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貓科體型比犬科大得多?

2020-12-05 動物志

01貓科真的比犬科大嗎?

貓科現存38種,其中7種成年雄獸平均體重在40千克以上,我們稱之為大型貓科動物,它們是獅、虎、美洲虎、山獅、豹、獵豹和雪豹。而犬科也有36種,40千克以上的卻一種也沒有,現存最大的犬科是狼,綜合全球各地平均體重為30千克左右。

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

大型犬科動物有7種,分別是狼、紅狼、鬃狼、非洲野犬、衣索比亞狼、豺和郊狼,體重在10-40千克之間。有趣的是,這正好是中型貓科的體重範圍,中型貓科包括4種猞猁、2種雲豹、2種「金貓」、獰貓、藪貓、虎貓和漁貓,共計12種。

貓科「中位物種均重」在10千克左右,犬科只有5千克。小型貓科動物在3-5千克的種類比較扎堆,而小型犬科在2千克左右的更多。

總的來說,貓科確實比犬科大不少。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從生態和進化兩個角度,簡要給大家剖析下。

現存貓科和犬科的體重分布

02生態上的原因

現存貓科動物主要扮演了兩種生態角色,大貓類主要伏擊大型有蹄動物,而小貓類主要伏擊老鼠和兔子。唯一例外的是獵豹,它是追捕羚羊。除獵豹外,貓科都是伏擊型獵手,捕獵流程是:發現獵物→潛伏→慢慢靠近→突然襲擊,一擊不得手很少遠距離追捕。伏擊狩獵注重個體力量和技巧,體大力不虧很重要。

現存犬科也扮演了兩種生態角色,幾種大型犬類主要追捕大型有蹄動物,而多數中小型犬類偏雜食性(吃昆蟲和水果),還有一些介於兩者之間,如郊狼、金背胡狼。追捕狩獵強調速度、耐力以及群體協作,所以犬科多群居,個體力量反而沒那麼重要,沒必要長太大塊頭。狼、豺和非洲野犬狩獵頗具耐心,經常連續幾個小時長途跋涉追趕獵物。

現存最大的犬科:馬更些狼

生態位倒逼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生活方式的演化,現在貓科和犬科都非常適應各自的生態位。犬科群體協作和耐力的優勢彌補了體型和技巧的劣勢,貓科能捕殺的大型有蹄類,它們同樣能,可以說二者是殊途同歸的。

現存最大的食草類是厚皮巨獸(大象、犀牛和河馬),目前已經沒有以它們為食的食肉動物了。其次就是野牛類,獅、虎可以經常捕殺野牛,將野牛納入菜單的重要項目,狼群同樣可以。

同一地區的大型貓、犬往往存在生態位的分離。例如在非洲,獅子是唯一將非洲野牛作為主食的捕食者,非洲野犬主要捕殺羚羊類。而在北美,狼以美洲野牛為主食,美洲獅則主要吃鹿類。即使捕殺同一種獵物,對獵物的選擇也有差異。大貓多選擇捕殺孤獨的成年或年輕雄獸,狼和野犬多追逐老幼病殘個體。

非洲野犬

03進化上的原因

根據柯普法則,動物進化的總體趨勢就是越來越大的,直到滅絕,較小的動物取而代之,重走大型化之路。在食肉動物演化史上,犬科興起比貓科早,它們的巔峰時代已經過去了,而貓科近一萬年才走下坡路,還有不少大型種類倖存。只看現在這一個時間點,自然就是貓科明顯大於犬科。

犬科最早興起於距今4000萬年前,分三個亞科,按演化先後順序是黃昏犬亞科→恐犬亞科→犬亞科,現存所有犬類都屬於犬亞科。犬科體型的巔峰是第二階段的恐犬亞科時代。

海德尼上犬復原圖

恐犬亞科的生存年代是距今3600~200萬年,在北美一度非常繁盛,目前已發現化石的有66種之多。距今2800萬年前,恐犬達到最大多樣性,據世界頂級犬科專家王曉鳴說,它們在當時扮演了今天至少三個科的角色:鬣狗——噬骨者,犬——追逐者,浣熊——雜食的食肉者。其中最大的種類海德尼上犬,體重超過100千克,為有史以來最大的犬科動物,它身體強壯,有些像鬣狗又有些像熊,可怕的頜骨能把骨頭碾得粉碎。

