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冬天到了,煮茶大抵還是方便的。
煮上一壺茶,足夠數人分享。
之前和朋友們到外面吃飯,坐在小院裡,日午陽光輕拂。
樹影的光斑灑下,光影極美,拍桌上的水果,茶點,湯羹……
隨手一拍,皆是風景。
當蘇式的紅燒肉和梅菜扣肉上桌後,店家貼心的給我們遞了壺熱湯。
裡面裝著的是青梅煮黃酒,湯麵正飄著縷縷霧氣。
忽然覺得將黃酒代入成茶,也很適合。
柴米油鹽醬醋茶,古人提到的開門七件事裡,茶的地位比酒更重。
日影斜斜,茶湯鼎沸,閒暇時喝喝茶是很不錯的消遣。
何況天氣冷了,將煮好的熱茶放在爐子上保溫,茶湯不易涼。
秋冬季多喝煮出來熱茶,確實是不錯的體驗。
不過談及煮茶,為了煮好一壺茶,該準備哪些茶具呢?
《2》
首先是,煮茶的爐。
很早以前看過一位老友煮茶,當時我們在喝一泡正巖的老叢水仙。
不得不說,那泡老叢的品質確實不錯,用蓋碗泡了十多衝後,滋味感才逐漸變淡。
但叢香、粽葉香、清涼感一直在喉間縈繞。
一泡茶喝到尾聲,有朋友提議煮一壺葉底,徹底喝茶喝個盡興。
然後,取來了電陶爐和配套的玻璃壺。
洗淨茶具,撥入蓋碗內泡開的老叢葉底,注水,摁下加熱。
尷尬的是,電陶爐在加熱運行時,發出了極大的聲響。
滋滋作響的聲音,讓喝茶品茶的美好氛圍,大煞風景。
可見,煮茶的茶具準備當中,一把實用且好用的爐子,也很重要。
對現代生活而言,電陶爐是煮茶爐的常見選項。
不過,該如何挑到一把好用的電陶爐呢?
1.電陶爐作為電器的一種,建議從正規商家渠道購入;
2.外觀簡潔,能與茶席風格相搭;
3.操作簡單,沒有多餘繁亂的摁鈕;
4.帶有保溫功能更好,適合秋冬煮茶,可以慢慢體會茶湯之美;
5.煮茶過程沒什麼聲響,不影響茶事氛圍;
……
簡單幾步,選好一把適合的煮茶爐,並非難事。
《3》
煮茶的爐,不單是電陶爐這一選項,還包括有很多。
其一,風爐。
風爐煮茶,古香古色,意境風雅。
早在唐代時,風爐煮茶已經盛行,茶聖陸羽專門為它寫了許多篇章。
風爐的造型,形如古鼎,三足兩耳。
爐內有廳,可放置炭火。
爐身下,通常有三處窗孔,用於通風。
最上面是支架,用來承接煮茶壺。
風爐底部是一個洞口,可以通風出灰,最底下則有用於承接炭灰底託。
秋冬乾燥,天乾物燥,考慮到消防問題和現代生活的便利性,一般不推薦在室內用風爐煮茶。
當外出喝茶,郊外泡茶時,倒可以效仿古人。
江邊煮茶,分外風雅。
不過為避免在煮茶時,被炭火的煙燻火燎氣息破壞意境,建議大家提前準備無煙碳,再來風爐煮茶也不遲。
其二,酒精爐。
酒精爐和風爐類似,它同樣不適合在室內使用。
當郊外聚餐,席天慕地,沒有電源時。
取酒精爐,架上架子,放上煮茶爐,可以煮一壺熱茶。
放在普通的鍋碗,還能慢慢煮上一鍋麵。
對自駕遊出行來說,這樣的野餐式喝茶,別有樂趣。
其三,養生壺。
養生壺的存在,比較特殊。
它是由爐+壺直接二合一,並且功能豐富。
可以煮燕窩,煮紅棗湯,煮涼茶草藥……
操作簡單,功能齊全,可以說是家庭電器的百搭小能手。
但在煮茶而言,養生壺煮出來的茶湯,風味未必盡如人意。
最直接的一點是養生壺煮出來的茶湯,容易串味。
尤其是一把煮過紅棗枸杞湯,中藥湯等帶有濃鬱氣味的壺。
哪怕是徹底洗淨後,壺蓋的橡膠密封圈內,那股氣味還是揮之不去。
