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山下,是阿媽失散55年的家

2021-01-12 中國西藏網

  編者按:

  一位1956年從四川入伍的老兵周啟明,在西藏服役時,結識了漂亮的藏族姑娘次仁巴吉,婚後,她毅然追隨轉業的丈夫回到內地,因時過境遷、山高路遠,與自己的親人失去聯繫55年。為了母親的心願,當過兵的小兒子周宏林自1994年起便開始了漫長尋找,終於完成了母親的心願。

  「山的後邊,有帶白雪的山頭,那就是娜拉山,這座山非常神奇,四季冰雪籠罩,如同衛士般挺拔屹立,終年守護著比如縣的兒女子孫們,你的親人或許就在那座山腳下。」駕駛員仁青頓珠在山路上停下了車,向2018年6月9日前來西藏那曲市比如縣達塘鄉尋親的周宏林及其愛人李燕說。

  這一刻,站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周宏林忘卻了高原反應,眺望著山腳下的村莊,激動的心情瞬間化成了淚水湧出眼眶。他深吮了幾大口絲絲涼爽的空氣,酥油茶的奶香漸漸襲來。


1988年,正在當兵的周宏林與母親次仁巴吉的合影

  周宏林的父親叫周啟明,1936年出生,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人,於1956年應徵入伍至甘孜州服役,參加剿匪任務,3年服役期滿後,又聽從黨的號召,於1959年參加西藏平息叛亂,後輾轉在林芝專署(現林芝市)嘉黎縣(1960年1月7日嘉黎縣由林芝專署管轄,1964年6月林芝專署撤銷,將嘉黎縣劃歸那曲市管轄至今)大隊參加平叛和建設任務。

  周啟明在嘉黎縣工作期間,認識了做宣傳、帶路及翻譯工作的藏族女同志次仁巴吉(後改名為李芝玉)。次仁巴吉於1942年出生,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達塘鄉喇嘛隆村人,15歲時離開老家,投奔當時在林芝縣米瑞區公所(今林芝市巴宜區)工作的舅舅多吉。1961年,次仁巴吉作為第一批學員,被組織派往西藏公學(現西藏民族大學,陝西鹹陽)參加漢語文化知識學習,入學一年多後,因工作需要被組織派回至西藏工作。

  一來一往的工作,兩人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於1963年5月1日結婚,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漢藏通婚家庭之一。

  1964年3月,父親周啟明轉業返鄉,母親次仁巴吉決定跟隨他回到四川省古藺縣金星鄉黑竹林大隊生活。1965年5月,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關心下,父母親被分配到當時古藺縣石屏磺廠很景氣的一個礦山企業工作。工作生活基本穩定後,母親便託人捎信告訴舅舅多吉:「我在內地的工作生活都很好,請舅舅不用擔心,小孩大一點就回家鄉看望你們。」

  1967年,舅外公多吉給母親回信,他不久要去北京開會,會後準備到內地看望母親,如果他們工作順心,就留在內地,如果不順心,西藏正在大建設、大發展,需要很多人才,就回林芝。母親立即回信,大概內容是,大兒子剛出生,時值文化大革命開始,全國上下批鬥「地富反壞右」呼聲一片,生活不太安穩,讓他過些日子再來。

  這一封信如同泥牛入海,自此沒有音訊。寒來暑往,母親又陸續生下了兩個兒子,因孩子小、路途遙遠,母親也暫時打消了回西藏的念頭。

  不回西藏,不代表不思念家鄉、不想念親人。生活的不習慣容易克服,但對故鄉的惦念卻始終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母親次仁巴吉時常望著家的方向,摟著孩子們說:「媽媽的家鄉有藍天、有雪山、有犛牛、有遼闊的牧場和奔馳的駿馬,媽媽還有一個妹妹,雪山下的寺廟前還有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還有好喝的酥油茶,那裡的犛牛肉比其他地方的都好吃……」

