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精神探索者的思與詩——紀念馮至先生誕辰一百一十五周年

2020-12-03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王邵軍(馮至傳記作者)

  去年秋天,翻看當時新出刊的2019年第21期《新華文摘》,讀到馮至女兒馮姚平女士寫的《別了,道明好友》。文中說道:「我想起1992年末,父親在病中,我把第一本寫他的《生命在沉思——馮至》一書拿給他,他翻看後對我說:『這個年輕人很聰明,他是根據我的作品寫我的。』」

    馮 至(1905年—1993年)

  文章讓我想起了自己1991年寫作這本書時的情景。後記裡記錄了當時自己寫作的初衷和當時對馮至的認知。我寫道:如何看待馮至?我感到,這些年的現代文學研究對他是重視不夠的。研究的文字少,許多評價不能切中肯綮。好在近來已有人認識到,他的作品中蘊含著一種深刻的哲學,其中一些思考,不獨與當時,而且與我們生活的當代仍密切相關。這是可喜的。一個作家及其作品,在出現若干年後被重新發現或重新重視,文學史上並不鮮見,如馮至喜歡的裡爾克、荷爾德林等,即屬此類。他對時代既「介入」又超越的思考,對宇宙、自然充滿神性的感悟,對人的存在的本質探詢,將提供給人們新的發現、新的重視的可能和重新闡釋的可能。

  馮至的傳記怎樣寫?在內在生活領域,馮至畢生以巨大的耐力和探索,與眾人區別開來。但他外在生活的經歷,卻平平凡凡,毫無傳奇色彩,讀書、思考、寫作,填充一生。所以他的傳記,很難寫成一些生動的、飽含可讀性的「事件」,而更多的是一些思考的「材料」。因而,馮至的傳記寫作,更多的是「描述」,而非「刻畫」,通過對他一生幾個重要過程的描述,揭示是什麼促使他產生了這樣的精神和作品。

  由於自己當時一直幼稚地堅持傳記與傳主的距離性原則,儘量想通過傳主的作品去敘述、闡釋他的生平與思想,所以書稿付梓前,並未拿去請他審閱。但忐忑不安始終伴隨著自己,經常想,馮至先生看到這本書了嗎?他會認可自己對他的評價嗎?看罷馮姚平女士的這篇文章,總算鬆了口氣。

  今年3月份,疫情期間,我抽空又翻出29年前寫的這本傳記,重新讀了一遍。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這本書有不少人讀過。一位讀者特別提到,正是馮至那不斷否定自我的精神歷程,那在「否定裡生活」的生命故事,那嘗試由「個我」走向「大我」的心路歷程,給予了他深刻的啟示。北京大學中文系張輝教授在《馮至:未完成的自我》中寫道:「最早出版的王邵軍的《生命在沉思——馮至》,篇幅雖短,但對馮至的一生做了很有意義的概括……更重要的是,他還將馮至界定為一個真正否定性的精神探索者。」但他也指出不足,「可惜的是,或許由於這本傳記相對簡略,所以並未完整地呈現馮至精神軌跡的獨特性……馮至發現現代自我的精神歷程——也並未成為這第一本馮至傳記中的重要主題。」

  由此感到,他們不是喜歡我的文字,而是由於傳記引發了大家對馮至的思考,是書中深邃的對象吸引了共同的我們。我將馮至先生的作品重讀了一遍,隨之瀏覽了這些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又有了一些新的收穫。且多年的人生沉澱,讓我對馮至先生的精神歷程有了些新的感悟與認識。

  讀馮至先生,需要更加重視文學創作「場景」的敘寫,將馮至放在獨特的地理環境、家族家庭環境、朋友圈對其影響等方面,挖掘是什麼催動產生了馮至的思想及其作品。過去一些較為模糊的推論式敘述,因為新資料的出現,代之以更翔實的史料印證。我藉助文學地理學的理論、視角與方法,更多地回歸到作家經歷和創造的生命現場。

  馮至思想的精神軌跡值得更為系統的描繪。他自我精神探索的獨特性,恰恰在於他的自我克服與不斷否定。從早期的孤獨,到對孤獨的克服,到隱忍、堅守,再到斷念、蛻變,到「人民性」,他的探索之路,展示了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軌跡。

  馮至的成長,受到很多人的影響。他在晚年回答記者提問時講,一生對他最有影響的作家是裡爾克、歌德和杜甫。所以有必要將這幾位文學、哲學大師對其影響進行探討,進一步挖掘了馮至的精神淵源。

