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野釣當中或多或少的都碰到這種情況,水裡明明有魚,但是就是不咬鉤,有時候魚口特別的好但就是釣不上來,碰到這樣的情況釣友們都是火冒三丈,有種提桶走人想法,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有辦法來應對的!那麼屋面如何來應對這種有卻魚不開口的情況呢?
1、出釣前要判斷好天氣情況,如果我們遇到了驟冷或者是驟熱、以及悶熱或者過冷過熱等反常的天氣,又或在大雨前強風后以及西南風起、大霧瀰漫等等惡劣的天氣時,這時候的魚兒當然是自顧不暇,很難來咬鉤的,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就不要出來釣魚了,等待天氣變得合適了再出來垂釣。
2、要了解釣點的各種信息,如果是池塘,池塘的魚種不同,投餵的方法也各異,而且用了不同的飼料來餵魚,這樣把魚就養成了各自獨特的口味。如果想有好的釣魚體驗,那麼我們就要掌握好餵魚的信息,來投魚所好,野河山塘水庫湖泊也相同的要掌握好魚類信息,例如岸邊的草有被拽掉,有大樹的果實或者種子落入水中等,根據這類信息我們就知道水草被吃過就會有草魚,大樹下面有魚聚窩吃果實。
3、試釣各個不同的水層:我們都知道每種魚都是有自己的適溫範圍以及各自的活動水層,如果我們進行垂釣時調節的水層不適合,魚類也不在那個水層,這樣的話當然是沒多少魚咬鉤的。例如在春夏的上午9點至11點時,在水體的上下會出現明顯的溫度變化,這個時候就需要釣友們試釣不同的水層了,一旦我們找準了魚處的水層,此時魚兒自然是會咬鉤的
4、隨機應變更換魚餌:我們打窩的誘餌在色、香、味上是不應超過我們釣魚使用的釣餌的,這樣避免窩料降低了釣餌的效果。如果我們使用的釣餌和打窩的窩料相同,那麼我們就應該把誘餌窩料弄得比較的細碎或是摻上適量的泥沙再進行打窩。在我們垂釣之前,一定要多準備好幾樣餌料,在魚長時間不咬鉤的時候,我們可以隔20分鐘就更換一種,從所有餌料當中尋找出最合適的餌料。另外還要改善魚餌的質量,將魚餌做得更加香甜顏色更加鮮豔、這樣更符合魚的口味,也就能夠激起魚的食慾。
5、用對應的餌來投其所好:比如烏鱧或者鱖魚翹嘴等魚,我們就要用活的泥鰍或者小魚小蝦米去引誘,這類魚就很快前來搶食;草魚就要用葦草草心或者是青草梱成一團去引魚,草魚拖住草了就走;有的魚我們還需配置比較特殊的餌料,比如垂釣鰱魚和鱅魚,鰱鱅是喜酸且甜的霧化好的餌,我們可以用麵食或者其他的散炮餌料比較好釣,使用顆粒餌料的話就常會落空。
6、試釣不同類型的釣點,我們都知道魚類膽小,一般都是會選擇在隱蔽的地方進行活動覓食或棲息,我們只有把釣點設在有魚的地方我們才能有好的釣獲。
7、變換垂釣的方法:我們要改等魚來上鉤為找魚下鉤,以及來逗魚咬鉤,我們可以在垂釣過程中小幅的拉動下魚線,使魚餌變活動,這種釣法釣友們稱之為「動態垂釣」也叫做逗釣。
8、白天釣魚改為夜釣:白天的環境如果不好,魚是不敢靠岸來覓食的,在夜晚進行夜釣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這是由於夜間的環境比較安靜,所以我們夜釣所採用的鉛墜要儘量的小,這樣鉛墜魚餌落水的聲音就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