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鈍頭蛇和鳥西施都成了「新杭州人」

2021-01-08 浙江在線

  可在這塊江南靈秀之地究竟有多少動物植物在安家,這個實打實的數據在以前還真不好說——人口普查是國之大事,生物普查同樣是對地方環境的綜合考量。從去年開始,杭州主城區首次在西湖區展開生物多樣性的普查。

  歷時兩年,杭州動植物的戶口也查得差不多了。結果很令人驚喜:數十種新物種被發現在杭州「安家」,這些「新杭州人」裡還頗有幾位大咖——臺灣鈍頭蛇居然不知何時流竄到了杭州安家;鳥中「西施」仙八色鶇等五種國家二級珍稀鳥類在杭悄悄築巢。

  寶島的鈍頭蛇

  半夜尋水被查了戶口

  通過動物資源調查,在已調查區域現已記錄兩棲爬行動物38種,隸屬4目15科。杭州新記錄爬行類動物為臺灣鈍頭蛇,為近十年杭州爬行動物唯一新發現。

  說起鈍頭蛇,其實還是半個月前被發現的——

  9月11日晚上10點半,杭州西山國家森林公園裡,四個黑影在遊步道上行進。

  「大家別動,有發現啦!」大家順著燈光望去,路邊草叢中有條小蛇正在努力遊向不遠處的水源。

  「估計口渴來找水喝的,蛇頭吻部是扁平形,應該是條臺灣鈍頭蛇。」說起那天的發現,浙江自然博物館的兩棲爬行類動物專家陳蒼松依然興奮不已。

  「臺灣鈍頭蛇無毒,雖然不算是很珍稀的物種,但它此前只在浙南麗水地區有發現,在杭州是首次發現。」陳蒼松說,「2006年,杭州曾在全市範圍做過兩爬類動物的普查,當時並沒發現新物種;2009年,發現了安吉小鯢;這次臺灣鈍頭蛇的發現,算得上是杭州近十年來第一次發現新的爬行動物。」

  「這蛇可能是原先遺漏的,因為今年特別乾旱,才從原本陰溼的洞穴裡爬出來尋找水源。」對於小蛇的來歷,陳蒼松有自己專業的猜測。

  「鳥西施」驚豔西山

  數位「貴客」落戶杭城

  此次調查共發現鳥類12目35科98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3種:鳳頭蜂鷹、蛇雕、鳳頭鷹、赤腹鷹、松雀鷹、普通鵟、紅隼、領角鴞、班頭鵂鶹、領鵂鶹、小鴉鵑、仙八色鶇等,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如果說兩爬類專家是天天「摸黑」,那麼鳥類專家組則算得上「起早」的典型——他們總是在清晨鳥兒活動最頻繁的時候,背上裝備進山觀鳥。

  經過大半年的普查,省自然博物館生命科學部主任範忠勇帶隊的觀鳥小組收穫頗豐,共發現仙八色鶇、林雕、白腹隼雕、蛇雕和鷹鴞五種杭州新記錄的鳥類,而且它們全部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仙八色鶇的發現最讓人興奮,它是一種瀕危鳥種(見圖),我們發現它時是先聽到了它標誌性的叫聲。」範忠勇拿出錄音筆,播放了一段發現仙八色鶇時的錄音,「咕啊!咕啊!」的叫聲十分悅耳。

  別看仙八色鶇這個名字有些拗口,這種色彩斑斕的小鳥在鳥類中可是出了名的「白富美」,難怪有鳥類愛好者給它取過一個「鳥中西施」的美譽,也曾有記載說,此鳥在全球的數量不到一萬隻。

  「以往,觀鳥愛好者在西溪溼地發現過不少野鳥,特別是2012年初國家批准在此成立西山國家森林公園以來,生物環境得到了更好的保護,更有利於珍稀鳥類在此生息繁衍。」

  範忠勇覺得,這麼多珍稀鳥類的出現,也許是杭州環境改善的功勞,並不是偶然。比如發現仙八色鶇時不是在秋冬季節,說明這種總是在近沿海地帶過冬的鳥是在此定居的。

  杭州動植物的戶口

  有望以後每五年查一次

  通過植物資源外業調查,發現了尾葉挪藤、少脈爬藤榕、蠟梅等10餘種杭州新記錄植物。

  除了動物,這次生物普查還發現了10餘種杭州新植物,其中不少的果實還是可以食用的。

  負責此次植物普查是浙江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研究員張國江告訴記者,植物新發現的地點是在杭州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普查顯示,西山的白龍潭景區是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另外西山的靈山景區因為石灰巖體的關係,物種會更特別些,比如野生臘梅,此前在浙江,只有富陽、臨安有發現。」

  杭州市林水部門表示,隨著生態建設的不斷推進,今後,杭州市有望每五年開展一次生物多樣性的普查工作,以此來考量環境質量的變化,及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相關焦點

