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和統努力一刻不停、武統準備一刻不松

2021-01-08 網易

2020-11-10 07:34:25 來源: 海峽導報社

舉報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日前在第三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上作大會發言時指出,即使出現「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的危險,也並不等於要立即改變和平統一的方針,只要和平統一還有一線希望,就不應放棄爭取實現和平統一的努力。當前,對臺工作仍然要堅持剛柔並濟、反「獨」促統的總基調,「和平統一的努力一刻不停、武力統一的準備一刻不松」。


  王升說,在去年4月舉行的第二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上,他曾指出,「必須十分警惕出現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的危險。」理由有四:一是兩岸政治對立走向統「獨」對抗,二是蔡英文的「臺獨」實踐和實驗壓縮和平統一的空間,三是臺灣內部盲目反對「一國兩制」,四是民進黨當局意圖阻塞和平統一的實現路徑。「今天,我想接續去年的發言,談談對當前臺海局勢的觀察。」

  第一、蔡英文借中美戰略博弈和香港修例風波操作「親美抗中」、「倚美謀獨」,擺脫「九合一」選舉後出現的執政危機,並高票連任之後,蔡英文當局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表現是:繼續擴大兩岸分裂、刻意製造兩岸對立、鼓動兩岸敵意、阻礙兩岸交流,同時力圖提升臺美關係、強化美國的安全保護,謀求美國對其分裂路線和活動的支持。

  第二、國民黨在選舉失敗之後,政治實力下降又自亂陣腳,立場動搖,甚至出現了拋棄「九二共識」、向民進黨靠攏的跡象,國民黨在臺灣內部制衡民進黨當局的「臺獨」分裂活動、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意願和作用都在減弱。

  第三、島內「懼怕統一傾向臺獨」的民意走勢有所發展,有的民調數據顯示傾向「臺獨」的人居然達到70%,拒絕統一的人高達90%。臺灣內外環境所塑造的排拒統一的社會氛圍,到了不太在乎經濟利益、甚至不太在乎臺海和平的地步。

  第四、臺灣問題的外部環境也在中美激烈的戰略博弈背景下悄然發生變化。美臺關係甚至一度出現全面破壞中美建交三原則、發展到「準國與國、準軍事同盟關係」的苗頭。

  王升表示,毫無疑問,蔡英文連任以來,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臺海局勢更加嚴峻。近一段時間,兩岸的發言人互嗆、兩岸的網民互懟,兩岸軍機在臺海上空互槓,已經成為常態。自然引起關於和平統一是否還有可能性這一問題的更為熱烈的討論,特別是在網絡空間裡,主張放棄和平統一改用武力統一的聲量非常高,以至於長期研究臺灣問題的學者專家的理性探討和看法都會遭到圍攻。

  但是,他認為,出現「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的危險,並不等於要立即改變和平統一的方針,只要和平統一還有一線希望,就不應放棄爭取實現和平統一的努力。因為和平統一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方式,於兩岸都有利,更有利於統一後的長治久安,道理自不待言。全面深入地分析當下的臺海局勢,事態也並沒有嚴重到需要啟動《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的程度。


  王升續指,誠然,蔡英文當局的「臺獨」分裂活動標榜「不冒進也不屈服」,策略是化整為零、邊緣遊走、小步急進、由量到質,具有漸進性和頑固性,又極具欺騙性,而且,把兩岸間內戰遺留的政治對立引向所謂的「價值對立」,調和妥協的難度越來越大。但另一方面,蔡英文當局的「臺獨」分裂活動完全是倒行逆施,是沒有出路的。所謂「文化臺獨」不可能切斷中華文化的臍帶;即使受到各種政策限制和疫情影響,今年前9個月的兩岸貿易額仍突破1800億美元,同比增長12%,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上升到46%,所謂的「民主同盟產業鏈」、兩岸「經濟脫鉤」只是痴人說夢;激進「臺獨」勢力出於自身的目的提案「修憲」,要把領土範圍界定為臺澎金馬,但隨後又主動撤案,近來又有民進黨的要角公開表示「除非是瘋子才會搞臺獨」;蔡英文當局配合美國打臺灣牌,美國高官相繼訪臺被宣揚為「重大突破」,事後證明不過是來壓迫臺灣開放美豬進口和購買更多的武器,又連忙對外宣稱不尋求美臺建交,也不要求美國出兵保護。這樣色厲內荏的,既無膽又無力也沒有希望的「臺獨」分裂活動,根本不必過於擔心,更不必為此焦慮不安。

  王升認為,解決臺灣問題的核心是「必須統一」,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都是可能的選項,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1979年以來,和平統一是優先選項,但從來沒有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反分裂國家法》的內容,也包含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雙重含義,這是十分清楚的,臺灣和美國也十分清楚。

