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愛哭鼻子」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大到讓人心疼

2021-01-08 鯨魚奶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同的孩子遇到難事呈現不同的狀態。當這面牆堵住了前進的路,有些孩子會眼前的險阻所嚇到,一下子就哭了;有些孩子嘗試各種方法去打破這堵牆,堅強面對。

不一樣的態度讓他們有了差距,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從小"愛哭鼻子"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

小純從小就愛哭,一年下來哭的次數數不其數。7歲的她開始進入了學習的階段,進入了學前班,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地方,小純很慌張,十分拘謹。過了幾天,老師開始布置了作業,這天是把五個韻母寫好,一個字母一頁。小純放學回到家裡,便開始做作業。出師不利,寫第一個韻母的時候怎麼都寫不好看,小純寫了又寫,擦了又擦,半個小時過去了,小純一頁都還沒完成。慢慢地,小純心裡有點崩潰,媽媽過來一看,看著小純寫了這麼點,說了幾句。這時小純繃不住了,立馬哭了起來,在旁邊的媽媽不知所措。小純一遇到困難,心裡就受不了,繃不住就哭。

發生同樣情況的小娜,半個小時之後她沒有完成一頁。她沒有哭,她繼續去完成,寫得不好就擦掉,好的就接著寫。因為小娜知道,哭解決不了任何事,沒有人能幫自己完成作業,最終還得自己寫完它,哭的時間只是延長了自己寫作業的時間。過了好久,小娜終於寫完了這份作業。

從小"愛哭鼻子"和"不哭"的孩子的差距

懦弱與堅強;

愛哭的孩子心裡的承受能力差,一旦有了壓力,就容易崩潰,然後哭了起來。長大後孩子沒有父母的保護,需要經歷職場的殘酷,被數落是常有的事。愛哭的孩子控制不了自己,覺得委屈難過,想要退縮。這樣懦弱的人不招公司喜歡,待久了還是這樣,公司可能會決定開除,不想要擔不起事的人。

不哭的孩子是堅強的,遇到事不用哭來面對。長大後這樣的孩子是公司重視的人才,剛開始是一名實習生,轉正本就殘酷。在這個過程中,不因為前輩的刁難而委屈,不因為工作難而有了放棄的念頭,足夠堅強去度過在公司的每一天。

內向自卑,開朗自信

愛哭的孩子性格會有自卑感,她們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邁不過心中的坎,心理抑鬱,遇事容易退縮,不敢主動跟別人打招呼。

不哭的孩子性格開朗自信,他們有目標,有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有一股衝勁。

如何培養孩子堅強性格

獨立處事,培養孩子的自信

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處事上讓孩子單獨去面對,告訴孩子"不要怕,冷靜下來,爸媽是你的避風港,你只要勇敢向前就夠了",給孩子鼓勵,多大的困難自己嘗試去挺過去了。

當孩子真正挺過去了,她內心會有一股自豪感,讓接下來的自己有勇氣去面對更多的事,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給孩子定目標,設置規定的時間

