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暖氣和空調哪個更划算?大部分人都錯了

2021-01-11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關村在線】;

寒潮來臨,1月7日北京迎來了-19.6℃的極端天氣,刷新了自1967年以來最冷記錄,不少北方的網友們也在網絡上不斷上演著「潑水成冰」真人操作,不過,對於有暖氣加持的北方人來說,即便是在戶外凍成狗,回到室內依舊脫到只剩T恤短褲。

寒潮對於沒暖氣的南方朋友來說顯然影響更嚴重,他們應該如何取暖呢?不出意外,相信大部分朋友會從電暖氣與開空調兩者當中選擇一個。它們兩者到底誰更省電呢?這就得從兩者的制熱原理說起了。

· 電暖氣是如何加熱的?

電暖氣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電暖氣,主要有油汀式、風扇式、小太陽和對流型幾種。雖然不同類型取暖器的加熱方式也有所差別,但有一點是不變的。

所有電暖氣的加熱方式都是通過電能轉化成熱能,直接生產熱量,再通過氣流循環或者電熱輻射等方式傳導熱量。

不同電暖氣根據它使用的不同發熱方式與導熱方式,實際使用效果會有所區別。比如使用老式電阻絲作為發熱方式的電暖氣在使用時會放出紅光,而使用PTC陶瓷發熱片的電暖氣則不會發光,不僅壽命長,熱效率也會更高一些。

如果電暖氣內置風機或是利用了空氣動力學自然對流原理,可以讓室內空氣不斷在機器中對流加熱,室內升溫則會更加明顯,打算用來暖房的朋友可以考慮購買這類電暖氣。

(本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教大家如何選擇電暖氣,想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電暖氣可以參考一下我們之前做過的這個評測。)→ 電暖器應該如何選?參考這幾點準沒錯!

· 高功率+低換熱率 耗電量直接起飛

大部分的電暖氣功率低則千瓦,高可突破兩千瓦。這是一種什麼概念?

一千瓦用電器使用一小時耗電量為一千瓦時,也就是一度電,我們取一個中間值1500瓦,假設一天只滿載使用12小時,耗電量也高達18度,按照0.5元/度的居民用電換算,一天需要花費9元,月耗電量接近300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只是粗略的估算,對於長期在家的朋友來說,1500瓦的功率與日使用時長偏低,實際的耗電量可能遠遠超出這個標準。

但問題的關鍵還不在於此,前面我們已經說了,電暖氣的制熱方式是——直接生產熱量。

我們按照理想狀態進行換算,電暖氣耗電1500瓦最多只能產生1500瓦制熱量,換熱效率最多為1:1,但實際上電能轉化為熱能會有一定的折扣,所以真正獲得的制熱量是低於這個值的。

· 制熱 — 空調才是王者

跟電暖器比起來,空調的換熱效率就高太多了,以市售熱門的美X空調i青春2為例,制熱功率為1320瓦,而制熱量高達5000瓦!

相比起電暖氣1:1的換熱效率,這臺空調的換熱效率高達1:3.79,轉化效率直接秒翻電暖氣。原本你需要打開4個小時的電暖氣才能讓房間升溫至合適,打開空調,只需要一個小時多一點點,老猛了!

如果按照之前假設的電暖氣日使用12小時,制熱量為1500瓦換算,使用這臺空調只需要3.6小時便可輸出相同制熱量,總耗電量為4.752度,日花費僅2.4元,可怕嗎?

不過,在驚嘆的同時,你肯定也在好奇,為啥空調換熱效率這麼高?

其實,這與空調的制熱方式有關,空調不是直接將電能轉化為熱能,而是通過能量搬運的方式,將室外的熱量不斷搬運至室內。

· 室外不是更冷嗎?空調如何從室外搬運熱量?

