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濟南市民蘇先生的孩子特別喜歡猴子,因此他通過微信添加網名「A寵物猴哥」為好友,想買一隻袖珍石猴,談好了1500元一隻,對方還提供飼養證。蘇先生說,賣家還提供了優惠,稱可以贈送猴子衣服、尿不溼、鐵籠子等。
蘇先生通過微信給對方轉帳1500元,賣家稱當日下午空運發貨,次日一早送到濟南。另外,賣家還以空運要墊付運輸費、保險費為由,讓蘇先生又轉帳1580元。但是次日並沒有收到猴子,蘇先生在微信上詢問,對方直接把他拉黑了。無奈,蘇先生只好去報警,這才知道買猴是違法的。
如果有心人還有印象的話,與這個類似的事情曾發生在威海。去年的年底,一名威海市民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購買兩隻鱷魚,結果收到的是兩張鱷魚照片,上面還註明每隻的重量……所以,通過網上直接轉帳的方式購買物品,本身就存在著較大風險,尤其是資金不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收轉,風險更是成倍的增大。
買猴轉帳後被微信拉黑,這明顯是欺詐,就是為了坑你的錢。而且,這種買賣還是違法的,說白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這真是想哭都找不到地方了!
根據法律規定,所有受保護野生動物的買賣都是違法的,也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那麼,在交易中如何避免踩到野生動物保護的紅線呢?最簡單的鑑別方法就是,允許買賣的動物都是人工馴養的,而且必須持有「馴養繁殖許可證」。
目前,我國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二級保護兩種。其中的一級保護動物裡有著名的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亞洲象等,總量約有百種。二級保護動物230多種,有人們比較熟悉的短尾猴、獼猴、小熊貓、靈貓、猞猁、馬鹿等等。
根據規定,我國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名錄,每5年根據評估情況作出新的調整。對此有專家說,通過歷年的調整補充,我國基本把全部珍稀野生動物都納入了保護範圍。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是平常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普通市民無論通過何種渠道購買都存在違法的可能。
目前來看,蘇先生所購買的袖珍石猴,可能是源自日本的一種獼猴,因體型較小,有「可以養在可樂瓶裡的猴子」之稱。但是根據我國法律,個人是不被允許飼養任何品種猴子的,即使是通過相關渠道從所謂「有證商販」那裡購買,也是違法的。因為日本獼猴不產自中國,如果市面上有流通也是通過走私等非法途徑流入的。
最後要說明的是,有網友認為既然所有猴子都不允許被個人飼養,可街上常有耍猴藝人著猴子表演節目,有的還虐猴。為什麼他們可以飼養猴子?
猴戲據傳起源於東漢,上千年來代代相傳,已成為一種民俗文化。隨著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和法規的完善,猴戲藝人目前都持有相關部門頒發的馴養繁育證,外出表演時還需要攜帶野生動物運輸證等。由此可見,猴子不是誰想養就能養的,更不是誰想買就能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