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深圳人的口罩還要戴多久?

2021-01-10 深圳攻略大全

2021年,最好的消息就是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可以全民免費接種了。

帶了一整年口罩的深圳人興奮了,打了疫苗就不用戴口罩了?當然不是!打了疫苗,還是要做好防護,不能把寶全押在疫苗上。

如今,地鐵裡、辦公室、大街上,口罩成了一切生產生活的註腳。口罩還要戴多久的話題,從去年討論到今年,如今和新冠疫苗一同熱熱鬧鬧的登上了微博熱搜。

我們必須承認,當「戴口罩」成為出門前僅次於手機和鑰匙的例行檢查時,人們的生活,正在被口罩所改變。

01

有人說2020年社交的「潛規則」就是——「摘下口罩,請不要和我說話。」

深圳地鐵裡的乘客

戴口罩已經變成了某種社交禮儀。無論是在封閉的電梯裡,還是在相對空曠的大街上,戴口罩都已經成為了對別人負責任的代名詞。即使是在確診病例已經清零、疫情防控降級的地區,不戴口罩走在馬路上照樣會遭到側目。

自己的口臭,是帶上口罩才知道,難以描述的味道伴隨你一整天。

就連那些曾在約會前舔自己手臂確認過的人,在戴上口罩吸入自己的吞吐物後,也開始仔細回憶兩個月前的那次接吻後姑娘的微表情。很多自以為天天吐氣如蘭的俊男美女不淡定了:我平時說話也這樣嗎?!於是,趕緊把口罩悟了起來。

戴上口罩,表情天然地被隱藏起來,所見之人在微笑還是在惆悵,我們無從得知。

口罩,好像是一個面具,給了成年人喘息的機會,可以隱藏自己的沮喪、失落和不安,可以不再費心揣測對方的表情,可以不需要賠笑敷衍,多了一份坦然和自在,有了做真實的自己的底氣。

朋友阿貓說自從戴上口罩,她的社交恐懼症減輕了。

走在公司走廊上可以目中無人保持高冷,不用眯著近視眼使勁辨認熟人,以免別人跟她打招呼,而她自己卻視而不見。不用假裝厚道地用「嗯、啊、哦」和同事尬聊了。戴著口罩去和大客戶談理財方案,感覺親切了很多,彼此之間地位財富見識的差距,似乎都被口罩消弭了,也感覺更有底氣和自信了。

斑馬線上的行人

口罩儘管貴,但戴上口罩後不需要化妝了,至少節省了口紅及其他化妝品。戴上了口罩的情侶,對方雖然不能夠看到你巧笑倩兮,可也更加突出了美目盼兮,畢竟眼睛才是心靈的窗戶。

香港出現一例寵物犬被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的案例,也由此令養寵人十分慌張。一些狗主人考慮給自家寵物戴上口罩,避免感染。

02

其實,今天人們熟悉的防疫口罩,是一個世紀前在中國誕生的。

1910年秋天,一場鼠疫肆掠中華帝國東北諸省(當時稱為滿洲),中國統治者打破了與西方醫學的長期對立:任命年輕有為的華人醫生伍連德——一位來自英屬馬來亞的劍橋畢業生為防疫總醫官。

伍連德進而對當時的外科手術口罩——由紗布縫裝棉絮製成——進行了改造,將其改成了易於佩戴的防護用品。

然而在今天的西方社會,戴口罩似乎成了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在中國以及其它亞洲國家,比如日本、韓國等國,國民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當歐洲成為新冠疫情的「震中」,這些國家的專家和政客都表示:

沒有必要戴口罩,

普通人戴口罩沒有什麼效果,

口罩是給生病的人戴的

......

前一段時間,在微信朋友圈中我看到了一則華人朋友的分享:在阿姆斯特丹的唐人街有華人戴口罩出行...... 結果,引來了全副武裝的醫務人員前來檢查!

