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以大膽敢拍著稱,特別對社會敏感話題,對政治題材等問題進行影視創作,1998年韓國取消「電影剪閱制度」,以電影等級制度代替。該制度在法律上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全民可以觀看;12歲以上可以觀看;15歲以上可以觀看;18歲以上可以觀看;限制放映。每部電影的等級由民間組成的「影像物等級委員會」進行評級,對色情、恐怖、政治等題材也不再限制。
今天推薦5部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如果影迷朋友喜歡,以後的文章我會陸續為大家整理這一類影片,點讚加關注哦!
第一部《斷劍》
《斷箭》是由鄭智泳執導、編劇,安聖基、樸元尚、金芝荷、金智昊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根據2007年在韓國發生的大學教授「弓弩傷人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名大學教授在輸掉官司後試圖用弓箭射殺當事法官而被判四年有期徒刑的故事。
該片於2012年1月18日在韓國上映。影片獲第48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獎項-最佳影片。
《斷箭》反映了發生在2007年韓國一名前大學教員由於對判決不滿而向法官射「石弓」報復的真實事件。此事在當時被媒體報導為「司法恐怖襲擊」。
事件。背景:
金京浩曾在1991年被聘為名牌大學成均館大學的數學系助教,但在1997年被停職辭退。金某主張自己是由於在1995年入學考試中指出了試卷中一道錯題而被人記恨。在海外進行了數年的學術研究之後,他於2006年回到韓國,再次向韓國高等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校方恢復他的職稱但被判敗訴,接下來就發生了影片開頭的那一幕「石弓殺人」。
金京浩以殺人未遂罪名入獄。儘管有公寓的保安作為目擊證人,但金京浩堅稱自己無罪,並沒有向樸某射箭。該案件確實存在許多疑點,包括受害者衣服上沒有血跡、證人提到的「斷箭」這一重要證物不翼而飛等等。很多社會人士和輿論界開始站到金京浩一邊,並發起了「拯救金京浩」的行動,但他最終還是被判入獄服刑4年。
2009年,一本名叫《斷箭:射向韓國司法部之箭》的紀實書發表,「金京浩」也成為韓國小人物同體制抗爭的一個符號。
IMDB評分:6.7
第二部《失蹤》
《失蹤》由金成洪執導,秋瓷炫、文成根、金世紅主演的驚悚電影
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女主人公賢婷為了尋找失蹤的妹妹而孤軍奮戰的故事。
事件背景:
2008年12月19日韓國發生了一起綁架命案,在對案件調查過程中,韓國警方發現姜浩淳(男,38歲,居住在(京畿道安山市八谷洞)有重大犯罪嫌疑。2009年1月30日,姜浩淳被韓警方逮捕並移移送至檢察署。
姜浩淳在審訊中交待其在2006年12月開始至2008年12月期間,在軍浦、華城、水原等京畿道西南部地區共殺害了8名女性的事實,並向警方交代稱自己在衝動的情緒下於2006年把在軍浦市山本洞某練歌房認識的裴某殺害之後就開始實施了一系列連環殺人案。
負責調查姜浩淳連環兇殺案的韓國水原地方檢察廳安山支廳2009年2月22日公布了其最新調查進展動向。連環殺人犯姜浩淳為詐騙保險金,縱火殺害了第四任妻子及其嶽母。此外,韓檢察廳還在警方扣押並轉交的鋤頭上發現了另外兩名女性的DNA。
至此除姜浩淳交代了8起案件之外,此連環兇殺案又增加了多名遇害者,姜浩淳事件引起韓國各界高度關注。
韓國警方在調查08年12月19日發生的綁架命案時,又發現居住於京畿道安山市八谷洞的姜浩淳有重大犯罪嫌疑,經過審訊,姜浩淳初步交待了從2006年12月開始到2008年12月為止,在軍浦、華城、水原等京畿道西南部地區共殺害了8名女性的事實,並向警方交代說,自己在衝動的情況下,於2006年將在軍浦市山本洞某練歌房認識的裴某殺害之後就開始實施了一系列連環殺人案!
