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沒耳朵能聽到聲音嗎?不單能聽,還能發出各種聲音引起主人注意

2020-12-05 騰訊網

一直以來,我們大部分常規的認知裡面,都會覺得魚類是沒有聽覺的,因為我們從外觀看不到魚類跟人類一樣擁有耳朵的身體結構。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魚類的聽力不會比人類差,因為我們習慣以我們所能認知的事物去看待周圍的事物,所以也理所當然地認為沒有耳朵的生物就是缺乏聽力的。我們的耳朵是進化出來聽在空氣裡傳播的聲音的,可是別忘了,聲音的傳播並不只有空氣這種介質。不同的固體同樣也能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傳遞聲音的信息。正因為魚類生活在水裡,而我們本身不具備聽到從水下傳遞過來的聲音的能力,所以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很難聽到大部分魚類發出的聲音,所以才會認為它們也沒有聽覺。直到20世紀,水下聲音探測技術的成熟,我們才漸漸了解到原來魚類是會發出自己的聲音,也有自己的收音方式。

魚類不單有聽覺,而且還善於製造各種聲音

魚類發出聲音是通過快速收縮肌肉,振動魚鰾來達到目的,這和陸地上的動物通過利用空氣振動薄膜發聲的方式不同。除此之外,魚類還有各種有趣的發聲方式:摩擦牙齒或者喉嚨齒,摩擦骨骼或者鰓蓋,甚至從肛門排出泡泡也能發聲。而且這些聲音還有不同的音調和音色,類似於我們聽到的咕嚕聲,敲擊聲,哈氣聲,嗡嗡聲等等,以至於有些魚類的命名直接就是和它們的發聲有關,例如管口魚。

那麼問題來了,魚類如何獲取聲音信息?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一位奧地利生物學家卡爾·馮·弗裡釋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把一條失明的鱸魚作為實驗對象,先是把食物用繩子拴著放到它的住所附近,敏銳的嗅覺讓這條鱸魚出來吃東西了,這個操作了幾天之後,他再加了一個動作:每次餵魚之前,都會吹一下口哨,連續6天之後,這條鱸魚聽到口哨聲,就會自己遊出來。通過這個實驗,證明了鱸魚能聽到他發出的聲音。

再隨著後來的研究,鱸魚之所以能聽到聲音,是因為它們進化出了獨特的聽覺器官:韋氏小骨。韋氏小骨位於魚頭骨後面的前四塊椎骨兩側,與椎骨分離,像鏈條一樣連接充滿氣體的魚鰾和內耳周圍滿是液體的區域。韋氏小骨的作用是能增強聽力,作為聲波的導體和擴音器,工作原理和人類的聽小骨類似。同樣進化出這樣神奇功能的約有8000個物種,我們熟悉的鯉魚,脂鯉(燈魚和食人魚),電鰻,刀魚等都具備這樣的進化屬性。

有趣的操作:訓練自己的鬥魚

這裡我們插入一個有趣的實操案例,我們平時養鬥魚比較多,在訓練鬥魚的時候,其實也是利用了類似的原理。鬥魚看到同類雄魚的時候,都會表現出非常具有展示性的戰鬥狀態,這種狀態只要給一面鏡子它就能激發。因此在訓練鬥魚的時候,我們會先做類似於上面的實驗裡提到吹口哨的操作,要麼用手指給鬥魚看一下,要麼用其他的物品代替,然後再用鏡子給鬥魚看,激發戰鬥狀態後,給一點食物作為獎勵。以後,當鬥魚看到這些熟悉的東西出現了,就會知道要進入戰鬥狀態了,然後就會有東西吃。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可以試試。

大部分魚類的接收聲波範圍在50~3000赫茲,處於人類50~20000赫茲的範圍裡,可也有一些魚類的聽力範圍可以達到180000赫茲,遠遠高於人類的上限,屬於超聲波的範疇了,有研究指出是為了更好地聽到海豚發出超聲波,而能更好地躲避敵害進化出來的本領。