「蒸發吸熱,冷凝放熱」這是我們從初中開始就知道的物理常識,同樣的液體,在不同壓強下的冰點沸點會有所變化。

空調壓縮機通過改變冷媒的壓強,讓冷媒在室外蒸發,吸收熱量,運送到室內後,再次改變它的壓強使它冷凝,熱量便到手了。

當然了,空調的制熱性能與整機硬體直接相關,有些垃圾的機器,雖然制熱效率並沒有這麼高,但也遠大於電暖氣。怎麼選擇一臺制熱性能強的空調?日系進口機型最佳,如果價格勸退可以考慮一下國產新一級能效空調。

· 為什麼開了空調總感覺不夠熱?

開了空調製熱總感覺不夠熱?這可能是因為空調的安裝位置原因。

大部分朋友使用的是壁掛式空調,安裝位置通常位於牆角頂部,出暖風時暖空氣因為密度比冷空氣輕,無法下沉,導致暖氣一直懸浮在房間上層,甚至有可能在你的頭部以上,頭部下方的空氣依然寒冷,當然不會覺得暖和。

那麼,應該如何改善呢?空氣循環扇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要覺得天氣冷開風扇就很魔幻,空氣循環扇可以加快室內空氣循環對流,很適合這樣的情況,綜合使用下來,比起單獨開啟電暖氣可以省下不少錢。

總結一下,冬季取暖其實除了電暖氣還可以選擇使用空調製熱,綜合制熱效率相比起電暖氣會更高,更省電。不過使用時需要注意,空調的電輔熱和電暖氣的制熱效率一樣底下,如果能單獨關閉,最好將其關閉,帶來最好的省電效果。

