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愛爾蘭詩人葉芝的這首詩在被改編成歌曲之後,紅遍大江南北,感動了無數網友。最近一個名叫《和陌生人說話》的紀錄片中,一個90歲貓奶奶與自己貓老伴兒告別的故事,同樣感動了無數貓友。
顧樂誠奶奶是中國石油大學的一名退休教授,今年已經91歲。她的孩子和孫子都居住在國外,她唯一的老伴兒是一隻名叫「出溜」的三花貓。然而一次日常的體檢,「出溜」卻被確診出腎病等一系列疾病,如今已經病入膏肓,時日無多。
對於三花貓「出溜」來說,如此多的疾病,繼續治療,帶給它的只有無盡的病痛。醫生給出的建議是「長痛不如短痛」。
對於醫生的建議,顧樂誠奶奶猶豫了許久,如是說:「這隻貓總歸是沒有前途的,我想得明白,可是……我就是接受不了。」說著說著,眼角已經泛起了淚花。
在陪伴出溜過完2020年的昔年之後,顧奶奶實在看不得貓咪受苦,最終選擇讓它毫無痛苦地回到貓星。北京的冬天很冷,很冷,以前顧奶奶有貓,而現在她只能獨自一人……
你是否還記得第一次把貓兒子領回家的時刻?它小小的身體毛茸茸的,奶聲奶氣,瞪著大眼睛看著你,那一秒似乎就已經註定,你就是它的鏟屎官,從此不離不棄……
漸漸地,孩子長大了,它變得不那麼粘人,甚至有些頑皮。但每天你下班回到家,它都會蹲在門口守著,等著你。無論它打碎杯子、咬斷數據線、甚至踩到電腦電源讓你辛苦寫的文檔蕩然無存。但只要它「喵」一聲,你的暴脾氣就無影無蹤。
自從養了貓,你不再孤獨,它會陪著你做飯,陪著你看書,陪著你上廁所,陪著你入眠,甚至在男票惹你生氣時,第一時間安慰你。而家對於你來說不再是一個空蕩的大房子,因為你明白,總有一個毛孩子會蹲在窗口等你回家。
直到有一天,它生病了,漸漸老去,不再頑皮,甚至連走路都費力。你才會明白這一天終將要到來,終歸要面對。只是你希望這一天來得晚一點,再晚一點。因為你明白如果它離你而去,也許你再沒有機會,也沒有勇氣,找到一隻像它這樣和你步調一致的貓,陪你度過下一個十年。
有一句話說得好,對於你來說,貓只是一隻寵物,對於貓來說你卻是它的全世界。你只能愛它10年,而它卻把整個生命都給了你。正如網友的評論:「我老了,你卻走了!」希望所有的鏟屎官都能珍惜毛孩子,也希望所有的毛孩子都能健康快樂。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與貓相關的小知識、小常識、小趣事。你的關注、點讚、評論、轉發是我們創作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