學會給孩子定目標,告訴她規定的時間,限制她完成的速度。久而久之,她會從一開始覺得做不完到後面的得心應手。慢慢地開始放手,讓孩子學會去合理做規劃,給自己定時間。

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堅強的意識,有助於孩子的成長。長大後的她進入社會之後,不會過於笨拙,知道水的深淺,心理上有能力去承受各種殘酷。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小「愛哭」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大到讓人戳心
    孩子會哭其實是一種負面情緒的表達,也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家長們會普遍認為,「哭鼻子」是一種很丟臉的行為,假如是男孩子的哭的話家長就會更難以容忍,不是早就提倡男女平等了嗎?明星劉德華也在一首歌裡表示: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提到孩子喜歡哭,父母們都會覺得被搞得心煩意亂的,是一件刺手可急的事,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孩子愛哭或者不愛哭有著怎樣的差距呢?
  • 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優秀,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由此我們就可以引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究竟有什麼樣的差距呢?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優秀,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1、情緒調適方面眾所周知,福原愛是著名的運動健兒。然而,福原愛也是一個愛哭鼻子的小朋友呢。福原愛在6歲的時候,就開始桌球的訓練之路。但是小小的孩子,每次都會被桌球打得哭鼻子。
  • 從小「愛哭」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家長們別不信
    愛哭是孩子成長過程常有的事,也是他們宣洩情緒的手段。但是有的家長認為「哭鼻子」是件很沒面子的行為,還會試圖阻止,甚至看見男孩子哭就更加惱火。當孩子開始哭泣的時候,家長們都會感到心力交瘁,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件很差勁的事嗎?那愛哭的孩子跟不愛哭的孩子存在著哪些差距呢?
  • 從小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不同?家長們別不信
    當我們在有了不良情緒的時候,一般會通過哭泣來宣洩自己的情緒,小孩子更是一有不順心,便用哭來要挾家長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些愛哭鼻子的小朋友,也會弄得大人焦頭爛額,心煩意亂,但是也有一部分小朋友從小就表現出不愛哭,這就會令很多父母羨慕不已,都希望自己家的寶貝是一個不愛哭的寶寶,難道愛「哭鼻子」就是一件壞事嗎
  • 「從小愛哭」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家長別不信
    孩子會哭其實是一種負面情緒的表達,也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家長們會普遍認為,「哭鼻子」是一種很丟臉的行為,假如是男孩子的哭的話家長就會更難以容忍,不是早就提倡男女平等了嗎?明星劉德華也在一首歌裡表示: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提到孩子喜歡哭,父母們都會覺得被搞得心煩意亂的,是一件刺手可急的事,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孩子愛哭或者不愛哭有著怎樣的差距呢?
  • 男孩從小愛哭和不愛哭,長大後差距很明顯,愛哭還有可能是好事
    可現實生活中,在養育男孩上打破了很多父母的認知:「兒子轉眼間都4歲了,從早上睜眼開始,全天要哭好幾次……比如看不到媽媽哭、穿鞋子哭、走路哭、打翻東西哭,無時無刻都在挑戰我和孩子爸的耐心。」「我家寶寶每回不答應他的請求,就會一直哭,每次對他說你是男子漢不許哭,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結果哭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真是沒辦法 。」
  • 愛哭的孩子與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區別竟這麼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如果家長對孩子哭的時候不進行教育的話,孩子以後每次遇到自己不順心的事情,都會用哭來解決問題。很多家長都表示,在孩子哭的時候,自己的心會很煩。因為家長自己很心煩,所以不願意再花時間在哄孩子上,於是就都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但是作為家長,大家發現了沒有,其實在孩子之間也有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他們之間的差距到底有些什麼呢?
  • 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更出色,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無論何時,當孩子開始哭泣時,父母都會感到不安,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遇到難題只能用哭來解決,有的孩子卻從不喜歡哭。調查顯示,那些從小就愛哭和從來不愛哭的孩子在長大後,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若要了解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妨來看看吧。
