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豺可不可以擁有一級動物的牌面

2020-12-05 騰訊網

6月19日,千呼萬喚始出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組織調整形成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目前這份徵求意見稿名錄不乏很多的進步與亮點,尤其是鳥類、兩爬等,我們稍晚會和行業裡的夥伴們合作,陸續來做詳細的解讀。

而今天,我們想趁著這股春風,聊一下豺。豺狼虎豹,這四大猛獸無論對中國的生態平衡還是傳統文化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位列四猛之首的豺,在當代卻變得鮮為人知。相比較叢林貓、駝鹿等在建議稿中從二級升為一級,豺,作為過去二三十年內中國種群數量下降最迅速、生存狀況最為險峻的大型食肉類,依然在二級上徘徊,整個種群狀況危在旦夕。

動物園裡的豺 供圖/baboon

過去十年,我們一直在試圖關注豺的信息,但可悲地發現,自2010年以來,在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上,只在西部七省(區)的21個地點拍到了豺的影像,另有2個地點通過訪談證實也還有豺存活。這個直到100多年前還廣布於從新疆和黑龍江直到兩廣地區的叢林之王,中國森林生態平衡的頭號維繫者,正在悄無聲息地在我們眼前消逝。

紅外相機裡的豺 數據來源於/祁連山國家公園

參照物種名錄調整原則,我們覺得豺升級為一級至少有以下理由:

瀕危性原則。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對我國脊椎動物的評估等級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分類與標準為重要參考,重點關注分布區狹窄、野外種群數量稀少的「瀕危」物種。

豺目前在《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內是瀕危(EN),相比較這次調整入一級的叢林貓也是瀕危(EN)。豺在IUCN紅色名錄內也是瀕危(EN),而叢林貓目前是無危(LC)。

據IUCN估計,全世界可繁殖的豺成年個體的總數不到2300隻,而且數量還在繼續減少。國內近10年內僅有青海(囊謙、都蘭、天峻、門源、茫崖)、西藏(吉隆、墨脫、察隅)、新疆(阿爾金山)、甘肅(肅北、肅南)、四川(黑水河、臥龍)、雲南(西雙版納的易武和尚勇、南滾河、銅壁關、永德大雪山、白馬雪山、貢山)、陝西(觀音山)西部七省的21個地點還有影像記錄,西藏珠穆朗瑪保護區和新疆塔什庫爾幹有訪談證據。作為曾經在中國廣布的物種,豺如今的棲息地分布已經非常狹窄。

珍貴性原則。重點考慮在維持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在內地的大部分森林,豺是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的最重要的頂級食肉動物。而且在調控食草動物種群和維持生態平衡方面,長途追擊篩選體弱獵物的犬科,天生就比偷襲壯年獵物的貓科更具效果。大種群的豺可能可以控制諸如羚牛等「巨無霸」的種群數量,是一個完整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

預防性原則。

過去二十年的時間,豺的數量一直在持續減少。而更可怕的是,學界至今不清楚豺數量減少的原因;雖然從其種群減少模式推斷,罪魁禍首很可能是侵入其棲息地的家犬帶來的傳染病,但目前尚無確鑿證據。整體狀況可能比大熊貓的情況還要危急。國內圈養種群也幾乎崩潰。急需開展針對性的科學研究和保護行動,來了解其分布現狀和威脅,並減少其數量的下降。

關注度原則。

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扮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豺狼當道、豺狼成性、黨豺為虐、投畀豺虎、豺狼野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裡知名度甚高的物種,豺曾經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但目前,已經有很少人聽說和了解過豺的信息。

寫給豺:

作為犬科戰鬥力之王,豺曾經廣泛分布於東亞和南亞的土地上,但卻在我們主流的視野裡消失了很多年。最早知道豺,是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的《叢林之書》,這本書於2016年被改編為了《奇幻森林》,不過很遺憾,電影裡並沒有很精彩的《大戰紅毛狗》一章。

《從林之書》中的插畫

作者: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

插畫:貝克爾(M.De BECQUE)

作為叢林世界裡最後出場的終極boss,那一群200多隻的「紅毛狗「所向披靡,踏平叢林,連狼群和黑豹看到都要瑟瑟發抖。

以我國中部為界,豺分為南北兩支。其中南支在四川、雲南還有殘餘,但在東南亞和南亞還有不少。之前很多人認為華南豺是一個單獨的亞種,但根據研究,其遺傳差異並不大,應該和東南亞一起併入到南方的這一支。除了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估計是獨立亞種外,其它南方豺,都可以看做一個亞種。