奧地利華人媒體《維城》也報導了這樣一則短訊:一名華人婦女在維也納市中心被罰款150歐元,原因是因為她當時戴了口罩。

歐洲部分國家有《禁蒙面法》。比如嚴格執行的國家就有德國、比利時、法國......如果是有人生病必須佩戴口罩,那麼需要要求醫生開具證明。

於是,戴口罩被某些西方國家給汙名化了,他們的民眾就會選擇不戴口罩來證明自己的健康,以防止被社會排斥。這一幕就如同法國的一名議員在議會過程中因佩戴口罩,遭到他人的嘲諷與吐槽。

戴口罩作為一種具有防護性心理意義的舉動,符合中國人在熟人社會沉澱下來的防護陌生人的心理傾向。在不確定、不安全、流動性強的現代社會,是具有「鎮靜劑」的作用。

而西方人習慣與陌生人搭訕和交往,向他人展示受人歡迎的特質,這對他們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戴口罩則傳達了與他們特質相反的信息,所以遭到了他們的抗拒。

口罩爭議背後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戴口罩的日本上班族

其實,比中國人還要熱衷口罩的,要數日本人了。在日本的街頭、商場、公共運輸等場合,滿眼都是戴口罩的男男女女而「口罩文化」在日本的盛行,多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激反應」,讓日本人養成了「感冒就要戴口罩」的下意識習慣,並逐漸成為了一種常識性的公共禮儀——既為自我保護,也避免傳染別人。

03

為解決口罩帶來的各種不適應,世界各地在嘗試著和口罩成為「朋友」。

帶上口罩,人們看不到彼此的臉,無法相互「識別」。習慣了「刷臉支付」的用戶戴上口罩後才發現,手機的「面部識別解鎖」根本不認自己這個主人。

巴西一名畫家從新冠疫情中嗅得商機,在口罩上繪製逼真的局部人臉,令人們戴口罩同時展示「真容」。這位畫家豪爾赫了解到很多人不愛戴口罩的一個原因是不好看、丟失自我,於是他發揮自己的特長,照著人們的照片為他們畫人臉口罩。

畫家豪爾赫作品

以色列設計師羅恩·阿拉德(Ron Arad)的棉質口罩描繪了畢卡索、馬蒂斯和達利等著名藝術家的面孔。口罩募集的資金將用於「為護理者微笑」活動,旨在為醫院和護理機構的醫護人員提供支持。很多名人紛紛戴著同款口罩拍照支持這項活動。

根據英國一家統計網站的數據,超過五分之一的英國人計劃,今年為朋友和家人購買口罩作為禮物。

一位有兩個孩子的媽媽疫情期間另闢商機,在家設計加工個性化口罩銷售給企業,每月收入超過7000英鎊(約62600人民幣)。此外還有美妝博主和抖音網紅等「潮人」,他們都對丹妮的設計大為誇讚,為她帶來更多訂單。甚至一些名人也多次找她訂製口罩。

巴黎時裝周也大量出現了口罩的身影。除了口罩之外,這季時裝周場外街拍還出現了許多抗液配件,包括有人把迷你瓶的免洗手消毒液掛在包包上,變成最時髦又實用的配件。

巴黎時裝周 來自RINKA的時尚日記

可見沒有什麼是不能改變的,在經歷了一個世紀之後, 文化的發展出現了歷史的輪迴,口罩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從中國走向世界的社會共識。

最新報導,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上,帶著口罩的拜登夫婦和沒戴口罩的川普夫婦一同上了熱搜。儘管口罩之爭在西方存在著兩極化的爭議,但或許,這一次的疫情,可以打破西方社會民眾們的固有思維以及文化方式,形成新的適應性更強的文化氛圍。

2021年,我們無法預知疫情影響還要持續多久,全民戴口罩的行為背後也已然有現代文明的因子——華爾街日報文章分析:全民戴口罩文化促生了一種休戚與共、同擔共責的感覺,它將面臨共同威脅的人們聯繫在一起,並有助於弱化疫情的次生危險:失序,也就是社會規範的崩塌。