相關焦點

  • 電暖氣和空調 哪個取暖更划算?大部分人都錯了
    寒潮對於沒暖氣的南方朋友來說顯然影響更嚴重,他們應該如何取暖呢?不出意外,相信大部分朋友會從電暖氣與開空調兩者當中選擇一個。它們兩者到底誰更省電呢?這就得從兩者的制熱原理說起了。電暖氣是如何加熱的?電暖氣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電暖氣,主要有油汀式、風扇式、小太陽和對流型幾種。
  • 小太陽、電暖氣和空調哪個更划算?大部分人都錯了
    寒潮來臨,北方很多地區氣溫都達到了歷史最低值,以前只有在東北才能體驗的「潑水成冰」遊戲,近日也刷爆了北京人的朋友圈,因為北京氣溫已經接近-20℃。而山東人表示這都不算什麼,把波濤洶湧的海浪瞬間凍住這才是牛。山東青島一個網友發布了一組圖片,圖片中顯示一組洶湧海浪被凍住的瞬間,活生生的將動圖畫面拍成了靜態,這也是難得一見的奇觀。
  • 迪陽固體蓄熱式電暖氣怎麼使用 電暖氣和空調哪個費電
    電暖氣大家都知道的,是冬季取暖中很常見的一種設備,而且使用方便,相對來說性價比高,也很節能的。那麼迪陽固體蓄熱式電暖氣怎麼使用呢,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在使用之前考慮好的。電暖氣和空調哪個費電呢,在選購取暖設備的時候具體的節方面的對比還是很重要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小常識。
  • 空調熱效率最高,為何網上各種電暖氣還很火?家用選哪個更合適?
    入冬後,北方人大都靠地暖或暖氣來取暖,而在南方的夥伴們則只能選擇空調作為室內保暖工具。不過近幾年,電暖氣在市面上格外火熱, 這也讓很多人開始疑惑,按道理講,空調的熱效率最高,取暖效果肯定也不差,為何更多人選擇買電暖氣?家用到底選哪個更好呢?
  • 空調比電暖器取暖更划算
    電暖氣與空調誰更省電呢?這就得從兩者的制熱原理說起了。  · 電暖氣是如何加熱的?  電暖氣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電暖氣,主要有油汀式、風扇式、小太陽和對流型幾種。雖然不同類型取暖器的加熱方式也有所差別,但有一點是不變的。
  • 冬季用什麼取暖比較划算?是空調還是電取暖器?依據有哪些?
    對於家庭中現在可以使用的取暖設施基本上都是電取暖器或者是空調之類的。可是大家會發現,如果一直開著電的取暖器或者是開著空調,所產生的電費也是非常高的。於是我們就想選擇一種比較划算的取暖的設備。那麼對於空調和取暖器來說,哪一種比較划算呢?家居雜壇以下面的問題為例來給大家解答取暖器費用的問題。冬天到了是開空調划算,還是買個取暖器划算?冬天到了是開空調划算,還是買個取暖器划算?
  • 小太陽和空調 哪個取暖更划算
    對年輕的上班族來說,平時不在家的時間比較多,他們取暖的工具大多是電暖器(俗名小太陽)和空調。那麼這兩種取暖方式哪個好呢?  陝西永樂電器空調櫃檯的王鵬經理告訴記者,單從取暖的經濟性來說,兩種都不省錢,不過小太陽和空調能夠隨時開關,比較適合在家時間比較短的上班族。小太陽一般有1000瓦和500瓦兩個檔位,適用於一兩個人取暖,缺點是取暖面積小,開1000瓦也就4平方米。
  • 智米電暖氣評測:能把電暖氣搞得像空調一樣,只有小米能做到吧?
    相比於空調來說,電暖氣經濟實惠,制熱更快,天氣冷的時候是真的很管用。現在的電暖氣做得也不像以前那麼粗糙了,實用性、安全性、智能化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改進。今天格子就入手一臺智米電暖氣智能版1S,下面馬上放出評測,看看它是不是你的菜?首先,這款智米電暖氣智能版1S的外觀看起來是非常簡潔大方的,整體風格就是那種經典的小米風,簡單、乾淨、好看。
  • 南方採暖用空調還是電暖氣好?看懂才知道這樣用才省電!
    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各種原因南方一直沒有實現供暖,作為一個南方人,每當冬天來臨的時候,就特羨慕北方有供暖,網上"你在北方的寒夜裡喝著雪碧,而我卻在南方的豔陽裡凍成傻蛋"之類的段子真是道盡了南方人的辛酸。沒有供暖,在南方過冬人們普遍採用空調和電暖氣兩種。
  • 冬季養鳥為何能用保溫燈和棉布覆蓋卻不能開空調和電暖氣?
    空調和電暖氣是我們居家必備之物,但是它們只適合為人們提供服務,對於鳥類保溫,保溫燈或者用棉布覆蓋籠子才是合適的選擇,而很多飼養者,尤其是新手飼養者到了冬季便認為寵物鳥怕冷,於是很多進入空調屋中的寵物鳥往往容易猝死,那麼這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 壁掛爐、電暖氣、空調、暖風機,家庭採暖哪種效果最好?
    寒潮侵襲之下,不論是北方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還是南方凍如冰窟的溼冷,人們都需要各種各樣的取暖設備來提供暖氣。北方的城鎮,一般是集中式供暖,那麼零散的民居和南方的家庭又該用哪些方式來取暖呢?