另外也有一些魚類能聽到非常低的次聲波,例如比目魚,鱸魚。不過目前還沒具體研究表明為何它們能進化出這樣的能力,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那和它們的原生水域環境是離不開關係的。現在只能推測可能是由于洋流或者是氣候變化等因素,一些力量互相結合會產生一些次聲環境,這些魚類需要通過藉助這些信息來完成遷徙等目的。所以對於這些聽力非常敏感的魚類,當我們人類的一些活動會產生巨大聲音的時候,例如海洋石油開採使用的氣槍,會讓它們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喜歡釣魚的朋友應該知道,如果在岸邊能接觸到水裡面的物體,通過它發出的聲音,是會影響到周邊的魚類的,這樣基本沒有魚會上鉤。尤其是在船上的海釣,需要保持很安靜的環境,才會增加魚兒上鉤的概率。

金魚為了吃東西會用聲音和主人交流

最後,分享一個和我們生活比較近的有趣實驗:金魚為了吃東西會千方百計發聲引起主人的注意。說是實驗,其實在飼養觀賞魚的日常裡面,也經常會碰到,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如果家裡養了一缸金魚,每天我們在固定的時間給它們餵東西,持續幾天之後,一到那個時間點,金魚就會在那個地方等著吃東西。

假如剛好某天你因為忙其他的事,耽擱了餵食的時間點,那麼金魚也會想方設法發出聲音引起你的注意。最常見的就是把嘴巴伸到水面,然後一開一合發出聲音來讓你注意,如果還沒足夠引起注意,那麼就會用尾巴反覆拍打水面發出聲音來引起你的注意。等到你走近魚缸,餵東西給它們吃了之後,它們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動作了。這是不是很有趣?同樣的,一些看上去比較聰明的魚,例如狗頭魚,也會有類似的發聲行為來引起主人的注意,比如用尾巴甩打玻璃魚缸缸壁,或者是用嘴巴咬石頭去敲打。