  然而,現實總是很殘酷,因為從西藏走得急,沒開介紹信,沒有提檔案,找不到證明自己身份的手續,次仁巴吉無法落戶,受盡了周邊人的嘲笑。但她依然用自己慈悲般的善良、隱忍和博愛,教育孩子們做人要老實、誠信,並且要多做好事,與周邊的人搞好關係,做一個讓別人喜歡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周宏林從小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母親完成心願,找到母親的親人,回故鄉走走看看。

  在良好家風的傳承下,作為小兒子的周宏林,1987年11月入伍,憑藉能吃苦、善團結的精神,在部隊當了班長、入了黨,3年退伍後,被當地政府安置在古藺縣一酒廠工作。

  周宏林在攢了一年多的工資後,決定帶母親回西藏尋找親人。


周宏林1994年的尋親筆記

  在母親次仁巴吉闊別故鄉西藏30年後,1994年5月,周宏林帶著母親從古藺縣城踏上了去西藏的尋親路。從古藺到隆昌再到資陽,剛走了200多公裡,母親就開始暈車,臉色變得蒼白,身體根本無法經受住這樣的長途跋涉,周宏林只好把身體極度虛弱的母親送回老家。

  精神上的煎熬和身體上的摧殘,讓母親住進了醫院。為了不讓母親喪失信心,周宏林把母親交與哥哥姐姐照顧後,又獨自一人踏上去西藏的尋親路。終在5月底到達拉薩,6月1日到達當時的林芝地區八一鎮(2015年3月19日,林芝撤地設市)。

  「6月2日,我從八一鎮乘小車於10點半到達林芝縣縣城,10點40分到林芝縣民政局找到局長金珠,說明情況,他熱情接待了我,全縣城幫我們打聽親人的下落……」在日記中,周宏林詳細記錄了自己在林芝的第一次尋親經歷。

  由於行政區劃調整和地名更改,地址和人名翻譯不準,加之藏族群眾同名的人太多,兩天的尋找打探不到任何消息。因為假期快到,只好把基本信息和老家地址留給了金珠局長,讓他繼續幫忙尋找,周宏林帶著遺憾返回四川。

  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的思鄉之情愈加強烈。24年間,周宏林及整個家庭在西藏尋親的努力從未間斷過,只要看到西藏來的人,就反覆地打探消息,多方託人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2018年初鎖定那曲市的比如縣。

  為了不讓已經體弱多病的母親留下終身遺憾,周宏林和愛人李燕及時整理好幾十年來母親口述的信息,於春節後發送給在西藏工作的同事。5月中下旬,西藏同事反饋消息,打聽到了周宏林母親小時候遊牧時居住過的名字叫「蒼龍」「察龍村」的地方,但親人早就移居了。


尋親路上,周宏林和愛人李燕在西藏那曲市火車站

  尋親路仿佛更近一步了,周宏林和愛人李燕按捺不住內心的激蕩澎湃的心情。6月6日晚10時,他們登上了重慶開往那曲的火車,30多個小時後到達海拔4500米的那曲火車站,旋即驅車300多公裡到達比如縣城。

  經向當地說明情況,政府派藏族工作人員作為翻譯陪同周宏林,於6月8日上午從比如鎮察龍村開始分片尋找。

  陪同人員向周宏林提醒說,現在正是蟲草採挖季節,大部分牧場都會空無一人,他們要上山挖蟲草,一個多月後才回來。

  「即便找不到人,也要把母親出生、放牧的準確地址找到,哪怕給母親帶一點家鄉的水土,聞聞也好啊!」周宏林和愛人暗暗下定決心,這次既然來了,就絕不輕言放棄。

  比如鎮、良曲鄉,爬上一座座山,趟過一條條河,走過一個接一個的牧場,但一天的尋找仍然沒有任何消息,兩部車子的燃油也基本見底。

  周宏林此時的心情像汽車的油箱一樣空落落的。

  大愛感動了聞訊的藏族群眾,終於寺廟僧人旦增曲傑從僧友處打聽到一個確切消息:「在五、六十年代,有一位叫次仁巴吉的女孩離開比如到林芝投奔親戚,後來上學當了翻譯,又和一個解放軍結婚回了內地,現正在尋親」。

