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輕白化眼鏡蛇 通體潔白十分罕見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法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輕白化眼鏡蛇 通體潔白十分罕見 (1/4)

"← →"翻頁

當地時間2018年1月31日,法國魯瓦揚,當地動物園的一隻雌性輕白化眼鏡蛇。該眼鏡蛇上周生下13隻輕白化眼鏡蛇寶寶,這是該動物園首次繁殖輕白化眼鏡蛇。與白化病不同的是,輕白化眼鏡蛇的眼鏡顏色保持不變。

發布時間:2018-02-01 11:03:06 【編輯:翟璐】

法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輕白化眼鏡蛇 通體潔白十分罕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6歲美國男子遭白化眼鏡王蛇咬傷,用28瓶抗蛇毒血清撿回一命
    資料圖:白化眼鏡王蛇據福克斯新聞8月1日報導,近期美國密西根州一名男子遭罕見白化眼鏡王蛇咬傷,用掉28瓶抗蛇毒血清才撿回一命,直到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7月14日,密西根州平康寧鎮一名男子在家中餵養寵物眼鏡蛇時被不幸咬傷。20分鐘後,男子開始感到噁心嘔吐,出現明顯中毒症狀,隨即被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 視點 罕見!餘姚人在茭白田抓到2米長"黃金蛇" 專家鑑定是白化的錦蛇後放生四明山
    受訪者提供「有人在餘姚城郊磨刀橋路旁的茭白田裡,抓到一條通體金黃色的蛇。村裡人都說從未見到過這種蛇。」昨天,市民趙先生給新聞熱線來電,他從抓蛇人那裡買下了這條罕見的「黃金蛇」,打算放生。在放生前,希望請專家鑑定一下蛇的身份。
  • 此地首次發現罕見白化小鸊鷉
    浙江首次發現罕見白化小鸊鷉!是只國家野生保護動物近日,浙江玉環漩門灣溼地內首次發現的罕見白化小鸊鷉 [ pì t ī ] ,這在玉環乃至浙江省內還是首例。這隻白化小鸊鷉和其它地區發現的不太一樣,其他地區發現的白化小鸊鷉全身白色,而這隻上身帶些棕色。
  • 【白化世界】七種奇異白化病動物:白化刺蝟似雪球(圖)
    圖中這隻白化考拉名叫「歐雅-比利」(Onya-Birri)。「歐雅-比利」在澳大利亞土著語言中意思是「幽靈男孩」。1997年9月1日,「歐雅」出生於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它也是唯一一隻人工圈養的白化考拉。當「歐雅」剛剛出生時,動物園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非常驚訝於它奇特的外觀,甚至它自己的母親「班傑莉」(Banjeeri)都感到有些吃驚。不過,在「歐雅」出生後,「班傑莉」仍然把它當成正常的孩子一樣餵養。
  • 無錫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珍稀黑猩猩
    無錫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珍稀黑猩猩 2017-10-26 17:10:26來源:太湖明珠網
  • 法國動物園誕生稀有白化鱷魚 全球僅存20隻(圖)
    法國動物園誕生白化鱷魚  科學網訊 白化病並非人的專利,許多動物也可能患上這種病,白化病是由於不同基因的突變,導致黑色素或黑色素體生物合成缺陷,從而表現為皮膚、眼睛等部位色素缺乏的一種遺傳病症。
  •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結束了我國珍稀蛇類均由國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歷史。  橫斑玉斑蛇有著「世界上最美蛇」的美譽。在蛇房中,記者見到了它:一米多長,大拇指般粗細,通體黃褐色,近乎等距排列的黑色橫斑宛如一串串黑色珍珠。  3年來,科學家們不僅成功繁育了橫斑玉斑蛇後代,還破解了它為何難發現、其生活習性、棲息地等疑團。
  • 一種罕見的變異蛇——雙頭蛇,控制頭部的基因不穩定,發生了變異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小軒今天帶你認識一種非常罕見的變異蛇——雙頭蛇,它是控制頭部的部分基因不穩定,發生了變異,導致頸部分叉出來長了兩個頭的蛇,簡直在大自然中是一種神奇的存在。曾經在我國的南寧市動物園的蛇園中
  • 罕見!南寧驚現雙頭眼鏡蛇「打架」:動物園驚呆
    他是動物園動物管理科的飼養員,從2007年擔任蛇園飼養員至今,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雙頭蛇,儘管這條特殊小蛇的身體狀況目前還可以,但他仍舊擔心小蛇身體會因為抵抗力不佳而生病 。  怎麼來到動物園的?  剛開始時,黃先生認為這條小蛇很稀奇,並想著養好了一定能賣個好價錢,但這條雙頭蛇自從出生後,便沒有再進食。
  • 武漢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小熊貓 國慶亮相
    昨日,武漢動物園發布喜訊,小熊貓「美美」在5月10日母親節當了媽媽,誕下的一對雙胞胎已健康度過117天。這是該園首次成功繁育的小熊貓寶寶,飼養員們給它們取名為「歡喜坨」「糯米雞」。這對小熊貓寶寶有望在國慶期間與遊客見面。
  • 武漢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小熊貓寶寶 雙胞胎取名:歡喜坨、糯米雞