  • 臺灣鈍頭蛇
    關於臺灣鈍頭蛇和中國鈍頭蛇 Pareas chinensis (Barbour,1912) 的分類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江耀明(2004)認為中國鈍頭蛇是臺灣鈍頭蛇的次定同物異名。Guo et al.(2011) 基於採集自四川(寶興和天全)和臺灣樣品的分子證據認為臺灣鈍頭蛇和中國鈍頭蛇均為有效種。
  • 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新種鈍頭蛇(圖)
    據報導,學界本以為臺灣地區只有一種鈍頭蛇,但臺師大透過鈍頭蛇愛吃的食物種類進一步分辨,發現原來鈍頭蛇有3種,這次新發現的是愛吃蝸牛的泰雅鈍頭蛇,是繼84年前日本學者發現命名「駒井氏鈍頭蛇」後,首次由島內民眾發表臺灣地區特有蛇種。
  • 粵東夜行山野之臺灣鈍頭蛇
    共計偶遇:螳螂若干、竹節蟲若干、臺灣鈍頭蛇若干、繁花林蛇若干、白唇竹葉青若干、不知名蛇屍若干。↑ 螳螂↑↓ 臺灣鈍頭蛇臺灣鈍頭蛇(Pareas formosensis),鈍頭蛇科鈍頭蛇屬。無毒。在國內,分布於臺灣、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香港。棲息於低海拔的山區森林、灌叢和潮溼的農田中。主要以蝸牛等軟體動物為食。夜行性樹棲蛇類。卵生。
  • 杭州給動植物「查戶口」 發現數十種珍稀品種
    從去年開始,杭州主城區首次在西湖區展開生物多樣性的普查。歷時兩年,杭州動植物的戶口也查得差不多了。結果很令人驚喜:數十種新物種被發現在杭州「安家」,這些「新杭州人」裡還頗有幾位大咖——臺灣鈍頭蛇居然不知何時流竄到了杭州安家;鳥中「西施」仙八色鶇等五種國家二級珍稀鳥類在杭悄悄築巢。
  • 今日中國蛇類知識分享:平鱗鈍頭蛇
    平鱗鈍頭蛇>平鱗鈍頭蛇地方名:在貴州地區稱之為黃狗蛇。在中國境內已知有14個地區分布,分別為安徽、浙江、重慶、甘肅、湖南、廣東、廣西、江蘇、福建、貴州、江西、陝西、雲南和四川。平鱗鈍頭蛇是小體型的無毒蛇。
  • 臺灣小頭蛇
    一朋友晚上在外面帶回來一隻臺灣小頭蛇,今喊我過去取,第一眼看上去真不像是臺灣小頭蛇,但臺灣小頭蛇的體色差異變化也比較大,便反覆比較廣西境內7種小頭蛇,一個一個排除得出的結果還是最為接近臺灣小頭蛇。作為具有食卵特性的蛇類,小頭蛇屬也進化出了輔助進食卵的巨大且鋒利的牙,這種特化的牙的位置如同後溝牙蛇類的毒牙位置,位於嘴部後端,也如同穴蝰般會將牙齒從側面露出,稍微扭動頭部便可刺及抓住它頭部的手。
  • 臺灣小頭蛇( Oligodon formosanus)的咬傷與飼養
    (我覺得這個應該叫小頭蛇咬傷記!真是太慘烈了。。)
  • 「逆天」倒走,企圖「瞞天過海」的辣條——鈍尾兩頭蛇
    不論是蛇的外在,吞吐的舌頭、蜷動的身姿還是冷峻的眼神,每每提到蛇類,大部分人都會不寒而慄。然而,如果某一天你看到這樣一條蛇,根本無法分清哪一端是頭,哪一端是尾,就像長著兩個頭,有四隻眼睛凝望著你,你將作何感受?
  • 林間偶遇,臺灣小頭蛇.
    ,部分無毒蛇對人也有極強的攻擊傾向,在野外環境下還請朋友們和任何蛇類都要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以保證自身安全。 ↑ 臺灣小頭蛇,當時我並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對它是否有毒、脾氣如何都一概不知,但覺得這條小蛇挺有意思,於是我決心花點時間和它交個朋友。
  • 鷹嘴的鳥頭烏龜和他的尾巴像蛇
    在古代,人們對周圍的動物非常感興趣,於是有人開始記錄和編纂山海經,這本書記錄了許多地方的奇怪物種,由於歷史的悠久和後世的修訂,我們可以看到山海經似乎充滿了鬼魂和鬼魂。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質疑山海經的真實性以及他是否是古人想像的。
  • 關於花鳥故事傳說:西施給取名的鳥
    題記:英雄美人,花鳥故事,歷史沉淪,花花鳥鳥在百鳥之中,有一種黃褐色的小鳥,它不但歌喉婉轉動聽,而且眼睛和眉毛又出奇地秀美在德清縣境內的蠡山腳下,有座小石橋,橋附近的一個垛垛,相傳是範蠡和西施隱居過的地方。那時候,吳國已經滅亡。範蠡和西施為了避免被越王勾踐殺害,一個化名為「陶朱公」,一個改扮成商人婦,到處流遷,後來輾轉到蠡山暫住。
