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課複習全年規劃
1、基礎複習階段(開始複習-2020年6月)
本階段主要用於跨專業考生學習指定參考書,要求吃透參考書內容,做到準確定位,事無巨細地對涉及到的各類知識點進行地毯式的複習,夯實基礎,訓練思維,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專業考生要在抓好專業課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溫習指定參考書,為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
2、強化提高階段(2020年7月-2020年9月)
本階段,考生要對指定參考書進行深入複習,加強知識點的前後聯繫,建立整體框架結構,分清重難點,對重難點基本掌握,並完成參考書配有的習題訓練。做歷年真題,弄清考試形式、題型設置和難易程度等內容。
3、衝刺階段(2020年10月-考前)
總結所有重點知識點,包括重點概念、理論和模型等,查漏補缺,回歸教材。溫習專業課筆記和歷年真題,做專業課模擬試題。調整心態,保持狀態,積極應考。
二、專業課參考資料
歷年複試參考書目(16-20年)
新考綱參考書目
1.《文化產業論綱》,範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文化產業》,(英)大衛·赫斯蒙德夫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文化政策經濟學》,(澳)戴維·索羅斯比 ,易昕譯,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複試參考書目
範周:《文化產業論綱》、《中國文化產業四十年》、《重構·顛覆文化產業變革中的網際網路精神》
齊驥:《中國文化產業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文化規劃原理》
劉江紅:《中國社會結構變動與文化政策演進》
賈旭東:《文化發展的理論與政策——基於文化競爭的戰略研究》
卜希霆:《創意營造學》
相關書籍
韓俊偉、胡曉明:《文化產業概論》
趙潤澤:《文化市場營銷學》
李思屈:《文化產業管理》
相關筆記
文化產業基礎考綱、備考資料、論文集、電子版資料
三、專業課學習方法解讀
1、參考書的閱讀方法
(1)目錄法:先通讀各本參考書的目錄,對於知識體系有著初步了解,了解書的內在邏輯結構,然後再去深入研讀書的內容。
(2)體系法:為自己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框架,否則知識內容浩繁,容易遺忘,最好能夠閉上眼睛的時候,眼前出現完整的知識體系。
(3)問題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總結成問題寫出來,每章的主標題和副標題都是很好的出題素材。儘可能把所有的知識要點都能夠整理成問題。
2、學習筆記的整理方法
(1)通過目錄法、體系法的學習形成框架後,在仔細看書的同時應開始做筆記,筆記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影響看書的速度,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會發現筆記對於整理思路和理解課本的內容都很有好處。
(2)做筆記的方法不是簡單地把書上的內容抄到筆記本上,而是把書上的內容整理成為一個個小問題,按照題型來進行歸納總結。
3、真題的使用方法
認真分析歷年試題,做好總結,對於考生明確複習方向,確定複習範圍和重點,做好應試準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試題主要應當了解以下幾個方面:命題的風格(如難易程度,是注重基礎知識、應用能力還是發揮能力,是否存在偏、難、怪現象等)、題型、題量、考試範圍、分值分布、考試重點、考查的側重點等。
考生可以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複習和準備,並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樣既可以檢查自己的複習效果,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待改進;又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之條理化、系統化。
四、專業課各階段具體學習計劃
第一階段:基礎複習階段(開始複習—2019年6月)
一、728《文化產業基礎》備考:
【題型】
分三個題型:5道名詞解釋(19、20沒有考)、3道簡答、2道論述——現在調整為只有簡答和論述
【概況】
名詞解釋也基本在常規知識範圍內,只是每年會有一兩個與當年熱點相近的名詞,簡答和論述則在題庫範圍內考察,每年會有一至兩個熱點問題。
【篇幅】
一般情況下,名詞解釋要寫100-150字,簡答在800-1000字,論述則在1000-1200。3個小時內書寫近4900-6150字。
【分值】
名解:5X5=25分
簡答:3X15=45分
論述:2X40=80分
第一輪:按照考綱,進行2020年複試參考書目的重點、難點、考點的梳理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招生考試 初試科目《文化產業基礎》考試大綱
一、 考試目的及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關於文化產業理論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科研分析能力。考試目的在於選拔具備良好理論基礎,具備文學、藝術學、經濟學、管理學基本思維的綜合性能力的學生。要求考生根據本大綱的內容和參考書目,通過系統學習,掌握文化產業基本理論框架、主要理論內容,形成自己的觀點,並能靈活使用相關理論知識分析文化產業具體問題。
二、 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 文化產業的源起
1.文化產業興起的時代背景
2.文化產業興起的社會基礎
3.文化產業發展歷史階段
4.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階段和主要特點
第二部分 文化產業的界定
1. 世界不同國家文化產業的內涵與界定
2. 國民經濟中文化產業的分類
3. 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
第三部分 文化產業基本原理
1.經濟學的視角
2.社會學的視角
3.藝術學的視角
4.文化研究領域中的文化產業
5.構成文化產業基本理論框架的主要理論
第四部分 文化產業的實踐
1. 不同產業門類的發展特點
2. 文化產業新業態的興起
3. 文化產業與城市更新
4. 文化產業與鄉村振興
5. 文化產業與國家發展戰略
三、 試題類型
簡答題、論述題
四、 考試形式及時長
閉卷筆試,時長為 3 小時
第二個階段:專題整理與導師論文梳理(結合筆記、參考書目以及導師論文):
一、 文化與科技融合
二、 協同創新
三、 新型城鎮化(文化思考、文化建設)
四、 文化走出去
五、 文化強國
六、 文化軟實力
七、 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
八、 文化+
九、 文化市場體系
十、 文化政策
十一、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十二、 文化產業、文化事業雙輪驅動
.......