  周宏林聽到這個消息後,對陪同的翻譯達瓦說:「在比如那個年代,應該再也沒有第二個這樣的故事了。必須趁熱打鐵,第二天天一亮就去達塘鄉尋找知道這個故事的人。」

  那曲市比如縣委書記陳剛在得知這一情況後,要求公安局、民宗局積極配合,完成周宏林的尋親心願。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當晚就要到了知情者的地址。

  周宏林和愛人李燕一夜無眠。

  車子經過茶曲鄉後,藍天、雪山、河流、牧場、犛牛,小時候母親講的故事裡的一切一一呈現,如此熟悉又真切生動。

  隨著車子的行駛,距離親人也越來越近,周宏林用右手按住怦怦躍動的心臟,不停地調整著自己因心情激動而急促的呼吸。


2018年6月9日,周宏林與大姨索朗吉姆相認時的情景

  遠遠的,一位穿著藏袍的老年人雙手捧著哈達高舉過頭頂,向車子快速迎來,周宏林和愛人李燕急忙下車,戴上了哈達並被迎進了擺滿水果、飲料、犛牛肉乾的藏式客廳內。

  在客廳裡,藏族叔叔和60多歲的阿姨用藏語講述著失散親人的消息,聽二姐索朗吉姆經常念叨,大姐嫁給了解放軍,十二、三歲時曾去嘉黎縣看過大姐次仁巴吉,回內地後就失去了聯繫,中間還夾雜著周啟明和周玉花(周宏林在那曲出生的姐姐)名字的發音。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完全相符。

  獻哈達的叔叔是周啟明的舅舅多青,60多歲的阿姨就是小姨桑窮。原來,母親次仁巴吉離開比如縣幾年後,外婆師專(音譯)又生下了一兒一女。


2018年7月24日,周宏林與那曲親人的合影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錯不了!真的錯不了!」周宏林和愛人李燕的眼淚一下湧了出來,上前緊緊抱住了小姨。

  心情平復過後,小姨對周宏林說:「你的大姨索朗吉姆家就住在山下不遠。」

  10多分鐘後,半山腰上一位酷似母親面容的阿姨眼睛緊緊盯住車子。「那就是你要找尋的親人」,陪同的工作人員向周宏林翻譯說。不等車子停穩,他就拉開車門跳了下去,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上前去,雙膝跪在了大姨索朗吉姆的跟前。

  大姨控制不住激動的淚水,邊哭邊說:「我們也到處打聽姐姐次仁巴吉的下落,到過青海玉樹、四川成都等地,因為知道的信息太少,如同大海撈針!今天真好,今天真好呀!」 

  享受過一頓豐盛的團圓餐後,天色已晚,周宏林一行人與親人合影后匆匆別離,因母親次仁巴吉正在住院,無法回到故鄉,所以與他們約定於蟲草採挖結束後,再到那曲接上他們到四川與次仁巴吉相認團聚。

  母親牽掛的、已和所有親人失去聯繫的舅外公情況如何?周宏林決定再去林芝碰碰運氣。

  第二天,他們從那曲驅車趕往700多公裡外的林芝。在林芝市巴宜區委組織部的大力協助下,經過3天的尋找,終於在米瑞鄉的本仲村打探到消息。舅外公多吉已於1998年去世,舅外婆2013年去世,他們沒有後人,因當地喪葬習俗也沒有墓地。但群眾對他生前的評價非常高,舅外公過去是管理5個村的公社幹部,也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後來他們在老房子的地基照了相,帶著未曾見過面、也沒有孝敬過老人家的遺憾離開了。

