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總挑食!想要改掉壞習慣,家長巧用「普雷馬克原理」

2021-01-11 莓果媽媽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張姐近來很煩惱,今天又被孩子的老師請到學校,這已經是開學後,孩子第3次沒有寫完作業請家長了。老師覺得孩子應該收收心了,總不寫完作業會影響成績。張姐和老師談了之後,便決定加大對孩子的學習輔導。於是晚上的時候,張姐提出要陪同孩子一起寫作業。

當張姐已經準備好了的時候,孩子卻總是不配合。「媽媽我要吃水果;媽媽我想喝奶!」張姐知道這是孩子不想寫作業的藉口,於是就說寫完作業以後再吃水果,再喝奶,但是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孩子轉而又說自己想要上廁所,張姐被氣得有些不耐煩,直接把孩子拉到了書桌前,孩子哭哭啼啼地寫起了作業。看到孩子哭的這麼傷心,當媽的又心疼,又生氣。

很多孩子身上都會有一些壞習慣,比如說張姐家的孩子不愛寫作業,再比如說有的孩子喜歡挑食等等,這些生活中都是比較常見的,但是這讓很多父母束手無策。家長想要幫助孩子改善這些習慣,了解導致孩子不良習慣的原因很重要。

一、吃飯挑食,不愛寫作業,孩子總是想著玩的原因

小敏家的孩子不愛吃雞蛋,只要跟雞蛋有關的食品或者菜品,孩子都不愛吃。比如:西紅柿炒雞蛋,孩子連菜裡的西紅柿都不會吃,但是單獨炒西紅柿孩子就吃的挺香,對此小敏很頭疼,不明白孩子怎麼就挑食了呢?於是小敏詢問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吃雞蛋,孩子想了想只說了四個字「我就不吃!」這讓小敏很生氣,不過冷靜一想孩子應該是叛逆的一種表現。於是小敏不再強勢的命令孩子吃雞蛋,在小敏選擇性的引導下,孩子漸漸的接受了雞蛋。

1. 孩子的逆反心理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顯現後,越發的希望父母們能夠給予關注和尊重。所以常會有唱反調的情況發生,家長越是想要孩子去做什麼,孩子越是不配合。就像小敏家的孩子一樣,孩子本身對雞蛋並不反感,但是卻會因為媽媽的命令語氣而反感吃雞蛋。

2. 孩子缺乏興趣

孩子不願意學習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孩子對於不感興趣的內容很難抱有積極性,孩子的行動力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出現了不願意寫作業的拖拉行為、敷衍表現。

3. 孩子的懶惰心理

孩子的懶惰心理會讓孩子越發的牴觸一些辛苦的勞動。學習是件苦差事,孩子很容易有畏難情緒的產生。懶惰的心理使得孩子缺乏行動力,經常以推脫或者消極的方式來應對所需要完成的目標。

造成孩子拖延的行為表達的原因有很多,家長簡單粗暴的命令語氣並不利於孩子的行為糾正和習慣養成。這時,家長們不妨採用一下「普雷馬克原理」來應對。

二、「普雷馬克原理」會讓孩子起到哪些作用!

這個原理強調的是通過高頻率的行為來帶動低頻率的行為,進而使得低頻率的行為得到激發。簡單的說是一種,通過一種孩子喜歡做的事來激發孩子去做不喜歡的事。就像祖母說的那樣「先吃蔬菜,吃完才能吃甜點。」完成不想做的事,就會有一件好事等著自己,這可以讓孩子更加有行動力。

1. 激發孩子的行動熱情

這種原理是依靠激發孩子的行動熱情來提升孩子的行動力。當孩子出於畏難心理或者是拖延習慣的影響時,行動力上會有一定的阻礙產生,這時候激發孩子的行動力會是提升孩子行為的關鍵。

2. 使孩子抱有期待

期待感可以讓孩子更加愉悅的完成預設的任務目標,使孩子抱有期待是一種積極的行動力促進方式。這種期待感讓孩子更加主動的去完成任務內容。

3. 讓孩子更能接收不願意接受的事情

對於愛玩的孩子來說,寫作業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孩子知道寫完作業可以和父母一起做好玩的遊戲,孩子的興趣就會被調動起來。孩子更加積極的去寫作業,這使得寫作業不再是不能接受的要求了。

可見這種原理確實會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家長們也很容易有一些施行誤區,比如說找不到孩子行為的強化物,或者是弄錯了實施強化的順序等等。那麼在生活中,家長們應該如何去具體的實施這種原理呢?