同樣在2000多萬年前,貓科的共同祖先——體型嬌小的原貓,仍躲在西班牙、德國和蒙古的密林裡。如果在當時看,犬科無疑遠大於貓科。

貓科共同祖先:原貓

原貓隨後演化出「假貓三兄弟」——歐亞的假貓、瑙柱貓和北美的超貓。假貓和瑙柱貓分別是劍齒虎和真貓(現存所有貓科)的祖先。超貓在1500萬年前入侵北美,成為史上第一種進入新大陸的貓科。

當時恐犬仍有20種,在北美非常繁盛,入侵的超貓立即與恐犬展開競爭。無畏超貓、強壯超貓和馬氏超貓體型都接近今天豹子大小,只比海德尼上犬稍小。這場競爭的結果是恐犬亞科迅速衰退,並最終於200萬年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而貓科則在北美開枝散葉,後來劍齒虎和真貓先後到此安家。

恐犬的失敗與氣候變化有關,當時全球降溫使北美大片森林被改造成草原,直接導致海德尼上犬等多種大型特化恐犬滅絕。但主持該研究的洛桑大學進化生物學家丹尼爾·西爾維斯特羅堅稱,貓科在恐犬滅絕之路上起的作用比氣候原因更大。貓科擅長伏擊,而且具有可伸縮的鋒利爪子,捕獵能力遠勝過恐犬,恐犬就漸漸被淘汰了。

有史以來最大的貓科動物:無鬃獅

這次競爭導致犬科剛剛走上的大型化之路被貓科扼殺於萌芽之中,從此在大型食肉動物這個生態位上,犬科再也無力與貓科爭鋒。犬亞科選擇了一條與貓科截然不同的演化道路,朝著適應成群追捕大型有蹄獸方向發展,並取得了成功,但單體體型是遠比不過貓科了。

進入更新世,貓科進入了大型化的巔峰,無鬃獅和毀滅刃齒虎體重可達400千克。當時恐犬已消亡,繼續與貓科爭雄的是犬亞科了,但最大的犬亞科恐狼只有80千克重,不僅遠無法和同時代的貓科相比,甚至比不上現代獅、虎。

恐狼復原圖

到距今1萬多年前冰期結束,在氣候劇變和人類崛起的雙重打擊下,很多巨獸滅絕,貓科也開始走下坡路。北美獅和刃齒虎滅絕,犬科奪回了對北美荒野的統治權,今天的狼群勝過山獅一籌。雖然從全球來看貓科仍穩壓犬科,但至少在當初恐犬慘遭「滅門」的北美是犬科更佔優勢,也算出了氣了。

04食肉動物真的以貓、犬為主嗎?

現存食肉目共有16科、280種,其中貓科不過38種,犬科36種,兩個科總和也只佔食肉目的1/4。食肉目第一大科鼬科有59種,靈貓、獴等科也有30多種。貓科倒是名副其實的超級食肉動物,犬科多數種類還是雜食性的。因此,貓、犬不過是獲得了更多公眾關注,存在感高而已

食肉目系統發育圖

這主要是因為,陸地大型食肉動物首推貓科的獅、虎、豹和犬科的狼、豺、野犬。熊雖然更大,但多被作為雜食動物;鬣狗現存種類太少,只有4種;海象、海獅生活在海裡,且常被認為是獨立的鰭腳目而排除。另外,家貓和家犬兩個寵物明星也是很大的加分項。