    【武漢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小熊貓寶寶 雙胞胎取名:歡喜坨、糯米雞】武漢小熊貓雙胞胎取名歡喜坨糯米雞 小熊貓首次在武漢動物園繁育成功!今日該園發布喜訊,小熊貓「美美」在5月10日母親節當了媽媽,誕下的一對雙胞胎已健康度過117天,有望於國慶期間與遊客相見。
  • 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繁育全球最美蛇 影像首曝光
    四川日報 圖「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蛇——橫斑錦蛇。錦蛇已經夠漂亮了,沒想到它比其他的錦蛇更漂亮。約100年前,它首次被發現。但近百年來,被發現的活體不超過30條。它非常神秘。不要說見到活體,連一張照片都非常珍貴。想繁育,難上加難。」9月2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丁利告訴澎湃新聞。
  • 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新華社成都8月24日電(記者 吳曉穎)歷經3年,我國科學家人工飼養並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結束了我國珍稀蛇類均由國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歷史。  這是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了解到的。1929年,美國生物學家史丹吉在四川雅安首次發現橫斑玉斑蛇,並將其命名為「橫斑錦蛇」。此後50多年間,人類再難尋覓它的蹤跡。
  • 雙頭蛇打架廝咬 連體眼鏡蛇全中國極為罕見
    雙頭蛇打架廝咬,這您沒見過吧?大家都知道連體嬰兒,雙頭蛇打架廝咬則極為少見。近日,南寧市動物園就有這麼一條連體眼鏡蛇,只是這雙頭蛇經常兩個頭自己打架,而且不吃不喝。而據動物園工作人員表示,雙頭蛇打架廝咬不實,而是因為有兩隻大腦,在移動時分別往兩個方向,因此有點怪異,算不上是打架。雙頭蛇打架廝咬,工作人員還稱,這種連體眼鏡蛇全中國極為罕見。
  • 雙頭蛇兩頭打架 連體眼鏡蛇全中國極為罕見
    雙頭蛇兩頭打架,這您沒見過吧?大家都知道連體嬰兒,雙頭蛇兩頭打架則極為少見。近日,南寧市動物園就有這麼一條連體眼鏡蛇,只是這雙頭蛇經常兩個頭自己打架,而且不吃不喝。據悉,雙頭蛇兩頭打架,這條蛇的大腦、心臟、眼睛、舌頭等器官,從蛇的頭部至身體六釐米處是分開的,只有胃和生殖系統是共有的。
  • 除了白化大熊貓,這8種罕見的白化貓科動物也能讓你大開眼界
    由於人為的「幹擾」,現在圈養白虎的數量相對較多,在全世界的很多動物園都可以看到。根據毛色的差異,白虎可以分為3類:白虎、雪虎和純白虎。上圖是一隻雪虎,它身上的花紋顏色更淺。純白虎的外表幾乎是全白色,也更為罕見。2.白獅白獅是克魯格獅發生基因突變產生的白化個體,在自然界中只有少量存活。上圖是一隻普通獅子和一隻白獅的對比。
  • 無錫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珍稀黑猩猩 讓遊客來起名
    ,一隻黑猩猩寶寶降生了,無錫動物園的黑猩猩家族終於迎來了第一位猩寶,還是一位小公主,這也是無錫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黑猩猩,屬省內第三例。因為是首次繁育,只能參考國內外的黑猩猩繁育資料。資料顯示黑猩猩孕期為230-250天,這就加大了很多不確定因素。作為主管飼養員的小王師傅更是不敢鬆懈,在臨產前的一段時間,一直盯著監控觀察「珍珠」的各種行為並一一記錄。終於,在10月6日早上6點,小王師傅發現了場館地上有些許紅色血液,立即拉響了「警報」,這也預示著「珍珠」即將生產,全體工作人員嚴陣以待,24小時值班看守。
  • 100年不到30條:中國成功繁育全球最美的蛇
    橫斑錦蛇,是一種中國獨有的蛇,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蛇,花紋美麗,性情溫和,而且無毒,也被稱為雅女蛇、橫紋玉斑蛇、橫斑玉斑蛇。橫斑錦蛇的拉丁學名中,就有「珠鏈」的意思。不過,這種蛇非常神秘,1929年美國學者Stejneger.L在中國四川雅安首次發現,但迄今活體不超過30條,甚至照片和影像都異常罕見。1980年、1987年、1988年,人們先後三次採集到橫斑錦蛇,經鑑定為獨立的物種,但因為野外個體數量太少,一直存在爭議。
  • 動物園出生罕見白化袋鼠,曬個太陽都要擦防曬霜,活脫脫小公主
    夏天人要防曬,動物也需要防曬,英國某動物園裡的一隻袋鼠,還獲得了擦防曬霜的特殊待遇,為什麼整個動物園就它最特殊呢?因為它是一隻白化的袋鼠。今年新出生在英國白金漢郡沃本野生動物園(Woburn Safari Park)的袋鼠幼崽中,出現了一隻罕見的白化袋鼠幼崽。
  • 雲南首次成功人工繁育小熊貓 命名「蟲蟲」(圖)
    劉冉陽攝  中新網昆明8月30日電 (記者 胡遠航)近日,雲南野生動物園裡的小熊貓家族又多了一個新成員「蟲蟲」。這也是雲南首次成功人工繁育的小熊貓。  小熊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四川,以及不丹、尼泊爾等國的森林中。過去50年,由於棲息地大規模減少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該物種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中國的小熊貓種群數約為3000—7000隻。