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由華僑城OCAT當代藝術館群、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指導,成都安仁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主辦,四川安仁欣聞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協辦,成都智造商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屆安仁雙年展在安仁古鎮《今時今日安仁》演藝綜合體劉元琥公館召開新聞發布會。
三位聯合策展人介紹第二屆安仁雙年展
成都市大邑縣縣委副書記王琰、成都市大邑縣縣政府副縣長李建康、成都安仁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喬曉燕、成都安仁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夏青君、成都安仁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向雪松等領導,著名詩人翟永明,本屆安仁雙年展聯合策展人藝術學家呂澎、四川美術美院教授何桂彥和荷蘭著名策展人塞伯·泰德若(Siebe Tettero),以及參展藝術家代表徐冰老師、繆曉春老師和專程趕來的三十多家媒體記者近百人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藝術代表徐冰致辭
藝術代表繆曉春發言
「安仁雙年展」始創於2017年,是華僑城進入安仁以來在文化藝術領域的第一個國際品牌活動,也是華僑城集團「文化+旅遊+城鎮化」思路的現實實踐。它不僅是一場國際級別的藝術盛宴,也不止是一個多國多樣藝術展示與交流的學術平臺,它更是安仁華僑城致力發展安仁古鎮藝術決心的一個重要開端。
安仁古鎮,川西版圖上的一顆明珠,自2016年與華僑城邂逅以來,在新時代迸發出嶄新的生命力,如今作為唯一的「中國博物館小鎮」,正以打造世界博物館小鎮的新定位,在承接國家戰略及成都市規劃的基礎上,落地踐行新型城鎮化戰略及鄉村振興戰略,走出了一條安仁特色的文博+文創+文旅的產業生態之路。今時今日,讓我們越過時光,回望安仁的新生故事。
下午三點,在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前,媒體嘉賓們就在萬裡茶道茶空間的茶香嫋嫋輕鬆氛圍中先行展開了一場媒體交流會。三位聯合策展人、成都安仁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與現場媒體就第二屆安仁雙年展展開了互動交流,並一一解答現場媒體提出的或針對安仁雙年展,或針對安仁古鎮的種種問題。在熱烈的交流氛圍中,結束了本次媒體見面會。
晚上7點至7點30分,來賓們陸續抵達會場籤到,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
本次發布會的舉辦地設在安仁古鎮劉元琥公館內。這裡不僅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川西建築文化與西方建築藝術融合的精品,也是頗具安仁特色的大型公館實境體驗劇《今時今日安仁》的全實境舞臺。會場內按照川西風格布置了竹椅和木條凳,準備了四川的功夫茶和涼粉、涼糕、糖餅等地道四川小吃,就連迎賓都著長衫或旗袍,茶水小吃也是由「跑堂小二哥」為你精心送上,整個會場從整體到細節都在透露著安仁的文化魅力。
成都市大邑縣政府副縣長李建康致辭
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大邑縣政府副縣長李建康先生首先發表了致辭。「本屆安仁雙年展的主題為『共同的神話』,在探討不同文明之間如何交流對話、化解衝突的同時,將美育權利作為城鄉居民共有的權利和共同的神話,致力於提高大眾的審美層級,體現藝術身在社會、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屬性和內涵。安仁在全球化與地域性相互交叉的語境中,以多層的歷史變遷為基,為雙年展提供了空間承載和文化積澱。下一步,我縣將根據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設目標,緊緊圍繞『文旅大邑』發展主線,結合安仁·中國文博文創產業功能區建設,承接會展之都建設任務,匯集華僑城公司等各方之力,全力打造一展(安仁雙年展)、一會(文化名鎮博覽會)、一論壇(安仁論壇)等安仁品牌特色節會活動,強力推進成都市國際會展之都和國際文化交流平臺的建設。」