而北支,目前的狀況很不樂觀,很多年前北京郊區都曾經有豺,據說當時為了保住它們,林業部門還定期往山谷裡投餵家畜,但最終還是沒能保住北京最後的4隻豺。在一些分類裡,新疆北部和中亞、西伯利亞的豺被命名為天山亞種,因為長得比較白,不過已多年沒有記錄;俄羅斯科學家懷疑薩彥嶺還殘存部分個體,但至今沒有證據。目前,豺的北支在原分布區內已幾乎絕跡,中國或許是北方豺最後的希望。

紅外相機裡的豺 數據來源/祁連山國家公園

從去年開始,受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青海管理辦公室的委託,山水和北大的團隊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了一些調查,終於記錄到了豺的一些影像。結合之前我們在玉樹囊謙所獲得的牧民拍攝記錄,再加上其它團隊在門源縣的祁連山脈東段和茫崖市的祁曼塔格山通過自動相機拍攝的影像,以及巡山隊員在都蘭縣的崑崙山區徒手拍攝的視頻,這五個點就是我們十年來在青海獲知的全部還有豺存活的區域,而青海已經是對野生動物最友好的省份了。

紅外相機裡的豺 數據來源/祁連山國家公園

事實上,祁連山可能已是豺在中國的最後樂土了。除了青海一側的門源和天峻,在甘肅一側的肅北和肅南更是承包了近年一大半的關於豺的新聞。其中張掖市肅南縣的一群豺,幾次在山谷圍觀汽車,在網絡引發熱議。而酒泉市肅北縣的鹽池灣保護區,除了用自動相機拍到大量豺的鏡頭外,還記錄了一家三隻小豺的成長。去年更是拍攝到一群豺在絕壁之上圍捕巖羊的視頻。要知道巖羊可是獸類中第一攀巖高手,豺敢於追擊巖羊,足見其本領高強。

信息來源/中國甘肅網

正因如此,一些人稱呼豺為「犬科中的貓科」,因為豺具有貓科一樣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可以藉助崖壁上的一小塊突起就飛簷走壁。動物園中所有的犬科都可以大圍場露天放養,唯獨對於豺,和對待豹子一樣給予最高等級的防護——要麼全封頂的籠網,要麼高牆加反扣,要麼圍欄採用軟網讓它借不到力。因為豺不但是犬科中的跳高冠軍——可以平地起跳至2米高處;還可以全速衝向一面牆壁,將自己高高反彈到半空,然後憑藉靈活的脊柱在空中轉體,隨後落到對面牆上再次反彈,藉助這種三級跳達到驚人的高度。豺是如此喜歡蹦蹦跳跳,野外觀察顯示豺最喜歡的遊戲之一就是高高躍起,全身砸向同伴;在動物園中豺有時也會對喜歡的遊客玩同樣的遊戲。

豺還是犬科中的遊泳健將,極愛戲水;而且吻部比狼和狗更加短寬,下頜更加強壯,頭骨頂端的矢狀嵴也更高,這一切都是為了服務於更強大的咬力。因此豺在分類學上單列一屬Cuon,獨一無二。此外豺雖然長相威猛,但卻不會像狼那樣嚎叫,而是叫聲像小鳥;因此英語中還有個名字叫「口哨狗」(Whistling dog)。這是因為豺起源於南方的森林和高草地帶,這種尖細的叫聲更容易穿透障礙物;而狼生活在無遮無攔的北方荒原,悠長的嚎叫可以傳得更遠。

北京動物園裡的豺,像小鳥一樣的叫聲。錄製/@宅著煮蝦米

豺與狼的區別不止於身體機能,社會結構也是大相逕庭。狼的社會充滿暴力,群體之間互相排斥;無論雌雄,成年之後都會出走加入其它群體,但加入其它群體的過程中也會被對方群體的成員暴打一通;在取食時,一般是頭狼優先進食。這樣的社會結構雖然殘酷,但對惡劣環境和外來幹擾有更強的抗性。與縱橫北方荒原的狼不同,豺的主場在富饒的亞洲南部,衣食無憂,社會結構更複雜也更友愛;相鄰的豺群之間很少爆發致命衝突;成年之後從群體中擴散出去的多為雌性,其它群體也會欣然接受新來的成員;取食時,包括首領在內的成年豺們會容忍幼崽先吃。食物額外充足時,雌性首領甚至會容忍其它雌性產崽,幾隻雌性在同一組洞穴中育幼。

