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看西遊第3817期)
文/蝸牛
小說裡的男主,一般都有個非凡的出身,孫猴子很完美的搭上了這條線,光是從石頭裡蹦出來這點,就足以說明。猴子往後的生活果然變了樣,先是學了藝,後是鬧天宮,最後又成為了鬥戰勝佛。
悟空在天上鬧騰時,玉帝派出了如來,最後成功將孫悟空收服。
玉帝為何會想到請如來呢?這裡面還有二郎神的功勞。
悟空官拜「齊天大聖」後,一開始過的逍遙自在,對於天界劃分不清楚的悟空,自以為得了個高官,所以,白天在蟠桃園吃吃蟠桃,閒來無事跑到其它仙家家裡聊個天。
壞就壞在王母開了蟠桃party,悟空還不在被邀請的行列裡,悟空不高興了,這天界根本就沒有把他放在眼裡。因此,在攪鬧完蟠桃大會後,當場回到了花果山。
玉帝知道此事後,極為震怒,一巴掌拍在椅子上,責令十萬天兵、四大天王、九曜星官、託塔李天王等人去捉拿猴子。
猴子見到這個大場面,可是毫不畏懼,當場一棒迎了上去,看著眼前的宏大場面,玉帝心滿意足,以為這些人能把猴子緝拿回去,誰知這一切都是徒勞,悟空還在下界蹦噠。
就在玉帝一籌莫展之際,觀音這個救星出現:穩住,別慌,我們能贏。然後把二郎神推薦了給玉帝,觀音道:我看好這個小夥子,他一出馬 絕對能夠把猴子擒拿住。
玉帝思來想去,也沒有其它的辦法,只能派二郎神迎戰。
這個作戰的大場面,玉帝哪裡會錯過,自打二郎神一出現,他就關注著這邊的動態。看著二郎神和猴子,打了300回合都沒分出勝負,玉帝的摸底(摸孫悟空的底)考試結束了。
老君和觀音屬於現場的吃瓜群眾,眼看著這兩人不相上下,又眼看著到了吃飯的點,底下人打的不累,身為看官的他們倒是累了。觀音第一個站不住,要往下面丟玉淨瓶,老君一瞧,大事不妙,不等觀音出手,他先扔了琢子下去,悟空當頭一痛,一時不察被二郎神綁了回去。
玉帝心裡在想什麼呢?
第一:九曜星官和天兵天將奈何不了猴子,需得派九曜之上的人出馬,不過也不急在一時。
第二:本來還有個二郎神兜著,結果這個外甥只戰了個平手,這下子真的得派級別高點的人了。
玉帝明知道二郎神,打不贏(平手)猴子的情況下,在猴哥鬧天宮時,是絕對不會繼續派二郎神出戰,反而會派一個穩妥之人出馬。
誰出馬呢?恐怕有的人會說,為何不找天庭第一大神元始天尊,只要他出馬,分分鐘搞定孫猴子。其實,玉帝通過二郎神的出馬,就明白孫悟空的水深水淺。別說元始天尊,就是其它兩位三清成員,也未必靠得住,就算靠得住,也不需要他們出馬。
為何?打贏了,不光彩,顯得天庭如此沒氣量,連一個野猴子,都把第一大神驚動了。打敗了,更加丟臉。當然,從實力上來說,肯定是不可能輸的,但萬一元始天尊同太上老君一樣,也放水呢?
所以,玉帝思前想後,乾脆請與天庭沒怎麼緊密聯繫的如來出手吧,不管贏了輸了,都好向天下信眾交待。
這就如同鬥地主一樣,你總得先摸清對方的底細,不然一出手就是王炸,最後只會是輸的局面。
前往「蝸牛看西遊」公號,可看到相關文章《其實孫悟空可以翻出如來手掌心,為何突然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