  他說,在全國人大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時候,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本著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宣示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的努力絕不放棄」。去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緊扣和平統一這一主題闡述「五項主張」,包括實現和平統一的目標、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維護和平統一前景、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增進和平統一認同,這表明,雖然「臺獨」分裂勢力在臺掌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遭遇挫折,但和平統和的方針並未改變,仍然真誠地追求和平統一。和平統一是優先選項,可謂仁至義盡。

  王升表示,今年恰逢抗美援朝戰爭爆發70周年和抗日戰爭勝利以及臺灣光復75周年,大陸分別舉行了高規格的紀念活動,就當前的中美關係和臺海局勢傳達出了十分明確的信號。75年前,積貧積弱的舊中國,能夠歷經全民族的浴血奮戰打敗日本侵略者光復臺灣,70年前,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敢於與世界頭號強國較量並且戰而勝之,如今已經走在崛起、復興道路上的中國,更加不可能屈服於外部壓力、容許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臺獨」分裂事變如果發生,不管是不是經過了臺灣內部的所謂「民主程序」,也不管是否有外部勢力支持統持,一定斷然出手,以武力制止分裂,進而完成統一。武力統一也是選項,勿謂言之不預。

  王升認為,當前,對臺工作仍然要堅持剛柔並濟、「反獨促統」的總基調,「和平統一的努力一刻不停、武力統一的準備一刻不松」。只要保持定力、保持自信,以歷史思維、戰略思維看待解決臺灣問題的複雜性和長期性,不為「臺獨」分裂活動的一時猖狂所惑,也不為內部急躁情緒和外部因素所擾,冷靜觀察、沉著應對,就完全可以把控臺海局勢,化險為夷,兩岸關係終究會回到和平發展的軌道上來。