  • 一委屈就哭的孩子,和強忍不哭的孩子,十年後這些差距很明顯
    父母養育孩子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大家不光要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還有他們的心理髮育。不少家長會發現,有的孩子特別「玻璃心」,稍微受點委屈就要哭鼻子,而有的小孩即便傷心難過,也會強忍著不哭,爸媽們就會覺得這種不愛哭的小孩更懂事。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 被哄睡的孩子和自主入睡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別不在意
    孩子半夜還醒著,哭著玩玩具,聽故事。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通常使用哄睡技巧來幫助他們的孩子早睡。然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想要哄睡。有些孩子很聰明。該休息了。帶他去休息,他會睡著的。這兩種孩子是哄睡和自發睡眠。我的小侄女屬於那種需要成為哄睡的類型,每天晚上,我的家人必須哄著,否則我睡不著。然而,奇怪的是,你從來不需要哄睡扮演一個在你子宮裡出生的小侄子,你可以睡得香甜可口。
  • 從小就枕枕頭的孩子,和不枕的孩子比,長大「差距」明顯
    日常生活中,通常大人睡覺會枕枕頭,很多人離開枕頭無法入睡,但多數家庭在孩子幼兒時期不給枕枕頭睡覺。為啥家長們都不給寶寶睡枕頭呢?這是因為嬰幼兒時期,寶寶頭部和頸椎發育不完全,過早使用枕頭會影響頸椎發育,而且寶寶會感覺不舒服,降低睡眠質量。具體來說,3個月以內的嬰幼兒不宜枕枕頭,5個月左右可以在頭部墊一條對摺的毛巾增加舒適度。
  • 從小跟老一輩睡的孩子和跟媽睡的孩子有何差距?20年後,很明顯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現在很多爸爸媽媽因為工作過於繁忙,實在是沒有時間帶孩子,經常會把自家寶寶交給雙方老人去帶。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經常在老人身邊就睡下了,和父母一起睡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有些寶寶從小就跟老人睡。
  • 如果孩子從小有這4種表現,說明長大後會很愛媽媽,你就偷著樂吧
    對於任何一個寶媽來說,她都希望寶寶長大後孝順自己,愛自己一輩子。但現實中,很多孩子長大、工作、結婚後,可能開始疏遠母親,甚至打罵母親。其實在孩子心裡,親人都是井井有條的,這和親人平時有沒有陪伴自己有很大關係。如果孩子表現出以下行為,說明孩子很愛媽媽,長大後會很孝順。
  • 雙胞胎姐妹,老大奶奶帶,老二自己帶,2年後差距大得讓媽媽心疼
    現在養育一個孩子尚且諸多困難,更別說同時養育兩個孩子。據調查,現在雙胞胎寶寶的數量較之前明顯增加了許多,但兩個小可愛的同時到來,讓新手媽媽更加頭疼,所以往往更多人的選擇和父母各帶一個孩子。
  • 「枕枕頭」與「不枕枕頭」的孩子,從小差距大,家長別忽視了
    現在是一個"顏值當道"的社會,擁有好的外表條件可以給自己帶來很多便利,而且也會讓自己感覺到舒心,就連好看的寶寶也會引來很多人的寵愛。寶寶的顏值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有一項就是孩子的腦型,可能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從而導致孩子大了後追悔莫及。那麼針對孩子腦型這方面,到底有什麼講究呢?家長怎麼才能幫助孩子培養出好看的腦型呢?
  • 孩子愛頂嘴和不愛頂嘴,長大後差距有多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有句話叫做「三歲看一生」,還有一句話叫做「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相信大家對這兩句話一定都不會陌生。其中意思也再明顯不過了,就是說從一個孩子的行為舉止,就能夠看出來他以後將會成長為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小紳士變頂嘴王?
  • 從小愛摳鼻子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醫生:有兩種危害等著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從小愛摳鼻子的孩子,長大了後怎麼樣?」網友們對於這個問題給出了調侃的答案「長大後依舊愛摳鼻子!」
  • 孩子不能慣?心理學研究:從小這樣慣,孩子長大更自信
    他們要麼對自己所愛的人過分依賴,要麼在遇到困難時懷疑自己的能力」。哪些「不能慣」的說法和做法,會傷害孩子呢?1、孩子哭了不能抱不能哄。很多年輕父母聽長輩這樣說:孩子哭了不要抱,會慣壞孩子的,你越抱他就會越哭得多。有些長輩會說孩子哭一哭更健康,真的是這樣嗎?
  • 為何孩子被父母打後,容易哭著哭著就睡著了?背後原因讓人很心疼
    看著哭鬧不止的女兒,劉女士並沒有去安慰的打算,她認為自己不能低頭認錯,只有讓對方哭累了,哭夠了,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過多長時間,哭聲果然減弱,後來再沒動靜,走近一看女兒竟然睡著了。這三大原因讓人很心疼眼部的疲勞和轉動,促使孩子走向睡眠孩子在哭泣的過程當中,眼球也是不停的轉動,長時間下來,會出現眼部疲勞的現象。
  • 你家孩子愛頂嘴還是不頂嘴?心理學家直言: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鄰居家的孩子從小就非常聽話,從來不跟父母對著幹,一直是他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每當做錯事被父母責怪的時候,孩子都會默默低頭,從來不會頂嘴,比起那些調皮惹事的孩子,鄰居總非常得意。但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常常與人拳頭相向,鄰居怎麼也想不通,這樣一個乖巧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