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圖柑橘生長發育期對鉀的需求變化可以看到,從坐果期到果實成熟期,柑橘對鉀的需求量都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成熟期達到高峰,鉀肥的施用需要貫穿柑橘整個生育期。
所以近期我們看到的所有資訊幾乎都是讓補磷鉀(磷的需求量雖然沒有鉀那麼大,但是在成熟後期也達到了高峰)。補了鉀後梢老熟更快,果實膨大更快,著色更快。
然而鉀肥那麼多種類,什麼時候,補什麼種類的鉀肥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各鉀肥的優缺點,輕鬆了解各種類的鉀肥適合在什麼時候施,知道柑橘對鉀肥的需求,迎合果樹的需求施肥才能種出好果。
鉀肥對柑橘的作用及缺鉀症狀
好產量好品質都離不開鉀,作為肥料三大要素之一,柑橘生長對鉀的需求僅次於氮,也是對柑橘果樹生產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它對於酶活性,細胞分裂,光合作用,光合產物運輸和滲透調節起到重要作用
鉀元素能促進果樹葉綠素的合成,提高作物對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從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此外鉀還能促進作物碳水化合物的積累和營養物質向作物根部和果實轉運,加快果實糖分積累,並中和果實有機酸,增加果實糖度。鉀元素可以提高作物植株內多種酶的活化程度,有助於調節作物生理平衡、促進作物的新陳代謝,提高作物抗逆能力。鉀元素能促進蛋白質、澱粉、油脂的合成,有助於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鉀元素可以通過調控農作物氣孔的開閉,提高作物細胞的滲透來控制作物植株內的水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鉀元素對作物還能有抗倒伏、抗病蟲害、抗寒等多種抗逆作用。我國南方土壤含鉀量比北方低,因此柑橘產區都容易缺鉀。
鉀以離子狀態在果樹內傳導起作用,所以鉀的移動性好,缺鉀的時候,果樹內不多的鉀會優先轉移到新葉上,所以缺鉀症狀一般從老葉開始。而移動性不好的元素,缺乏的時候是先從新葉開始。
缺鉀的症狀表現為:
(1)老葉葉片的葉尖、葉緣先變黃後變褐,葉邊緣呈現火燒狀焦枯;缺鉀輕時,葉片會出現褐斑,但葉脈、葉中部仍未綠色,缺鉀嚴重時整個葉片會變為紅棕色甚至枯梢脫落;
(2)作物缺鉀後,根系會變得又短又少,植株容易發生早衰;
(3)缺鉀會造成果實成熟期不一致,同時個頭變小、口感變差、品質下降
造成橘樹缺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柑橘樹一般種植在酸性土壤上,南方酸性土壤一般有效鉀含量很低,這是外因;而柑橘樹產量高,需鉀量大是內因。
二是有機肥施用量不足,鉀的補充來源減少也是一個原因。
三是果農有偏施氮肥的習慣,致使肥料投入養分不平衡,從而影響了柑橘樹對鉀的吸收。
四是山地柑橘園中後期缺水乾旱,影響根系對鉀的吸收和利用。
然而補鉀要怎麼補,補什麼種類的鉀合適呢?先看看各種鉀肥的種類以及各種優缺點
鉀肥的種類及優缺點
氯化鉀:無色或白色晶體狀物質,常溫狀態下易溶於水,鉀含量在50%-60%之間,屬於速效鉀肥,可用作基肥、追肥。
缺點是,氯化鉀是生理酸性肥料,長期使用會導致土壤酸化和鹽化,此外氯化鉀含有47%左右的氯元素,單一長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不適宜用在鹽鹼地,會加重土地鹽鹼程度;易受氯害的作物要謹慎使用。
硫酸鉀:無色或白色晶體狀物質,常溫下易溶於水,鉀含量在48%-52%之間,可用作基肥、種肥、追肥。
缺點是,硫酸鉀也是生理性酸性肥料,所含的硫易於和鈣結合形成微溶物硫酸鈣,施用後可造成土壤酸化及板結。
硝酸鉀:無色透明晶體或是白色粉末狀物質,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含硝態氮13.5%,含鉀46%;是化學中性、生理中性肥料,長期使用不會使土壤酸化。價格適中,速溶性好,不易吸潮,吸收快。
硝酸鉀既能提供鉀肥營養,又能提供硝態氮素營養。適合作追肥,尤其是中晚期追肥使用。用於果樹幼果膨大期,可以有效促進果實膨大;但不適合著色期用,因為含有硝態氮,不利於果實增甜降酸,容易造成果實返青。