不過,貓科和犬科確實代表了食肉目演化的兩大分支。食肉目分貓型亞目和犬型亞目,在公眾眼裡,常常把貓型亞目的獴和靈貓也當作貓,犬型亞目的熊和鼬也當作犬,甚至貓型亞目的鬣狗有時也被誤當成犬。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食肉動物大都以貓科犬科為主?貓科的體型又比犬科大得多?
    因此,貓科和犬科不過是食肉目下15個科中的其中兩種,它們無法代表整個食肉動物。貓科動物都比犬科動物大得多?這個說法跟上面的說法一樣,都是不靠譜的。比如貓科動物中貓亞科動物大都以中小型的動物為主,比如猞猁、獰貓等等,這些貓科動物的體長僅有1米左右,體重平均也僅有30公斤左右。
  • 食肉動物主要是犬科和貓科?貓科比犬科體型都要大?
    貓科和犬科動物確實是我們最常見的食肉動物,但是這兩個科絕對不是食肉動物的全部。因為所謂的食肉動物實際上就是食肉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食肉目下又分為犬形亞目和貓型亞目,犬形亞目下有包括犬科、熊科在內的9個科的動物組成,貓性亞科則有包括貓科、鬣狗科在內的6個科。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犬科動物的吻部比貓科要長?
    在食肉目下,貓科和犬科是最具代表性兩大類動物,而且貓科和犬科都有突出的吻部,但是貓科動物的吻部突出沒有犬科長而已。我們先來看一下「吻部」的概念。吻部簡單來說就是動物向前突出的嘴部。那麼,為什麼貓科比犬科的吻部要短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同樣是肉食性動物,貓科動物體型普遍比犬科動物大,為什麼呢?
    在我們的印象裡,自然界中的猛獸主要是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其中貓科動物以老虎為代表,犬科動物以狼為代表,它們在各自的生態系統中都是食物鏈的頂級殺手。不知道你是否有觀察過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體型,貓科動物的體型似乎要比犬科動物要大一些。
  • 為什麼有貓科動物這種頂級掠食者,還會有犬科動物?
    畢竟同屬食肉動物,貓科和犬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競爭性。比如現存的東北虎與西伯利亞狼就是同一生境中的競爭者、非洲野犬與花豹也是同一生境中的競爭者等等。既然有競爭,而且貓科的平均實力要高於犬科。為什麼貓科沒有將犬科淘汰掉呢?
  • 為什麼有貓科動物這種頂級掠食者,還會有犬科動物?
    為什麼貓科沒有將犬科淘汰掉呢?,其他的犬科動物都為群居動物。雖然貓科動物的個體實力要遠勝犬科,但是畢竟「好虎架不過群狼」。如果一頭大型貓科動物,比如老虎,與狼群正面硬剛的話,勝出的大概率是老虎,但是老虎也會因此受傷。而作為獨居食肉動物,受傷很可能就意味著死亡。所以,貓科動物不會冒如此大的風險將犬科趕盡殺絕。
  • 為何同體型犬科動物打不過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有天敵嗎?
    天敵是指在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如果從定義上看的話,自然界中的大部分貓科動物,都是沒有天敵的,反而它們是其他很多動物的天敵。我們在談及貓科動物的戰鬥力時,一般會拿犬科動物作比較,說對於差不多體型的貓科動物完虐犬科動物,這其中也是有道理的。
  • 有大型貓科動物 為什麼沒有體型相當的犬科動物?
    它們之所以演化出雄偉的體型,是為了儘可能發揮自身捕獵方法的優勢,牢牢佔據所處生態系統中頂級掠食者的地位——換句話說,就是為了生存下去。犬科動物在這方面走得沒有大型貓科動物那麼遠。狼是現生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物種,但無論哪一個亞種,其體型如何都無法與獅子和老虎相提並論。它們為什麼在體型上存在這樣的差異?
  • 有大型貓科動物,為什麼沒有體型相當的犬科動物?
    狼是現生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物種,但無論哪一個亞種,其體型如何都無法與獅子和老虎相提並論。它們為什麼在體型上存在這樣的差異?或許我們可以從爪子的形態一見端倪。貓科動物具有尖利的爪子,能夠「鉤住」試圖逃脫的獵物,並用力量將其摔倒。比起貓科動物,犬科動物的爪子就顯得圓鈍一些,殺傷力不是那麼大,無法像貓科動物一樣撕開並鉤住獵物。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卻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貓科動物中的獅子和老虎,一直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但不知道你是否發現,同樣是非常成功的掠食者,野生動物中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大型犬科動物的數量卻很少。兩個物種間如此大的體型差異是如何形成的,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 為什麼只能見到大型的貓科動物,很少有大型犬科動物呢?