三、家長如何正確的運用「普雷馬克原理」, 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1. 適當的獎懲制度

對於孩子的行為,家長要充分的進行觀察,獎懲制度的建立可以讓孩子的正確行為得到強化,孩子會更加願意配合父母的引導。同時,家長需要注意的是,要經常的變化獎勵的內容,否則孩子很容易產生厭煩感,進而使得獎勵失效。

2. 保證孩子的行動質量

有些時候孩子為了更快的完成不願意完成的任務,而出現一些敷衍的行為。這就需要家長們讓孩子明白,保證完成的質量後才能進行下一項自己喜歡做的事,敷衍的方式並不合格。

3. 關注孩子的喜好,了解孩子喜歡的強化物

不同的孩子行動的強化物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父母們積極的去發現孩子喜歡的強化物。恰當的強化物才能夠引發孩子的行動熱情,孩子才更願意配合。

4. 不要設定阻礙過大的低頻行為

雖然適當的強化物可以激發孩子的行動熱情,但是阻礙過多的低頻行為會使得這些熱情受到削弱。阻力過大孩子更加不願意給予配合。

當孩子不願意完成父母設定的任務時,如何讓孩子自主的行動起來,這裡面顯然是需要一些教育技巧的,「普雷馬克原理」可以讓孩子更加有積極性,這也是利用了孩子的喜好心理。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讓孩子先完成不喜歡的再去完成喜歡的,這樣才能有效果,如果順序顛倒的話則很難見效。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對這個理論有哪些見解呢?對於改掉孩子的壞習慣有哪些方法呢?歡迎留言分享,讓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提高!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會自我控制?家長巧用「普雷馬克原理」,將興趣變成強化物
    這是因為寫作業是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孩子往往逃避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減少做這些事情的次數。而玩遊戲是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對於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孩子就會在上面加強頻率,延長時間。怎樣讓孩子正確分配做各項事情的時間呢,家長需要明白以下道理。01普雷馬克原理是什麼?
  • 孩子貪玩不想學習?別急著罵,家長可用「普雷馬克原理」來糾正
    然而,談到讓孩子學習,很多家長都很發愁,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種天性偏偏會在孩子學習時顯得更加無處安放。孩子貪玩不想學習?別急著罵,父母可用「普雷馬克原理」來糾正。「普雷馬克原理」是幫助孩子主動學習寫作業的利器普雷馬克原理是普雷馬克在1965年提出的一種教育方式,是幫助家長選擇最有效強化物的一種方法。
  • 孩子的壞習慣能被根除嗎?家長巧用「條件反射理論」,或能治本
    好的習慣難以養成,壞的習慣一養就成,尤其是對於不太有明辨是非能力和自制力的孩子來講,壞習慣簡直猶如噩夢一般。這幾天一直聽到朋友在吐槽自己的家孩子的習慣養成問題,按時寫作業按時吃飯睡覺這種習慣怎麼也培養不成,但按時看電視按時出去玩這種習慣卻培養的很到位。
  • 孩子自控力不足?父母善用「普雷馬克原理」,將興趣轉化為內驅力
    詢問琳琳為啥不能自己控制一些,琳琳卻說道:"媽媽,我想好好表現,可是總是很難控制自己"其實許多家庭都有著像"琳琳"這樣的寶寶,自控力不足,很難吸收家長的教育。這類孩子的家長因為孩子缺乏自控力而苦惱不已,試圖尋找一個良策得以解決。建議家長們不妨嘗試"普雷馬克原理",幫助孩子將其更感興趣的事物轉化為內驅力,從而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 讓學生愛上學習,教師、家長要巧妙利用「普雷馬克原理」
    許多家長私信我:老師:孩子在家寫作業時,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吃零食、喝水,就是不認真學習,我脾氣也發了,可是一點用都沒有,我該怎麼辦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你能為我支招嗎?因為經常被家長問到此類問題,今天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普雷馬克原理」,因為這種心理效應是孩子們不愛學習的剋星。