紅外相機裡的豺們 數據來源/祁連山國家公園

但以上關於豺社會結構的研究都來自動物行為學家在印度南部的觀察——那裡擁有全亞洲密度最高的有蹄類,因此豺群的生存壓力也最小。這些南方豺長相精幹、身材苗條、吻部黑色;但過了喜馬拉雅山-秦嶺一線,就是剽悍的北方豺的天下。它們毛長體壯,吻部白色,尤其頰毛格外發達,顯得臉盤很大。這些在北方苦寒之地與狼爭鋒的長毛豺們,當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時,是否還會維持友愛的社會結構,抑或變得和狼一樣鐵血主義,我們也許永遠也沒機會知道了。因為,北方豺快絕種了。

在俄羅斯、蒙古、中亞各國、朝鮮和我國東北,豺已經超過30年沒有可靠記錄。這些地區本來地廣人稀,人類影響相對較小,連虎豹這樣「嬌氣」的頂級捕食者都得以殘存,但豺卻沒能撐過來。在國內,豺從東北消失後,也沒有停下南退的腳步,逐步從華北、華東和華南絕跡。我國東部豺的最後確切記錄在江西的桃紅嶺,2009年之後也再無音信。更可怕的是,這種減少,不是以國家為單元的減少,而是從北向南,不分國界的一起南縮。如果是分國家的逐片絕跡,那說明是某個國家的政策導致的滅絕,人們可以逐個國家地分析,找出豺致危的人為因素,並加以改正。但現在豺的減少趨勢是不分國家和地區的一齊減少,這樣的趨勢讓科學家想到了與豺身體和社會結構最相似的難兄難弟——非洲野犬。同樣是不分國家和地區的在全非洲大陸數量劇減,從1997到2012,15年間野外總數減少了17%,現存成熟個體數不到2000隻。所幸非洲野犬一直被科學家詳細地監測並研究,最終發現人類牧場主的報復性獵殺,以及隨人而來的家犬所攜帶的犬瘟熱、狂犬病等致命傳染病,是擊垮非洲野犬的罪魁禍首。雖然由於豺長期不受關注,甚至「死不見屍」,人們無從得知其數量銳減的確切原因,但從這類似的減少趨勢,科學家推測傳染病和報復性獵殺很可能是豺滅絕的主要原因。豺在野外最後的聚集地之一——柬埔寨的北部平原和東部平原,2011-2012年就爆發過家犬引起的犬瘟熱,導致這兩個地區的豺幾乎團滅。

非洲野犬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讓我們看到,一方面,豺目前在中國生存是如此的苟延殘喘,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落入種群滅絕的深淵;另一方面,豺目前在中國依然還有一些零星的分布,提高豺的保護級別,予以更多的重視和關注,從研究入手,採取針對性的保護行動,或許還有一絲把豺重新迎接回來的希望。

留給我們的時間,其實並不太多了。

「幫幫我!」 供圖/baboon

反饋方式及途徑如下:

二、通信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裡東街18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動植物司資規處(郵編:100714);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1號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資源環保處(郵編:100125)。