    大約5000萬年前,一種特殊的食肉哺乳動物開始活躍在地球上,它的體型很小,生活在熱帶雨林的樹梢上,靈活的四肢和鋒利的牙齒讓它脫穎而出,成功的倖存下來,並且演化出了「新食肉類」,也就是如今地球上的普通陸生食肉類,貓科,犬科,熊科,靈貓科,鼬科都是這種生物的後代,它就是「古貓獸」。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卻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貓科動物中的獅子和老虎,一直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但不知道你是否發現,同樣是非常成功的掠食者,野生動物中大型貓科動物很多,大型犬科動物的數量卻很少。兩個物種間如此大的體型差異是如何形成的,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沒有大型犬科動物?
    在同樣的生態系統中,貓科和犬科動物共存的環境裡,總有一個比犬科動物大得多的貓科動物。 除了寵物貓,我們熟悉的老虎、獅子和獵豹都屬於貓科動物,而狗、狼等動物屬於犬科動物(其實鬣狗並不屬於犬科)。 從體型上來看,野生情況下的貓科動物顯然比犬科更大些。
  • 動物世界,貓科動物&犬科動物
    大家好,我是晨讀小哥,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動物是千奇百怪的,尤其是那些大型的食肉動物,看就覺得毛骨悚然。那麼接下來我帶大家聊一聊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3.發達的環境敏感力,貓科屬於夜視動物,晚上也擁有良好的視覺,貓科的耳朵非常靈敏,超過人類好幾倍,並且可以旋轉,覆蓋360度,貓的腳上有肉墊,可以無聲接近獵物。犬科是中等體型的食肉動物,體形矯健,四肢細長,善跑,顏面部長,吻端突出,尾較粗長,尾毛一般濃密蓬鬆。
  • 說來慚愧,同級別較量中,犬科動物總是輸給了貓科
    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愛好者眾多,又因為它們是目前自然界中最主流的兩大類食肉動物,所以也就不免被人們拿來對比。雖然從現實中來說,作為頂尖捕食者的老虎、獅子,都是屬於貓科的,但是不少人覺得老虎與獅子之所以能夠站在食物鏈頂端,除了尖牙利爪之外,體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畢竟在當今的所有犬科動物裡面,還沒有哪一種體型能夠達到200千克以上的,即便是體型最大的馬更些狼,其個體體重也多在40-50千克之間,實在難與獅虎相比。
  • 何為食肉動物?為何陸地三大食肉動物中只有貓科是堅定的肉食者?
    為什麼說鯊魚和鱷魚也是食肉動物,因為它們都是以肉類為主食的,這是通俗概念。學術的歸學術,通俗的歸通俗,二者不要混為一談。棕熊在生物學裡歸為食肉動物,在一般看來它是雜食動物,兩種說法都是對的。那為什麼不把生物分類更細緻一些呢?
  • 同樣是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獅子體型大,家貓體型卻很小?
    ,而犬科動物和熊科動物雖然也吃肉,但仍會吃植物,所以它們屬於雜食動物。 但是,食肉動物需要實時判斷獵物與自己的距離,如果採用單眼視覺來看,很容易判斷錯誤,而雙眼視覺可以看得更立體,因此食肉動物擁有雙眼視覺,而貓科動物大多數都擁有雙眼視覺。
  • 大自然中,為什麼有很多大型貓科動物,犬科卻比較少?
    在生物界當中,貓科和犬科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類別,貓科的動物種類豐富,比如我們常見的寵物貓、以及大家比較熟悉的獅子、老虎和豹子等等,貓科動物的種類多,所以在形狀和體型生命都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但是整體的生活習性,還是比較相類似的
  • 熊竟然是犬科動物,鬣狗是貓科動物?那為何說貓科體型比犬科大?
    首先其實狗熊這個叫法,只是指「黑瞎子」黑熊,而且熊科和犬科的共同祖先,大概出現在4000萬年前,因此如今的熊和狗,他們聯繫其實是非常小。即使是看起來更相近的熊與浣熊,他們共同的祖先也是出現在3200萬年前,他們並沒有什麼親戚關係。而事實上非洲的大哥二哥:獅子和鬣狗的關係,都要比熊與狗親近得多。說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明白了,犬科和熊科都屬於犬型亞目,但有一點請大家記住,它並不屬於犬科。
  • 鬣狗到底是貓科動物還是犬科動物
    ,鬣狗既不屬於犬科也不屬於貓科,而是屬於鬣狗科。可以看出,鬣狗科與貓科可以算是遠房親戚,同屬於貓型亞目;與犬科的關係則要更遠一些。「鬣狗是貓科動物」這個錯誤說法是怎麼來的?在過去的分類中,鬣狗科與貓科都屬於食肉目-裂腳亞目-貓型總科(百度百科現在還沿用著這個過時的分類法)。可能有一些讀者對這些分類概念理解不準確,分不清「貓型總科」和「貓科」,就錯誤地把鬣狗當成了貓科動物,以訛傳訛。鬣狗不是犬科動物,為什麼名字裡要帶個「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