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2020年的尾月了。對於新一屆的準高考生來說離高考又近了一步。很多省份早在十一月就已經完成高考網上報名了。現在的高三學生已經成為準高考生。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家長非常在乎自家孩子是否能在高考中順利考上本科。畢竟在強壓社會下,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將來孩子在就業時不會被學歷限制。很多學生家長在個時期已經開始關注各大高校的動態,著手為自家孩子選出最適合的大學。
本科的競爭力隨著每年高考學生的人數增多變得越來越激烈。雖然很多高校已經實行擴招,可每年滑檔調檔的人依舊有很多。這也成為了報考家長最擔憂的事。
新一屆高考生迎好消息,多所高校轉設本科成功,可選範圍變大
為了適應教育現狀,很多高校為增加生源,選擇轉設成為本科。這也成為了當今很多高校為發展作出的最佳抉擇。轉設的院校類型不盡相同。基本上都是專科轉設成為本科院校,也有的院校有分銷轉變文獨立院校,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很多「壓線」怕調檔的學生肯定會選擇報考這樣的大學。這樣的院校往往招收的學生比較多,直接被錄取的概率很大。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轉設成功的院校和之前辦學性質還是有所不同的。大體可以分為民辦和公辦。民辦一般都是私立學校,公辦一般都是有國家創辦的。最明顯的差別應該是體現在學費上。在這次轉設成功的院校中,包含了一些民辦轉設成功後變為公辦的本科院校。只是數量比較少只有4所。
很多家長會擔心由專科轉設成本科是不是「換湯不換藥」。除了學歷以外,家長更加注重學生在大學收到的教育與教學資源,畢竟這與將來孩子走向社會有很大的幫助。
有一些轉設成功的院校並不是一所學校直接轉設成功。而是幾個高校一起轉設成為一個大學,才通過了國家的轉設審查標準。我國對高校專設的審查標準還是非常嚴格的,所以學生的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會得到保障。學生在報考時要學會鑑別,找到性價比最高的大學才是最重要的。
完成轉設後這些獨立院校都要哪些變化?
變化一:不能再依託主體院校的教學資源
很多獨立院校在完成轉設後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院校。很多時候就已經不是原來主體院校的分校了。所以在教學資源上就已經停止了共享。主校也不會再給轉設成功的院校給予幫助。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轉設成功院校的教學資源。
變化二:生源質量的變化
很多院校在轉設成功以前都是各大高校的分校,即使在教學資源以及其他方面綜合來看,都沒有主校佔優勢。但主校依託的影響力,分校的分數線也比普通院校的分數線要高。在生源的質量上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轉設成功後的院校與原來的主校沒有任何聯繫。由於自身教學質量並不突出,想要招收到更多的生源維護自身的發展,勢必就要降低錄取分數線。長此以往,生源的質量一定比未轉設之前質量低。在這一點上的變化還是比較大的。
考生在挑選院校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事項一:招生計劃
想要減少掉檔的機率就要在選擇報考時注意關注相關學院的招生簡章。一般會對學校招錄的各專業學生有明確的要求。特別是想考一些國家機關單位的院校,一定要看好具體的要求,有一些專業會要求學生在身高體重或視力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學生需要充分了解後,再選擇是否要報考。
事項二:王牌專業和特色專業的選擇
在成績允許的條件下,建議學生更多地考慮該院校的王牌專業或特色專業。不僅僅在教學資源上要比同院校其他專業要好。在將來就業或考研是也會有很大的優勢。王牌專業往往是一所學校的「底牌」,更是這所學校在招生時的亮點。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也不用擔心自己將來想要本專業就業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想要畢業後立即就業的學生,選擇王牌專業在將來就業時也會多一重保障。
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轉設吸引學生的目光,這就說明學歷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雖然每年都會有一些院校轉設成功,但是學生在高中學習是也不要懈怠。好的大學往往能帶給人更多更好的發展,要在高中學習是積極進取,努力向更好的大學院校出擊,實現自己的理想。
【今日話題】你對院校轉型怎麼看?#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