關於魚類的聽覺,其實還有非常多有趣的事情等著我們去發現,例如魚兒比人類更能分辨出聲音來源的方向,等等。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狗狗發出的這些聲音,你都能聽懂嗎?
    狗狗發出的聲音,蘊含著它想要表達的情緒,你都能聽懂嗎?  一.壓沉的鼻音  當狗狗看到陌生人或可疑的感覺向著它前進時,它會閉著嘴發出壓沉的鼻音,目視前方耳朵轉向聲源,這是一種狗狗面對未知事物的示威。
  • 高頻聲音真能吸引寵物狗?
    ■《好奇實驗室》  記者 孫振宇    英國一家電視臺最近播放了一則狗糧廣告,據說是加入了只有狗狗才能聽得見的17000赫茲的高頻聲音,狗狗聽到會很興奮,做出各種反應,從而引起主人的注意,去買這款狗糧。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絕妙的創意。
  • 植物沒有耳朵 卻能「聽」到聲音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花朵們能「聽見」聲音。科學家們發現證據表明,植物確實能聽到蜜蜂的嗡嗡聲,然後產生更甜的花蜜來吸引昆蟲。從技術的角度來說,花朵就是它們的「耳朵」。
  • 捂上耳朵聽到的聲音要比平時感覺大了許多 這是什麼原因?
    捂上耳朵聽到的聲音要比平時感覺大了許多 這是什麼原因?時間:2015-09-22 07:5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捂上耳朵聽到的聲音要比平時感覺大了許多 這是什麼原因? 生活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們同樣是自言自語,捂上耳朵後要比平時感覺聲音大了許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 同樣是自己的聲音,為什麼我們聽到的和別人聽到的不同?
    我們知道,別人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進耳朵,然後引起鼓膜震動,該聲音信息通過鼓膜到達腦神經細胞中,神經細胞對這些信息加工後,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了。而我們自己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和骨傳導的方式進入到我們的大腦。
  • 人類的耳朵會因為太大聲受損,那聽不見的低頻聲音呢?
    就像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特定波長的光(可見光)一樣,我們的耳朵也有一個我們能聽到的範圍,人類的耳朵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為20Hz~20000Hz。當一輛消防車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或者當我們在音樂會上被推擠到揚聲器正前方時,這種噪音不僅令人心煩,還會損害我們的聽力。
  • 動物耳朵功能強大:貓耳能傳情蚊子可辨雌雄(圖)
    人耳並不是什麼聲音都聽得到,只有振動頻率在20~20000赫茲範圍之間的聲音才會引起人的聽覺。相比之下,貓耳或狗耳對超聲波和次生波的聽覺能力遠遠超過人耳。狗的聽覺範圍介於15至50000赫茲,貓的聽覺則在60到65000赫茲之間,即使在噪音中,貓耳亦能區別距離15米至20米的各種不同聲音。
  • 海獅用鬍子聽聲音,這是真的嗎?
    「 海獅的鬍子比耳朵靈這是真的嗎? 」 海獅的鬍子比耳朵靈。海獅不僅僅耳朵能夠聽到聲音,它的鬍子也是能夠聽到聲音的。而且它的鬍子比耳朵還要靈,能夠聽到幾十裡外的聲音。而它的耳朵只能聽到比較近的地方發出的聲音,不如鬍子的功能強大。
  • 胎兒能聽到孕媽的聲音,媽媽為啥聽不到胎兒的動靜?聽聽靠譜回答
    小敏懷孕20周了,胎動也非常明顯了,周圍很多人都建議她做做胎教,讓寶寶出生後更優秀,小敏就偷偷問我,你說孩子能夠聽到我跟她說話嗎?當然能了,媽媽的聲音和心跳,胎寶寶聽得一清二楚呢,不然怎麼剛出生的小嬰兒能夠通過聲音辨認誰是媽媽呢?很多專家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嬰兒對子宮是有記憶的呢。
  • 水族玩家們注意了,你養的觀賞魚或許正在發出聲音
    自然界中能夠發出聲音的魚類有很多種,不僅僅是淡水魚類種的淡水黑鯛魚能夠發出明顯的聲音,而且在海水中的電鰻、石首魚等都能夠發出容易辨識的聲音。而我們平日生活中最常見的泥鰍實際上也是能夠通過吞咽氣體的被動發聲法而發出絲絲的聲音的。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捉泥鰍的時候注意到這個現象沒有?我們再說回平常養的觀賞魚裡面能夠發出聲音的有哪些?
  • 安靜時耳朵不斷聽到的「嚶嚶」聲是什麼,會是「嚶嚶怪」的聲音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在四周特別安靜的時候,耳朵會聽見特別尖銳刺耳的「嚶嚶」聲,如果周圍有人說話,這個「嚶嚶」聲又消失不在了。小編一直以為自己的腦子瓦特了才會聽到這種聲音,但是在詢問了幾個小夥伴之後發現他們也和我一樣有這種情況,那麼這種神秘的「嚶嚶」聲到底是什麼呢?
  • 貓的聽力有多好,它能聽到螞蟻的聲音