我們完全可以讓口罩這種日常安全防護工具,成為生活的亮點之一。

我們的面部被包裹,友善的微笑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依然可以一如既往地保持。

就像深圳的藝術愛好者羅莉,用用過的口罩當畫布,在廢棄的口罩上延續對自然的嚮往。

上海「N95之家」《口罩上的自然之景》,羅莉

相關焦點

  • 口罩還要帶多久?市場裡的狗狗帶著口罩巡邏,這狗也是太乖了
    口罩還要帶多久?市場裡的狗狗帶著口罩巡邏,這狗也是太乖了!一場疫情把所有人都關在了家裡,那裡都去不了。可是,人關在家裡,也得吃東西啊。所以,很多地區的市場是開門的。畢竟要是水果和蔬菜市場要是都關門了的話,估計就會出大問題。
  • 深圳出臺養犬新規定:小狗出街要戴口罩(圖)
    變化4 為防傷人狗戴口罩  《條例(送審稿)》第三十五條規定個人攜帶犬只到戶外活動,必須遵守下列規定:(一)為犬只佩戴主管部門製作的號牌;(二)為犬只戴防護口罩;(三)配束犬鏈並由成年人牽領、看管;(四)及時清除犬只排出的糞便;(五)攜帶《養犬登記證》。  記者調查  你在大街上見過小狗戴口罩嗎?「沒有。」許多市民會這樣回答。
  • 為什麼歐洲人不喜歡戴口罩,還歧視戴口罩的人?這位華人說出真相……
    許多人質問她:「沒病為什麼還要戴口罩?」 歐洲各國企業也明確反對戴口罩。 德國著名的機場免稅店海因曼近日就被員工告上法庭,原因是,公司禁止員工在工作中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這也是德國第一起有關新冠肺炎的訴訟。法官最後判決員工勝訴,並要求公司在此判決做出後的10天內,修改上述規定。
  • 「飛機內不戴口罩開趴蹦迪」,網友怒了
    「飛機內不戴口罩開趴蹦迪」,網友怒了 2021-01-13 0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口罩溼了,還能戴嗎?
    口罩溼了,還能戴嗎?戴口罩流汗、悶痘、過敏該咋辦?專家教你與口罩和平相處四月下旬的廣州,天氣越來越熱,昨日最高氣溫甚至超過30℃。但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門還是要戴口罩。本來戴著口罩就悶,加上氣溫升高,難免會出現很多小煩惱:流汗之後浸溼了口罩、耳朵痛、悶痘……怎麼辦?
  • 紀錄片《戴口罩的日子》 看不到你笑的臉看得見你熱的心
    自2019年12月新冠病毒開始傳播,已經快過去一年了,從武漢的疫情爆發,到眾志成城將其控制住。雖然在這之後,仍偶有小規模疫情的發生,但我們都以驚人的速度和行動力將其控制在一個小範圍內。這一系列成就離不開每一個在疫情中依然堅強的中國人民。優酷獨播紀錄片《戴口罩的日子》為我們記錄了這一段艱難的歲月裡,那些不屈不撓的人們。
  • 深圳龍華三和大神不戴口罩:我都窮到餓死了,還在乎疫情?
    2020-09-01 00:48:33 來源: 郭佳的生活 舉報   深圳龍華三和大神是一群特別的群體
  • 口罩溼了,還能戴嗎? - 環球網
    【來源:廣州日報】口罩溼了,還能戴嗎? 戴口罩流汗、悶痘、過敏該咋辦?專家教你與口罩和平相處《當口罩君遇上高溫君》系列情景劇海報。 四月下旬的廣州,天氣越來越熱,昨日最高氣溫甚至超過30℃。但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門還是要戴口罩。本來戴著口罩就悶,加上氣溫升高,難免會出現很多小煩惱:流汗之後浸溼了口罩、耳朵痛、悶痘……怎麼辦?
  • 狗狗咬人才要戴口罩?戴不戴口罩也分情況,阻止狗狗拆家就不能戴
    有的主人會覺得只有狗狗會咬人的情況才需要給狗狗戴上口罩,但事實上給狗狗戴上口罩,不僅是為了路人不受傷害,也是為了狗狗的安全。狗狗戴口罩也不一定意味著它會咬人,主人需要對口罩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了解什麼時候需要戴口罩,什麼時候不應該帶。
  • 「飛機內不戴口罩開趴蹦迪」,網友怒了
    「飛機內不戴口罩開趴蹦迪」,網友怒了 1月11日
  • @安溪人:風險依舊在,口罩還得戴!
    @安溪人:風險依舊在,口罩還得戴!三、科學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非常有效的措施,請廣大居民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用公筷公勺、不聚集、保持「一米線」安全社交距離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 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工廠推出「戴口罩的聖誕球」