  周宏林由於工作原因,6月14日便返回四川,但是彼此都期待著下一次的重逢。


2018年7月24日,周宏林帶著家人再次來到那曲看望親人,並迎接他們到四川省瀘州市團聚


2018年7月24日,身著藏裝的周宏林一家人與那曲的親人共敘親情


2018年7月30日,西藏那曲的親人乘火車到達四川省成都市

  2018年7月30日早上7時許,成都火車站站前廣場人流密集如織。隨著Z324次列車到站,從那曲趕來的10多位親人身著節日的盛裝從車站走出。

  「妹妹!」身著藏袍的次仁巴吉剛喊出聲,大妹妹索朗吉姆已經一頭扎進她的懷裡。青絲變成白髮、邁入古稀之年的姐妹倆人,時隔55年後緊緊相擁在一起。


2018年7月30日,兩頭白髮的姐妹倆(正面白髮者為次仁巴吉)跨越55年的相見


2018年7月30日,姐妹倆(左手為次仁巴吉,右手為索朗吉姆)時隔55年後相見的第一頓飯


2018年8月15日,四世同堂的大家族部分成員在四川瀘州的合影

  2018年8月15日,一場主題為「漢藏和親、千裡尋親、民族團結」的家庭盛宴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舉辦,上百位親朋好友,親眼見證著這個民族家庭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相濡以沫、相互交融,孝老愛親、血脈情深的大團圓故事……(中國西藏網 文/李玉領 供圖/周宏林)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阿媽的中秋
    而阿媽又帶點兒憂愁,準備的東西多吶:花生要褪殼曬乾曬酥脆,綠豆紅豆要磨粉做成豆沙,鴨蛋要揀好醃好,還要去田裡摘個頂大的冬瓜,切片留做冬瓜糖 各種瑣事。阿媽從早忙到晚,累了嘴裡就直喃喃『『愁死個人哦,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阿小才不覺得阿媽愁呢,因為阿媽是笑著說的。
  • 阿斯滿:用歌曲《阿爸阿媽》傾訴世間最真的愛~
    阿斯滿:用歌曲《阿爸阿媽》傾訴世間最真的愛~ 2020-07-31 11: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謝謝崇明阿爸阿媽幫了我整整十五年!
    她能順利考上大學,離不開「崇明阿爸阿媽」的捐助。 李俊宜激動地說道:「因為有崇明阿爸阿媽十五年來的幫助,才能讓我堅持讀完書,堅守住自己的夢想。」 李俊宜口中的「崇明阿爸阿媽」是豎新鎮時橋村人陸雪平和其妻子施美萍。陸雪平是上海瀛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總裁。
  • 獻給母親節:我的瞎子阿媽
    2、不讓她抱我瞎子新娘雖然看不見,但還是能幹點活的,而且她居然能一個人摸著從婆家走幾十公裡山路回阿媽家。她第一次這麼做,把奶奶嚇了個半死,但是阿媽家人卻見怪不怪,說這丫頭從小就腦子就記路,從沒有走丟過。就在結婚才幾個月的時候,瞎子新娘懷孕了,雖然沒有雞飛狗跳,但是卻嚴重警告她不準再亂跑了。
  • 焉耆縣阿媽的粉湯熱油香送「疫」線:「這是家的味道」
    阿媽做的熱騰騰的粉湯和油餅子送到「疫」線一線的民警手裡時,民警感激的說:「這是家的味道謝謝你們。」  馬蓮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說:「一線的民警們很辛苦,天氣很冷,他們在卡點24小時守著。村民們看到很多都是90後的娃娃,別的幹不了,讓他們吃個熱乎飯是大家力所能及的事。
  • 草原阿爸阿媽收留緬甸女孩6年 如今女孩要回家了……