缺點是,溶解吸熱降低地表溫度,逆境下易造成作物體內亞硝酸鹽的積累(有機農業禁止使用)。
磷酸二氫鉀:白色粉末狀物質,常溫下易溶於水,含磷52%,含鉀約34%,是化學中性,生理中性肥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用作基肥、追肥和根外施肥,為作物提供磷鉀營養。
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使用既經濟、收效更大,用量少,效果明顯。著色期使用可以促進上糖著色、增加果實甜度;新梢期可以促進枝條老熟,提高果實木質化程度;開花前後使用可促進根系萌發和花芽分化,為開花坐果提供能量。
缺點:磷鉀總含量高,是目前高含量粉劑水溶肥中的必備原料。用量少,效果明顯,是真正經濟使用的好肥料,然後高需求也造就了它唯一的缺點,就是假貨很多!價格參差不齊,正品磷酸二氫鉀由於其有效養分含量很高,價格相對也比較高,如果售價很低的產品一定是假冒產品,在購買時要注意。
有機鉀肥:常見的有黑色可溶於水含鉀量在8%-11%的腐殖酸鉀,紅褐色可溶於水含鉀量在11%左右的黃腐酸鉀,這兩者皆可用作基肥、追肥、根外施肥,利用率相對較高,價格也相對較高。
其它含鉀肥料:如草木灰、其他含鉀的複合肥等。
草木灰中的鉀主要是碳酸鉀,含有少量硫酸鉀和氯化鉀,都是水溶性鉀,有效性很高,但易淋溼。可做基肥、追肥,特別適用於做蓋種肥。
總結:
氯化鉀不宜在酸性土壤上使用,不宜在易受氯毒害的作物上使用,大多數果樹、蔬菜都是忌氯作物,包括柑橘類,所以要少用氯化鉀,且一般不作為種肥施用硫酸鉀的用途較廣,用法多、用處多,對需硫量大的作物更是有益,但不易在還原性強的土壤中使用。硫是硝化還原酶反應所必須的元素,將硝酸態氮轉化為亞硝酸,再由亞硝酸還原酶將亞硝酸態氮還原為銨態氮進入葉綠素,參與光合作用,所以硫是需要的元素,平時施用硫酸鉀,殺菌清園時噴硫磺或石硫合劑就能夠補充。
硝酸鉀含有鉀、氮兩種營養元素,速效性好、持效性差,可在作物生長弱勢時使用,春梢期、果實膨大期、放秋梢都可以用。磷酸二氫鉀是較好的葉面肥,即可補磷又可補鉀,果實成熟期葉面噴施,能直接供給果實利用,吸收快。有機鉀利用率高,但相對來說價格較高,施用時要考慮投入產出比。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
柑橘樹上常用的鉀肥是硝酸鉀、硫酸鉀、磷酸二氫鉀、有機鉀(腐殖酸鉀)。樹弱、有促梢需求的(一般在春梢、秋梢期)用硝酸鉀,膨果期、著色期追肥一般用硫酸鉀,果實成熟轉色期注重葉面噴磷酸二氫鉀。
鉀在成熟期達到需求高峰,要注重補,也要科學高效地補
肥料施用後吸收需要一定的時間,從文章開頭的需鉀變化圖裡可以看到在花期和坐果期後,鉀的需求量就急劇上升,所以要在柑橘開花之前就施入壯花肥,幼果噴施高磷高鉀葉面肥有利於坐果,果實膨大期施用鉀肥能促進果實膨大和提高植株抗逆性。
之後一直到收穫期都大量需要鉀,所以現在是需要注重補鉀,但是注意不要補過量,如果幼果期至果實膨大期的全程施肥,前期施磷鉀肥施了很多次了,成熟期根部就不需要再多補充,施用太多反而影響其他元素的吸收;施得少的,就可以適當的補高磷高鉀肥,根淋或葉噴都可以,根淋推薦芭田中芬養果高鉀水溶肥。
贛州邱老闆的紐荷爾臍橙6月28號準備修枝剪條,放梢的時候,發現果子有些小,後面就想著試著用芭田高鉀肥,1包1萬水斤,修剪完畢後,7月中淋了1次,確效實果很好,膨果很喜人
葉噴高磷高鉀可選擇萃鉀美,無氮!高磷高鉀,並且含硼鋅及海藻有機質.
後期以噴磷酸二氫鉀為主(比較划算的肥,成熟期磷的需求量也達到高峰)
或者要求高一些的,使用活性磷鉀,吸收更快更好,價格也沒有高多少,比如優苒-動力液或鉀力液
全程使用埃爾夫優苒系列的砂糖橘,果型大小均勻,早著色
同是補鉀,效果大有不同
有不少果農反映,自己也用了鉀肥,而且專挑了濃度最高的,可是果實品質仍不理想。其實,不只是濃度,保證鉀元素的吸收利用同樣關鍵。優苒鉀力液是超濃縮活性液態鉀,含純鉀450g/L,糖醇螯合鉀,採用獨特的透皮技術,可以迅速滲透果面和葉片角質層,進入到果實和葉片內部,顯著提高光合作用,促進光合產物向果實輸送,加快果實膨大,達到轉色早、著色勻、光澤度好的效果。
要補磷鉀並促著色的,可以選擇披色,專門為著色搭配的磷鉀+中微量元素肥,近省錢著色增甜必備,最優惠的著色產品,儘早買回去早著色早賣果~
本期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同時,希望大家多多轉發分享收藏,小編將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