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這項技術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常在模具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於製造模型,後逐漸用於一些產品的直接製造,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列印而成的零部件。
去年,科技公司3D Systems給一條名叫Derby的先天性殘疾狗設計了一對3D列印假肢,但是它們太小了,這使得Derby無法像其他狗狗一樣正常地坐著,但是現在,升級版的3D假肢幫助它克服了這些限制。
據了解,這條混血哈士奇之前的那對3D列印假肢由來自南卡羅來納州3D Systems公司的Tara Anderson和她的團隊共同打造,但是它們並不是可以永久使用的最終版本,其原因在於,這對3D列印的人工前肢非常短,這使得Derby只能彎著腰靠近地面站著。
儘管如此,這個項目仍然實現了兩個目標:首先,通過3D列印假肢幫助Derby走路的概念是可行的;其次,這對假肢幫助Derby學會了使用假肢走路。而在這個項目接下來的階段中,Tara Anderson試圖打造一對能夠讓Derby挺直背脊、保持身體水平的3D列印人工假肢。
Tara Anderson的第一個策略是採用最初的被稱為「刀片」的設計,只不過她只是把一開始的設計變得更大了一些。但是,這樣的做法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設計人員發現,假肢會倒向外側,這使得Derby看上去就像是有兩個打氣球貼在它的肩膀上,於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重新從繪圖板上重新開始。
設計團隊決定通過開發一個能夠同時滿足Derby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裝置。在理想的狀況下,他們想要創造的是一種比之前更高一些的假肢,並且可以像天然彎曲的肘部一樣工作,並且給Derby預留一些活動的空間。
最終,設計人員使用了一種被稱為選擇性雷射燒結的3D列印方法,並且成功打造了一對具備這些關鍵屬性的尼龍假肢。
Derby的養主Sherry Portanova表示:「Derby帶上新的假肢之後非常開心。跟舊的假肢相比,新的假肢除了把它的身體水平線提高了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不同。現在,它能夠直線行走,並且能夠像別的正常狗狗一樣坐著,這是它之前沒辦法做到的。」
很顯然,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消息,我們的汪星人夥伴將會跟我們一起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