相關焦點

  • 這次,豺可不可以擁有一級動物的牌面?
    豺狼虎豹,這四大猛獸無論對中國的生態平衡還是傳統文化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位列四猛之首的豺,在當代卻變得鮮為人知。相比較叢林貓、駝鹿等在建議稿中從二級升為一級,豺,作為過去二三十年內中國種群數量下降最迅速、生存狀況最為險峻的大型食肉類,依然在二級上徘徊,整個種群狀況危在旦夕。
  • 豺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它為何如此神秘?
    豺是「豺狼虎豹」中最神秘的動物,因為很少有人親眼看到過豺,即便是動物園中,豺也為數不多,而且即便我們在動物園中看到豺,大概率也會把它當成狐狸。那麼,豺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呢?它為何如此的神秘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豺。
  • 蘭溪發現瀕危動物豺狗蹤跡?
    胡康生說,他這幾年靠採草藥、養蘭花為生,經常一個人在山中行走,看到過野豬、野山羊、野雉、老鷹、蛇等野生動物,他覺得山裡面有豺狗這並不奇怪,只不過這次他發現的是死的。  「蟹殼巖」位於蘭谿市、金東區和義烏市三縣(市)交界處。胡康生說,他外婆家在金東區源東鄉山下施村,翻過「蟹殼巖」,山的另一邊就是外婆家,小時候他經常走山路去外婆家玩,現在這些山路由於沒有人走,早被荒草、荊棘掩沒了。
  • 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卻不認識的動物——豺!
    豺屬與犬屬(Canis)(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狼和狗所在的屬)在基因上關係很近,但在身體結構和行為上仍存在顯著不同。豺的軀幹和四肢結構更類似於貓科動物,這使它們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和行動能力。與等級森嚴的狼群不同,豺群中並沒有地位超然的「豺王」。在捕捉到獵物之後,豺群會讓幼崽先進食,這和狼群中由地位最高的頭狼首先進食的做法截然不同。由於豺的獵物種類與亞洲的其它大型食肉動物重合度較高,它們不得不面對種間競爭的壓力——虎和豹與豺的種間競爭尤為激烈。因此,只有面積廣闊、食草動物種群數量豐富的棲息地,才能維持豺種群的存續。
  • 「骨瘦如豺」中的豺是什麼動物,它真的十分稀少嗎?
    在我們的成語當中跟"豺"這種動物相關的不少於二十條,像「豺狼當道」、「豺狼虎豹」、「骨瘦如豺」、「豺狐之心」等等。似乎豺在古代是一種極為常見而又特徵鮮明的動物,但在現代社會我們似乎從來沒有親眼見過這種大名鼎鼎的動物,不僅動物園裡見不到就,就連一些野生動物園裡也罕有"收藏"。
  • 農村中傳說的「扒狗子」,到底是什麼動物,原來就是已經消失的豺
    過去農村裡野生動物非常的多,經常和人們所接觸,也衍生出來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傳說。這其中就有一種叫做「扒狗子」的動物,據說極其的兇殘,經常會跑到村子裡來偷家畜。對於扒狗子村裡的人說起來頭頭是道,許多老人更是聲稱親眼見過。但如今農村裡早就已經沒有了這種動物的存在,留下的只有傳說。
  • 世界瀕危動物豺現身甘肅鹽池灣自然保護區
    新華社蘭州4月28日專電(記者範培珅)記者從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鹽池灣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從野外取回的紅外線監測相機資料中,獲得世界瀕危動物豺的視頻資料,其中一群個體數達9只,這一現象實屬罕見。豺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其體色深紅至灰褐色,喉部、四肢和面部為白色。
  • 純白鬥魚首播牌面十足,有人稱對比一下發現旭旭寶寶毫無牌面
    鬥魚籤約純白費用有沒有1億我不知道,但我了解的dnf小主播旭旭寶寶還是有點牌面的!不得不說,鬥魚7月份連續出現了幾個重磅籤約,先是dnf一哥旭旭寶寶,又來了頂級王者榮耀主播純白!這兩位擁有巨大的人氣流量,他們的加盟進一步鞏固了國內最大直播平臺鬥魚的地位!
  • 小時候常聽的神秘豺狗,到底是什麼動物,你被大人用豺狗嚇唬過嗎
    豺也叫亞洲野犬,是犬亞科的一種動物豺是統稱,是犬科犬亞科豺屬豺種,它們家族總共有11個亞種,主要分布在北亞、南亞、、東南亞地區,豺是現存最強的犬科動物,兇殘且靈活,戰鬥力高於狼>豺是群居動物,在它們的族群中,會有一個強壯而且狡猾的領頭豺充當首領,帶領一個或者幾個家庭聚集在一起,族群少的只有兩三隻豺,而多的可以達到20-30隻。
  • 小時候常聽的神秘豺狗,到底是什麼動物,你被大人用豺狗嚇唬過嗎
    豺也叫亞洲野犬,是犬亞科的一種動物 豺是統稱,>豺是群居動物,在它們的族群中,會有一個強壯而且狡猾的領頭豺充當首領,帶領一個或者幾個家庭聚集在一起,族群少的只有兩三隻豺,而多的可以達到20-30隻。
  • 連城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豺
    連城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豺蘭州市林業局供圖每日甘肅網7月7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日前,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聯合開展的哺乳動物紅外相機觀測項目取得新進展,布設在連城自然保護區境內的紅外相機首次記錄到了