    2019年1月15日,蘇雅拉達來和錫林浩特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一起,乘坐火車,將這名已經適應了草原生活的女孩送回緬甸。6年裡,蘇雅拉達來夫婦一直幫助這名女孩尋找家人,在女孩的眼中,蘇雅拉達來夫婦就是他的草原阿爸阿媽。緬甸姑娘娜爬踏上回家之路六年前收留了凍壞的女孩那是六年前的冬天,蘇雅拉達來去西烏旗牧區的路上,遇到了可憐的女孩。
  • 1953年,志願軍團長看一政委眼熟,原來是失散20年的親兄弟
    1953年,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發起了夏季反攻的戰鬥,在馬踏裡地區重殲敵軍。然而,當戰鬥結束之後,軍部隨即舉行了表彰大會。在大會上,師政委趙振遠一一介紹了參加作戰的將領。當介紹到一位名叫向守全的團長時,領導突然停下來疑惑地說:「剛才支援我部的炮兵政委也是姓向,和你一樣都是四川人,你倆是不是有什麼關係啊。」
  • 兩歲時被送人撫養 白頭翁與家人失散63年後在無錫團聚
    這兩天,來自廣州的郭景能老先生特意來到無錫給父母上墳,並且和失散了63年的兄弟們見面。這位郭先生今年65歲,你沒算錯,失散那年,他只有2歲。那麼,63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一家人又是如何團聚的呢?郭景能原名叫朱嘉寶,有五個兄弟,在家中排行老三,原本一家人在無錫生活,日子還算富足。可好景不長,由於郭景能小時候總生病,給家裡帶來不小的負擔。
  • 留」浙」過年|藏族護理員:阿爸阿媽 我在杭州很好
    「對不起,阿爸阿媽,今年我又不能回家過年了,這裡的老人離不開人。」連續兩個春節沒有回家,完得措只能把抱歉再次留給家人。完得措是一名藏族姑娘,今年22歲,來自青海省黃南州,是杭州下城區朝暉九區佰樂時光養老機構的一名護理員。今年春節,完得措會和來自新疆、青海、甘肅的數十位護理員同事一起留在杭州,照料養老院內的96位老人。
  • 6歲與家人失散 20多年異鄉流離 回家這條路她走了24年……
    在黔江區馬喇鎮街上,人頭攢動,鞭炮齊鳴,仿佛比過年還熱鬧,十裡八村的鄉親們都自發聚集在鎮政府門口的廣場上,等待……與家人失散24年的馬喇姑娘呂丹,今天就要回家啦!這場擁抱,他們都已經等了足足24年……與家人離散,呂丹成了「李子騰」1991年,呂丹出生在黔江區馬喇鎮印合村一個普通家庭。後來,母親生下弟弟後不久,便和父親離婚離開了家。父親呂天文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家,小時候的呂丹都是跟著外公外婆、姑姑、爺爺等親人生活。
  • 阿克塞縣野生動物救助站再次救助失散離群的大天鵝
    繼10月24日、10月25日,阿克塞縣野生動物救助站工作人員,在紅柳西灣蓄水池、縣城水上樂園連續救助了三隻失散離群的大天鵝,11月5日傍晚,野生動物救助站再次接到縣城水上樂園攝影愛好者打來救助電話,稱其傍晚在水上樂園採風時,發現一隻疑似失散離群的大天鵝,在水上樂園人工湖邊的草叢中徘徊
  • 天使貓,失散的外星寵物
    那天,天色漸晚,祖奶奶的爸爸捕魚遲遲未歸,祖奶奶等的就比較焦急,然後就一個人下到一個開闊的地方向河中央查看。 祖奶奶沒有看到他父親的小船,卻在河中間看到了一個金光閃閃的東西飛出了水面。 祖奶奶當時嚇壞了,急忙往坡上爬,她不小心摔了下去,接著眼前一黑她就昏過去了。 當我祖奶奶醒來的時候發現天居然還很亮,身邊還多了一隻藍色的貓咪。
  • 狗姐妹失散兩年,僅憑一張照片奇蹟相認
    最近在知乎刷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你會認錯你家狗子嗎?」原以為鏟屎官與狗狗相處那麼久了,一定不會認錯自己主子,結果看了回答才發現,大家都有認錯的經歷。鏟屎官你們這樣,對得起你家主子嗎~不過,不得不承認,這些狗狗長得真的是像啊,難怪鏟屎官會弄錯呢。