IMDB評分:6.0
第三部《捉迷藏》
《捉迷藏》是由許政編導,孫賢周、文正熙、全美善主演的驚悚電影。
影片講述了男主人公與潛藏在自家生活的神秘陌生人驚悚博弈的故事。
事件背景:2009年12月開始,首爾冠嶽區的民居門鈴旁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符號。
這些符號的出現引起人們的廣泛猜測,但猜測之餘因無法找到標記者(沒有任何居民區監視探頭捕捉到標標記者)和相應動機,引起不小恐慌。有謠言指此為小偷,強盜之類的罪犯對民居的標記,記錄著屋內人數,男女,獨居老人等信息,謠言經大眾傳媒傳播開始惡化,警察介入調查,發現此類標記在京畿道多數地區大量出現,但依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此並無惡意。
之後2010年1月初,韓SBS電視臺出來闢謠,證實此為牛奶或者報紙配送員為了工作交接方便而做,宗教團體為了標記訪問住所是否見到了屋主而做的記號雖被闢謠,但有人認為不是所有標記都符合上述情況,因此依然對此不能釋懷。
IMDB評分:6.4
第四部《假日》
《假日》是由梁允浩執導的動作片,李成宰、崔民秀參加演出。
影片講述了正在服刑的犯人池江赫和犯人們逃出了護送車,奔向了外面世界的故事。
事件背景:人物原型池江憲因盜竊5百56萬韓元被判17年刑(7年徒刑,10年保護監護)。所謂保護監護制度是韓國1980年制定的法律制度,是指因同種或類似罪刑被判2次以上警告以上的實刑,而且刑期三年以上者再犯類似罪刑時,案犯將被關至保護監護設施接受保護和職業培訓。但實際上,保護監護室的條件比一般監獄還要惡劣,更不要提接受職業培訓,犯人們會陷入更大的孤獨和社會背叛感,由於年限很長,出獄後更難融入社會。屬於全鬥煥政權產物的保護監護制度直至2005年10月才因蹂躪人權被廢止。與池江憲的遭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時任總統全鬥煥的弟弟於1988年9月趁職務之便侵吞了幾十億韓元國家財產,最終卻只被判了七年刑,而後又停止執行。面對司法的不公正,池江憲產生了巨大的憤恨心理。1988年10月,池江憲給法務部的長官寫了信,還和同伴決心要「去全鬥煥家討個說話」,但信件如泥牛入海,去總統官邸的計劃也因警備森嚴而泡湯。
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池江憲等人做出逃獄的大膽決定。在轉送到監獄的途中,12名坐牢者突襲獄警,搶奪了槍和子彈,試圖逃脫。其中6人當場被捕,其餘6人成功逃脫,在首爾市內逃亡了9天。這9天內,他們闖入5戶人家,將居民作為人質,但並沒有實施傷害。「入侵者」對「被侵犯者」彬彬有禮,並保證不傷害居民。他們自己做飯,自己清理屋子,請居民喝酒,使居民完全沒有被威脅感。由於對這些逃犯產生了好感,有人質家庭專門提交了為池江憲等人求情的「請願書」。書中稱,這些人都是彬彬有禮、重情義、有理想的人,他們走後全家人都不禁抱頭痛哭,實在是無法相信他們是逃犯。
而認識池江憲的人們都能回憶起,那是一個沉默、但很有思想的人,最喜歡音樂和讀書,理想是做詩人。最喜歡BeeGee樂隊的歌曲《Holiday》。在一戶人質家中,他就經常放這首歌。
與警方進入最後對峙階段前,池江憲等人敏銳地察覺到最後時刻已經來臨,要求將現場狀況進行現場直播,並對著電視機攝像頭高喊「有錢無罪,無錢有罪」,然後要求警方提供《Holiday》的磁帶,因此該事件還一度被稱作「Holiday事件」。但警方後來拿來的是Scorpions樂隊的錄音帶,池江憲最終未能如願以償。而後他舉槍自殺,也有人說是被警方特攻隊亂槍打死,他的死法十七年過後仍是個謎。
IMDB評分:6.6
第五部《舉報者》
《舉報者》是由林順禮執導,樸海日、柳演錫、李璟榮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以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的幹細胞論文造假事件改編。講述了拋棄一切舉報造假的沈敏浩與不顧壓力及非議追擊真相的尹敏哲揭露事實的故事。
事件背景:
2005年首爾大學國際幹細胞研究中心成立,黃禹錫擔任主任;韓國政府授予其「韓國最高科學家」榮譽;韓國政府向其研究小組提供數百億韓元資金用於研究;黃禹錫不斷出現在國內外各種學術會議和公開場合,成了一位韓國「國寶」級人物,甚至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鏢服務。
「黃禹錫神話」破滅始於2005年年底,韓國文化廣播公司新聞節目《PD手冊》報導黃禹錫在研究過程中「取用研究員的卵子」的醜聞。其後,該臺被揭發編採人員在採訪期間以威嚇方式向研究員逼供。隨後,他的研究小組成員指出2005年論文中有造假成分。首爾大學隨後的調查證實,黃禹錫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幹細胞研究成果均屬子虛烏有。
簡介黃禹錫「學術造假」醜聞令科學界震驚,他本人也名譽掃地。首爾大學解除了他的教授職務,韓國政府也取消了授予他的「最高科學家」稱號。黃禹錫名譽掃地,韓國也為之蒙羞。
IMDB評分:6.5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裡,本期推薦都使用的IMDB評分,個人認為IMDB比豆瓣更靠譜點
發文不易,喜歡的點讚關注,歡迎轉發,謝謝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