  • 豺狼虎豹,豺排大,豺並非狼,虎見了豺都要跑,否則只會喪命
    豺是真正存在的一種動物,雖然現在數量已經非常少了,全球可能只有4000-10000頭,已經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錄,大多分布於亞洲各地。犬屬動物那種「小雞雞」,很多犬屬的動物在交配時,一旦雄性生殖器進入雌性生殖道後,雄性的生殖器受到刺激會充血急劇膨脹,雌性生殖道的肌肉收縮,形成所謂的「生殖器鎖」。
  • 「隱身」30年 祁連山青海片區發現野生豺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豺狼虎豹,是猛獸的代表,四者當中,狼、虎、豹為人們所熟知,但「猛獸老大」豺卻一度不見蹤跡。豺,國家二級保護犬科動物,從種群數量和現狀來說,我國豺的瀕危程度比雪豹更高。調查中先後兩次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記錄到豺種群,據此推斷,在祁連山的中段也可能分布有一定種群數量的豺,說明祁連山是我國野生豺種群的適宜棲息地之一,也進一步明確了豺在我省當前的分布範圍。
  • 「豺狼虎豹」裡豺排第一,豺是老虎的剋星嗎?
    另外也有「虎豹豺狼」之說,可見這四種動物誰先誰後並非固定的。不過一些網友借題發揮,說「豺狼虎豹」是古人對這四種猛獸的排名,認為豺是排在首位的「老大」,更有甚者將豺說成是老虎的天敵。這些說法究竟是對是錯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豺是種什麼樣的動物?
  • 豺,狼,虎,豹,豺是老大,為什麼老虎還不如豺和狼?
    按照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總是把最強的排在前面,就像百家姓一樣,那這個「豺」究竟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可以凌駕於老虎和豹子之上呢?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給大家簡單講一下。首先,豺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但現在的數量已經非常少了,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瀕危」。所以我們才對於豺這個動物不是很熟悉。實際上,豺被譽為最強的犬科動物,它的體型雖然比狼小,體重只有30千克,但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特別強,可以生活在冰天雪地裡,也能生活在南方的丘陵當中,就算在熱帶雨林裡也能應付自如。豺和狼一樣,一般群居生活,少則兩三隻,多則七八隻。
  • 豺,狼,虎,豹,豺是老大,為什麼老虎還不如豺和狼?
    按照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總是把最強的排在前面,就像百家姓一樣,那這個「豺」究竟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可以凌駕於老虎和豹子之上呢?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給大家簡單講一下。首先,豺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但現在的數量已經非常少了,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瀕危」。所以我們才對於豺這個動物不是很熟悉。
  • 不明動物咬死農戶18隻羊 似狗非狗似豺非豺(圖)
    西夏區農牧局工作人員在仔細觀察該動物。  像狗不是狗像豺不是豺  近幾日,銀川市西夏區賀蘭山農牧場(原軍馬場)一農戶家的18隻羊接連死亡。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說是狗、有人說是狼、還有人說是豺,到底是什麼動物莫衷一是。隨後,袁師傅向警方報了案。當天下午,西夏區公安分局賀蘭山西路派出所值班副所長鄭建為來到他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求助農牧部門。附近村民說,最近才見到這種動物,而且不止一隻。
  • 今天說說中國的豺,消逝和歸來
    ,尤其是華中、華北、東北的這些動物。 豺成群活動,捕獵能力強,能夠捕殺比自己體型大得多的獵物,而古時候野生動物比較多(想想今天的非洲或者印度),豺群吃不完獵物扔在那裡也很正常。 可想而知,豺能捕殺大型的水鹿、梅花鹿、麋鹿,當然也能捕食黃牛、水牛、家豬和家羊。
  • 豺狼豺狼,狼大家都知道,你們知道豺是什麼嗎?
    而豺狼其實也並非一個物種,豺是豺,狼是狼。憑狼的知名度,相信我就不用多做介紹了,那麼豺究竟是什麼動物呢?今天咱們就來科普一下。作為一種經常和狼聯繫在一起的動物,豺和狼之間確實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豺和狼一樣都是實實在在的犬科動物,血緣關係方面還是比較相近的。所不同的是狼是屬於犬科以下的犬屬,而豺是屬於犬科以下的豺屬。
  • 闢謠:「豺狼虎豹」裡豺排第一,豺是老虎的剋星嗎
    另外也有「虎豹豺狼」之說,可見這四種動物誰先誰後並非固定的。不過一些網友借題發揮,說「豺狼虎豹」是古人對這四種猛獸的排名,認為豺是排在首位的「老大」,更有甚者將豺說成是老虎的天敵。這些說法究竟是對是錯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豺是種什麼樣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