成都安仁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喬曉燕致辭
隨後,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成都安仁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喬曉燕女士在致辭表示:「安仁雙年展」是多面的,有藝術對話時代的一面,也有不同文明交匯的一面,也是推動我們古鎮不斷向前的一面,而這也是安仁華僑城舉辦雙年展的初衷。這屆「共同的神話」會延續首屆安仁雙年展的在地性,顯得更加年輕化,將為大家呈現更多的視覺精品,通過藝術美學來解讀安仁的人文歷史和藝術空間,點燃文博安仁的藝術花火,點燃我們文創大發展的名燈。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當代藝術展覽願景,助力成都建設三城三都晉升世界有影響的中心,為藝術發展留下脈絡,更為時代留下印記。
本屆展覽將會把安仁設置為一個整體沉浸式藝術體驗消費新場景,分為主展場區(安仁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和分展場區(南岸美村)、分展場區(劉元琥公館)3個板塊,並將老街區域和錦繡安仁花卉公園等場景與本次展覽的內容串聯融合,通過室內空間與戶外空間共同呈現展覽內容。
安仁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雙年展主辦單位安仁華僑城今年更是特別邀請到了藝術史學家呂澎,四川美術美院教授何桂彥、荷蘭著名策展人塞伯·泰德若 (Siebe Tettero)作為聯合策展人組成策展團隊。遵照專業、學術、國際等原則搭建展覽結構,制定展覽的主題和架構,擬定參展的藝術家名單,選擇參展的藝術作品,保證展覽的學術性及影響力。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約60-80位優秀中外藝術家,涵蓋了繪畫、攝影、雕塑、裝置、影像、文獻、電影、以及建築八大類型的作品展示。
藝術學家呂澎、四川美術美院教授何桂彥、和荷蘭著名策展人塞伯·泰德若(Siebe Tettero)作為本屆雙年展的聯合策展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也上臺闡述了本屆展覽主題」共同的神話「的含義。
聯合策展人四川美術美院教授何桂彥介紹到,本屆雙年展希望從政治、地緣、經濟、全球化,以及作為新興的後全球化的時代的不同角度出發,讓中國藝術家在話語和表達中形成我們自己的表達方式,我們也將尊重"場所」精神,將展覽內容與當地的文化、歷史文脈發生聯繫並融合。特別是本屆雙年展最年輕的藝術家是90後,所以從總體的容量和活力來說,一定會帶來非常精彩的地方。
新聞發布會宣布,被期盼了兩年的2019第二屆安仁雙年展將於2019年10月12日在安仁古鎮開幕。本屆展覽主題為「共同的神話」(A CONFRONTATION OF IDEALS)。
第二屆安仁雙年展「共同的神話」
第二屆安仁雙年展,華僑城集團積累了更為豐富的經驗,寄希望於通過當代文化內容與古鎮歷史環境的結合,以文化促進旅遊,以旅遊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安仁公館
第二屆安仁雙年展將於2019年10月12日開幕,本屆展覽的主題是「共同的神話」(A CONFRONTATION OF IDEALS)。
安仁規劃館
第二屆安仁雙年展的主題「共同的神話」借用東西方兩個歷史的隱喻——「寶船與地球蘋果」來表達全球化時代當代藝術的主題:在複雜而充滿戲劇性衝突的時代,不同文明之間的觀望、對話以及交流該如何進?更多的問題是,什麼是全球化時代嶄新的寶船,以致將亞洲和其他區域的人們帶往明天,而什麼樣的新的地球儀能夠建立人類全新的視角,理解人類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未來?
