,很多人來向「毛毛阿姨」學習,幾年前,吉明裡的居民常常在「毛毛阿姨」家門前看到這樣一幕:許多婦女圍著「毛毛阿姨」的輪椅學習怎樣鉤拖鞋。據粗略計算,她陸續教過100多個徒弟。為了幫她發展「拖鞋事業」,一名徒弟甚至幫「毛毛阿姨」印刷了名片,直到現在還有人拿著名片前來訂購——輪椅上的「拖鞋大王」儼然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採訪中,「毛毛阿姨」自豪地跟記者講述兒孫們的事,記者了解到,也許受到母親勤勞和樂觀精神的感染,「毛毛阿姨」的一雙兒女努力成才,如今都擁有了令人滿意的工作和家庭。「『毛毛阿姨』身殘志堅,在我們社區很受居民尊敬。」明月社區相關負責人說,「拖鞋大王」的故事不僅激勵著社區每一位殘疾人,也激勵著每一位健全人,鼓勵大家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自己勇敢面對,一樣可以把人生過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