    所以我得出了一個結論,貓咪是聽到了螞蟻的聲音……?這個發現讓我非常的意外,螞蟻有聲音嗎?螞蟻主要是靠信息素進行交流啊,所以我又猜測,貓咪是通過螞蟻的信息素氣味發現了螞蟻?· 貓咪的耳朵可以旋轉180度,可以擴大聽力範圍及收集聲波。· 貓咪的耳朵根部有個小袋耳,就是我們看起來像是耳朵根部豁口一樣的東西,雖然不知道確切作用,但有研究認為,這個小袋耳有著擴大聲音及減小聲音的作用。也有猜測是動物退化後的無用結構,不僅是貓科動物有,狗狗、蝙蝠等動物也有。
  • 除嗅覺外,狗狗的聽力也不錯,它能聽到1公裡以內的聲音
    由此看來,狗狗能聽到的聲音要比人類寬廣的多,甚至可以聽到人類聽不到的超聲和次聲。狗狗之所以有這麼強大的聽力,原因在於它們是狼的後代,狼在野外生存時,一方面為了捕食來填飽肚子,另一方面還得防備其它動物的威脅,必須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
  • 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
    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時間:2016-02-11 20: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白鯨不僅能發出音量、音調和節拍各不相同的聲音,甚至還能模仿其他動物的叫聲據動物行為學家觀察並統計,白鯨可發出高音、口哨聲、尖叫聲、咯咯聲、啁啾聲,以及顫音、鍾似的聲音等在內的多達11種聲音,是個名副   原標題: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
  • 你的 Siri 能聽到你聽不到的聲音
    然而,你能想像有人悄悄與你的智慧型手機交談,而你卻渾然不知嗎?這不是恐怖片,而是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正在進行的一項試驗,《紐約時報》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去年,普林斯頓大學和中國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證明,他們可以向手機發送人耳接收不到的聲音,讓蘋果的 Siri、亞馬遜的 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 執行相應的命令,比如打電話或打開網站等。
  • 聽到主人回家的聲音,狗狗立刻提醒小主人關電視!但還是露餡
    小時候趁爸媽還沒回家,趕緊先看一會兒電視,等他們回來時再秒關裝成乖寶寶,相信不少人都做過這樣的事情。然而爸媽大概不知道,家裡的狗狗竟然也能成為孩子的「幫兇」。狗狗的聽覺比較靈敏,主人聽不見的遠處聲音,或者低頻高頻聲音,狗狗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有時大晚上隔壁樓有人吵架,狗狗就對著那個方向不停叫發出警報,但在主人眼裡就特別奇怪,明明家裡什麼都沒有,狗子叫喚什麼!甚至主人覺得狗狗是不是能看到「人看不到的東西」?其實都怪它們有個順風耳。
  • 鸚鵡聽到主人來電鈴聲,模仿一模一樣,網友:來自地獄的聲音
    鸚鵡聽到主人來電鈴聲,模仿一模一樣,網友:來自地獄的聲音鸚鵡因為生理構造獨特,所以能夠模仿出各種聲音,生活在自然界中的鸚鵡,經常會模仿一些動物的聲音搞惡作劇,靠這一招,有時還能將一些捕食者嚇跑,即使是被人類當作寵物後,它們的惡作劇也是不斷,鸚鵡聽到主人來電鈴聲,模仿的一模一樣,網友
  • 研究:食人魔臉蛛雖沒有耳朵但也能聽到聲音
    研究人員表示,它們可以探測到距離聲源至少6.5英尺的聲音。另外,它們對高達10千赫茲的頻率也很敏感。在研究中進行的觀察表明,蜘蛛不僅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視覺能力,它們還能很好地聽到聲音。食人魔臉蛛為熱帶動物,其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包括美國尤其是佛羅裡達。蜘蛛晝伏夜出,白天躲在植物的葉子裡。在白天,這種生物傾向於裝死,在夜晚出來獵殺獵物。蜘蛛向前攻擊是為了捕捉它們下面的獵物,向後攻擊則是為了捕捉它們上面飛行的獵物。研究發現,捕食的方式依賴於不同的感官。
  • 研究:食人魔臉蛛雖沒有耳朵但也能聽到聲音
    新研究表明,這種蜘蛛雖然沒有耳朵但也能聽到聲音。蜘蛛可以通過腿部的感受器聽到低頻和高頻的聲音。研究人員表示,它們可以探測到距離聲源至少6.5英尺的聲音。另外,它們對高達10千赫茲的頻率也很敏感。在研究中進行的觀察表明,蜘蛛不僅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視覺能力,它們還能很好地聽到聲音。食人魔臉蛛為熱帶動物,其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包括美國尤其是佛羅裡達。蜘蛛晝伏夜出,白天躲在植物的葉子裡。在白天,這種生物傾向於裝死,在夜晚出來獵殺獵物。
  • 火山爆發出世上最大的聲音,全球十三分之一地區都能聽到響聲
    虛線部分是1883年8月26日火山爆發前的陸地而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火山爆發,也發出了人類歷史上可觀測到的最大的聲音。當時,全球十三分之一的區域,都聽到了喀拉喀託島發出的響聲。如果你在廣州跟別人說,自己聽到了北京傳來的聲音,別人一定以為你在做夢。但據紀錄顯示,喀拉喀託火山爆發時,5000公裡開外的地方都能聽到聲音。要知道,從廣州到北京的直線距離,不過2000公裡。也就是說,這次火山爆發的聲音,傳了2.5倍的廣州到北京的直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