本次安仁雙年展立足於館藏中國的百年安仁,就是為了著於思考如何在尊重不同明的歷史傳統基礎上,如何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願景下塑造全新的人類明共同體。同時,用文化內容使城鄉居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共同的美育權利——共同的權利,共同的神話,城鎮化戰略意味著不斷縮小的城鄉差距,這也是本屆雙年展的題中之義。
半邊街夜景
在第二屆安仁雙年展呈現的同時,值得關注的是,主辦方安仁華僑城將在安仁的南岸美村設立鄉建藝術特別展,以藝術的方式介入鄉村振興。
媒體交流會
這場國際化的藝術歡享,將進一步增色安仁古鎮的歷史文化魅力,樹立起安仁西控文創文博產業聚集區的標杆指導意義,增強成都乃至四川、西部的人文內容和當代影響力。以文化人,以藝養心,以美塑像。未來,安仁華僑城將繼續走在嶄新安仁建設之路上,將安仁古鎮打造成一種藝術美學,始終貫徹集團將美好藝術文化融入生活中的理念,讓第二屆安仁雙年展與更多熱愛生活的創想家們美好相遇。
發布會嘉賓合影
從烏鎮到安仁,從城市中心到古鎮鄉村
從烏鎮到安仁,國內的當代藝術內容從熱衷於一線城市的白盒子美術館、商業中心,轉變到熱衷於古鎮和村落,這背後的因素無疑有很多,但古鎮與村落區別於城市千城一面的相對獨特的風貌與歷史存在,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
烏鎮當代藝術邀請展與安仁雙年展在各自調性與目的下所取得的成功,表明小鎮可以通過自身環境與高品質文化藝術內容的結合,產生文化影響力,樹立文化識別度。在國家強調「文化+旅遊」的宏觀調性下,這種方式的結合所帶來的關注度已經超越了此前城市中所舉辦的同類事件,因此,自烏鎮與安仁之後,國內似乎掀起了一波兒在原本沉寂的古鎮和村落興辦文化活動的熱潮。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華僑城集團利用自身多年的文化積累和文化央企的身份所起到的社會推動作用———使城鎮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美譽環境和審美權利,也是城鎮化的具體體現,畢竟,城鎮化不僅是基礎設施的城鎮化,更是人的城鎮化。
基於以上思路,安仁華僑城將藝術之魂注入安仁打造的更多層次與領域,於是老街古巷流淌生活美學,田園鄉村編織想像,讓藝術之美描繪嶄新安仁。
國內藝術家名單:
陳鴻志、陳界仁、陳彧君+陳彧凡、範勃、高世強、顧雄、管懷賓、何工、何劍、洪浩、焦興濤、金江波、李昌龍、李勇政、劉家琨、劉建華、盧徵遠、繆曉春、龐海龍、佩恩恩、琴嘎、邱岸雄、邱志傑、任戎、師進滇+何多苓、宋振、孫海力、孫遜、譚勳、田曉磊、童昆鳥、王度、王廣義、鄔建安、吳達新、吳俊勇、忻海洲、徐冰、許毅博、許仲敏、羊磴藝術合作社、楊千、袁松、曾令香、張大力、張琪凱、張文智、張釗瀛+沈沐陽+姚瑤、鍾飆、周慶輝、尹朝陽
國際藝術家名單:
Trevor Paglen 特雷弗·帕格倫
Carlos Motta 卡洛斯·摩塔
Sandow Birk/Elyse Pignolet 桑多伯克 和 愛麗絲·皮諾萊
Cristina Lucas 克裡斯提娜·盧卡斯
Erkan Ozgen 爾坎歐茲加
Volkan Aslan 沃爾肯·阿斯蘭
Julika Rudelius 朱莉卡·路德琉斯
Joep van Lieshout 喬珀·凡·利斯豪特
Coco Fusco 可可·福斯科
Dylan Mira 迪蘭·米拉
Kadir van Lohuizen 卡迪爾·范洛赫伊曾
Chris Jordan 克裡斯·喬丹
Arash Nassiri 阿拉什·納西裡
Oliviero Rainaldi 奧立仁·瑞納迪
Jasmina Llobet & Luis Fernández Pons
嘉斯米娜·羅伯茨 和 路易斯·費爾南多·龐
展覽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華僑城OCAT當代藝術館群、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成都市大邑縣人民政府、四川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運算與運用研究所、深圳市上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成都安仁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四川安仁欣聞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成都智造
鳴謝單位:中華文化促進會文化名鎮協作體、中華文化促進會非國有博物館協作體、成都安仁文化旅遊發展區管理委員會、成都安仁文博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成都華僑城沃天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原文轉自:收藏投資導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