  • 如果有機會和明星同臺合唱,我最希望和祁隆老師合唱《阿爸阿媽》
    歌手祁隆這首歌的歌詞寫道:阿爸阿媽,我心中的菩薩,月亮一樣,一樣的愛啊,伴我走天涯。歌手祁隆這首歌的副歌中唱到:我的阿爸,我的阿媽,孩兒有說不完的心裡話。就像滿天的星星啊,閃耀著你對我愛的光華。這段歌詞不知道有多少人聽了會流淚的?反正我是流淚了,想起這幾年沒有好好的陪伴父母,真是不孝啊。
  • 聚焦海外線下市場 55海淘收購樂天返利網站
    北京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 趙述評)海淘導購平臺開始將觸角延伸至海外線下市場。12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五五海淘(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55海淘」)全資收購了日本樂天旗下Ebates的中國業務(Ebates.cn),雙方已經完成交割。同時,55海淘將藉助出境遊刷卡購物返利的舉措,搶奪海淘的線下市場。
  • 「讓阿爸阿媽盼了一輩子的好日子永遠亮堂堂!」 杭州為那曲扶貧...
    有了電,23歲的索朗頓珠看到了家鄉的變化:「阿爸阿媽熱酥油茶用上了微波爐,妹妹寫作業不用點蠟燭了……」更讓他高興的是,身邊的同齡人摩拳擦掌走上了致富路:好幾個同鄉、同學開始創業,有的做木材加工,有的做牛糞燃料棒加工,還有的開縫紉廠,日子越過越好……這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電。  但索朗頓珠也有煩惱,在那曲,受地廣人稀的自然條件限制,電網建設多採取長距離輸電方式。
  • 多名樟樹網友稱臺灣百歲老兵是他們失散親人 望與老人通電話
    她爺爺叫陳富華(小名貓仔),家有三兄弟還有一姐姐,有位兄弟跟臺灣百歲老兵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現在家人急切想聯繫到陳爺爺,希望各界朋友提供聯繫信息,感激不盡!  他與大伯長得太像了!想與臺灣百歲老兵通電話  10月27日,大江網記者電話聯繫上了這名叫陳小利的網友。
  • 民警替去世下鋪兄弟盡孝15年:他照顧我,不在了我就照顧他父母
    老人在電話裡聲音沉重,「我們家沛然不在了」。原來,張沛然不忍年邁的父母在酷暑下勞作,獨自開著農用手扶拖拉機上山,不料發生意外,連人帶車翻進山溝。噩耗傳來時,張母兩眼一黑癱倒在地,連續7天沒有吃東西,好心的村民和親友撬開她的嘴巴,灌進米湯。張父年近花甲痛失愛子,視力因為哭泣嚴重下降。張家的70畝荔枝園豐收了,可荔枝幾乎全爛在山上。
  • 男子愛上失散生母 跌落遺傳性吸引「愛情漩渦」
    19年前,年僅16歲的蘿絲生下了肖恩,然而由於她無法撫養孩子,只得在肖恩5歲的時候將他送到了寄養中心。儘管後來蘿絲有了幸福的家庭還生了四個孩子,但她始終思念著肖恩。而肖恩從小到大也始終好奇自己的親生父母究竟是何人。在從養父母那裡知曉了生母的姓名後,肖恩試圖通過社交網站臉譜(Facebook)與其取得聯繫。
  • 失散13年愛貓與主人終重聚 頭碰頭親密如初
    當地時間2018年8月6日,英國北約克郡,「鏟屎官」Janet Adamowicz與失散13年的愛貓Boo終於再次相聚。2005年時,4歲的Boo有一天晚上很晚也沒有回家,焦急的主人Janet四處尋找始終無果。在接下來的一年裡,Janet一直沒有放棄尋找Boo,她把尋貓啟事貼遍了大街小巷,還在當地的報紙上也刊登了一版,然而一切都無濟於事。轉眼間距離Boo走失已經過去了13年之久,Janet在那之後也相繼又養了兩隻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