  • 孩子貪玩別著急,「普雷馬克原理」教你糾正孩子貪玩心理
    「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也是我們從小耳濡目染的話,但是,一說到讓孩子學習,很多家長都很發愁,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主動學習呢?」普雷馬克原理」教你糾正孩子貪玩的心理。雷馬克原理」來糾正「普雷馬克原理」是引導孩子主動學習的利器普雷馬克原理是普雷馬克在1965年提出的一種教育方式,是幫助家長選擇最有效強化物的一種方法。
  • 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原理又稱祖母原則。該原則認為:「在你作完家務之後,你才可以去玩」。也就是說,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著我們,我們會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歡做的事情。該原理就是用來幫助教師選擇最有效強化物的一種方法,是指用重要行為(喜歡的行為)作為低頻行為(不喜歡的行為)的有效強化物。但要注意,對一個學生有效的強化物可能對另一個學生不適合;如果過度使用強化物,強化物可能失去原有效力。
  • 怎樣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愛挑食的壞習慣?
    閨蜜的孩子,已經5歲了,卻比同齡的孩子矮了大半個頭,看著又瘦又小,真讓人心疼,閨蜜嘆著氣說"孩子總不愛吃飯,而且特別挑食,不愛吃的菜全家大小齊上陣也餵不下去,以前還嘗試著吃點別的,現在可好,除了固定的那幾樣,其它的一概不沾,現在都搞的營養不良了,可該怎麼辦啊?"
  • 孩子自控能力弱?普雷馬克原理:把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作為強化物
    每次和孩子說過很多的大道理都是像是沒說一樣,孩子的接受能力並不是很強。甚至還有的時候,偏要讓孩子做這個可是孩子就是不會做,想要幫助孩子養成好的良好習慣,每次總是會有東西阻止家長步伐,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才能幫助自控能力弱的孩子成長呢?v 了解普雷馬克原理普雷馬克讓一群孩子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一種活動是吃糖果、另一種活動是彈彈珠遊戲。
  • 不願寫作業是孩子的天性,批評只會越來越糟,要了解普雷馬克原理
    心理學上對此的解決辦法是積極正面的強化,用科學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切實可行的是普雷馬克原理。01關於普雷馬克原理1959年普雷馬克做了一項實驗:他讓一群孩子在吃糖果、玩彈珠遊戲機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有趣的是,對那些更喜歡吃糖果的孩子而言,如果把吃糖果作為一種許諾的獎勵,便會強化他們玩彈珠遊戲的機率。
  • 每次吃飯都得「求」孩子吃,家長這樣做,孩子主動找你要飯吃
    這是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討厭的食物裡面所含的纖維素不會刺激孩子的味蕾,所以不會讓孩子產生太大的興趣,而且有些蔬菜和水果的味道比較重,孩子會特別抗拒。2、父母具有挑食的習慣事實上,在生活中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影響到孩子對食物的喜歡程度。
  • 孩子偏食挑食影響身高發育,如何糾正壞習慣
    偏食挑食,會讓孩子汲取的營養失衡,攝入不充足,生長發育就會出現問題。家長若經常用威脅、責罵等方法逼迫寶寶吃東西,會使寶寶產生逆反心理,長此以往使親子關係變得緊張,這些負面影響都是不良性格的起因。
  • 揭開做事拖拉的3個原因,巧用計時器等辦法,讓孩子告別拖拉磨蹭