  馮至精神的探索歷程,代表了我國現代知識分子個體意識的萌生、發展及其與社會現實的碰撞與融匯。值得慶幸的是,無論是馮至的單篇作品、詩集,還是評論與傳記,馮至作為一個文學現象,引起越來越多的人注意。較之30年前,文學理論思想研究有了新的發展,學術界正在日益向專業讀者服務。這次重寫,在保持馮至作品與精神理性探討的同時,兼顧到內容、語境、文字對讀者的代入,增加了同振共鳴的親和力,目的就是將馮至推薦給更多的讀者。

  今年是馮至先生誕辰115周年。回顧這些年來,他對我的影響甚大。雖然僅僅拜訪面晤一次,但在寫傳記的過程中,先生於我,就如忘年之交的老前輩一般,立體而鮮活。他從不間斷的思考,他的生活即思想,他思想中閃現的沉潛、堅忍、斷念、舍離、決斷、不斷地自我否定、天地境界、人民性……這些精神之光,時常照到自己的內心,照亮前行之路。即便他精神探索的不足和缺憾,也留給自己深刻的啟示。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2日 14版)

[ 責編:楊煜 ]

相關焦點

  • 林散之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寧舉行
    12月28日上午,紀念林散之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南京浦口求雨山林散之紀念館舉行。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1898年生於南京市浦口區,1989年病逝於南京。他的書法,楷、隸、行、草無不精能,自成一家。
  • 紀念徐利治先生誕辰100周年
    【吳康薦帖22222】(之四)並評論/         徐利治先生(1920.9.23.~2019.3.11.)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會已於2020年9月20日在大連理工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舉行 2020年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徐利治先生誕辰100周年。9月20日上午,為緬懷徐先生的科學精神和學術思想,大連理工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舉辦了徐利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會。
  • 觀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
    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為進一步紀念與弘揚黎雄才的藝術精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共同主辦「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希望通過展覽的形式,傳承嶺南畫派精神,推動中國畫創作。此次展覽經過初評、複評兩輪評選,展出兩百餘件入選作品,眾多作品從多個維度展現了當下廣東中國畫壇的發展面貌。
  • 德勳昭彰,精神永繼——紀念陳光威先生逝世三周年
    2020年4月22日,是光威集團創始人陳光威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紀念日。2017年4月22日,天地動容,山河哭泣,中國釣具產業的奠基者、領航者,中國碳纖維產業的開創者、先行者——陳光威先生離我們而去。日月昭昭,山河同憶。光威人念先生之功德,永世不忘;思先生之風尚,秉承弘揚。
  • 南開大學紀念嚴修先生誕辰160周年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韋承金 攝影 宗琪琪 韋承金)今天,是著名愛國教育家、「南開校父」嚴修先生誕辰160周年紀念日。當前處於疫情之中,不能進行大規模集會,南開大學、南開校友總會、嚴修研究會、張伯苓研究會決定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簡樸而隆重的紀念活動,共同緬懷嚴修先生的精神風範,感恩銘記嚴修先生為中國近代文化教育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
  • 張樂平先生誕辰105周年「三毛」80周年回顧展開幕
    原標題:張樂平先生誕辰105周年「三毛」80周年回顧展開幕   昨天上午10時,張樂平先生誕辰105周年「三毛」80周年回顧展在張樂平紀念館開幕,此次展覽向公眾展示了三毛從誕生到參軍抗戰、街頭流浪,以及過上新生活等多部作品100幅,以此緬懷「三毛之父」張樂平先生傑出的藝術成就,紀念
  • 【中國青年報】紀念嚴濟慈先生誕辰120周年 兩份41年前的《中國...
    【中國青年報】紀念嚴濟慈先生誕辰120周年 兩份41年前的《中國青年報》被贈予中國科大、國科大 本報北京1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今天
  • 紀念嚴濟慈先生誕辰120周年 兩份41年前的《中國青年報》被贈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今天,兩份出版於1980年的原版《中國青年報》,出現在「紀念嚴濟慈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暨嚴濟慈教育思想研討會」上,並由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董時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原版《中國青年報》贈送儀式。
  • 這位東臺人設計的《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今日發行!
    2020年11月28日, 為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由中國郵政發行的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 首發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 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146周年
    今天,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46周年紀念日。 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在海外,嘉庚先生更多地以「Tan Kah Kee」,即「陳嘉庚」的廈門話讀音為人熟知,比如新加坡的「陳嘉庚地鐵站」,或者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陳嘉庚樓 」,其英文都 以「Tan KahKee」標註,嘉庚先生和嘉庚精神的影響力,以這樣一種充滿「廈門味」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傳播,讓嘉庚先生的故鄉人倍感親切。