六、經驗分享——「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一)名詞解釋(新考綱無,可忽略)
1.名師解析:名詞解釋一般都比較簡單,在複習的時候要把重點名詞夯實。很多考研名詞解釋會重複,在複習的同時要具備一套權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題,有近10年的最好。
2.答題攻略:名詞解釋三段論答題法
定義→背景、特徵、概念類比、案例→總結/評價第一,回答出名詞本身的含義。一般都可以在書本找到。
第二,從名詞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徵、相似概念比較等方面進行簡述。
第三,總結,可以做一下簡短的個人評價。
3.危機應對 如果出現沒有遇到的名詞解釋,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詞解釋,則儘量把相關的能夠想到的有條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於以上的答案框架。
5.溫馨提示 第一,名詞解釋一般位於試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剛上考場非常的興奮,一興奮就容易下筆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詞解釋當成了簡答題。結果後面的題目答題時間非常緊張。第二,在回答名詞解釋的時候以150-200字為佳。如果是A4的紙,以5-8行為佳。按照每個人寫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鐘左右。
(二)簡答題
1.名師解析 簡答題一般來說位於試題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對某些重要問題的掌握程度。難度中等偏低。這就要求考生在複習的時候要把課本重要問題梳理清楚,要比較紮實的記憶。一般來說書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達到記憶的效果。當然,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2.答題攻略:簡答題定義框架答題法 定義→框架→總結
第一,先把簡答題題幹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個名詞進行闡述,類似於「名詞解釋」。很多人省略了這一點,無意中丟失了很多的分數。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進行回答。回答要點一般3-5點。第三,進行簡單的總結。
3.危機應對 當遇到自己沒有見過,或者複習時遺漏的死角。這個時候不要驚慌。只要你平時認真複習了,基本你不會的,別人也基本如此。首先要有這個自信。其次,無限的向課本靠攏,將相關的你能夠想到的內容,有條理的全部列出來,把困難拋給改卷老師。
5.溫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簡答題的時候,一定要有頭有尾,換言之,必須要進行核心名詞含義的闡釋。
第二,在回答的時候字數一般在800-1000為佳,時間為15-20分鐘。
(三)論述題
1.名師解析 論述題在考研專業課中屬於中等偏上難度的題目,考察對學科整體的把握和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進而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現實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洞悉論述題的本質,其實回答起來還是非常簡單的。論述題,從本質上看,是考察隊多個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課本的整體框架和參考書的作者的寫書的內部邏輯。這一點是我們育明考研專業課講授的重點,特別是對於跨專業的考生來說,要做到這一點,難度非常大。
2.答題攻略:論述題三步走答題法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第一,論述題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闡釋清楚;論述題中重要的理論要點要羅列到位。這些是可以在書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點,也是進一步分析的理論基點。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問題出現的原因。這個部分,基本可以通過對課本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總結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議。
3.答題示範例如:結合治理理論,談談我們政府改革。第一,闡釋「治理」的定義,然後分段闡釋「治理理論的核心主張,包括理論主主張和政策主張」。第二,分析目前「政府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第三,結合治理理論的理論和政策主張,並結合相關的一些理論提出自己的改革措施。我們育明考研經過長期摸索,總結了一套考研專業課答題模板。
4.危機應對 萬一遇到自己沒有碰到的問題,特別是沒有關注到的熱點問題怎麼辦呢?其實,論述題雖然是考察考生運用知識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其核心還是在於課本知識,在於理論。因此在回答的時候一定要緊扣理論不放鬆。
5.溫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視角要廣,不要拘泥於一兩個點。第二,在回答論述題的時候一定要有條理性,但是條數不宜過多,在5-8條為主。字數在1500左右。用時為25-30分鐘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上海考研集訓營」,相關考研資訊可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