  來源:中評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和統努力一刻不停、武統準備一刻不松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日前在第三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上作大會發言時指出,即使出現「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的危險,也並不等於要立即改變和平統一的方針,只要和平統一還有一線希望,就不應放棄爭取實現和平統一的努力。
  • 「武統」對象絕不是臺灣人民,槍口只對「臺獨」與外來幹預勢力
    近期,由於民進黨當局一系列冷血行徑,「武統」再度成為熱點話題。香港中評社評論文章指出,從「武統」對象看,大陸始終堅持「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槍口只對「臺獨」與外來統一幹預勢力。「武統」對象絕不是臺灣人民,槍口只對「臺獨」與外來幹預勢力。
  • 全國臺研會執行副會長王升:統一的「時與勢」完全掌握在大陸手中
    全國臺研會執行副會長王升:統一的「時與勢」完全掌握在大陸手中 2020年12月31日 17: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1131期】
  • 準備武統?外媒猜我戰機針對臺灣地形專門高原演訓
    【環球時報-環球網軍事報導 記者 趙覺珵】「中國正在為『武統』臺灣進行訓練?」美國《國家利益》網站4月10日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將西部戰區空軍近日組織殲-10C、殲-11A等戰機進行實戰化訓練的消息,與傳言中的「武統」臺灣聯繫起來。文章分析稱,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與臺灣的地質氣象條件類似,大陸空軍的訓練正是為了「武統」做準備。近日,《解放軍報》的一組圖文報導稱,西部戰區空軍某旅組織殲-16進行低空密集編隊訓練。
  • 中國統促會學委會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12-30 19:25:25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12月24日,中國統促會學委會研討會在京舉行
  • 蔡英文聲稱若「武統」臺灣,自己將承受第一波攻擊
    但是和臺灣本地媒體不同的是,西方媒體則更關心蔡英文連任後兩岸的政策和狀態是不是會發生變化。對於西方媒體來說,臺灣這個名詞永遠都是和中國綁在一起的,除了兩岸關係之外,他們對臺灣的民生不感興趣。此次蔡英文面對採訪的態度較之前更為強硬,這可能是因為本次選舉的高票數當選,讓蔡英文覺得自己真的是「民心所向」。
  • 蔡英文和臺灣民進黨不斷拉高「反中」情緒,大陸「武統」呼聲高漲
    現在蔡英文獲得選舉的勝利成功的得到了連任,但是之前她對臺灣民眾承諾的事情一件也沒有做到,還讓臺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蔡英文是最為民進黨典型的「臺獨」分子,剛一上任就展露了她的野心,她不斷的對大陸叫囂並且向記者說明現在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蔡英文究竟有什麼底氣讓她這麼大言不慚這麼大膽,其實主要是因為美國和日本的表現。
  • 全國臺灣研究會在京舉辦臺海形勢座談會
    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行座談會。(圖片來源:全國臺灣研究會)中國臺灣網6月10日北京訊 今天,全國臺灣研究會(以下簡稱「臺研會」)在北京就臺海形勢舉行座談。會議由臺研會執行副會長王升主持,臺研會副會長汪毅夫、孫亞夫、李亞飛,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學術顧問王衛星、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楊明傑、臺研會秘書長楊幽燕、副秘書長鄭慶勇、嚴峻等參加座談。
  • 民進黨當局叫囂「臺灣已獨立」,大陸「武統」臺灣機會大嗎?
    作者:筱雅自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大陸一直尋求機會與臺灣進行和平統一問題的討論。有一段時間幾乎達成共識,但是由於美國方面從中作梗,直到如今兩岸依舊沒有達成共識。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大陸與臺灣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員上都有著日益親密的來往。
  • 大陸若「武統」臺灣:美學者放言說「臺軍很耐打」,網友笑掉大牙
    蔡英文,女,1956年8月31日出生,中國臺灣屏東縣枋山鄉楓港人,漢族客家人。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至今,已經是1年半的時間了,蔡英文一直沒有承認「九二共識」,而她卻謀求實質性「臺獨」的傾向越來越嚴重,公然鼓吹要「彰顯臺灣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存在事實」,還屢屢表示希望美國作為「第三者」插手兩岸事務。,蔡英文公然聲稱九二共識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致使兩岸聯繫溝通機制進入停擺狀態。  臺灣一向以美國馬首是瞻。為迎合美國的「印度-太平洋」戰略,蔡英文也回應稱,臺灣可以對這個區域做出更多貢獻。
  • 專訪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疫情衝擊下,兩岸關係變了多少
    《環球時報》就此專訪了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如圖)。「臺灣實際上已被美國深度控制」環球時報:您認為蔡英文5月20日的就職演說和4年前相比,有哪些新動向值得警惕?王在希:與4年前相比,蔡英文這次演說中涉及兩岸關係的部分著墨不多,且避實就虛,但有些地方還是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 「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召開
    本次活動主題是「長課文和難課文的有效教學」,活動採用說課觀摩展示和交流研討的形式,通過全面解讀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長課文和難課文的編排理念和核心內容,立體呈現相關優秀課例,幫助廣大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
  • 「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京舉辦
    (中國臺灣網 符海川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29日北京訊(記者 李柏濤 李傑 符海川)今天上午,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全國臺灣研究會在京理事和專家學者共40餘人薈萃一堂,就一年來島內政局與臺海形勢進行了深入研討。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在研討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在開幕式上致辭。
  • 解析:同樣是年輕一代,為何催發出必然統和「天然獨」兩種聲音?
    蔡英文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勝利後,面對外媒的採訪竟然聲稱臺灣「已是獨立的國家」,蔡英文能做出如此的幻想就是因為她獲得了創歷史記錄的817萬選票。她以為「臺獨」分子可以用選票表達他們的意願,但是他們卻忽視了大陸13億中國人期盼兩岸統一的決心。
  • 以武拒統?蔡英文想不到,大陸還未出手,25日「臺獨」已收到噩耗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臺獨」,不惜緊抱美國大腿,挾洋自重、「以武拒統」。除了耗費巨資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外,民進黨當局還計劃在島內「自造潛艇」,妄圖藉此對抗大陸。不過讓蔡英文意想不到的是,大陸還未出手,「臺獨」25日便收到了噩耗。
  • 所有人統統面壁思過!地鐵散落廣告單,你們連小學生都不如
    所有人統統面壁思過!地鐵散落廣告單,你們連小學生都不如社會是我們的大家庭,但是現在的大家,在室外行走運動時,會對這個家有關心和照顧嗎?街道上的垃圾,損壞的公共財物,無一不表明,現在人的自私性.兩個小學生放學坐地鐵,一胖一瘦兩個孩子,他們跟在發傳單人的後面,不停的撿著那些被人接過去就直接丟掉的傳單.不一會,小胖子懷裡已經減了一懷抱的傳單紙.興許是感受到了周圍人異樣的目光,瘦男孩對胖男孩說,別撿了,別人會把你當成撿破爛的.小胖子憨厚的笑著:沒事.
  •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到漳平臺創園調研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10月23日至24日,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汪毅夫一行到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調研並洽談戰略合作事宜。漳平市領導崔振宇、趙立魁,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領導劉瑞華陪同調研。
  • 大美內蒙古,自駕克什克騰,觀烏蘭布統大草原風雲變幻
    七月的塞北,雲曠天闊、芳草萋萋,烏蘭布統草原風光旖旎,空中看宛若一座巨大的高爾夫球場,怪不得被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趙南起贊為「可與歐洲風光媲美的歐式草原」!不過草原的天亦是說變就變,剛剛的藍天白雲立馬在午後就黑雲壓頂、風雲突變。不過這種天氣也往往能帶來變幻無窮的光影,所以烏蘭布統大草原是無數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的天堂。
  • 全國臺灣研究會
  • 遇上個中秋,和老媽的烏蘭布統跟團遊
    這幾年,去過一些地方,有的記憶深刻,寫成了遊記,比如14春的日本、秋的泰國,有的記憶淡去,到現在清晰的東西只剩下了些相片,比如15夏的臺灣、冬的港澳珠。主角都是我跟女友小o——現在已是我的老婆,孩子的媽了,二人世界的足跡,也算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