對茶香清純的好茶而言,一旦串味過後,風味雜亂,茶味效果不佳,品茶意境受破壞。
總之,要想喝到一款茶的原汁原味,追求一壺理想的茶味效果,不建議茶友們用養生壺煮茶。
《4》
聊完了煮茶的爐,再來看煮茶壺。
市面上的煮茶壺,琳琅滿目。
有金屬材質的,鐵壺、銅壺、銀壺。
但整體而言,不建議大家用金屬材質的壺煮茶。
畢竟,鐵、銅、銀等金屬材質活潑,容易析出鐵離子、銅離子等。
這部分金屬離子,容易與茶湯內的多酚類物質結合。
從而會導致煮出來的茶湯,顏色變暗,風味受損。
對銅壺、鐵壺而言,它們除了不適合直接煮茶外,平時使用起來也比較麻煩。
鐵壺易鏽,銅壺易生出銅綠,保養麻煩,日常使用不便。
何況,在相關標準方面。
鐵壺、銅壺、銀壺等各金屬比例的含量,標準尚未嚴明。
作為普通的消費者,要想選到一把適合煮水的鐵壺,銅壺,況且難度不小。
更何況,是直接用鐵壺、銅壺等煮茶呢?
除此外,還包括有粗陶壺、砂壺、紫砂壺、陶瓷壺等。
粗陶壺和砂壺,形態古樸,古香古色。
用於煮茶時,可以讓煮出來的湯水更加順滑細膩的效果。
不過,粗陶等材質內留有不少的氣孔,容易吸收茶香。
並且,個別質量不佳的粗陶壺,煮出來的茶湯還易帶有「土味」。
個中利弊,需要茶友們多做斟酌。
紫砂壺同上,也會有吸收茶香的影響。
同時在茶事過程當中,紫砂壺和陶瓷壺,一般用於泡茶常見,較少用於煮茶。
現代生活裡,若想煮上一壺茶。
最常見的搭檔組合,是電陶爐+玻璃壺。
在種類繁多的煮茶壺當中,玻璃壺的煮茶實用效果,更為出眾!
《5》
玻璃壺煮茶,有什麼優勢?
1.市面上大多數的玻璃壺,性價比高,入手門檻低;
2.玻璃壺材質緊密,不吸收茶香;
3.玻璃壺的表面光潔,沒有坑坑窪窪,不易留茶垢,容易清洗;
4.玻璃壺的養護方便,不存在除鏽等問題;
5.玻璃壺材質透明,煮茶時可以觀察壺內的湯色變化;
6.玻璃壺簡約而美觀,能與各式茶席風格相搭……
既然如此,在選玻璃壺煮茶時,又該如何挑選呢?
從實用與安全性看,要選耐熱耐高溫的玻璃材質。
能夠承受持續的高溫加熱,不易炸裂。
此外,從喝茶的需求來看,玻璃壺的容積大小要視情況來選擇。
要是一人喝茶,一人煮茶的場合比較多,那麼建議選容積小巧的玻璃壺。
玲瓏小巧,煮茶加熱快,不存在煮茶量太多喝不完的煩惱。
當然,如果經常是煮一壺茶全家分享,或是和眾多朋友喝茶。
那麼自然是選容量大一些的壺,更加適合。
從玻璃壺的器型看,提梁壺或側把壺,影響不大,看個人喜好。
而內膽的有無,則要看個人的煮茶習慣定。
通常,帶內膽的玻璃壺煮茶,茶與水的接觸空間多了一層隔擋,要稍微煮久一些。
一壺茶煮好後,可以將茶湯倒出,或將內膽移出,以免得茶味被浸泡得過濃。
而沒有內膽的壺,茶和水360度直接接觸,茶味浸出快,煮茶過程效果更高。
內膽的有無,對玻璃壺煮茶而言,影響不大,關鍵是看個人選擇。
《6》
煮茶,是件雅事。
有儀式感的喝一壺茶,要注重很多細節。
除了茶葉本身的品質外,還要將目光放在茶器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煮茶的爐和壺,是煮茶的基礎配備。
一樽實用且帶有美感的爐。
一把簡單而好用的壺。
兩兩組合,不幹不擾,便能成就一壺好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