  • 養蛇戶的日子,不好過了,這些都是禁止飼養的,養了要放生嗎
    野生動物此次被明確列入禁止飼養和交易的名單大全,蛇類包括這些。、棕黑錦蛇、黑眉錦蛇、黑斑水蛇、腹斑水蛇、中國水蛇、鉛色水蛇、滑鱗蛇、白環蛇、雙全白環蛇、寮國白環蛇、黑背白環蛇、細白環蛇、頸稜蛇、水遊蛇、棋斑水遊蛇、喜山小頭蛇、方花小頭蛇、菱斑小頭蛇、中國小頭蛇、紫棕小頭蛇、管狀小頭蛇、臺灣小頭蛇、昆明小頭蛇、圓斑小頭蛇、龍勝小頭蛇、黑帶小頭蛇、橫紋小頭蛇、寧陝小頭蛇、飾紋小頭蛇、山斑小頭蛇
  • 今夏杭州「蛇出沒」448條,百分之八十是無毒王錦蛇
    當消防員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使用捕蛇器牢牢夾住蛇頭部位時,突然聞到一股奇臭無比的味道。原來,這是菜花蛇被抓住感知到危險後,通過散發臭味來保護自己。入夏以來,杭州消防抓了448條蛇。其中,百分之八十為無毒的王錦蛇。剩餘部分被微毒的赤鏈蛇和劇毒的蝮蛇、眼鏡蛇、竹葉青蛇及銀環蛇佔據。浙江自然博物館兩爬類專家陳蒼松說,關於蛇是否有毒可以從外形、動作上予以鑑別判斷。
  • 農村野外有一種兩頭蛇,前後各有一個頭,這是什麼蛇呢?有毒嗎?
    而說起奇怪的動物,蛇在農村肯定算的上其中之一。農村很多人都說野外有一種蛇是雙頭蛇,前後各有一個頭,真有這種蛇嗎?這種蛇有毒性嗎?咱們一起來看看!一條蛇,兩個頭,雖然這種說法看起來比較玄幻,但是農村還真有這種蛇。
  • 湖南查獲烙鐵頭蛇 價值昂貴是臺灣六大毒蛇之一
    湖南查獲烙鐵頭蛇 價值昂貴是臺灣六大毒蛇之一時間:2015-07-25 23:26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湖南查獲烙鐵頭蛇 價值昂貴是臺灣六大毒蛇之一 7月21日上午,嶽陽市森林公安局接群眾匿名舉報:7月20日,微信上有人稱其有莽山烙鐵頭蛇2條,現運輸至嶽陽市八字門某賓館準備出售,
  • 什麼是「三有保護動物「,都有哪些?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對我國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經研究,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於2000年5月在北京召開專家論證會並制定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於2000年8月1日以國家林業局令第7號發布實施。
  • 幾種蛇
    看著臉上的細紋和日顯頹勢的髮際線,除了暗自給體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穀胱甘肽還原酶加油打氣這種玄學戰術,把閒暇時間用來掙外快、學些感興趣的東西和高頻率進山尋蟲也成了要緊之事。二十多歲活出了大限將至的覺悟,或許是這輩人共有焦慮感吧。▲很幸運,年初偶然認識了秋楓老師,一位博學又謙遜的前輩。
  • 進賢縣禁止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的通告
    壽帶[鳥]、紫壽帶[鳥]、大山雀、西域山雀、綠背山雀、臺灣黃山雀、黃頰山雀、黃腹山雀、灰藍山雀、煤山雀、黑冠山雀、褐冠山雀、沼澤山雀、褐頭山雀、白眉山雀、紅腹山雀、雜色山雀、黃眉林雀、冕雀、銀喉[長尾]山雀、紅頭[長尾]山雀、黑眉[長尾]山雀、銀臉[長尾]山雀、淡紫帀鳥、巨帀鳥、麗帀鳥、滇帀鳥、攀雀、紫頰直嘴太陽鳥、黃腹花蜜鳥、紫色蜜鳥、藍枕花蜜鳥、黑胸太陽鳥、黃腰太陽鳥
  • 眼鏡蛇和鳥展開大戰!鳥用腳抓住蛇,用嘴咬住毒蛇要害,將蛇吞進腹中
    許多年以前,一位鳥類學家曾報導說:一隻秘書鳥捕食了一條長達6米的蛇。這引起了轟動,於是,很多人開始細心觀察秘書鳥的捕食。但是,人們發現它們最常吃的是小鼠、蟎蠍和昆蟲,甚至有人看見它們捕食龜,就是沒人看到過它們捕蛇。於是,人們開始懷疑,秘書鳥是否真能捕食蛇。
  • 第七屆臺灣·浙江文化節臺北亮相 雅韻新唱兩岸情
    第七屆臺灣·浙江文化節臺北亮相 雅韻新唱兩岸情 2013年05月03日 08:28 來源:浙江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