    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比留辛卡」聖誕玩具工廠副廠長阿爾喬姆·傑尼索維奇向俄新社表示,該工廠推出了迎新年的「戴口罩的聖誕球」,現在,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工廠工人正在加班加點趕工。本周,「戴口罩的聖誕球」一經推出,訂購量暴漲。傑尼索維奇稱:「這還不夠,現在為了滿足需求,我們在努力加班加點趕工。以前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每年都會推出一年的標誌性產品,每年都更新。今年想出了戴口罩的點子,想要以此標新立異。這些產品大受歡迎,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 俄玩具廠推出「戴口罩的聖誕球」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比留辛卡」聖誕玩具工廠副廠長阿爾喬姆·傑尼索維奇向俄新社表示,該工廠推出了迎新年的「戴口罩的聖誕球」,現在,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工廠工人正在加班加點趕工。傑尼索維奇表示,所有玩具均為手工製作。本周,「戴口罩的聖誕球」一經推出,訂購量暴漲。
  • 戴口罩耳朵疼怎麼辦?只需一個小動作,口罩戴一整天耳朵都不會疼
    圖文版: 大家好,我是竅門姐,很多人口罩戴久了,耳朵就會被勒的很疼,今天竅門姐給大家分享一個戴口罩不勒耳朵的小竅門,一起來看看吧!
  • 接種後,還要戴口罩、做核酸檢測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我國接受了緊急接種的高風險暴露人群中有6萬多人赴境外高風險地區,經過嚴格追蹤觀察未發現嚴重感染的病例報告,隨訪到的一些聚集性感染的案例顯示,接種了疫苗的人的感染風險和嚴重程度均低於未接種疫苗人群。接種疫苗後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提示疫苗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問:請問有過敏性鼻炎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
  • 浙江一乘客拒絕戴口罩,毆打司機1分鐘:口罩賣2塊還想讓我買?
    行駛沒多久,發現乘客沒有佩戴口罩,因為是特殊時期,佩戴口罩是必須的。羅師傅就提醒乘客要戴口罩,得知對方沒有的情況下,把自己車裡的口罩給他,但要支付2元。乘客不樂意了,也不願下車去買。羅師傅將車停靠一邊,讓他下車,對方就打電話叫了2個人。3人圍在駕駛室對其毆打長達1分鐘,事後,打人男子賠付6000元後,卻不道歉。
  • 繼續戴口罩阻病毒!唾液滴可在空氣中停留12分鐘
    據外媒報導,最近美國一項實驗直觀揭露, 若不戴口罩,病毒傳播將會非常容易 。美國一項研究揭示, 我們說話時飛濺的唾液滴可以在空氣中停留10分鐘以上,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 。研究者發現, 大聲說話,甚至正常說話,都會向空氣中釋放口腔液滴。
  • 戴口罩悶熱怎麼辦?把口罩兩端的繩打個結,整理好再戴,不悶熱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我們每次還是需要佩戴口罩的,但是戴的時間久了,整個人感覺迷迷糊糊的,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就來教大家幾個解決方法,快一起學起來吧!,而且可以預防病毒,下面再來說說如何防止夏季戴口罩產生的悶熱感和不適感!
  • 戴口罩做錯這些動作,口罩就白戴了,特別是小孩子
    戴口罩一樣被感染新冠,我們戴跟沒戴一樣!只因為做錯了一件事。瀋陽市從23號開始發現確診病例,截至目前已經確診了共計26例,有25例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截至目前黑龍江省黑河市有確診病例7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黑河市處在剛發現疫情的初期階段。在大連市短短半個月時間出現48例新冠肺炎確診者、30例無症狀感染者,共計78例,從2號開始確診1例,才開始減少。
  • 英國超市禁止不戴口罩的購物者進入
    從星期一開始,拒絕佩戴工作人員提供的口罩的購物者不得進入店內,除非獲得醫療豁免。塞恩斯伯裡(Sainsbury's)也表示,它將挑戰那些不戴口罩或成群購物的人。宣布這些消息之際,人們擔心超場未遵守社會疏離措施。疫苗部長納扎姆·扎哈維(NadhimZahawi)說,政府「擔心」商店沒有足夠嚴格地執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