  • 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11月21日至22日,梅州與中國美院、廣東省文化旅遊廳共同舉辦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意在追懷畫壇巨匠林風眠的世紀業績,傳承弘揚林風眠的藝術精神,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落實好省委「1+1+9」工作部署,在建設文化強省中把梅州打造成廣東文化高地。
  • 鄭作新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京召開
    > 鄭作新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京召開    11月18日,鄭作新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召開。福建省長樂市市委副書記鄭雲春、副市長林義耿、中國鳥類學會名譽理事長鄭光美院士、中國鳥類學會副理事長許維樞研究員、北京自然博物館副館長趙野木研究員、鄭作新院士家屬和生前好友;動物研究所全體所領導以及科研人員等100餘人出席了紀念會。此次紀念會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學會、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北京自然博物館共同主辦,中共長樂市委、市人民政府協辦。紀念會由動物研究所黨委書記段恩奎主持。
  • 復旦師生紀念「陸老神仙」誕辰80周年
    昨天,復旦紀念陸谷孫先生誕辰80周年,陸谷孫手稿同時在學校展出。復旦師生、校友在線上線下懷念這位大師。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說,陸先生堅守三尺講壇近五十年,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外語專業英才,運用自己精深的專業知識,搭建起中西方文化交流橋梁,一句「學好外國語,做好中國人」激勵感動了無數人。
  • ...高校學子踴躍參觀「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
    「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自2018年5月5日在國家博物館開幕以來,倍受社會各界矚目,吸引了大量觀眾前來參觀。她提到,「朗讀亭」是一個非常新穎、很有特色的設施,觀眾可以進入其中,朗誦《共產黨宣言》、《毛澤東選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書籍。曾有一位大學生在亭內停留了許久,那朗朗的讀書聲時而低沉,時而激昂,待話音落下時,這位青年朗讀者已是眼含熱淚。
  • 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傑出楷模」畫展在京舉辦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5日訊(記者 蘇琳)為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由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北京將相紅色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辦的「傑出楷模」畫展5月5日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開幕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桑國衛、中國僑聯副主席康曉萍及首都各界人士代表出席並觀看展覽,表達對周恩來同志的緬懷和紀念。
  • 谷歌塗鴉紀念《愛麗絲夢遊仙境》插畫家200周年誕辰
    谷歌塗鴉紀念《愛麗絲夢遊仙境》插畫家200周年誕辰 周五的Google Doodle(谷歌塗鴉)展示了展示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插圖中柴郡貓(CheshireCat)的招牌微笑
  • 【復旦要聞】紀念陳望道誕辰130周年座談會舉行!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電影《望道》開機!
    為隆重紀念陳望道誕辰13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重要回信精神,一場以「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為主題的座談會1月17日在復旦大學舉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出席座談會。會上,電影《望道》宣布開機。
  • 曹禺誕辰110周年 我們要紀念他什麼?
    原標題:曹禺誕辰110周年,我們要紀念他什麼?   他是中國現代話劇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標誌中國話劇走向成熟,也彰顯著中國現實主義話劇的高峰。
  • 庫淑蘭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在陝西旬邑舉辦
    宣傳海報 旬邑縣文化館供圖 9月25日,紀念「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庫淑蘭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開幕式暨「豳風秦韻·魅力旬邑」文藝晚會,在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體育場舉行。鹹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俊民宣布紀念庫淑蘭誕辰100周年活動開幕,旬邑縣委書記高玉峰致辭,陝西省文化館館長、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洪濟龍向旬邑縣授「旬邑彩貼剪紙傳習基地」銘牌,旬邑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青會接牌。鹹陽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郭群星向旬邑彩貼剪紙優秀工作者和優秀傳承人頒發榮譽證書。
  • 山丹艾黎紀念館舉行紀念路易·艾黎誕辰123周年活動
    2020年12月2日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工合運動重要發起人,培黎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誕辰123周年紀念日。12月1日,山丹艾黎紀念館聯合山丹縣博物館共同舉行紀念活動,深情緬懷艾黎,弘揚艾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