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雪崩》(Snow Crash),這是一部由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類小說,由於該作涉及歷史、語言學、政治學、宗教、哲學、計算機科學、密碼學、模因論等眾多學科理論,很多多個領域,內容豐富性和複雜性都首屈一指。
雖然受眾相對較少,但該作依然獲得了1993年和1994年「亞瑟·C·克拉克獎」提名,該獎項由英國著名科幻大師亞瑟·C·克拉克爵士在1986年出資成立,是英國科幻小說領域最高的獎項。《三體》作者劉慈欣,也獲得2018年度克拉克想像力社會貢獻獎。
根據最新消息,HBO Max已正式官宣《雪崩》系列電視劇集,劇集主演名單和上線時間仍未確定。
《雪崩》影視劇將由編劇Michael Bacall(代表作《龍虎少年隊》、《匪幫傳奇》)、導演Joe Cornish(代表作《望著少年》)、其中Neal Stephenson將與三位影視領域製片人Angela Robinson、Frank Marshall和Robert Zotnowski共同擔任該片執行製片人。
實際上,在此之前《雪崩》電影項目也已被曝光,當時Joe Cornish將改編劇本提交給派拉蒙後並未審批通過。Joe Cornish今年1月份向外界表示:該作對於現代化工作室改編電影來說仍然是龐大的項目。也意味著《雪崩》電影項目可能被延期甚至無限期擱置,但目前來看電視劇版本已被提上日程。
《雪崩》小說
該作可看作是第一部以網絡人格和虛擬實境為特色的賽博朋克小說,講述了21世紀在美國經濟衰敗背景下,政府權力已被各界商人所分割奪取,類似無政府資本主義。私人交通、個人主權佔據主導,個主權領地均由各地大型企業支撐運營,而其中的郵件均通過僱傭快遞員投遞。
主人公Hiro Protagonist是一名天生的計算機黑客,兼職披薩餅快遞員,靠為黑手黨遞披薩餅謀生。
其中,數字世界「Metaverse」的概念就是在本書中首次提出。在該作中,進入數字空間的人們通過虛擬化身進行交流,進行各種操作。
因為在數字世界中出現雪崩病毒,並在世界範圍內攻擊各路黑客,Hiro一頭衝進病毒創建的迷局之中,為了執行一個必須的摧毀任務而展開的故事。不僅如此,《雪崩》將複雜的語言學理論和後現代主義的諷刺糅合起來,對當今的電子行業仍然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該作也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前100名經典英文小說之一。
不僅如此,《雪崩》的出現,還影響到了AR/VR界幾位盛名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兩位與《雪崩》的故事。
《雪崩》與Rony Abovitz
似乎每個創始人都有一部喜歡的科幻作品。
《雪崩》在AR領域提及次數比較多,原因之一就是AR獨角獸Magic Leap的創始人Rony Abovitz多次在公共場合提到它,尤其是在2018年LEAP開發者大會上,還和《雪崩》作者Neal Stephenson共同上臺展開對未來科技發展的論述。
左:Neal Stephenson,中:Rony Abovitz,右:John Gaeta
據青亭網了解,Rony Abovitz十分崇拜賈伯斯、華特迪士尼等企業家,他對文化的著迷遠超科技技術,甚至他還對迪士尼遊樂場EPCOT所吸引。
考慮到該作出版時間1992年,Abovitz表示:在90年代初期,VR還是SIGGRAPH上的一個熱門話題,但VR設備極為少見,如果有也是幾個只有解析度極低且價格極高的產品。
同時他還提到之所以創辦Magic Leap公司,也受到《雪崩》小說、《黑客帝國》影視劇的啟發。
不僅如此,《雪崩》作者Neal Stephenson也已被Abovitz邀請加入Magic Leap,擔任首席未來學家,其主要內容的研發創作,旨在找到AR內容開發的界限,從而為廣大開發者提供參考案例。
《雪崩》與Michael Abrash
除了Magic Leap創始人外,現任職Facebook Reality Labs首席科學家的Michael Abrash也是小說《雪崩》的忠實粉絲和踐行者。
1994年,當時Michael Abrash還在微軟工作,其主導開發了Windows NT圖形操作界面的架構核心。此後,又從微軟入職id Software,參與到當時盛名的多人聯機FPS遊戲《雷神之錘》(Quake)的製作,主要負責渲引擎性能優化等工作。
Michael Abrash
之後又在微軟、英特爾等公司工作,直到2011年加入Valve公司,從事AR和VR相關工作,當時他在Valve公司博客發文表示:這其中的一切都源自於小說《雪崩》。
在博客中提到:一次聚會中,在id Software工作的John Carmack,講到他們正在製作一個基於網際網路服務的、在線可支撐多人聯機的遊戲平臺,當時Michael就意識到這將是未來的「Metaverse」,才決定入職id Software。
此後加盟Valve,由於Valve採用獨特的無上下級制度,且員工高度自由,可以做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工作。起初Michael Abrash還不適應,後經同事指點發現,他真想要做的是:可穿戴式計算。
也正是由此掀開Valve在AR/VR領域的研究,最終Valve與HTC合作在2016年推出Vive頭顯,而Valve自家Index頭顯也於今年面市。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樣,如今Michael在Facebook擔任重要角色,每次OC大會上午的主題演講都有近30分鐘是交給Michael的環節。而今年OC6大會上,Michael介紹了包括Half Dome 2、3原型機形態以及下一代VR平臺、應用所需要的技術,展望了AR/VR遠程辦公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