    >第三,家長平時有做事拖拉磨蹭的壞習慣,孩子在朝夕相處中受到不良影響。這一點需要家長的言傳身教,只有家長自己先有良好的時間觀念,才有可能去引導和教育孩子,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改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2.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不少孩子其實都不能真切體會到時間的寶貴,總覺得時間很多,浪費一點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改變浪費時間的壞習慣,就必須建立起明確的獎懲制度,讓孩子明白,浪費時間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 寶寶挑食怎麼辦?家長不要「火冒三丈」,這幾種方法教你應對!
    現在的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長也捨得給孩子買一些較好的食品,在面對孩子挑食時,不是進行批評和教育,而是一味的遷就,並且會讓孩子多吃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改掉挑食的毛病。餵孩子吃飯這架勢鬧的家裡雞飛狗跳,好似家裡出了強盜一樣。有研究孩子挑食的專家認為,父母長期用打罵的手段強制孩子吃飯,可能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哭著吃飯不僅減少食慾,還會影響消化,還會讓孩子產生恐慌,這種強制的進食往往會讓孩子厭食與偏食。
  • 為何減肥總失敗?改掉這4個壞習慣,長期堅持,或幫你慢慢變瘦
    其實這也和生活中不好的習慣有很大影響,改掉生活中的壞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長期堅持,或能幫你慢慢變瘦。一、為何減肥總失敗?改掉這4個壞習慣,長期堅持,或幫你慢慢變瘦壞習慣一、不愛喝水水是生命之源,水也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經常喝水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幫助排除毒素,還能夠增加血液循環的速度。
  • 孩子愛挑食怎麼辦?多是這4個原因導致,2個糾正方法家長要學會
    由於孩子正處於發育期,需要足夠豐富的營養才能健康成長,而挑食無疑阻礙了他對於營養的均衡吸收。挑食的危害顯而易見,因此家長絕對不能縱容或者默許孩子的挑食問題,特別是他不愛吃蔬菜、水果的飲食習慣。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其中它們所蘊含的纖維素就能夠促進腸道蠕動,促進消化。
  • 讓孩子好好吃飯怎麼這麼難?改掉這三種壞習慣,寶寶吃飯特別香!
    相信在不少家庭裡,沒到吃飯的時間,都會上演這樣一幕:一、孩子到處跑,媽媽捧著碗到處追孩子的注意力總是能被各種事情吸引,吃飯這件事已經不能滿足寶寶旺盛的好奇心,總要做點別的才甘心。這可能是因為寶媽沒有成功幫孩子培養出吃飯的儀式感,寶寶對吃飯沒有一個比較嚴肅的認知。
  • 孩子挑食怎麼辦?「威逼利誘」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但孩子奶奶卻不依不饒的,總是會嘟噥著說」孩子被你們給慣壞了,不吃就打,還要和孩子客氣啊!更何況孩子知道啥呀,父母慣孩子不是這樣慣的!「就這樣我都順帶被說上了。孩子奶奶說完就拿過萱寶手裡的碗,開始威逼利誘了。孩子奶奶說「萱寶,你乖乖吃飯,等會給你買好吃的!」或者又說「你不吃飯,那就餓死你!」
  • 泰迪犬挑食不愛吃飯怎麼辦 解決泰迪犬挑食有妙招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難題,自己飼養的泰迪犬越吃越饞,挑食厭食,很難伺候。小編認為,泰迪犬挑食不愛吃飯原因只有兩點:餵饞了,沒餓著。想解決泰迪犬挑食問題就適當的給泰迪犬一些飢餓的感覺,讓它吃嘛嘛香。下面小編給大家支招,怎樣餵養改掉泰迪犬挑食的壞習慣。
  • 孩子愛挑食跟父母有關,想讓孩子好好吃飯,家長這3點要避免
    家有不好好吃飯和挑食的孩子怎麼辦?是困擾很多家長的一個老大難問題,殊不知孩子的這些不良習慣跟家長的行為影響有著脫不開的關係。孩子不認真吃飯的原因1吃太多零食現如今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零食的種類也琳琅滿目,還有很多零食用贈送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我發現姐姐家就長期屯有大量零食,本來侄兒就是吃飯困難戶,姐姐生怕把孩子餓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