  • 空調和取暖器誰更耗電?估計很多人想錯了,冬天就該這樣取暖
    導語:空調和取暖器誰更耗電?估計很多人想錯了,冬天就該這樣取暖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時間轉瞬即逝,冬季剛到來,氣溫說冷就冷了,在寒冷的冬季小夥伴們最關心的事情莫過於取暖了,尤其對於一些沒有集中統一供暖的地方,比如南方的很多城市來說這可是頭等大事呢!
  • 冬天取暖用空調好還是取暖器好?哪個更耗電?
    空調或者取暖器成為人們度過嚴冬必不可少的電器。那冬天是有空調取暖還是取暖器取暖更好呢?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哪個更耗電?要了解這些我們先要了解他們的運作原理。空調是將室外的熱量空氣輸送到室內,所以對於室內外溫差小的地方,比如南方,空調比較適。從原理上空調更加的省電。
  • 空調除溼和製冷模式哪個更省電?大部分人搞錯了,難怪費電不涼快
    夏天來了,開空調是家家必須的事,那隨之而來的就是高電費了。據網上言論,空調在除溼模式下可以製冷並省電,這倒是是不是真的呢?接下來由有我來為大家解釋什麼是製冷模式和除溼模式,這兩種模式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到底哪一種更省電呢?讓我們繼續往後看一看吧。
  • 踢腳線取暖器和空調哪個效果更好 踢腳線取暖器和空調哪個更耗電
    踢腳線取暖器和空調都是很好的取暖設備,很多人對踢腳線取暖器不是很了解,那麼電踢腳線取暖器怎麼樣?踢腳線取暖器和空調哪個效果更好?踢腳線取暖器和空調哪個更耗電?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電踢腳線取暖器怎麼樣電踢腳線取暖器怎麼樣?電踢腳線取暖器是一種新型取暖設備,它是利用熱循環的原理設計的,它的主要優勢是將踢腳線與電暖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設計,既不佔空間又可以達到取暖的效果。
  • 冬季電暖氣省電妙招有哪些?三個小妙招讓電暖氣不再耗電!
    二、電暖器和空調誰更費電?在冬季,人們使用電暖器的時間不在少數,很多小夥伴會在心裡算一個帳,電暖器加熱室內溫度和空調加熱室內溫度,誰更費電呢?說到這個問題,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的事,從實際的使用耗電情況看,電暖器其實要比空調更加費電。
  • 空調和取暖器哪個更費電?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冬天應當這樣取暖
    應該有不少讀者和小編一樣,都是在異鄉租房住的打工人。雖然蝸居在一個不足20㎡的房間裡,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屋子裡倒是什麼設施都具備。南方的冬天沒有北方的凜冽寒風,卻處處透著冰涼的冷意,若是不開空調或者取暖器,每天醒來臉蛋都會是涼涼的。
  • 那麼多電器其實都用錯了!
    冬天來了,空調、電暖氣、室內加熱器、小太陽等各式取暖電器便紛紛「登場」了。可這些大功率電器一用上,電費就嗖嗖嗖地往上漲。很多朋友發出疑問:究竟哪種取暖電器最省電?還有一些家裡有電暖氣的朋友,每次看了自家的電費帳單後,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白天都在單位工作啊!回家後也很早睡了,沒用什麼電器,怎麼還是花了這麼多電費?
  • 家裡那麼多電器都用錯了?難怪你家電費總是高
    在室外溫度相近、室內環境完全一致的情況下,我們分別用空調、電暖氣和暖風機將室內溫度從20攝氏度升高到25攝氏度,並依次記錄這三種電器的耗電量。空調雖然升溫的時間較長,但耗電量是最低的,僅為電暖氣的1/3左右。可為什麼空調這麼省電呢?想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空調的原理是,通過空氣源熱泵消耗電量,將屋子從低溫升到高溫。一般標準工況下,消耗1千瓦時(3.6×10^6焦耳)的電,能夠至少交換室外1.08×10^7焦耳的熱量,也就是至少交換3倍的熱量。加上本次測試的是節能空調,所以耗電量更低了。
  • 家電知識堂:電暖氣分類及適用範圍掃盲
    於是乎,除了各種應季冬裝上市之外,我們塵封的取暖器或是停機1-2休假月之久的空調們又該重回沙場。如果你沒有空調或是電暖氣,是時候該考慮置備下供暖到來之前的抗寒裝備了。    如果僅僅像小編所說,為了臨時解決供暖前這一個月左右的取暖需要,購買空調似乎有些大動幹戈,尤其像我們這樣租住在出租房裡的人而言,成本低廉、方便搬運的電暖氣絕對是更合理之選,儘管它們並不那麼省電或是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